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祥
蜿蜒的河流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在时宽时窄的川道里隐约闪现,两条窄长的街道依河而建,一群穿着时尚的人们在夕阳的余晖里悠闲散步,让煤城这个北方并不起眼的小城市在山水相依间有了自己的味道。当微风拂过,我的眼里有几分熟悉,心底有几分落寞,几分感慨!
这里山川相缭,沟壑纵横,盛产煤炭。因为煤质优、储量丰、开采历史悠久而扬名。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就依山掘洞或平地下挖取煤;元代出现方型立井采煤;明代已有专业挖煤和农闲季节采煤的分工;清乾隆年间出现工场手工业炭窑,并有挖煤纳税之记载;民国时期新煤窑不断开办,引入机器,使得煤炭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咸铜铁路的修通,使煤城生产的优质煤炭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动力资源;新中国成立后,煤城义无反顾地担当国家能源供应和建设重任,入驻煤城的全国十大煤炭建设公司,在煤城地域上建设了13对大型矿井以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公共设施,奠定了煤城作为共和国煤炭脊梁的地位,留下了千秋伟业的闪光足迹,也让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性城市、繁华的煤都。
一时间,这里成为紧随省会城市西安的全省第二经济重镇,成为人们瞩目和向往的地方,南来北往的有识之士带着梦想纷纷涌入到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经济繁荣,也铸就了煤城的荣光。拥有26万职工与家属的煤城矿务局第一任局长是由国家总理签署的任命书,矿务局拥有的大型矿井群,从建国初期发展到新时代的今天,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30亿吨,广泛应用在钢铁、电力、化工和国防工程,点亮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万家灯火,给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发展送去了光明与温暖。这座文明的工业城市,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座丰碑,煤矿工人就是托起太阳的人。
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有幸能融入在煤城的工业化大生产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为自己积累了一笔别人不具备的宝贵财富,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亲历了他的辉煌,见证了他的发展。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城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只有在结构调整中才能超越发展。只能说,这里曾经的荣光将成为一段特定的记忆,留在煤城人们心中,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无尽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资源。我作为一个时段的见证者、经历者、随从者,有责任对在煤城这段充满激情的生活经历,留些记忆的文字。我热爱煤城、热爱煤城的煤炭事业,尤其对煤矿工人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只想把他们那种无私的奉献,作为一种精神记录下来。虽然之前已经写了长篇小说《黑与红》,但是,总感觉小说中未能将最真实的煤城展现出来,未能把真情实感完全表达出来,我不想让这段历程留下遗憾。
文章千古事,只有用真实的文字记录煤城曾经的辉煌,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有痕迹,让煤城这座用创业者智慧和汗水铸起来的丰碑,在时间的星空中闪烁,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想弥补表现煤城题材的长篇小说《黑与红》的缺憾。把自己对煤矿工人的那种感情、精神、人格以及无私的品质记录下来,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我想这是对在煤城关心自己成长的领导同事、同甘共苦的朋友、新闻同行、矿工兄弟一个交代,也是对滋养我的这方沃土的真情回报。
一
上世纪50年代,煤城丰富的煤炭资源引起了苏联专家的关注,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煤城勘探煤矿。煤城丰厚的地质储量让老外大加赞叹,雄心勃勃地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煤矿。专家们的勘探数据,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项目被列入国家“一五”重点工程,在煤城建设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煤矿;同时落户煤城的还有一项重点工程,耀县水泥厂,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煤城一度成为国家煤炭、建材生产的一面旗帜,在共和国成立初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能源原材料生产的重任。
曾任王石凹煤矿党委副书记的田战强回忆说,苏联专家在煤城的两年时间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忙工作,在队伍撤走后,许多专家一生的夙愿,就是能来王石凹看看。他们为何这么留恋煤城呢?《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是在煤城下井的一名普通矿工,工作终年三班倒,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漆漆的矿洞里冒着生命危险不停地采煤,他是以什么样的境界创作出了这首红遍全国、影响几代人的红色经典呢?还有著名作家路遥的不朽之作《平凡的世界》也诞生在煤城……
只有在煤城生活过的人,尤其是在煤矿工作、有下井经历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煤城这方热土的神奇。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陕煤建司和铜川矿务局隶属原煤炭部,是央企驻扎于煤城,行政级别和煤城平行,均是市级建制。煤城1958年设立,紧随西安之后,非农业人口占当时城市总人口的80%以上,是典型的以煤炭、建材为主的工业化城市,担负国家能源供给的重任,以煤为主形成了煤城政治经济文化构架,政府、文化宫、宾馆、医院等重要城市建筑渗透着俄罗斯元素,和苏联人援建的煤矿有一定的关系。我的工作单位陕煤建司1954年成立,比煤城设市早4年,比矿务局成立早1年;陕煤建司拥有7万多职工家属,除矿建以外下设4个工程处和一个水泥厂,有为施工配套而建的管件厂和安装公司、技工学校和职工医院,能承揽矿建、铁路、公路和市政建设,为煤城建设了十三个大型煤矿和市政水利工程,包括苏联援建留下的半截子工程,被誉为煤炭建设铁军。煤城地质条件复杂,建矿直接受地下水、火、瓦斯的威胁,再加上油、气与煤并存,严重影响施工速度,安全生产压力巨大。煤建人通过科技攻关,优化工艺,在前人没有的道路上开新路,闯难关,开拓巷道连续三个月刷新世界记录,业绩被编入大学矿建教材,几十年无人超越。
