满天星话,叙不清宇宙浩瀚的繁;一夜溪语,述不尽龙川攸攸风物的蓝。
当太阳即将爬上峡谷东边的龙须山之顶,万道霞光,毫不吝啬的在一瞬间湧出。这时,我才体会到龙川蓝的魅力!
逆着光的眼睛,如摄影机的光圈,随时调整着。东边的整个山脉,连同其峡谷中,原先清晰的多彩的村落、田野、河流、树木、炊烟等,一律进行统一。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成了濛濛的泛着碎梦的龙川蓝。
这种蓝,深沉而含蓄,广博而独善、执着而相融,突出而和谐。这种蓝,达时济天下,失意不渝志。这种蓝不在呼名而名,只是铭刻在龙川人心中骄傲的蓝的一种。
顺着朝霞的晖,看看洒在峡谷西峰上的红叶,楚楚兮妩媚,鲜亮兮诱人!
我喜欢其映衬的旷古未变的底色蓝。 这蓝中闪着紫,烁着金,跳着绿,飞着黄…… 丰富中又那么纯粹,近在眼前又那么的深邃。
于是, 迎着深秋峡谷的凉风,走进蓝色的龙川。
从建村1800年的龙须村开始,龙川被大坝栏着,蓄起了两段蓝湾湾的清河。
碧蓝的天映衬着碧蓝的河。河风吹皱着河面,好似翻动着厚厚的书页。这些书页的内容,也只有早起的在田地劳作的村民骄傲地看的懂;还有那长年围着灶台转,点起着篮色炊烟的婆婆自信地看的懂;更有那一遍一遍来回飞翔于河面上空的白鹭不厌其烦地看的懂。
那翻起的书页,不经意间溜出了坝,发出潺潺声,变成了溪。溪水流过一段后,在下个坝汇积成河。于是,它又耐着性子等待着被下一次被翻起。
一湾湾清河水,一部部龙川史。溪流汇积的越多,河水就越蓝,书的内容就越多。
蓝,在龙川人的心中,就是汇积。积,才有厚度;积,才有令人羡慕的家族史。
龙川的积,积成了名副其实的进士村,积成了明清两代24位进士。就水街上的一条普通小巷,光是胡家,明清两代就走出进士八位!
积富积学积德!才有“奕世两尚书,一门三进士”的辉煌!才有抗倭名臣的胡宗宪,才有墨香名天下的胡开文,才有富可敌国的胡雪岩,才有几多治国为民的胡家子孙!
蓝积深了为墨,墨乃文化之大成。那黛的瓦,那蓝汪汪的青石板,告诉每一位龙川后人,耕是本,读是名,两者缺一不可。从门楣上的砖雕情节,从白墙上墨色绘制的故事,可以看出龙川人对耕读与礼仪忠孝的深刻理解!
在这里,与其说天黑了,不如说天蓝的深了。宇宙美丽蓝的粒子,趁着太阳落山之际,无时无刻不在龙川这条古老而年轻的峡谷聚集而闪烁,最后,轻柔地覆盖在所有的风物之上。
蓝色的星语风歌,和着溪曲人声,这正是千年不变的龙川夜语。这夜语,温柔地讲述着龙川的过往,使每一位住进龙川的客人,梦也是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