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成祥的头像

王成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31
分享

我与中国柿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王成祥

柿子作为古老物种,在我国已有250万年栽植历史。

陕西关中,柿文化发祥地,(南宋)马永卿《嬾真子》“仆士于关陕,行村落间,常见柿连数里。” 如今,在陕西富平唐丰陵西南侧,有座雅致庄重,风格独特,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的中式建筑,是专门为研究柿文化设立的机构--中国柿博物馆。

博物馆由东、西馆两部分组成,珍藏文物(视频)748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野柿叶化石,考证有250万年的历史;田螺山遗址考古中发现从食物残渣中清理出来的柿核标本。证明柿是国君日常食用的美味食品的《礼记·内则》;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来自(梁)简文帝在《谢东宫赐柿启》;《上林赋》“枇杷橪柿”,证明柿树作为奇花异木栽植于上林苑中;(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柿子有七绝: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医学家孟诜、陈藏器发现柿的药用价值;有温水脱涩、鲜果脱涩及柿饼加工、冷盐水渍贮藏技术起源于唐的资料;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明太祖朱元璋在做皇帝以前曾亲身体会到柿子能代粮充饥,登基以后,曾颁布下发“植树令”,推广种植柿树,对臣民影响极大,朝廷倡导发展柿子产业,在自然灾害频繁的北方山区几乎户户栽植,柿树的主产地逐渐形成……

博物馆容纳海量的历史资料、弥留珍贵的考古文物,将远古与历史,传统与现代栽培加工技术融为一体,让柿这一古老的物种,赋予内涵,放在文化层面研究,中国柿博物馆能做到今天这样的程度,是历史与现在的交汇,是文化与科技的交汇,让千年的柿文化绽放光彩,三秦大地柿乡人民做为柿的传人,让柿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

馆长王博星是一位博览群书、多才多艺的年轻大学生,毕业于设计艺术院校,怀揣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回家乡发展,服务“三农经济”。董事长陈平发现这个人才,义无反顾地将筹建博物馆的重任交给了这位年轻人,还兼任乔山书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博星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从搜集资料考证、展馆设计到文物鉴定,倾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智慧和汗水,建成这座国内领先水平的农耕(柿)文化博物馆,本人也被誉为“流动的柿博物馆”。唐宋时期,柿子产业在我国已成规模,到了元末明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对柿果和柿饼可以代粮充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千百年来柿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类社会、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但是对柿子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内在的价值,博物馆就是要通过整理、挖掘、开发、研究,让这一古老物种重放异彩,恩惠黎民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王博星介绍时,多次提陈平董事长,博物馆建设从土地征用、文物鉴定、搜集整理,没有用国家一分钱,全是董事长陈平一人投资。董事长思维敏捷,富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勇于担当的英明决策,才有今天的中国柿博物馆。

我和陈平董事长很熟悉,是曾经在一个单位工作过的小兄弟,由于年龄和工作性质不同,虽熟悉但交往不多,他最初给我印象是做事干净利索,不循规蹈矩,用弯道超车形容处世风格比较恰当。时代在发展,人也在变,对小陈重新认识是多年之后,一次偶然的相遇相互添加了微信,发现他每次在朋友圈发的文字,都赋予文学色彩,开始以为是照搬,时间长了感觉完全是自己的风格,有种非同寻常的语言风格,时间长了,让我对这位小兄弟有了新的认识。

有次和同事聊起陈平,都是敬佩的眼神,说现在的小陈可不是以前的小陈,早已经辞职不干,响应国家号召回家乡创业,帮助乡亲们致富,把柿子做成了大产业,玩出了花样,功成名就,成为政府认可、群众欢迎,获取多种荣誉、有魄力、有担当的大企业家了。大家都为由这样的兄弟高兴,按捺不住内心激动,随即拨通电话后,除亲切的相互问候,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小陈除一再邀请大家光顾外,还分别加了各自的联系方式,寄来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福柿”牌富平柿饼。

