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俊连的头像

刘俊连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10
分享

盲道上的爱


对于有爱有温度的文章我喜欢和学生共享,物质条件泛欲的今天,孩子们衣食无忧,生活中却缺一份同理心,一份感恩情。

今天的阅读课《盲道上的爱》,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她把盲道上的自行车搬开,以便盲人畅通无阻,身为学生的“我”被老师的行为所感染,并评价车子乱放,影响市容,而老师的话却是:侵占了盲道。老师的孩子当年曾面临失明的危险,心痛万分的老师决定捐给女儿眼角膜,为了适应今后的生活,她开始闭着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盲道虽只有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但是,却走的磕磕绊绊,脚说什么踩不住那两块砖,被车撞伤过,石头绊倒过。听着老师的故事,想着那条“人间最苦的道”:我问孩子,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触?孩子们漠不关心的冷淡让我心寒,我说:“假如生活中你看不见,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随意地说着:看不清,看不见。同学们的冷漠再次打击了我:“如果你长时间的看不见,你只是看不清吗?你的心是什么感受?”真是没有感触没有发言权,我随机叫起来一位同学,让他闭着眼睛从讲台走到台下,看他走的非常流畅,我说:“之所以没有感觉,是因为你的半睁着眼。”看着讲桌上有一块布,我找到一个同学用布蒙住了他的双眼,让他在原地转三圈,完全使去方向感,我把他轻轻地推向前,前面是一块黑板,他摸索着向前走去,差一点被绊倒,台下孩子们嘻哈着,我帮他把布子拆除,问:“什么感觉?”,“看不见,”“什么感受?”“害怕,太黑了”“如果生活中你真的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你是什么心情?”此时这个孩子沉默了,台下的孩子们沉默了,没有嬉笑,我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这是体验,不是真的,所以,你们的心情是放松的,刚才这位同学只是短暂的体验了一会看不见,也让他不适应,害怕。孩子们,我们是幸运的,每天清晨醒来,看到一束美丽的阳光,可爱的世界。但是,对于真的一辈子看不见的盲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没有颜色,没有光明,此时你能感知他心中有什么感受?”“难过,害怕,绝望……”孩子们渐渐地同理了,懂得了盲人的痛苦与悲伤,我接着问:”对于生活在光明中的我们,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此时的孩子们不再无所谓,而有的是更多的想办法: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占盲道,看到盲人主动去给他们带路……此时的孩子们是活跃的,真诚的,天真的,敞开心胸无私的。

看到孩子们由无知变得如此天真有爱,我继续说道:“盲道上的爱,不仅仅是文中的老师对盲人的爱,对残疾人的关心,是人间大爱;也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为了孩子她愿意付出自已的眼角膜,这是一种慈母心,慈母情,世界上可以为你奉献自已的一切,包括生命的,是爱我们疼我们的父母。”这时,我明显得感觉班内的气氛沉静了,孩子们的心在跳跃,在颤抖,我接着说:“其实生活不需要经过生离死别我们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早晨为你准备好的热乎乎的饭菜,就包含着父母对你的爱,一句叮咛,一个眼神,无不在表达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此时孩子们沉默了,小东同学的脸睑上明显地流了了两颗眼泪,孩子们告诉我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听父母的话,爱父母,不再和父母耍脾气,学会和父母交流,理解父母……此时的孩子们长大了。生活中做个有爱的人,懂得付出自已的爱,为需要的人奉献自已的爱,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已的情,懂得做一个孝敬爱护父母的孩子,此时,他们是幸福的,也是成长的。

  看着一张张此时属于他们天真的笑脸,感慨万千,教育是什么:单单的知识灌输,是教书,而教育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理解人,帮助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人。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欲求人人成材,先求人人成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