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少年事,桥山松柏静幽蔼;推窗凝望星空月,黄陵岁月入心来。也许是记忆太浓烈,也许是山河已落痕,我对黄陵有着念念不忘的牵挂,这里的山、这里的景、这里的人犹如过电影一般一幕幕出现在眼前。黄陵矿区这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在时光发酵中温暖依然,甚至历久弥新。
一
上世纪30年代,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聚集在这里,用一曲悠悠的信天游,真的唱红了东方的天,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演绎成革命圣地延安的特殊风景。五千年前,黄河畔一个女人抚育出了一群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他们生生不息,终于走出了八百里秦川,将黄帝部落那龙的家族图腾,印在了华夏的每一寸土地上。亿万年前,中侏罗纪那场沧海桑田的巨变,窒息了横亘万里的绿色生命,大自然把它造就成了黄帝子孙们的宝藏——乌金。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岁月流动的旋律唤醒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一批开采乌金的建设大军伴随时代跳动的脉搏,肩负中国煤炭战略西移的历史使命,进驻这块神圣的处女地,全面拉开了黄陵矿区建设的序幕。
如今,黄陵矿区已更名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披荆斩棘,走过了32年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生产能力已经由设计100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大型现代化煤炭基地,形成煤、电、路、化一体发展的产业集群。
昔日交通闭塞,农耕为主的山区古镇,现在已是厂区遍地,高楼林立,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能源重工业基地。黄陵高速公路出口便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这里山水环绕,气候宜人,风景如画。一眼望去,桥山山脉如一条巨龙,绵延起伏,伸向远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开了无数条沟壑和山峰,赋予它无限的能量,使得桥山更加神秘离奇。出铜黄高速公路左侧便是一条宽阔的川道,过境公路沿河而修,依山势蜿蜒逶迤10多公里就是黄陵矿业公司所在地——店头镇。能源工业重镇非同一般的北方古镇,公路、铁路、桥梁纵横交错,楼房建筑依山势而建,虽有些凌乱,却也不失雄伟的豪壮。装满各种矿用物资的大货车和昼夜不停的运煤车辆,一辆紧挨着一辆,常常把煤城小镇的河滨路堵得水泄不通。一到晚上,来来去去的车灯汇聚成璀璨的灯河与沮水河畔耀眼的路灯交相辉映,令小镇的夜晚亮如白昼。50公里的煤炭铁路专用线沿山势而修,雄壮巍峨,一列列装满煤炭的火车,缓缓驶出矿区后,腾云吐雾般划破宁静的天空,拉着长鸣,全速前进,将从地层深处开采出来的滚滚乌金运往大江南北,让昔日贫瘠静谧的古镇,从此沸腾、繁忙,充满财富的荣光。
古镇店头是以煤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重镇,以地下贮存19.8亿吨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炭闻名于世。作为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黄陵矿区承担着陕西渭北煤炭黑腰带资源枯竭的接续重任,同神府大煤田开发一并列入国家重点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建设急需要煤炭,延安地方经济发展非常滞后,黄陵矿区以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承担着振兴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政治责任。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名建设者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店头,使这个在共和国版图上再平常不过的农业小镇沸腾起来,发展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预料。