直至今日,陕煤建人都清楚地记得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为了表达延安儿女对毛主席的感情,纪念堂周围设计13棵青松,寓意毛主席在延安13年,采挖青松这一庄严光荣的任务让煤城建设公司驻黄帝陵脚下的第四工程处完成;周总理确定扶持延安老区经济发展十大工程之一的罐屯煤矿建设受阻,叶剑英副主席在北京亲自召见陕煤建司研究优化建设方案;唐山大地震,以陕煤建人组成的陕西支唐指挥部4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余震频繁发生的第一时间开赴唐山,利用8年时间,在废墟中重建了一座大型煤矿,为开滦矿务局全面恢复生产留下了煤城人的足迹。
作为煤城两大国有企业之一的陕煤建司的一员,我见证了煤城发展过程的一段风雨春秋,实属荣幸。初识陕煤建司,是上世纪90年代我还在黄陵矿区工作期间,和给毛主席纪念堂敬献青松的第四工程处同处一个街道,共饮一河之水,共享桥山天然美景,故而有所了解,对他们的传奇故事非常敬仰,幻想有一天能去陕煤建司工作是莫大荣幸。2001年,当幻想终于成为现实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语,融入煤城,抒写煤城、煤矿、煤建人光彩辉煌的发展历程,我此生无悔。
我时常告诫自己:在人生岁月的长河里,我当以陕煤建人的奋斗精神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坎坷;驱除生活里的尘埃,不论遇到再大的困难,记住,这是我的生活源泉,我要把根深扎在煤城的黑土地上,有所作为。身兼中国煤炭报记者的我身处其中,深知重要的新闻源就在铜川矿务局,责任重大啊,任何疏漏就是失职,唯有忠实的记录,积极的报道,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占据煤城半壁河山的铜川矿务局所辖十三对矿井年生产煤炭1千多万吨,占渭北黑腰带统配煤矿产量50%,铜川矿务局第一任矿长是由周总理签署的任命状,一个时期,煤城市委书记、市长,铜川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一人身兼四职,每年国家供应的茅台酒几乎都慰问了煤矿一线职工,因为煤城矿务局的产量直接影响国家煤炭市场的变化。
王石凹煤矿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在计划经济时期技术和生产水平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在中国西部煤矿独领风骚。苏联专家撤走后由陕煤建司承建,1961年建成投产后,受地质结构和阶段性市场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很长时间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来通过技术改进,实现机械化开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产量连年攀升,多次刷新全国煤炭生产记录,为缓解国家缺煤的面貌作出了辉煌的业绩。改革开放以来,受煤炭市场颠簸性低迷影响,王石凹煤矿再次陷入困境,成本居高不下,煤炭积压,职工生活困难。40周年矿庆时任矿长种欣睿说,40年非同一般,是对曲折艰难历程的总结,也是承上启下,重塑辉煌的起跑线,是继往开来,为煤炭事业再立新功的加油站。
以记者的身份驻煤城采访的第一站即是亲历王石凹煤矿四十周年,这是煤城在煤炭市场经受了长时间萧条,开始好转期的一件大事,是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一次盛会,全矿非常重视,邀请众多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我也受邀在列。
王石凹矿在距离煤城8公里以外的傲北,10点钟在矿俱乐部举行矿庆活动,媒体同行一大早从煤城出发,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行驶约半个小时后,再绕过一道山梁,隐隐约约看见矿区生活区全貌,层层叠叠的建筑占据了一座山,依山而修建的家属楼鳞次栉比,隆冬时节,晨阳照耀下的矿区是那么的美丽,雄伟壮观。煤城人说王石凹是他们的布达拉宫,名不虚传。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傲北山头上,布置有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2000多名,98%以上都是王石凹矿的职工子女,矿务局的第二医院也建在这个山头上,职工的生活区,农贸市场,占据了整个一座山。矿办公楼、选煤楼、俱乐部、坑木场、出煤的生产区域在山下,与办公楼对称,是亚洲最长的职工宿舍楼,能容纳1000多名单身职工入住,至今也是独树一帜,从山上到生产区约1公里的里程,矿上的人叫山上、山下,上下班可乘坐专门铺设的轨道车,4分钟一趟,昼夜不停地运转,接送工人上下班,整个建筑布局巧妙紧凑,处处彰显大工业化的恢弘气势。可想,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经济非常困难,能简就简,勒紧腰带过日子的情况下,煤矿建设总体指导思路先生产后生活,把有限的投资用在刀刃上,几乎都是矿井已经转入正常生产, 还没有一处像样的住宅区,而王石凹煤矿有容纳800人的矿工俱乐部和职工食堂,可见位置的显赫。
矿庆在欢乐喜悦的气氛中举行,偌大的工业广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整个矿区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上级领导、劳动模范、历任矿领导陆续到场,主席台除主持人和发言的矿长外,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是在各个时期为王石凹矿作出过贡献的功臣,随着时间的流失,我已不能清晰记得他们是谁了,但其中一个细节,在我的记忆中没法消失。老同志富有感情的轮番发言已经超时,主持人提醒由于时间关系,最后请老矿长雷保生发言,大家把目光又一次集中在主席台,富有传奇色彩的老矿长80岁高龄了,满面红光,精神爽朗,满头银发,面带笑容,整洁的打扮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和力。会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雷宝生当过王石凹的第几任矿长记不清了,除了矿长以外雷保生还是老革命,传奇的人生倍受人们尊敬。战争年代,雷保生随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功卓越,建国后被安排在国家部委的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国民经济建设急需要能源支撑,煤城有煤炭,而且要建设大型煤矿,雷保生身居高位,知道煤炭对百废待兴的国家的重要性,而煤矿急需要人才,所以他不顾组织、家人和同事的挽留,毅然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居家迁到煤城,无怨无悔地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子里,以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煤炭事业奉献出了宝贵年华,雷矿长是王石凹煤矿最有资历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是煤城的功臣,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是雷矿长主管生产扭转了连年亏损局面,将苏联专家撤走后的半成品工程搞成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即使“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受到冲击,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永不懈怠。
