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祥的头像

王成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9
分享

家乡有座历史纪念馆

我们村旁边有座圣山历史纪念馆,传说是为纪念盛唐爱国将领郭子仪,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人们称之为圣山庙。

在我的记忆中,圣山历史纪念馆已经不复存在,脑海里都是传说。长辈常说,圣山庙历朝历代香火都很旺盛,农历每年三月初一的3天庙会,那热闹的场面盛世空前,近有高阳原社、村和蒲城兴镇,荆尧、原仁,远涉白水和铜川,华阴、华州等地的人们从几百里外赶庙会。虽只有3天时间,往往都要延续好几天,耍社火、唱大戏,商货摊点琳琅满目、骡马成群,人头攒动,各种吃食摊点能摆几里地,比现在的商品交易会热闹得多……

说起这段记忆,老人们堆满褶皱的脸上绽开了自豪的笑容。上世纪50年代,一支名为“642”的煤田地质勘探队驻扎在这里,往地下大钻找煤,1000来号人在庙里住,勘探队几年以后走了,又来了西北煤炭钻校在这里招生办学,为建国初期培养煤炭科研人才,几年以后,煤炭钻校搬走了,又来了一支煤矿建设队伍在这里开办圣山庙煤矿,此时延续不知道多少年的每年三月初一的庙会停办了,庙和庙里的神像还在,文革期间庙宇彻底被毁,仅能证明纪念馆历史的一些物件、石碑随之损坏、丢失。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后来命名为历史纪念馆的圣山庙记忆很模糊,脑海里存贮的是工业化厂区的符号。在我还未出世的时候勘探队已经去了陕南秦巴山区勘探,这几年才听说现在的新疆地矿局前身就是“642”的煤田地质勘探队,煤炭钻校也消失了,圣山庙煤矿建了一半,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下马了。这些都发生在50年代,曾经的荣光留给村里我们这一代人的只是羡慕的传说。单位虽然搬走了,所盖的一排排灰色结构的砖瓦房,宽敞明亮的办公四合院,教室、食堂、医院,还是完好无损地挺立,村里人叫公房。存放钻探地质标本库房的原型钻石被偷出来,成为我们村这代人儿时最好的玩伴。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正赶上学工学农的年代,学校在庙宇旁边的沟壑地上开荒种地,同学们利用周末和暑假在农场劳动期间,吃住都在公房里。也许校领导觉着这是块风水宝地,有煤炭钻校搬走留下完备的教室设施,上初二时将我们附近村两个班和下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搬到这里来上课,所谓分校,缓解了当时教室拥挤的难题,我们也成了校农场干活的主力军。虽然锻炼了身体,迎合了当前形势,而至深的伤痕荒废了学业,毕业那年正赶上由推荐升高中,改为推荐加考试,我们村10多名同学考上高中的寥寥无几,大学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当时国家政策允许接班外,大部分都窝在农村和土地打交道。

年幼时,大脑思维未形成,在这里上学一年,对庙的概念只停留在老师宿舍旁边有个高出地面的土台基上,听说这就是圣山庙大殿的遗址。老师们经常聚集在上面唠嗑说家常话,再就是有两户看护公房的矿务局职工家属。

后来参加工作在外地,回老家非常不方便,对圣山庙成为现在历史纪念馆的事情一概不知,脑海里永远是那一排排工业厂房和那个土台基遗址,遥远的传说成为尘封的记忆。新千年后的一个清明节,回老家祭祖,感觉村里像过盛事一样异常热闹,彩旗招展,扭秧歌、漂旱船,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一打听才知道圣山历史纪念馆办庙会,已经恢复几届了,今年轮到我们村承办,村民们踊跃参加,提前准备,正在熟练节目。

我说庙已经不存在了,还过庙会吗?村民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初春故乡各种花开的芬香,扑面而来,行走在曾经熟悉再熟悉不过上学的小间小道上,天空飘着白云,和40年前一样,挖蓝色的晴朗,田间地头还是那样恒久不变的随着四季的变化,长着不同气候下的庄稼、蔬菜和水果,地里劳作的乡民认识和不认识你,都争先恐后的问候,和你打招呼,浓浓的乡情,永远的呀故乡是那么的亲切,仿佛让人一下忘记了年龄和时间的概念,转眼间到了圣山庙。在这里,我曾经印象中的遗址上,盖起了两栋大殿,紫红色的大门上挂起了崭新的牌匾——圣山历史纪念馆,前面的大殿修建得很是排场,碧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仿佛置身于仙境。大殿中轴线正前方稍偏东是以前我们在这里上学时的操场,记得除了每天跑早操外,不定期的露天电影都在这里放映,比如《决裂》《春苗》《地道战》《英雄儿女》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每到放学,我们村里的同学先在这里打一场篮球才回家,那泛起的尘土让大家全身成白色,眼睛都睁不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已在一路之隔的西北方盖起了戏楼,县剧团正在做演出的准备工作,商贩摊点各自忙碌着,寻找有利位置搭建帐篷。这个时节麦苗正拔节灌浆,油菜花已经绽放,放眼望去,整片绿色的地毯点缀着金黄的花朵,宛若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村民告诉我,这些都源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文物古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得到发扬、继承和保护,群众有了重修圣山庙的念想,2000年由我们村两位德高望重的八旬老人何永忠、王树茂牵头,村民踊跃募捐资金,于2002年修成后殿。得到批准后,王兴民接任会长,塑像,修戏楼、前殿,竖立圣山碑,恢复了每年二月三十日挂灯,三月初一至初三的庙会,圣山社祀蔚然兴起。