黄陵矿区能落户店头这个偏僻的古镇有其特殊的缘由。店头在历史上曾扮演过什么样的重要角色,笔者没有做过详细的考证。但此地距离轩辕黄帝陵只有28公里,大禹治理九水之一的沮河发源于子午岭山脉,河水穿镇而过,流经到下游形成黄陵龙湖。过境的黄畛公路是穿越秦直古道,通往甘肃省的又一条必经之路。众多迹象的存在,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底蕴的厚重之镇。只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形态的演变,曾经的辉煌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当年听店头镇文化站的老站长用浓重的陕北话说,店头这地方可不一般,就说近的吧,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店头是国民党驻地的白区,但到晚上就成了陕北红军活动的地盘,许多追求革命理想的进步青年、爱国人士通过这里奔赴延安,走上革命的道路,还有运往延安的棉花、布匹,通过店头地下党组织秘密送达,尤其是店头生产的酒,叫店头大麯,成为前线壮士最好的消炎药品。老站长咳了两声神秘地问,你知道毛主席纪念堂周围那十三棵松柏吗?那是我们店头四处煤矿工人在桥山精心挑选挖送到北京,为毛主席纪念堂落成献礼的。这段经历后来和共事的张双全部长交流过,他是亲历和参与者。1976年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都在悲痛之中,驻扎在桥山脚下店头镇的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四工程处是当时黄陵县最大的国有企业,为毛主席纪念堂献青松,义不容辞。张部长当时是子弟学校老师,他说十三棵青松就长在河对面桥山山脉上,当时他现场参加了开挖仪式,并带队组织学生护送青松200公里到咸阳西站上火车,现场聆听劳动模范郝树才给护送的学生做报告,讲述毛主席在延安的13年。启程的那一天,店头街道人山人海,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装青松的大卡车浩浩荡荡地从黄帝陵脚下启程,承载着延安儿女对毛主席的感情,沿途群众欢歌载舞,热泪盈眶,目送青松进北京,这是店头煤矿工人对主席最诚挚的一份感情。迄今已经过去了32年,张部长每忆起那当时的情景,还是那样激动和自豪。
煤在地下挤压了不知道多少亿万年,没有文化,在开采和燃烧的过程中,人为的活动使其成了煤文化。所以,著名作家王芳闻说,黄陵店头的煤不是冷冰冰的石头,黄陵店头的煤是有温度,能讲出一连串故事的煤。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在铜川矿务局体验生活期间,曾两次来到店头和煤矿工人促膝相谈,为更名黄陵矿业瑞能煤业公司题词: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繁荣。
煤炭的深度开发,让沉默了半个世纪的店头镇又一次沸腾了起来,迎来新一轮的辉煌。伴随着黄陵矿区30年的飞速发展,店头已经成为我国的煤炭工业重镇、革命圣地延安市的文化名镇。店头镇中心街道与黄陵矿区连为一体,共用的两条公路,一条沿沮河,是拉煤车及各种大货车的通行之道;一条挨着山脚从街中心穿过与另一条交汇通往北川。镇的尽头便是黄陵矿区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灰白相间的家属楼。放眼望去,楼层都在十八层以上,鳞次栉比,挺拔耸立,蔚为壮观。移步小区北门,又见一栋栋六层高的小洋楼,坐落有致,集聚现代化建筑的时尚流行元素,依照中国传统的瓦房建筑风格搭建的红色彩钢瓦楼顶和淡黄色的墙壁浑然一体,既美观大方,又充满时代气息。再往里走,是样式别致的大学生公寓楼,具有超前设计理念的文体中心,壮观宏伟的选煤楼,一列列拉煤的火车,一辆辆通勤的大轿车、私家车,川流不息。整洁干净的家属区、文体广场上,身着各色艳丽服装的男男女女,穿行在交通干道的上下班人流,在河岸摇曳多姿的绿树浓荫衬托下,宛如仙境般美丽,仿佛矿工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里生活,凡是到过此地的人,谁也不会把它和煤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新型的现代化煤矿——黄陵矿业有限公司。
二
我与黄陵矿区结缘,是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发表在行业报上,被已故的原《中国煤炭报》西北西南记者站老站长邹善治发现,极力推荐我去黄陵矿区工作,并说新矿区能锻炼人,是年轻人大有作为的地方,并一再强调机会不能错过。邹站长建国以前就在陕南山区打游击,转业地方后担任铜川矿务局的第一任宣传部长,《中国煤炭报》1982年创刊后组建了西北西南记者站,在西安举办首次全国煤炭系统范围内的新闻培训班,水平和资历在当时的煤炭新闻界具有很高的声望。
老站长爱惜人才,尤其是对我的栽培用恩重如山来形容也不为过,简单的言语无法表达我对老站长的感激之情。以前我和站长根本不认识,通过一篇新闻报道结缘,一面之见,多方协调关系把我从一个挖煤的工人推荐上大学,毕业后又打消了我回老单位上班的念头。说,老矿区潜力有限,黄陵是新建矿区,还是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在那里能发挥作用。正是老站长极力推荐,我告别工作10年的老单位,直接到黄陵矿区搞宣传工作,有站长的推荐,调离和报到非常顺利。到单位的第一天,时任黄陵矿区办公室主任黄旭就把我领到矿区管委会主任赵利仁的办公室。赵主任是一个久经煤炭建设沙场的老领导,黄陵矿区建设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找赵主任汇报工作的人排成了队。但是,赵主任还是以长辈可亲的话语问长问短,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当老主任知道我家属还是农村户口时,马上拿起电话给管户籍的保卫组打电话解决我家属农转非的问题,并说这样小王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把精力用在工作上。