主持人说,雷保生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工作中兢兢业业,是我们爱戴的老革命、老矿长。雷矿长动情地回忆起王石凹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说到激动时,眼泪汪汪的往下掉,几度哽咽,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随行老伴让工作人员递条提醒。雷矿长顺手拿起条子声音更加洪亮地说,让我注意身体说要点,我再说三个问题,会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雷矿长说,建设王石凹煤矿苏联专家是立了大功的,我们不能忘记啊,地质勘探规划设计全是人家没黑没明搞出来的,专家撤离时流着眼泪将详细的地质资料交代给我们,还再三叮咛需要注意的地方。雷矿长提高了嗓门说,撤走专家是苏联政府失信,两国人民是友好的,我们永远要铭记。雷矿长说,王石凹煤矿能在各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简易投产,你们不知道中间遇到过多么大的艰难困苦,我们的矿工弟兄们硬是靠一种为国家争气的狠劲拼出来的,是大家一起流血流汗,不惜牺牲了那么多矿工拿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长眠在鳌北这沟沟岔岔安葬的那些在井下生产中遇难的矿工弟兄,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的遗属子女,让他们的魂魄得到安息。工人们卖着命在井下干活,矿党政给他们办实事是有行动的,空喊口号工人不买帐,作为领导心里也过意不去。那时交通不便,生活匮乏,购买生活用品去煤城8公里的路程,全靠两条腿走啊,为了解决大家生活上的不便,矿上仅有的一辆吉普车是工作用车,也是全矿职工家属的生活用车,不管是矿长书记、军代表,谁下煤城办事,车的后备箱都塞满了给职工捎带采购油盐酱醋的坛坛罐罐,当时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首次在煤城演出,总共只安排了4场,为了让三班倒的井下工人都能看到《卖花姑娘》,矿党政千方百计协调做工作,在我们矿就为职工连续演出了3场……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王石凹人在为老革命、他们的老矿长喝彩,为老矿长对煤炭事业倾注的深厚感情,对曾经付出心血与汗水的这方沃土深情的眷恋无比激动。
辛勤的汗水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王石凹煤矿在雷矿长等前辈们 “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头苦干往上搞”“安下心、扎下根,团结起来闹翻身!”精神感召下,采煤五区连续七年荣获全国高档普采甲级队,涌现出了40多位省部级以上的劳动模范,曾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张金聚、梁思云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们的事迹和王石凹煤矿已经成为煤城转型发展的一种精神,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激励煤城人向更高、更远目标砥砺前行。
英雄业绩深深地感动着我,产生了浪涛般的激情,我以矿庆作为切入点,写出的反映王石凹煤矿解困脱贫的新闻稿《王石凹煤矿三年解困》刊登在2001年2月1日《人民日报》一版。
这篇新闻稿的概要为: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的王石凹煤矿,深化改革,走科技发展之路,三年累计实现利润3920万元,一举甩掉了亏损帽子。
他们在煤炭持续低迷中,奋起直追,实现二次创业,走科技发展之路,挤出资金上综采设备,实现机械化采煤,全矿日产由往日的百吨左右上升到5400吨,全员工效由“九五”初期的1.05吨/工,提高到2.41吨/工。他们坚持信誉至上,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了煤质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提高煤炭质量,深度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的为用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一举甩掉了亏损帽子,在三年累计实现利润3920万元的基础上,连续创出了安全生产400天的好成绩,为西北地区老矿区脱贫实现二次创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新起点、新征程,新千年的煤城王石凹人,继承了老一辈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走科技创新之路,向机械化要产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连续16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安全生产创出了全矿务局的最好水平,直至2017年政策性关闭,如今的王石凹煤矿作为国家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之中,一座全景式浓缩新中国以来煤炭工业史的遗址公园将对外开放,游人可乘坐罐笼到井下的800米深处体验王石凹煤矿人曾经的艰辛伟业。
二
陕煤建司这支煤炭建设铁军,伴随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步伐,立足煤城这块黑土地,挑战极限,完善自我,风雨中前行,转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凡是神州大地有煤的地方,几乎都留下煤建人闪光的足迹,60余年峥嵘岁月,也为煤城的繁荣发展抒写了恢宏篇章。我作为这支队伍里的一粒沙子,抒写“矿建铁军”的文章,我所经历的只是60年历程的冰山一角,而那种适应环境,忍辱负重,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的拼搏精神,才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财富。
上个世纪90年代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我国煤炭生产严重过剩,煤城两大涉煤国有企业矿务局和陕煤建司陷入最严峻的寒冬期,陕煤建司欠发工资6个多月,下属的铁路工程处欠发33个月,数九寒冬,偌大的机关办公大楼烧不起暖气,新华社记者走访贫困家庭,每走一户,都是流泪满面,记者们自掏腰包一户一户地发钱。在南方承揽工程因厂家拖欠工程款,工人回不了家,几千公里沿途乞讨,有的职工变卖随身“家当”凑路费……