由于故乡地下储存有黑色的宝藏--煤炭,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地方持续开采,为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优质的煤炭,2011年前后,造成我们村200户人家的房屋地基沉陷,水井干枯,部分土地和道路塌陷,村民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国家为村民着想,对我们村实施了整体搬迁工程,从距离纪念馆一公里的地方搬迁到距离只有300米的新村,村庄科学规划,房子统一标准,配套设施完备。经过4年多的建设,于2015年98%的村民搬迁到新村,离纪念馆近在咫尺,成为村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好去处,本来应该恢复的更完善。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与它存在的价值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听村民说,这几年由于疫情再加上农村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三月初一的庙会已经停办了好几年,并叹息地说,纪念馆也处于无人管理的荒废状态,再要重新恢复原貌,需要资金投入,难度很大。

听了村民的讲述,我心里无比惋惜,看着这座包括我们村在内的4社,几万人口标识性的文化活动场所杂草丛生,一派凄凉的景象,让人于心不忍。村民说,在两位八旬老人筹款重修时,曾经发生了两起奇葩的事情,一件重修收回原来的土地,而原地已被别人耕种,在双方交涉中,话不投机发生了冲突打人事件,耕种者的两个儿子用铁锨把其中一位老者腿伤得非常严重,人们估计老者活不过来了,出乎意料的是没出两个月,老者恢复得和从前一样,而占地者的两个儿子不长时间先后去世。还有一件事情说是在修第一座大殿时,为了节省资金,后殿的砖墙起初使用的是泥土,而在墙已基本垒时,谁都没有想到,在一个无风无雨的晚上垒起来的墙倒塌的一干二净,人们看到这场景很惊讶。咋办,房得盖,大殿得修,人们恳求工匠再重新修了一次……

当然这些都是巧合,而这种大尺度的巧合放在尊重历史,敬仰历史人物时,就愈加感到神秘、离奇。

这些只是听当事人的道听途说,而这个庙,被定为历史纪念馆是在纪念谁,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对现在的人们又有何教育意义,我的头脑中概念很模糊。

2022年的盛夏,由于身体不适的原因,请假回老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找回了不少童年时间故乡的记忆,也见到了久未谋面的玩伴、老师、战友和同学,尤其是对这座近在咫尺,蕴含浓厚地域历史文化,延续千年的历史纪念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多次作为煤炭工业场地,再加上后来的文革,大殿、戏楼拆除,房屋另作他用,印证历史的碑文毁坏,物件丢失,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荡然无存,人们只能从民间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还原纪念馆的点点滴滴。

壬寅年的三伏天比往年都热,人们一直将我的家乡高阳原称为渭北的避暑圣地,也只是其名,炎热的程度不逊色于县城,人们都在叹息,怪了,今年咋这么热啊,真是酷暑难熬。可谁能想的到,历史纪念馆的温度要比村子里低好几度,每到下午就有村民到这里避暑拉家常。无奈,我也常到这里乘凉,就和老会长王兴民聊了起来,我们知道王会长从八旬老人手里接任的会长,曾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四社百姓踊跃捐款,续修了前门大殿和戏楼,不仅对纪念馆有很深的感情。除此之外,还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呈现出了圣山历史纪念馆详实的文字资料,为政府批准为圣山庙为圣山历史纪念馆打下了基础。他说,你看咱村近在咫尺,但从海拔高度上说,这里要比村子高出好几度,只要上了高阳原,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见,再说这周围都成了煤矿的踩空区,地面塌陷不成样子,唯独纪念馆这一片完好无损,因为地下是石头,没有煤,这不能不说是古人的智慧。

纪念馆的来历《高阳镇志》记载:

圣山(历史纪念馆)庙位于王庄村东,初是十六个社,后是四个社,为纪念唐名将郭子仪所修建,郭子仪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又于回鹘合兵,收复两京,平定了安史之乱,稳固了唐的政治军事地位,备受后人敬仰。

老会长作为一个很有责任感的文化人,不仅为圣山历史纪念馆的重修出钱出物,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对它形成的历史渊源,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形成文字,作为纪念馆的概述,供人们了解:

圣山历史纪念馆地域高旷平坦,座北向南,午子线贯中。四周围墙内,面积十五亩,前后两座大殿为古式建筑,莲花穴位,道士房面对面各两间,中间水窖一口、一座大型木架钟座、十多间宝房、一座古戏台套盖一座大木楼房。有山门居中,两边有东角门和西角门。

碑石记载:圣山庙曾于道光元年与光绪三十三年有过两次修茸。民国十七年,洼里村何高侯师长重修山门。庙外场地三十亩,供各种摊点摆设。庙会神楼交接仪式在神家庄举行,跑马赛在庙东场地进行。民间流传的圣山庙曾经有十六社七十二堡,尤其是山门里面曾长过两棵大柏树,粗细高低一摸一样,在丈五高的地方都长着和喜鹊窝大的绿绣球,等大等圆,每年逢过庙的晚上阵阵发光,人们称叫柏宝灯。此外,庙后土台有一棵豆檩树,年年逢春开两次花,实为奇观。

我热爱故乡,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更爱家乡的这座历史纪念馆,虽比不得名寺宝刹,却是高阳原的文化坐标,村民的精神寄托,它承载着盛唐以来悠久的中国文化,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备任何外来所屈服的坚强意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