正是有了老站长的发现和培养,扶上马送一程、再送一程。我的直接领导办公室主任黄旭是老牌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生,文字功底深厚,手把手地教会我很快适应工作,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宣传干部。赵利仁主任长辈仁慈的关怀让我终生难以忘怀。如今邹善治老站长、黄陵矿业30周年被树立为矿区功臣的赵利仁主任已经去世多年,尤其是对我恩重如山的邹站长突然离世,让我长时间缓不过神来,专门写了《站长,您就这么走了吗?》的怀念文章。
我调入黄陵矿区正是建设的非常期,一切还都在忙乱的探索中,机构设置以组为单位均是临时。除了工程和规划投资以外,剩下的一摊子业务都归办公室管。我来之后,人事才从办公室分离出去,黄主任招我进来当然熟悉,还有一个副主任姓贺,人非常好,见第一面就有一种无官架子的亲和力,除打印室和档案室都是女同志外,办公室带通讯员只有5个人,除两位主任以外我成了年龄最大的新同志,秘书梅方义是1990年大学毕业分来的第一批大学生,老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摁血印请愿分田到户,加快了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步伐,把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凤阳人豪爽而细腻,头脑清楚,说话口无遮拦的共性特点,在梅方义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个子不高,非常精干,虽然学者味道浓厚,但说话做事豪气十足,大学毕业分配到这偏僻的穷山沟里,能很快适应环境,秉承文学天赋,挑起了新型矿区材料写作的大梁,为决策者争取国家投资,优化工程项目,调整预算资金和日程工作汇报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不仅在黄陵矿区,就是在全国四个煤炭重点建设项目的材料撰写上,梅方义都是非常硬实的笔杆子,出版有散文集《煤苑寄情》,是黄陵矿区建设以来,第一部用文学作品展示作者历程的作品,也为现代化煤矿建设增加了文学元素。王镜宾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之前在延安革命教育展览馆工作,斯文幽默,知识渊博,又经过延安革命纪念管工作经历的熏陶,对红色文化研究挖掘深刻透彻,讲述毛主席转战陕北那匹小白马的感人故事,富有传奇般的真实,至今记忆犹新。主席要过黄河了,小白马迟迟不愿乘船离开陕北,饲养员硬拽着上船划行致河中央,借一个浪潮的翻滚,马纵深跳入黄河游上了对岸,两岸人民无不感动,马也不愿意过黄河,只因留恋抛洒汗水的这方沃土。建国后小白马饲养在北京南苑农场,寿终时对着中南海连呼三声。如今毛主席坐骑的小白马标本安放在延安革命教育展览馆供游人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王镜宾和梅方义负责材料撰写。除完成本职工作以外,拓展对煤炭形势的研究,镜宾还借调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三个月。那段时间,写了许多煤炭发展态势的深度报道,在《陕西日报》整版刊登。
张建军是在我来之前从地方学校调办公室负责各种事务的协调处理,秉承了灵魂工程师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在建设期间凌乱繁忙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一丝不苟。
矿区建设千头万绪,生活设施简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外联系全矿只有办公室的一部直拨电话,在这样的情况下,搞好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周兆江是从韩城矿务局调来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协助贺志敬副主任把工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卡拉OK、台球、篮球比赛,不同形式的歌咏比赛演唱活动,小周牵头组织,让在偏僻山沟里的矿区建设者们业余时间不再寂寞,体育文化场上生龙活虎。
在那办公自动化还处于萌芽状态的90年代初,打字油印是一个企业包装门面的关键环节。黄陵矿区做为国家多项改革发展的试点单位,文件材料直接上报国家各部委,对文字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打字油印室成了矿区的要害部门,是项目建设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这样的重任当时由五位女将担任。张红娥虽然个子不高,却长着一副方方正正的脸盘,加上皮肤白晰,自有一股轻灵之气,尤其是那双随时都能爆发出美丽火花的大眼睛,说话自带热情的笑容,很有一股傲娇的魅力。她经常怀抱厚厚一本小说,不分场合地看。要不是恋爱的早,必然让矿区新分来那么多大学生争风吃醋。郑凤琴是从铜川焦坪煤矿挖过来的专业打字员,高挑的个子,为人热情,做事来干净利落,有一种说话永远给对方不留情面的干练,大伙都说郑凤琴是办公室里的男子汉,被称为办公室五朵金花里面的炮筒子。侯琴玉来自煤城铜川,带着一幅金丝边眼镜,说话带有浓厚的铜川陕西话,公众场合很少说话,永远给人一种文静谦恭的高雅,一副庄重朴素的神情。