多少心酸多少泪。煤矿人的苦楚与艰难是许多人不愿回首的痛,好在煤炭企业的困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亲临煤城,破解煤炭发展困局,省市各级政府开药方,尽一切办法让企业走出困境,让煤城重塑辉煌。
市场倒逼煤城产业转型,突破单一的发展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多元化产业之路,已经迫在眉睫。陕煤建司被迫出击,跳出煤城、跳出煤炭行业,走向市场求发展。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按照市场发展需要,调整管理机构,承揽工程;竞争是残酷的,市场从不相信眼泪,陕煤建人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茫茫的新疆大漠、古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生命禁区的祁连山之巅,秦巴山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都留下来陕煤建人的足迹,都有陕煤建人洒下的辛勤汗水。
横亘于甘青的祁连山,高耸挺拔,长年冰雪融化形成流淌的河流,滋润河西走廊的万顷绿洲,祁连山赋存的优质矿石诞生了世界级别的酒泉钢铁公司,随着酒钢的扩能增量,纵深祁连山开采优质铁矿石。而且含铁量最高的优质矿石赋存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境铁山,这里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人迹罕至,在这里建铁矿谈何容易。
甲方到全国对投标单位进行业绩考察,发现陕煤建阅历丰富,有煤炭铁军的美誉,有创造世界矿建纪录的硬业绩,最终把这项挑战人类极限的任务放心交给了陕煤建人。这对于正在找米下锅的煤建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机遇,他们形容是送温暖工程,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干放心工程,给甲方、给钢铁行业交出满意的答卷,他们的口号是干酒钢工程,树陕煤丰碑。
被甲方命名的境铁山黑沟矿区海拔5250米,煤建人要经受高海拔、高严寒、高辐射、低气压的严峻考验,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通往工地的盘山公路,道路两旁是悬崖峭壁,蜿蜒曲折,怪石嶙峋,途中常有巨石挡路,行路难只是一个方面,这里气温常年在零下30度以下,终年积雪不化,最要命的是海拔高气压低让这些平原来的汉子也吃不消,面对和玉一样坚硬的矿石……建设者们硬是没有放弃,安营扎寨800多个日日夜夜,开凿出了一条直径5米,深580米的竖井,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刷新了冶金系统竖井施工海拔最高、井筒最深、月进度78.9米的三项全国纪录,陕煤建人在冶金系统又竖起了一座丰碑工程。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一周就过去了,对陕煤建司第五工程处酒钢项目部的采访也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告别长年奋战在“三高一低”终年积雪覆盖的镜铁山工地的弟兄们,带着一种无比留恋与深深的敬畏和感激,匆忙赶往前面提到的某钢铁公司——新疆罗布泊工地,这是陕煤建人开拓市场,挑战极限的又一项艰巨工程。祁连山煤建人在终年积雪, 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地带与大自然做艰苦卓绝的斗争;罗布泊煤建人是在生活极度匮乏,几乎没有交通的情况下,冒着盛夏30多度高温建设铁矿,此行意义不言而喻。
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酷暑难熬的三伏天,陕煤建人在新疆哈密承揽的钢铁公司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超出了建设者们的预料,大家冒着40多度的高温赶工期,为煤建人进入钢铁领域施工积累了业绩。
新疆哈密项目是陕煤建司跨行业施工的标杆工程,是某大型钢铁公司开疆拓土,在罗布泊的无人区建设的第一座铁矿。发现这里地下有铁矿石,听说是上世纪90年代飞机在天空中用仪器勘探发现的,由于装备和科技水平达不到,再加罗布泊无人区恶劣的环境,路水不通,一直到新千年才开建,陕煤建人承担这样的工程,施工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工地说在哈密市,名称也叫哈密项目部,实际距离哈密市还有200多公里,著名地质学家彭加木就是从这里进入罗布泊考察失踪的。第一批进入建设工地的矿建公司,有员工喜欢收藏石头,而罗布泊遍地都是各种形状的石头,眼前的景致吸引住了这位石头收藏者,他完全忘记了这是在罗布泊,还以为在内地,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就愈加好奇,忘乎所以地约同事骑摩托捡石头迷失了方向,工地找到时已成干尸。陕煤建工人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住地窝,战酷暑、斗严寒,开辟战场,苦战3年多时间,建成了罗布泊的第一座铁矿,也淘到了解困脱贫的第一桶金。
祁连山镜铁山项目部胡书记用4个多小时车程将我们送到嘉峪关火车站,我们乘火车从距离罗布泊工地最近的火车站哈密站下车,名叫哈密项目部,实际上,工地还在距离城市很远的罗布泊,这项工程由陕煤建安装公司完成,承担的是一座大型铁矿的安装任务,项目部的刘经理前一天已经从工地赶来接我们。下了火车寒暄几句,刘经理说先在哈密登记房子住下。我说项目部不是在哈密吗?随便住就行了,没必要花冤枉的钱。刘经理说,说是项目部,实际是空名,我也得住旅馆。我说,那就直接往工地赶吧。刘经理说,你们一路风尘仆仆,不要急,先休整几天。我和同行的张主任都说,坐车不累,咱不用住了,直接到工地吧。刘经理回答说,今天、明天都去不了,工地距离这里还有300公里的路程,几乎就没有路,咱这车根本就没法跑,得赶当地汽车公司专门为工地开设的班车,三天只有一趟,早上7点发车,现在已经10点多了,今天这趟错过去了,就得等三天以后的了。
只好耐心地等待。用三天时间,赶发往工地的班车,新疆和内地时差1.5个小时,七点钟在内地,农民已经干了半晌的活,我们赶到哈密汽车站,天还没有亮,霓虹灯闪烁处是哈密短途汽车站。刘经理说:“我们乘坐的是短途班车”。同行的张主任有所不解:“300公里,还短途?”“对,在新疆1000公里以上才算长途。到塔城、和田2000公里以上,跨越内地几个省。”刘经理说。
我们3人的座位全是中间的加座,就这刘经理还是在三天前预订的。除满员外,工地生活用品、施工配件等把车的前后座位下面塞得满满的。班车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行驶了150公里后进入了罗布泊。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戈壁滩仿佛让人进入了另一个天地,满地黑色的碎石像农民的麦茬地用火烧过一样黑熏熏的,再加上正午阳光的照射,整个车厢燥热难忍,班车绕来绕去,在乱石堆里艰难行驶,哪里是路,哪里有路,司机全凭经验,慎重地握住方向盘试探着缓慢行驶。有性子急的乘客质疑问司机,你长年跑这里还不知道路?司机师傅头也不回,眼睛只盯着车的前方,不紧不慢地说,罗布泊没有路就也没有方向感,今天进去车轱辘撵出了一条道,晚上一场大风刮的就找不见了,而且下面的石头像刀子一样锐利,稍不留神轮胎划破了,一车人都困在这里过夜,谁都走不了。这时大家才理解车速慢的原因。
下午6点班车终于开到了工地。
