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大喜欢阅读当代文学作品的人,总觉得它给人一种浮浅的感觉。可近日再次翻开已存《中国作家》刊登王成祥先生《无底的暗洞》的文章,虽然时过境迁,煤老板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为作者的担当和乍读几行,就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特殊产物----煤老板、煤老板的挥霍咂舌,于是耐不住一口气读了下来。掩卷沉思,感慨颇多。
其实,我与王成祥至今未曾谋面。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曾读过他的作品《图腾如鸿》和《冰点》。读完这两部作品,就曾被他“记者是让人永远年轻的职业”的职业自豪感所折服,懊悔自己没有选择记者这个职业。再读《无奈的暗洞》更使人感到记者职业的崇高、报告文学这种题材的魅力。《无底的暗洞》写了一个现实——市场化初期的中国,有限的煤炭资源被违法开采、浪费;揭示了两大社会问题:煤老板们扭曲的发迹史和政府监管的软弱。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给中国人的思想输入了新的观念。改革,改变了旧体制,开放,不仅是市场的开放,而且是人们思想的开化。煤老板们夺改革开放初期政策法规不健全之“先机”,以率先开化之头脑,投身煤炭。一方面,大批煤老板的加入,确实为增加煤炭产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国有经济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煤炭资源的盗采、滥采、无序开采,造成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甚至行贿受贿、扰乱市场秩序、草菅人命。这种结果可能是多重因素的集成,但细究起来,主要有三个深层次的原因,一是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培育了国民的臣民思想,公民意识至今在众多人群特别是农民当中占据不了上风。这种长期存在于民众中的臣民思想,反映到对待政府的态度上或者是一昧地服从、或者是抵触的情绪。也正是这种淡薄了公民意识的小煤窑周边农民,在享受到盗采、滥采行为带来的暂时利益的驱使下为这些爆发的煤老板起到了掩护作用,反映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上,则为他们撑起了保护伞。二是这种臣民思想与固守待毙的小农意识相结合使这些煤老板们只重一己之利,置他人、国家于不顾,而他们的行为产生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主观上一己之私动机的副产品。三是长期的贫困和低水平生活,造成了人们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求和奢侈生活向往的畸形爆发。请看王成祥笔下的煤老板:为了非法开采煤炭资源设立层层岗哨,以警戒主管部门的检查、记者的调查,这和敢于武力对抗政府的大邱庄禹作敏何异?将身负重伤的矿工遗弃荒野,任其自生自灭,这与封建把头又是多么的相似!无序的违法开采、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民族的败类又有何不同?“开个价吧,连你一起买了”,这又与地痞无赖的形象是何其的相像!挥霍无度、一掷千金不正是败家子的作为吗?作者巧装改扮,穿梭于煤海,披满了煤尘,揭示了一个个真实的煤老板的发迹史,把笔锋触及到了深藏于社会深处的病灶,挖掘了一个令我们的党、政府和整个社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无底的暗洞》揭示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问题。滥采、盗采、无序开采现象如此严重,当地政府部门不知道吗?不是!是国家为了发展经济故意放任的吗?也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任其泛滥而不顾呢?两个原因,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当属其一,当地官员为了“找福”当地人民,利用煤老板们的滥采、违法开采行为“繁荣”当地经济,创造政绩,用本应属于国家的煤炭资源搭建升迁的台阶。其二恐怕就是腐败了。文中揭露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掩盖事实真相,一些前往采访的记者被500、1000、2000、5000不等的人民币俘虏了。当地政府当然也作出了样子,以罚代管现象屡见不鲜。罚了,也就等于管了,谁能说我不管呢?不是已经罚款了吗?不是要炸毁非法小煤窑吗?炸了,眼看着坑口塌陷下来了,至于后来……。可见。不管国家有什么政策,当地政府都在落实,至于落实的程度就另当别论了;各级政府的官员都在履职,至于履到什么程度也要另当别论了。下级对上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煤老板对政府职能部门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恐怕就是非法小煤窑“久炸”而“不毁”、盗采、滥采却久采不止的秘密了。从现象上看,这是体制问题、管理问题。但是,再科学的体制,再严格的管理都离不开人的操纵,所以,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还在于人头脑中的观念。我们也由此可以想象,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多么长的艰巨道路要走。难怪王成祥面对宝贵的煤炭资源流失的暗洞发出“无奈”的感叹。
《无底的暗洞》是文学作品,但通篇找不到华丽词藻修饰的语句,甚至找不到几个感叹号。而整个篇幅都在叙述着一个事实,揭示着两大现实而深刻的问题,启示着人们去思索;事件、情节、人物、对话、评论一气呵成,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社会经济问题深深思考的情结,凝结着作者深邃的思想,使读者欲止而不能;全篇没有狂呼呐喊,但字里行间无不发出保护国家资源安全和提高整个社会现代文明素质水平的强音。报告文学《人民的公仆——焦裕禄》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树立了全党学习的榜样,成为报告文学之样板。《无底的暗洞》则提出了事关国家经济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取舍的依据。这样的作品在新世纪国家正在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面世,其警示意义不可谓不大!《无底的暗洞》写的是煤炭行业,影射的却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在当代中国除了煤老板还有油老板、钢老板、建筑老板……。我不敢断言,他们都像煤老板一样,但起码也给他们和有关部门提了个醒。
切入生活的底层反映真实的生活,这恐怕应是当代报告文学作品发挥其褒扬与批评功能的主要任务吧!《无底的暗洞》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