付巧云不黑不白的皮肤中透露出一双锐利的目光,折射给对方的是智慧和亲切,尤其是在酒场上从来不拜下风的豪饮,为领导解了不少的围,为新型矿区建设争得了荣光,她的言行和在工作中从来不服输的态度,真不辜负她的名字“巧云”。米脂的婆姨绥德汉。张冬弘生在与出美女的米脂县相邻的子洲县,具有陕北姑娘天生丽质,娴良淑惠和聪颖智慧之优点,善解人意,工作中始终给人一种朴素的亲和力,是办公室一张靓丽的名片。20多年已经过去了,黄陵的人遇到一起还不时在津津有味地谈论冬弘那张阳光灿烂的笑脸。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况且这还是各有特点、优点非常突出的五朵金花,难免在一起发生碰撞和矛盾,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们之间有忍让的妥协,不管是谁,从来不愿放弃自己的观点,经常是针锋相对,争吵得没完没了,而过后从来不记心上,过去了又亲如姐妹。
25年以前,黄陵矿区办公室就是这样一批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年轻人,在黄旭主任、贺志敬副主任的领导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好国家煤炭重点工程,他们无怨无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没有上下班时间,也不分是白天还是黑夜,在奋斗中创造价值,完善人生。即使岁月流逝,光阴似箭,当年在一起工作奋斗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依旧充满力量,令人留恋回味。
古老的沮河还是那样奔流不息,一如既往地从矿区流淌而过。一篇篇书写黄陵矿区建设里程的文字材料,已经载入史册的文字章节,是建设者们克难制胜创造业绩的辉煌见证。
建设初期的黄陵矿区办公室,大家在工作上没有你我之分,没有份内和分外之说,尤其是在国家紧缩银根,压缩基建投资规模,优化投资项目,国家与地方利益摩擦,造成矿区建设资金短缺,项目停建、缓建,各种矛盾重叠,给办公室工作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难度,但是大家毫无怨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置身复杂的上报材料和工作汇报中,硬是凭着一种毅力,一股韧劲,在干中学,学中干,练就了在异常条件下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富有创新力的战斗集体。遇到难事、急事抢着干,工作中没有推诿和刁难,大家相互协作,仿佛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没有高低和出众的层次感,工作之外大家又聚在一起尽情地玩、尽情地喝酒唱歌抒发情感。记得那是一个周末,梅方义说这周大家都辛苦了,老在矿区喝酒没感觉,是否出去换一下心情。我说咱去哪里。他似早有规划,说,沿供水线路到子午岭感受一下自然风光,夜住水厂,在放松中也许还能写出一些感悟文章。
炎热的夏天,阳光灿烂,草木蓊郁。
我们一行7人乘坐一辆箱货混用的工具车,一路欢歌一路笑声,车轮飞奔扬起一溜烟的灰尘,还有喇叭的鸣笛声,惊得道路两旁林子里的鸟儿飞窜乱叫。去子午岭是一条偏僻的山路,非常难走,颠簸得人晕头转向,但是大家毫无疲劳之感,沿途参观了灵幽深藏的千佛洞,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了34公里矿区供水战线上工人的艰辛付出,享受到久违的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两天时间的休闲旅行,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写出了一批赞美自然风光、歌颂供水人事迹的文章,发表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
三
黄陵矿区办公室伴随着矿区建设度过了后期建设最艰难的三年时间,这三年是我人生精彩的瞬间,值得永远铭记。
1995年3月,新一届的黄陵矿区领导班子组建,管委会与一号煤矿合并,办公室与一号煤矿办公室合并,一号煤矿办公室张积发主任带领年轻的大学生韩华东、黄红侠充实了办公室的力量,从此黄陵矿区建设进入一个非常的转折时期,矿井建设由基本建设开始向投产生产转移,办公室也根据矿区发展的需要,把人员分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任要职。
在黄陵矿业公司的发展历程上,初期的综合办公室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它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瞬间消失。但是在那个特定时期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永远令人铭记。
我有一线的煤矿工作经历,要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适应环境,胜任工作,黄陵矿区办公室给予了我这样的机遇和平台,使我人到中年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挖煤工,变成了一个新闻战士、文学爱好者,结识了那么多的同事和朋友,成为我人生最富有的财富。