哦。这里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晴朗的天空飘着云彩,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繁忙的工地,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轰鸣的机器运转声划破宁静的旷野,抬头遥望那划破天空的绿色井架,飞转的天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是那么的雄伟壮观,置身其中,脑海里罗布泊神秘恐惧的印象,已经被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绘制成美好的画面,路途的疲劳也一扫而光。
我们不顾一切地奔跑,四处找角度拍照,建设者们那一个个年轻活泼忙碌的身影,直挂云霄的井架散发着电弧焊的阵阵火红,身怀绝技的煤建人欢快的劳动场景,是那么的阳光有朝气。忙碌地拍照了两个多小时,已经过了下午8点钟,罗布泊的气温仍在3摄氏5度以上,太阳还是那样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晒得人汗珠直往下滚,云彩好像被太阳烧化了,消失得无踪无影。甲方的唐经理知道我们来了,忙赶过来招呼到他们的指挥部,说:“这么毒的太阳,初来这里,一下子接受不了,容易中暑”。随行的张主任说:“我们被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感动了,已经忘记天气的炎热了”。“内地人第一次到罗布泊都有那么点新鲜感,时间长了就受不了了,不信你问一下刘经理,恨不得明天干完就离开这‘鬼’地方”。唐经理也是陕西人,说话比较随意,东北某钢铁学校毕业分到这里已经6年时间了,一年才能回一次家,也有很多的抱怨。在介绍工程概况时对煤建人大加赞叹。我说:“是不是有老乡感情的因素”。唐经理毫无忌讳地说:“有,当然有,是乡党干的好,给我争光,我才当上这个经理,在工作上给我帮大忙了,环境艰苦,没有人愿意来,工程安装有三家公司中标,两家吃不下苦,受不了罪,被辞退了,现在只留下陕煤建这一家了,能吃得了这份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非常感激陕西老乡,尽量给大家提供一切方便,陕西乡党们为我们公司开疆拓土,进驻罗布泊作出了大贡献”。
甲方的赞誉,让我们非常欣慰。结束对甲方的采访,从罗布泊工地回到项目部已是晚上10点多了,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这时的罗布泊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分外耀眼,大地像披了层厚重的红纱,温暖而隆重;随着太阳落山,罗布泊又成了黑色的世界,只有井架上那旋转的探照灯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借着一盏灰暗的电灯走进餐厅,这是临时用绞车房隔开的一个空间,非常狭小,堆满了生活用品,既是小卖部也是食堂。餐桌是用矿泉水箱子代替,师傅说还是因为你们来特意准备的。实际根本就没有餐桌,工人端着碗蹲在露天地吃饭,遇到刮大风,碗里全成了沙子。
晚上,罗布泊的温度已从中午的40摄氏度下降到了10摄氏度左右。住在甲方6人间的招待所,也许是乏了,一夜安稳觉起来已是上午9时多了。送我们出罗布泊的司机齐师傅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长年穿行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为工地服务,已有30年驾龄了。齐师傅善言谈,工地上的工人都叫他“活地图”。我一路上跟着他学到了不少新疆的地理知识,听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罗布泊神奇般的传说。
回到哈密感觉像是到了天堂。这一辈子有幸随煤建人穿越曾经无人区的罗布泊,增加了非同一般的人生阅历,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煤建人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可想而知。
结束了西域嘉峪关和新疆罗布泊工地的采访行驶,马不停蹄赶路程,坐两天两夜的火车,转乘4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再追随煤建人的足迹,踏上勉宁高速公路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李白用诗句形容秦岭的艰险。当21世纪迎来第一轮曙光的时候,国家规划实施在秦巴山区打通天险,建设穿越秦岭重丘开凿第一条高速公路,陕煤建人荣幸中标了。
勘探资料分析,宁勉高速公路是除川藏公路以外,地质条件最为复杂,施工困难重重的一条试验高速公路,也是一条征服大自然,展示我国公路建设水平的标杆工程,陕煤这是第一次承建高速公路工程,而且中标的是最复杂标段。 2.9公里的工程量就有5座大桥,被交通部列为科研攻关项目的双连拱隧道,施工还面临复杂的土夹互层岩质地质威胁,桥梁是在水流湍急和涨幅无规律的玉带河上架设,难度可想而知,甲方在开工动员会上已经挑明,勉宁高速公路11标段的复杂程度在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实属罕见,尤其是全线最长的铁锁关双连拱隧道,国内建设没有先例……
可实际却比预想困难还大得多。按照预定的开工时间进入工地,没有想到的是,设计图纸一再变更,造成工程比正常开工时间晚了150天,而且全段竣工,通车时间确定不变。时间紧,任务重,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第一次进入高速公路领域施工,诸多的客观因素摆在了陕煤建人的面前,也有人担心说,时间这么紧,又有这么多不确定因素,开工就是倒计时,你们没有高速公路施工经验,能啃动这块硬骨头吗?不如转让承包出去。而陕煤建人没有这样想,也不能这样做,他们的口号:“宁愿脱皮掉肉,也不能拖延工期”。摆在他们面前难度最大的就是铁锁关双连拱隧道。从数字看,在高速公路建设里程上,这个隧道很不起眼,长度只有234米,断面206.82平方米,距离地表层7米……为什么被列为交通部重大科研创新项目呢?施工还要进行全过程监控,记录详实的质量检测数据。实践经验告诉陕煤建人,在土夹互层岩质地质构造下施工,塌方、泥石流是常态,如果按照设计方案两条隧道并列施工,很有可能造破坏体压力结构,坍塌是不可避免的。
勉宁高速公路建设核心是隧道和桥梁,而陕煤建人承担了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工程量,标段内的4座桥梁均在水流湍急的玉带河上架设,两改一的王家塘大桥施工根本就没有路,人员进工地都是异常的困难,建设者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硬是在陡峭的山体中开凿道路、平整场地,时间也恰巧赶在了连阴雨的季节,从开工的那一刻起,三天两头就下个不停,河水涨幅频繁,架设的模板反复冲塌,开挖的桥墩基础不知道淹没了多少次。开工没有回头箭,陕煤建不断地调整施工方略,派出一名有矿井施工经验的经理助理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坐镇,他们经过现场取样分析,如果按照甲方要求的工艺施工,在预期的时间内,根本完不成任务,必须创新工艺,调整方案,将矿井施工采取的回填、支撑泻压等工艺,应用到隧道施工中。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明显,抵消了压力集中点,保持了施工期间山体压力不受破坏,加快了工程进度。再通过前探检测,超前加固的方式释放压力等工艺,破解了地表岩石结构复杂,导致来压规律无序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国家在同类地质条件下施工积累了经验,将煤矿建井钢模移动平台新工艺大胆应用到隧道施工中,加快了工程进度,最终使全线最担心的卡脖子工程——双连拱隧道成为最放心工程,在晚开工5个月的情况下提前贯通,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二等奖。这是陕煤建人用智慧的汗水和心血树起的又一个丰碑工程。
