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宣纸故乡来
我在桃花潭畔长大,对家乡有一份与生俱来的眷恋和热爱;长大后,在青弋江边唱曲,在宣纸之乡习诗作画;故乡的水是一面镜子、照美人、也照灵魂。对宣纸情有独钟的我,并由此为骄傲和自豪。
我的家乡泾县是中国·宣纸的故乡
宣纸产于安徽泾县,泾县古时属宣州辖区,所产纸张又多经宣州集散,故称宣纸。宣纸生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制造工艺独特,采制当地的青檀树皮,经三百多天沤制,一百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中国宣纸质地绵韧,不蛀不腐,被称为“纸中之王”和“千年寿纸”。且墨润天成,备受文人墨客青睐。郭沫若先生曾为宣纸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作,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
自1951年泾县“桃记”牌宣纸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以来。红星牌宣纸1979,1984、1989年蝉联三次国家质量金奖。
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这里闪烁光彩。你可以参观传承千余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了解纸、墨、笔、砚、扇、纸帘等制作工艺,亲身体验制作过程。走进生产车间,看到一班汗流浃背的宣纸人在宽大的制造车间捞纸:他们喊着口号行动一致,配合默契,经44名技艺精湛的捞纸师傅们合力抄制,一张长达11.4米、宽达3.6米的“超级宣纸”成功诞生。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宣纸乃至手工纸,充分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由2015年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红色泾县,宣纸之乡”的骄傲。
这是是宣纸人的骄傲,更是青檀树的骄傲!
故乡那朝阳的土地上,扎根贫瘠,根须发达,枝条再生,茂密葱浓的青檀林,是我生命的海;我是她的一粒沙、一滴水、一点绿;总有一天,我会还给母亲热泪和流沙,还给土地全部的生命和成长。
1993年10月,泾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宣纸艺术节。作为地方广播电视新闻人,我有幸参与采访报道。艺术节在县体育馆举办,央视名嘴赵忠祥主持。马兰、冯巩等一大批明星参加演出。提升了品牌效应。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宣纸生产和捞纸工艺的壮观画面。操作大师是泾县乌溪宣纸厂工人,其精湛绝活,令人称奇。2009年,宣纸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备受瞩目,堪称国粹。央视《快乐中国行》来泾拍摄,将外景地设在泾县小岭宣纸厂,这是迄今保留完整的传统手工作坊,周围小溪潺潺,古木参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故乡是一副不朽的画卷
皖南泾县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这里建有皖南烈士陵园、云岭新四军纪念馆;有王稼祥故居、茂林三吴陈列馆。更有诸多史证建筑:如百岁坊、美人靠、花戏楼。70年代修建被誉为川藏线的桃岭公路、原生态景观水濹汀溪、宣纸小镇、皖南全国养老基地等,网红打卡地,数不胜数。
金秋,我走在厚岸老街的青石板路,瞻仰“稼祥故居”,但见“王家祠堂”薪火相传。稼祥小学书声郎朗。稼祥中学红旗招展。走进民清建筑群查济古村落,但见白墙灰瓦,亭台楼阁,在板栗树丛映印下绿意盎然,璀璨夺目。特别是板栗上市季节,尝一颗成熟的果子,便是咀嚼了纯天然的美味。