环境能塑造人,也完全可以改变人。参加黄陵矿区建设的这群人来自不同岗位、不同的行业,有来自老矿区的管理干部、熟练的技术工人,有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为了建设黄陵矿区这一共同的目标,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聚集在一起,知识的碰撞,观念的融合,思路的创新,碰撞出一盏盏正能量的火花,在一定范围内冲破了条条框框的限制,超越墨守常规的戒律,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我像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来自不同方面的营养,塑造出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去想象的自我。我是以写新闻的由头来到黄陵矿区办公室搞宣传,黄旭主任就是从写材料起步走上了大型煤炭企业宣传部长的位置,所以对宣传的度把握的精准到位。事出有因,后来我又调回黄主任工作过的某大型企业担任宣传部长,这是后话。
有了黄主任这样懂行的领导手把手地提携,有同事和国家重点项目提供的难得的平台,逼你迈开步子朝前走,不敢停歇。来矿区的第一个月就赶上美国连续采煤机组在黄陵矿区试验成功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内容是黄陵矿区大学生驾驭美国连续采煤机组创下了月掘进井巷700米的世界水平,给我写新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黄陵矿区大中专生踊跃下井当矿工》《黄陵矿区井巷掘进突破万米关》陆续在《陕西日报》《中国煤炭报》发表。
黄陵矿区是国家按照投资和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设置的机构,全称:黄陵矿区管理委员会,简称“黄管会”,国家重点项目落户陕西,还被列入20项兴陕工程,而在当时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高,社会上不知道“黄管会”是什么机构,学生拿着学校发的派遣证前来报到,问寻到黄陵县,竟有人以为是扫黄打非管理机构;管委会主要领导去政府部门办事,竟然能把“黄管会”理解为黄河管理委员会,这还有情可原,还有领导理解为黄色录像管理委员会,并反问,啥时成立这样的机构,咋不知道,有必要吗?种种迹象说明,宣传严重滞后于项目建设发展。领导讲出如此的尴尬轶事,我搞宣传负责对外新闻报道,深感内心有愧,提升黄陵矿区整体宣传水平,提高社会知名度是当务之急,在我的建议下,党政联合发文举办了黄陵矿区首届通讯员培训班,地址选在黄帝陵脚下的铁路运输公司,这可不是一般的企业内部宾馆(招待所),地理位置非常显赫,紧邻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北麓,沮水三面环流,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林木茂密,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在当时高速公路还没有通到黄陵县的桥山脚下,这里就成为接待中央领导祭祖轩辕黄帝的最佳之地,李瑞环、乔石曾经居住过。
通讯员培训班聘请新华社著名记者和具有煤矿实战的通讯员授课,组织通讯员沿34公里的自营铁路线实地采访,赴黄河壶口瀑布感受大自然的熏陶,增加爱国主义情感。
一周的新闻培训班是暂短的,但是调动起了在生产建设一线通讯员的新闻写作积极性。建设初期由办公室创办的油印《黄陵矿区简报》已经满足不了通讯员发稿和承载矿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了,建议将“简报”改名《黄陵矿区通讯》,通讯员采写反映生产一线的人和事在《黄陵矿区通讯》上发表后寄往和矿区建设有关联的上级部门和新闻媒体。黄红侠、赵成平、侯庆彬等一批参加培训的通讯员的稿子被《陕西工人报》、《中国煤炭报》、《延安日报》转载。刘文岗、付超峰走上了成才的另一条道路,刘文岗博士毕业后进京某部委专家级的研究员,付超峰在大学教授的岗位上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都给予了我无限的帮助。
不懈的努力,黄陵矿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在陕西煤炭系统终于有了一席之地,后来在陕西煤炭厅和全国煤炭系统的新闻宣传表彰会上,黄陵矿区名列其中。
黄陵因黄帝陵而驰名中外,黄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大自然为了造福这里的百姓,在地下蕴藏了无限的黑色乌金,谁知一万年之后却成了淘金者不息以环境为代价,掠夺性开采,发财的梦想之地。随着国家投资资金陆续到位,水、路、电的修通,小煤窑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南川、北川,石牛沟、撇撇沟,双龙,仓村塬凡是能叫上名字的沟壑,全都布满大小不同的小煤窑。每当夜幕降临,一道道沟壑、一条条绵延几十公里的川道灯火辉煌,一派繁荣忙碌的生产气象,树木庄稼,变成了黑颜色,房屋顶变成黑屋顶,黄土地变成了黑土地。