三
在煤城煤建司工作15年间,本单位的宣传工作是主业,完成报社下达的写稿任务是责任。为了做到两全其美,我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在煤城这座井喷式的新闻富矿里,尽情地畅游、吸收营养,为煤炭新闻宣传事业尽自己微薄之力。我利用业余时间几乎跑遍了煤城的涉煤企业,参与了陕煤司、矿务局50、60周年的大型宣传报道,每年见报稿件在200篇以上,除行业和省市报纸刊登外,多篇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采用。内容以反映煤城火热的生产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为主,也涉及这座城市在转型发展中的困惑,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性报道。比如隐瞒事故,小煤窑胡挖滥采等,写负面报道是有有代价的,遭到攻击、甚至威胁是常有的事。不管咋样,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能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运用人民提供的平台,为煤城的快速发展做一些事情,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出版了两本新闻作品集,为记者生涯画上了不规矩的休止符。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离开煤城10个年头了,记者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记忆中最美好的过去,但是每想起在煤城一起工作采访的新闻同仁、领导同事,日夜奋战在井下800米深处的矿工兄弟,特别是经历过矿难的同胞,总觉得有所亏欠,尤其是碰到矿难这个词,会让我撕心裂肺地无所适从,灵魂紊乱,情感失控。煤城为国家煤炭事业的付出,用任何语言陈述都显得苍白无力,曾经主政煤城的一位书记,在城市最显赫的位置,树立了一组矿工雕像,这是煤城的象征,更是对煤矿工人的尊重,对殉职矿工永久的纪念。
2004年的“11.28”事故震撼国内外,成为煤城人永远的祭日,是煤城人痛心欲绝的记忆。166名鲜活的生命长眠于香山脚下,他们是为了国家的煤炭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和大自然做斗争中以身殉职,给多少个家庭造成了悲剧,他们用血的生命代价唤醒人们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重于泰山”的真正涵义。
赋存在八百里秦川以北莽原下丰富的煤炭,被称为渭北黑腰带,煤城是独领中国西部煤炭的排头兵,风光了半个多世纪后,昔日的荣光已经被陕北毛乌素大沙漠地下的神府煤田所取代。神府煤田号称世界第七大煤田,以赋存浅、易开采、煤质优等特点逐渐取代资源枯竭的渭北四大矿务局已成为必然。尤其是在陕北的神东煤炭集团和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矿业等特大型矿井连续建成释放产能,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的地位。除天然赋存资源优势外,与关中老矿区为陕北煤炭开发输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密不可分。迄今,关中4大矿务局当年风光不在,但是还在艰难地生产,为国家煤炭事业作贡献。他们时刻都在经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的考验,每一种灾害都直接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拿人们普遍熟悉的瓦斯来说,东部韩城煤矿瓦斯赋存在松软的煤层里面,煤与瓦斯突出摧毁整个工作面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所在。一旦煤与瓦斯涌出,后果不堪设想,至今还没有科学的方法完全克制住;西部煤城北区的高瓦斯矿井,瓦斯赋存在坚硬的煤层里,抽放非常困难,还需要时间,矿井又属于自然发火区,在开采的过程中规律难以掌握,在科学和技术手段不能完全驾驭的情况下,煤矿工人为了祖国的煤炭事业,抱着侥幸的心理,拿生命做代价,与险恶的大自然作斗争,换来的是血的教训,是煤城“11.28”特大矿难的悲惨事故。
事故发生那一年末,正值非常寒冷的冬天,煤城尽管还没有下雪,气温却一直在下降,室外已是滴水成冰,人们足不出户,在家中分享劳作了一年的喜悦。而才度过煤炭持续寒冬的天气,煤炭价格大幅度回暖的煤城国有某大矿到处是一片忙碌欢快的景象,昼夜不停的拉煤火车的鸣笛声,调度室繁忙的电话,选煤楼机器运转的轰鸣,三班倒的工人,职工食堂24小时飘香的菜肴,联合建筑区队值班室、充电房、井口、澡堂闪烁的灯光,上万名职工家属忙碌的身影,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真让人热血沸腾,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严寒的冬天。此情此景,大家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把煤气油共生、水火瓦斯并存极复杂的地质条件已经抛洒到九霄云外,好像这些隐藏在身边,时刻在威胁生命的不安全因素和自己毫无关系。
煤炭长时间低价位运行,成本倒挂造成严重亏损,生产的煤炭卖不出去,即使勉强找到用户,还是欠账。煤矿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投入巨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企业连年亏损、欠发工资已经成为常态。那一年冬天,全球金融危机缓解,也让煤炭市场发生好转,激活了煤城某煤矿干部职工冲天的干劲,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火朝天的夺煤大战就这样开始了。本来在11月28日以前,已经提前完成了全矿生产任务,国家也没有下达明确的超产指标,人们有理由过个硕果累累的肥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悲剧就是在人们警觉松懈,头脑膨胀时发生了,人们受到了大自然最严重的惩罚。事故发生前,井下煤炭已经有自燃现象,工人已经发现采空区有明火,有火并不可怕,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扑灭,如果不能及时扑灭,一旦引起煤尘瓦斯爆炸,那后果简直不可想象。这里属于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高瓦斯矿井,明知道井下已经发现明火,却没有采取果断处置措施扑灭,特大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其实容易发火和瓦斯煤矿在我国占有很大比例,治理瓦斯煤矿和防灭火是煤矿安全生产头等大事。井下一旦有了火的隐患,通常采用的措施是黄泥灌浆、注氮和喷洒阻化剂三种。