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葆夫
在单位大院子里,种着几棵柿子树,每至秋后风凉叶黄时节,总是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同事们吃过饭,抹着嘴,来到树下,伸手摘几个熟透的柿子,一起品咂丰收的甜蜜,极是惬意。这时候,院子里喜鹊、麻雀,和别的什么鸟,就会多起来。它们将老携幼、呼朋唤友,在枝头蹦跳着、欢叫着,享受一年一度的饕餮大餐。院子成了雀鸟们的乐园。谁也不去轰赶它们,看着它们欢实的幸福模样,大家心里也如吃了柿子一样甜蜜。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类心中的善意吧。
我记起小时候,老家院子里曾栽过一棵杏树。那一颗颗一串串黄灿灿的果子,高挂在枝头上,曾给我多少的向往和吸引啊。还是青果,一侍大人下地,就窜上树去摘食,那个酸涩啊,令人倒牙,一连几天牙软软的嚼不得东西。一到杏儿成熟,母亲一声令下,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捞杆子的捞杆子、扯布单的扯布单、爬树的爬树、㧟笆斗的㧟笆斗,开始收获甜蜜。我呢,则在下面慌慌地捡拾落地的杏子,随拾随往嘴里塞。每次,母亲总不让把杏子摘净,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我不解,树梢上又大又好的果子总是被鸟儿啄去,常常为之惋惜。现在想来,母亲心里也许也怜悯那些三春天无处觅食的鸟儿们吧。
在过去农村人盖房,有一种建筑结构叫做出厦,你了解吗?出厦就是在原有建筑结构体建成之后,根据需求又生根添加出去的附属建筑。在结构上依附于原有建筑,在空间上一定程度增大了原有建筑面积,是一种造价低廉但很实用的建筑形式,常常出现在单层建筑中。但是它不仅仅作为一种美观实用的建筑结构而已,它其实是过去富裕人家一措善举。出厦,为路人提供一个避雨的地方,又让贫寒的乞讨者能有一个简易栖息之所。这种善举,不知惠及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善良实在是一种美德。
在以色列农村有一个习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地的四个角的庄稼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这四角的庄稼,是留给需要的人的。在圣经中,有明文规定,“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利未记第23章第22节)。这不仅是信仰的要求,也已经成为他们的习俗传统。他们认为,幸福生活是上帝的赐予。他们为了感恩,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既对上帝感恩,又为那些没有饭吃的贫困的路人给予方便,分享是一种感恩。
无独有偶,在网上浏览偶尔阅读到一则感人的故事。说的是韩国北部的乡村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后,有些熟透的柿子往往会被特意留在树上,通红的柿子披着雪衣,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些游人常常疑惑不解,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不可惜?当地的果农则说,不管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留给喜鹊的食物?是什么使得这里的人留有这样一种习惯?
原来,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天特别冷,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被冻死很多。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是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那年柿子几乎绝收。从那以后,果农才明白,他们的丰收成果,离不开喜鹊的一份功劳。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开始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更多喜鹊到这里过冬。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整个春天忙着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谁能够独立存在。善良,不但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感恩,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高尚的收获,也是一种生存智慧——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在收获的季节里,留几枚柿子在枝头吧,那是人间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