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店头有证没证的小煤窑100多家,将还未形成规模效益的优质煤田挖的千疮百孔,非法矿主为了互抢资源打通了沮河河床,河水灌入地下,两个村庄、农田和8个小煤窑,致使黄陵矿区一号煤矿井下一片汪洋,停产治水长达1个多月,幸亏没有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灾情如此重大,迫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为准确掌握非法小煤窑的一手资料,延安市地矿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长达1个月的深度调查治理,我有幸作为矿方代表参与,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三伏的天空,日头高照,燥热难耐,落满尘土的树叶纹丝不动,调查组一行人全然不顾沉闷的天气烤得人喘不过气来的难受,也不放弃任何嫌疑的地方,大家都在汗流浃背地赶进度,还要应对小煤窑主的纠缠和威胁,前后长达20多天,没有礼拜天,不分白天黑夜的和难缠的非法煤老板周旋,摸清了小煤窑之所以能够存活的真实情况,亲眼目睹了小煤窑胡挖滥采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惨状以及诈骗非法用工,狼狗看门防止矿工逃跑的残忍。100多个小煤窑暗访明察在70个以上,小煤窑设施简陋,根本没有安全保障,再加上矿主还千方百计的阻挠,我和调查组的专业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下井,实地察看了30多个小煤窑,冒险拍摄了100多幅珍贵照片,为政府遏制小煤窑非法开采,使国有大矿利益不受侵害,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一个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这次的调查使自己收获了任何人都不具备的生活素材,目睹小煤窑挖煤矿工的生存现状,对自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种种现象使我深感小煤窑主的残忍,在非法小煤窑下井挖煤的矿工为了生存而艰难挣钱的无奈,从心底里认识到非法小煤窑百害而无一利,这块肿瘤不切除,国家重点工程黄陵矿区将无安宁之日。
我下决心采写揭露小煤窑践踏人性,破坏资源和环境,使国有大矿惨遭威胁,被迫停产的深度问题性新闻报道。稿子形成后交给领导审查。领导有所顾虑,担心揭露面广,碰撞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今后更没有好果子吃。领导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企业有企业的难处,小煤窑是地方财政的聚宝盆,一旦关系出现裂痕,以后的事情很难办。我作为企业的宣传干部必须权衡各方面的利益。但是,调查组代表地方利益却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同意我利用掌握的材料通过各种媒体揭露小煤窑的危害,尤其是披露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国有煤矿造成的威胁。通过舆论造势,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也消除了顾虑,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刊登在内参和不同的媒体上,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延安市连续出台政府关闭非法小煤窑,整顿不规范地方煤矿。由于措施得力,针对性强,连续几次的轮回执法,彻底遏制住了非法小煤窑乱挖滥采的非法行为,维护了国家大矿的利益。比如:《小煤窑,还要这样“小”下去吗?》的图片报道,在《中国煤炭报》整版刊登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图片说明:小煤窑掠夺性的无序开采,给有限的煤炭资源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陕西黄陵煤田是渭北“黑腰带”上的接续煤田,按“八五”规划,若年产千万吨的话,这里可采100年。但按现在的开采及破坏强度预测,仅可开采30来年。最近,笔者对这一煤田的小煤窑进行考察发现,小煤窑普遍生产工艺简陋,技术水平低下,窑工在不具备基本安全保障的条件下挖煤,事故频发,百万吨死亡率在30左右。他们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实在让人担忧。应该说,这样的小煤窑是有害于社会的,应该把它们关停掉。《小煤窑“掘堤” 国有矿“落水” 黄陵矿区一号煤矿井下一片汪洋》《来自黄陵煤田的水患报警》《黄陵一号井治水受困,廿五个小煤窑蛰伏侍机》《八亿资产泡水中,治水方案未出笼,黄陵一号井危在旦夕》《小煤窑无序开采打通河床,闯下大祸岂能一“关”了之(国家投资八亿元的大型现代化矿井黄陵一号煤矿及周围村民将付出惨重代价)》为标题的问题性报道被新华社、《中国煤炭报》《陕西工人报》等媒体集中报道,为政府出台政策,下狠心整治黄陵煤田开采乱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彻底关闭了打通河床导致黄陵矿区一号煤矿停产的12个小煤窑,维护了国家的利益,由此,黄陵一号煤矿转入了正常生产。
寻梦沉思,往事回首,尘封在记忆中黄陵矿区的那些事,是那么清晰透彻......