而这种灭火方式放在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煤矿,显得苍白无力。关闭矿井,封闭工作面是最有效的办法;只是代价太大,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前几年这个矿因火已经封闭了一个工作面,至今还没有启封,上千万的设备封在里面,对于发工资都非常困难的企业,不难想象上千万的资产报废意味着什么。面对险情,再采取同样的手段封闭工作面,又是上千万的设备报废,导致采掘比例失调,调整期多则一年,少则也需要半年时间,这期间,只投入没有任何效益。先不说投入,全矿1万多名职工家属工资从哪里来?首先说明,文章没有给决策失误开脱罪状的意思,千万条理由也无法逃脱那么多矿工失去了鲜活生命的悲痛。事故的责任人必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想告诉的是煤矿井下作业,煤矿工人和大自然做斗争,在危险来临时,只能顺从自然规律,只能遵守前人用生命代价换来的安全规程,违背是要付出代价的。井下已经着火的,而且是超高瓦斯矿井,他们深知后果的严重性,如果不当机立断,将有成百条矿工的生命作为代价。然而,谁都知道封闭工作面是最保险、最有效的治理措施,但是谁也不往这方面想,大家都清楚这样做的代价太大,而常规防灭火措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这里的地表黄土层具有散热、氧化、窒息灭火功能,从理论上能说的通,也有小范围成功的案例。他们在综合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实施黄土层窒息措施。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加快采煤速度,造成地层黄土层自然垮落,切断氧气层,窒息灭火。形象的比喻,火在后面追,人在前面跑,跑的速度要超过火的速度,然后在中间形成隔离带,让火不再蔓延,再通过垮落的黄土将火熄灭。
这注定是一步险棋,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造成重大事故发生。当然还有一个人为因素,全年的生产任务已经完成,煤炭市场看好,一时煤炭出现紧俏局面,前五年企业一直在亏损,好不容易有了好的市场,从上到下一致意见是多出煤,弥补长期欠账的漏洞,改善生产环境。实惠的还有挖煤的矿工,平时上班拿不到基本工资还长期拖欠,大部分矿工拖家带口在温饱线上挣扎,煤炭市场好了,除能按时发放工资外,多上一个班还能领到30-50元不等的超产奖,对于穷怕了,苦怕了的煤矿工人,能赶上这样的机遇,没有人不动心。所以干部职工出满勤、干满点,生产热情异常高涨。谁也未料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悲剧发生了。
如今,距发生矿难的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煤城人还是记忆犹新,撕心裂肺的心痛,当然在追查事故,吸取教训中也有多种假如,假如、假如、假如,事故就不会发生。这只是假设,所有的假设都无济于事,都换不回那一百多位矿工兄弟的鲜活生命,都拯救不了那一百多个失去亲人的破碎家庭,只能是吸取事故教训,彻底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也绝对不能再发生。
在大自然面前,人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无奈,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科学能够驾驭自然,但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大自然回报给人类的才是财富。在科学技术还不能驾驭自然难题的情况下,盲目的主观妄为、我行我素,就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次特大矿难在我国煤炭开采史都挂上号了,给无数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我以记者的身份现场报道救援进展情况,第一时间通过新华社发布矿难信息,深感在灾难面前人们的无奈,发出灵魂深处的呐喊:安全重于泰山,生命至高无上。
煤城某矿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前车之鉴。 4年后某地三煤矿同时着火,他们吸取教训,及时采取措施,幸好没有酿成人员伤亡事故。但是也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着火三矿性质和地质条件有很大区别,所以采取的方法差别很大,值得肯定的是在能掌控的情况下才进行操作。矿井一经济实力雄厚,通过地面注水,等火熄灭后再将水排出来,造成电器设备被淹,灌水排水全矿停产,损失在亿元以上;矿井二经济实力稍差一些,如果给整个矿井注水,估算把矿卖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聘请专家经过论证,采取局部注水封闭注氮措施,理论上行得通,但把握性达不到100%,也没有同类条件下的先例,人身安全达不到百分之百,但有一定的把握性。成功了只是设备的损坏,花费最低,失败了再重新设计方案,人身安全风险很小,最终成功了;矿三是股份制性质,上千万元的设备如果封闭在里面意味着彻底报废,股民无法接受。所以他们冒着死的决心要从大火中把设备抢救出来,人的生命完全置之度外,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就成为煤城“11.28”事故的翻版,后果不堪设想,在那样的一种氛围里,谁都没有考虑后果,谁都没有往最坏的程度想,还有矿方不凡的承诺,在实施期间,救护设施和医生在现场,一旦出现窒息立即采取果断抢救措施。利益的驱动,煤矿工人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与胆魄和大火搏斗,硬是用了一周的时间,将设备抢救出来,惊险程度不逊色于一场战争,这种违章蛮干的冒险行为,始终没有被暴露,时间已经过去10多年了,这篇文章是首次披露,笔者曾经寻找过亲历者,身临其境讲述那场惊险的经历,可惜未能实现。
迄今,知情人私下议论,还是那么惊心动魄,记忆犹新。
不了解煤矿,即使有煤矿工作经历,没有下井挖过煤,很难理解揣摩到矿工的心理状态,明知道有危险,还要玩命下井?为了钱,命没有了,钱有啥用。
这就是煤矿工人,在800米深处干着人们不理解的工作,灾难面前,他们是那么的从容,把生命看得很淡、很淡……
煤城“11.28”矿难就是典型案例,明知井下着火,矿工还争先恐后地下井,他们到底为了什么,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在世界影响很大。他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但是这种划分,放在煤矿工人身上显得是那么的苍白、缺乏说服力。曾经采访过抗美援朝的一位老将军,他说,自己入朝从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想活着回来,如果考虑个人利益,怕死,哪能打出中国军队的尊严,哪还能谈得上保家卫国啊!当然战争是残酷的,承载一个民族的责任,需要献身、需要流血牺牲,战争是孕育英雄的土壤。而煤矿井下生产严格地说,不需要无谓的牺牲,一旦发生事故是管理的漏洞,违章生产要追查法律责任。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曾经说过,前线打仗有牺牲,那是避免不了的伤亡,后方烧炭死人,那是事故,但是张思德也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煤矿井下采煤也一样,矿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层深处和大自然做斗争,为国民经济建设开采光和热,他们为人类输送光明,事故不可避免。