从西湘出发向南,走过叶挺桥,在“皖南事变”烈士塔瞻仰周恩来亲笔提词:江南一叶,千古奇冤。在“茂林奎峰塔”下感怀英烈,追思先贤,不仅感慨:古往今来,故乡山水孕育了多少名人志士,激励了何等壮志情怀,又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江南十月,景致如画。登黄山巍逸,群峰竞秀。眺九华佛光,云蒸霞蔚。筏舟太平湖,湖光山色,碧波荡漾。湖两岸草长莺飞,果树累累。船行湖中,抬头但见柿子树上挂红灯,枫树林中猴子戏,扑腾腾一行白鹭上青天。若是休憩亭阁,再来一壶宣酒特贡,醉舞长亭古渡,真乃人间仙境。无怪乎李白写下:“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的名句。
端午,在汪伦送李白的“踏歌古岸”,老渡口观“桃花潭”龙舟赛。在凤子河畔,仰“黄田洋船屋”,更有一番感慨,别样情怀。据证:清道光年间,黄田盐商巨富朱一乔,朱宗怀父子探亲归家。一日,朱一乔的母亲听儿子叙述“洋火轮”的情形,便生一睹为快的愿望。当时交通落后,加之女人缠足,老人行动极为不便。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与儿子商议,在家门口修一座“洋船屋”,供没出过家门的母亲居住。洋船屋占地4200多平方米,费资万金,有20余幢房屋及附属建筑,外形酷似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洋船屋”沿袭数代,几经风雨剥蚀,独立岁痕,更显沧桑。然轮毂依旧,似长风破浪,扬帆远航。
婶娘
老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为小,小为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故乡的水是一面镜子、照美人、也照灵魂。
一个姑娘家家,自从胸房悄悄隆起的那天起,便跟着婶娘下河綄洗;便是弋水为镜,对镜梳妆。仿佛感觉家乡的山水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她富饶,丰美,清亮,奔流,似鞭策我勇往直前——面对故乡的水,我默默对自己说:不要辜负了故乡这面镜子,她是母亲给我的一张脸面啊、、、、、、夏天,河边开着各种野花,婶娘在花丛中信手捻几朵戴在我头上,我变本加厉,采来很多花,做成花环,硬是给她戴上。我说:“你看,俊俏极了,我叔真有福气,娶了个大美人。”婶娘脸红红的,骂一句:“死丫头,今天非把你给嫁了。”没等她说完,我开始还击,以水为弹,取之不尽。刹那间,水战开打,我俩的影子在水中忽悠,浪荡,好不安分。
婶娘长得好看,极其爱美,略施粉黛,更加妩媚。而我,喜欢她素面朝天的样子。婶娘一贯起得早;她挽着竹篮一边走一边编长辫,那一副悠闲自得袅袅娜娜的身影,很迷人。没娶老婆的堂舅,一早,便傻乎乎地蹬在河边树林里窥探为此,婶娘总是拉着我一块下河……哦,那些青春年少的日子,如花儿落在水中,似笑声跌进水中;一瓣瓣一串串随水随风,溜走了大好春光。如今,只有一颗小小的水滴藏着女儿心思,如风铃般摇曳着想象的秘密。
婶娘出身宣纸世家,祖辈以造纸为业。责任制后,婶娘承包了村里的小作坊,又将小作坊扩大到数百人的“旺德轩”,生意越做越大。可婶娘越来越老了。去年,她和儿子办了交接班。那天,她给我来电话:“晓啊,儿子说,厂里提6%的款给我做公益,这钱可要用在刀刃上啊,你得帮我。”我忙不迭地说:“是啊是啊,可得有个名目,干脆成立一个“婶娘奖学基金”吧,嘻嘻,见面再说。”婶娘养儿育女,恪守妇道,艰难创业,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老了,想为公益为慈善多做点事。唉,女人天生苦命,从来不愿享受清闲,到老忙忙碌碌都是为子孙后代。
我挂了电话,匆匆去看婶娘。婶娘说,我除了为村里做点事,闲下来,能练字学画。好好,慢慢的,她笔下的花鸟色彩俏丽,越来越生动——婶娘,她是宣纸的精灵吗?
她不仅仅是在洁白宣纸作画,而是在精神天地种下宣纸人的文化与情怀。重阳,我从宣纸故乡来,带着婶娘的嘱托,拾一粒种子,赠你故乡情怀;掬一捧泉水,赠你远山宁静;拣一块河石,赠你大山体魄;鞠一捧泥土,赠你厚实胸襟;采一束野菊,赠你芬芳记忆。
我亲爱的孩子!我们一代又一代宣纸人在贫瘠的土地上躬耕、播种、伐木、制造;不懈努力、不断地创造和发展,演绎着传统文化与宣纸渊源的沧桑,续写着人文美丽与动人心魄的故事。
我远方的孩子!我在家乡泾县、在青弋江边、在青檀山地、在纸业星空,剪一朵白云,赠你蓝天翅膀;种一棵青檀树,生长万古千秋——祝福你,我深情地为我写序听我唱曲的孩子;谢谢你,为博客音符与精神传承之宏远。
我们一起听桃花潭水诗意盎然,泉水叮咚;它们和她们,日夜唱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黑客雅韵,事世伦理文章;如此,信手拈来是赋,拍拍诗画日记,似东海奔流,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