对我而言,黄陵里程那是一段燃烧激情,留住青春岁月的永恒记忆。除工作关系以外,结识了一批肝胆相照的好朋友,共同的志向,明确的目标走在了一起,我们漫无边际地侃,海阔天空地聊。建设初期的职工生活设施简陋。只有家属区拐角处七间房的临时房供应快餐,其中三间还是理发、超市、打印部,大家小聚只能在家里,要么到镇上餐馆。但是也十分简陋,拉煤的大车过后,餐桌和墙壁都落满了煤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练出了适应各种环境的酒量和胆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山水含情,终生相伴。杨世英、张明珠、由育信已经退休,王玉侠、孙亚玲、熊超、吕春山、杨宗义在矿区一直干到退休(离岗),张健博冰、李绪强、张文化、张文龙、王中兴、陈勇、刘永乾调离黄陵,在不同的岗位上历练人生。但是每一次的相遇都是那样刻骨铭心,难舍难离。
四
如今的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已经成为陕西智能化建设的标杆矿井。回味20多年以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调查采访报道,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庆幸自己没有辜负记者这个职业,为国家重点工程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黄陵矿区建设初步设计年生产为1000万吨,我国首次成功使用连续采煤机组的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后,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动,全国各地的煤炭企业络绎不绝地取经,根据各自的地质条件,优化开采工艺,争取为改革开放多出煤,出好煤,神东煤炭集团学习以后广泛使用连续采煤机组创出了超越黄陵的世界领先水平。后来不知因何原因,成功的经验推向全国之后,黄陵一号煤矿井下正在使用的连续采煤机下岗了,也许是地质原因不适应,也许是人为因素,只有决策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最清楚,特别让人痛心的是上千万元的设备从井下运往地面,长年风吹雨淋成了一堆废铁。
出师未捷的黄陵矿区进入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期,再加上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切断建设资金,矿区建设残留的诸多半截子工程还在消耗大量投资,生产经营举步维艰,420万吨的一号煤矿产量勉强只能生产30万吨煤炭,受市场低迷因素的影响,生产出来的煤炭还运不出去,职工家属一个月有时听不到拉煤火车的鸣笛,工人工资难以正常发放。
低潮中的黄陵矿区终于等来了新千年的煤炭黄金期,新一届的决策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顺应市场规律,理清发展思路,用资源换资金弥补资金的短缺,加快矿区建设速度,开足马力建设二号煤矿,尽快让停建的坑口电厂复工,同时加速年产420万吨的一号煤矿达产,形成规模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发挥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黄陵矿区建设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作为宣传部门鸣锣开道,当好矿区新发展的排头兵,义不容辞。
黄陵矿区建设者们用智慧的双手、辛勤的汗水打造的这艘煤炭航空母舰就要起航远行了,装满滚滚乌金的火车拉着鸣笛,从选煤楼仓下缓缓前行,驶出矿区,奔向远方……
彼时的黄陵矿区工业广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震天,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建设投产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这个国家大型煤炭建设项目翻开了新的一页,对外宣传主要由我和黄红侠策划,编印宣传画册,撰写专版文章,新闻发布会消息当天见报的媒体用稿在《新华每日电讯》《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刊发,中央电视台第二天新闻联播做了报道,遗憾的是将年产360万吨误播成36万吨。
时间是2011年11月3日,一个月后我调到了新单位,告别了在黄陵矿区2896天的峥嵘岁月,留下人生最精彩的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