煤矿工人也是热血男儿,在灾难面前,他们和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勇敢,为了攻下一个山头,把生命看得很淡。笔者有位朋友是煤炭高等学府高才生,煤矿是他的用武之地,毕业没几年就当上了管生产的中层领导,也叫煤矿工人的头儿,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深知8名弟兄生还的希望渺茫,但是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冲下去,结果和他的矿工兄弟都没有生还。事故定性是违章蛮干,负直接责任。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大学生中层领导应该清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为啥心甘情愿……这就是煤矿的特殊环境赋予煤炭人的一种拿生命做代价的责任和使命。灾难面前,煤矿工人从来不考虑荣誉,冒着死都不怕的勇气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煤城安全检察分局领导长年奔波在井下一线查隐患,经历了各种类型的事故,对煤矿工人了解得很透彻。他给笔者讲述了一例井下着火后的亲眼所见,事情发生的经过让人胆战心惊,但是又让人在悲壮中感到一丝寒凉。一家私人煤矿井下着火已经烧到了井口,下井矿工的生命危在旦夕,救护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人已经冲进火海里把被困的三名矿工救了出来,追查事故原因时,才知道冲进火海救人的也是一名矿工。事后,他在工友中大谈他的勇敢,抢救细节,要求矿方给自己奖赏。有人说,还等奖赏,不把你送进监狱都是侥幸,现在正在追查事故责任人,你这是冒险知道吗?把你死了,三人以上就是特大事故,处理罪加一等。这么一说,救人的矿工真怕了,监察分局在事故追查中认为,救人行为不符合安全规程,但是挽救了3名矿工的生命,避免了一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在找这位“英雄”时,知情人说,听说救人是违章,昨天晚上已经逃回四川老家了。
在一些外人眼里,煤矿就是一群没素质干苦力活的粗人,再后来煤矿就变成了有钱没有文化的矿主、煤老板,而真正了解煤矿、走进煤矿、走进煤矿工人内心世界,才能体会这个群体的伟大。“11.28”矿难发生的那天,煤城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西伯利亚刮来刺骨的寒风冻得人直哆嗦,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将井口围了个水泄不通,50人、 100人、200人……1小时、2小时、8小时、10小时……眼睛噙着泪水,饱含一线希望地盯着井口,盯着救护队出出进进的身影,期待生命奇迹的出现,等啊等,等来的是一具具被抬出井口的矿工尸体、一具、二具、五具、十具……
人们再也控制不住悲痛的情感,撕心裂肺的哭丧使整个矿区沉默在黑色的悲痛之中。曾有一个家庭,父亲、儿子、女婿两代三人遇难,事故过去了多少天后,笔者随工会王主席慰问遇难矿工家属,走进这个在井下失去三位亲人的家庭。用毛毡搭建,弯腰才能进去的简易房子里摆放着三幅遇难亲人的遗像,女主人是遇难矿工的妻子,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沉重打击,本来就矮小的身材已经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摧残得没有了女人的样子,脸色傻白,哭干的眼睛发直、发呆,语无伦次地将我们拉到另一个房间。啊!惊讶了,不同形状的石头堆了一屋子,用石头垒的石桌上还摆放主人临上班时剩下的半根烟蒂,一块毛石头放在桌子中间,等待主人下班回来接着绘制心目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主人永远地走了,再也回不来了,石头还在这里静静地等待,他带着对大自然美好的亲吻、对艺术的酷爱,永远地走了,还有他的儿子和女婿,为了国家煤炭事业,他们永远长眠在香山脚下。这位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儿子、女婿的妻子、母亲、矿嫂,用颤抖的手,一遍一遍抚摸那一块块冰冷的石头,长时间舍不得松手,只是眼泪不断地往下流。她说,这些石头是老汉半辈子的心血,下班后长年累月地捡啊,捡啊,满山遍野地跑,从几十里、百里以外的山沟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
王主席代表组织问:“大嫂,你看还有啥困难没有?”“没有,他们的命只到这里了,矿上把后事处理的好,等过了百天我就回周至农村老家了,他们把我丢下都走了,这里我也没有啥再牵挂的人了。”当这位悲痛欲绝的矿嫂送我们出家门时,突然想起了什么,拉着王主席的手,提出一个出乎意料的 “请求”,她说,“老汉一辈子爱石头,他走了,没有留下积蓄,就是这一堆石头,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请求你们联系,哪里要了捐献出去也是对他在天之灵的一点安慰。”
顿时,大家都停住了脚步,沉重的心情一下难以控制,眼泪不由地夺眶而出,哽咽中才发觉语言是那么的贫乏,找不到任何安慰的话语。
这就是在地层深处为人类开采光明的矿工的家属,一位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矿嫂,在三位亲人离世后对组织最后的请求……
这是“11.28”遇难矿工家庭的一个缩影,上个世纪我国煤矿生产条件普遍简陋,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无数个家庭在矿难中失去了顶梁柱,他(她)们默默无闻地承担着生活的艰难,尽量不给政府增加麻烦,他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国家应该有一个公益的社会组织,关心遇难矿工家庭的生活,不要让她们成为被遗忘的弱势群体,应该享受到政府的温暖。煤炭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矿工开采煤炭不见天日与大自然搏斗,对开采煤炭遇难的矿工应该以英雄对待,让他们享受应有的待遇。随着煤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牢记煤炭历史,怀念为国家煤炭事业殉职的矿工兄弟,应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遇见煤城,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情缘。煤城的历史是一曲雄浑的交响乐,艰辛而豪迈,荣光而辉煌,英勇而悲壮。在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所在,让我领略了新中国煤炭工业奠基阶段的艰苦奋斗精神,见证了煤矿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竭力贡献的赫赫业绩,读懂了矿工兄弟的悲欢人生和精神境界。我是替煤城讲故事的人,更是与矿工血肉相连的一分子。煤城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成长成熟的生命摇篮。我是含着泪水写作这篇文章的,但愿雪泥鸿爪,能为亲爱的煤城和矿工兄弟,留下一缕深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