品尝蜜甜的果实,思念尤其迫切。这个星期天风和日丽,决定拜访这位功成名就的小兄弟,拨通电话说明意图,在打扰情况下,除看望叙旧以外,还是想分享非同寻常的创业路径和成功的喜悦。那是早已期盼、等待多久了。并发来地址,定位显示中国柿博物馆。我们从古城西安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后道路两旁的电杆、路牌非同一般,设计很有个性的造型的元素,全是以柿为中心,柿加工、旅游参观的服务机构、合作社、停车场等等,身临其境,仿佛进入红色的柿子王国。车子在笔直的柿大道(笔者语)行驶约10分钟,一座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筑尽收眼帘,紫红色建筑墙壁上“中国柿博物馆”七个银色大字格外醒目,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陈平兄弟已经和他的团队等候多时,一阵寒暄问候之后,首先参观博物馆外围配套文化设施。这是一座错落有致、优雅别致、不大不小的中式庭院落,没有商业气息和任何嘈杂的声音,栽植的各种花木竞相绽放,三伏天的知了不知落在那棵树的枝头上,发出欢快的叫声,置若其中,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陈平谈自己的创业经历,选择柿子这个行业时说,前多年,之所以放弃国有企业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还是不甘心把青春年华消耗在8小时以内,没守常规在体制内干一辈子,一直有在外创业的想法,能做什么,选择回家乡做柿子产业,主要是受父辈的影响,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度过美好的童年,一草一木已经定格在脑海里,尤其说起家乡的柿子,那种情感,难以用语言表达。基于多方面原因,再加上已进入不惑之年,时间耽搁不起,决定回家乡创业,说大了服务“三农”,说小了就是给乡亲们找个活干,虽然迈开了这一步,但是很难,这里没有任何工业资源,乡亲们靠日出日落的几亩薄地生存,这样的条件,确实让自己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开弓没有回头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加上父亲的唠叨,把思路调整在不起眼的柿子上,目标选定之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发现方圆几十里、上百里沟壑塬畔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柿树,有的地方已连片成林,产量很高,但营销渠道不畅,每到秋冬柿子成熟期,爽甜可口的果实挂满枝头,散落的遍地都是,却无人问津。这是一种潜在资源的严重浪费,坚定信念,做柿子产业,搭乘国家富民列车,以合作社模式经营,再造营销链条,进行产业升级,将柿子迈向世界大胆设想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也实现了初衷的梦想,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富平柿子已经走出国门,销售全球几十个国家,小柿子已经成为县乡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咋样才能拉长产业链,还是以合作社为纽带,将传统的自然生长与规模种植结合,产业化加工、合作化市场营销,效果比较明显,最大化的激发了乡亲们种植柿树,做柿产业的积极性,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也得到了政府在政策和产业扶持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目前全县柿树栽植面积36万亩,年产柿子28万吨,加工柿饼7万吨,出口450吨,全产业链产值超65亿元,合作社也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陈平说,随着产业化发展的持续上升,依靠传统供需合作社的买卖关系,必将落后于新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需要,只有赋能文化产业,才能让这一古老的水果产业源远流长,永葆青春。

时代所迫、群众需要,建设研究柿文化、彰显农耕文明的博物馆迫在眉睫,陈平这位有担当的年轻企业家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幅重担。回报社会,服务“三农”,让乡亲们富起来,陈平不惜一切代价,广泛招揽人才,统筹多方资源,经过短时间的筹备建设,中国首个专门研究柿子的博物馆于2015年在三秦大地的富平曹村诞生。

博物馆充分发挥内在挖掘研究功能,把考证、实物收集,作为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不断向多元化纵深拓展,给柿的起源找根据;通过形象的展板设计,科普柿子与人类的关系,传播生产加工和柿树栽培技术;通过从最原始的手工作业到流水线生产文化批量生产的演变,印证柿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柿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柿研究机构,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吸引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免费交流参观,为服务“三农”,带动农民增收,传承农耕(柿)文明,推动柿产业走向世界,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