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粹白的头像

粹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6
分享

白 露

蒹葭采采知时节,群鸟储粮百感萦。露珠挂在草尖,点缀着初升的朝阳。秋叶飘落,洒下点点的黄;北风吹过,带来阵阵凉爽。秋天在田间弥漫,枝头的果实日益沉甸。白露,来到我们身边。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每年9月8日或7日,视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6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也就是说,露水的颜色为白色。古人还把四时与五行相配,认为秋在五行中属金,白色为金,因此白色也是秋天的颜色。所以,“白露”一词,字面意思为“白色的露水”,本义却是指“秋天的露水”。

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此时中国大部地区气温下降,昼暖夜凉。早晚气温降达露点温度时,水汽在草叶上凝成晶亮露珠。有些年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南撤停滞于大陆的暖湿气流在江淮一带交绥,形成连续雨带,俗称“白露雨”,如雨时过长,雨量过多,影响晚稻抽穗结实和棉花采收翻晒。中国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因山地屏障暖湿气流南撤受阻,使冷暖空气对峙时间延长,白露雨过量,常致久雨不晴的“滥白露”。

白露有“三候”:“白露之曰,鸿雁来;又五曰,玄鸟归;又五曰,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这天,鸿雁从北方飞来;五天后,燕子南归;再过五天,群鸟开始贮藏过冬的食物。届时鸟类活跃,或迁徙,或觅食。

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鸟类活跃之时,或迁徙,或觅食。这应该是古人选取鸿雁、玄鸟、群鸟作为白露节气“候应”的主要原因。

鸿雁是中国文化中的灵禽,小者日雁,大者曰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因为雁有着如此多的优良品质,所以被古人附着了诸多的象征意义:古人称来往书信为“雁书”“雁帛”,称事物排列有序为“雁行”“雁序”“雁阵”,称彼此音信断绝为“雁逝鱼沉”,称两相别离为“雁影分飞”,等等。

玄鸟,也称“元鸟”,按东汉王逸的解释,就是燕子。燕子曾是殷商先民的图腾之物。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的始祖名契,其母简狄洗浴时吞玄鸟卵因孕而生。《诗经·商颂·玄鸟》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述。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其迁徙习性与雁往来相反,春天燕南来、雁北飞,秋天则燕北去、雁南翔。燕子又常筑巢于人家屋宇之下,飞行时喜欢成双入对,这也给古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形容男女相亲相爱为“燕好”,形容男女新婚甜蜜为“燕尔新婚”,形容男女恩爱逾恒为“燕佀莺俦”,形容春光大好为“燕语莺歌”“莺莺燕燕”,等等。

白露,是秋季典型的物象,触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或恋秋、或悲秋、或赞秋。《诗经·秦风·蒹葭》是白露在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表达。诗人以白露、蒹葭所代表的秋景起兴,通过“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所反映的时间推移,和“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所体现的空间转移,引出追寻“伊人”的艰辛和执着,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慕贤人的多重意蕴。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水从今夜之后将更加浓厚,令人顿生寒意;离家远行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始终觉得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以情写景,景中融情,将露的寒凉与故乡的温暖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怀乡思人的深厚感情。

白露节气里,民间还有一些习俗活动。

在古人看来,露水是“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也”,白露节气里采集的露水更有着神奇的功效。

白露时节,太湖周边的渔民要举行祭祀禹王的香会,禹王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祭祀禹王的同时,当地还会祭祀门神、花神、姜太公、土地神、查花娘娘等诸路神灵。

在浙江的苍南、平阳等地,白露时节人们要采集“十样白”,煨炖乌骨白毛鸡或者鸭子。所谓“十样白”,是指带“白”字的十种中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菜等。据说吃了“十样白”炖出来的鸡鸭,可滋补身体,也能祛除风气。

江浙一带白露时节,还要酿米酒。米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饮时略带甜味,人们称之为“白露米酒”。除了酿米酒,人们还要吃番

薯,认为可以养胃。另外,江浙等地还有喝“白露茶”的习惯。“白露茶”是指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也称“小秋茶”。白露茶的味道浓郁醇厚,颇为老茶客们喜爱。

穿过春风夏雨白露缓缓走来,那些期许丰收正在变为现实。白露过后,热浪消退,岁月仿佛就慢了下来。她用宽阔的胸襟打造了舒适的自然,容生命起舞,容真情流露。秋色分明如画,秋天的美,美在包罗万象,美在天地旷达。白露,是丰收的时节,也是农忙的时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种下的是种子,来年收获的是希望和幸福,期盼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