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粹白的头像

粹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3
分享

霜 降

2024-10-23

空天万里霜今降,祭兽为豺节气清。四季轮转,秋愈发舒缓,风染红了山野。踏着多彩的落叶,伴着渐寒的秋风,今天,们迎来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0月24日或23日,视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1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每年初霜期与南下冷空气路径和强度有关,常在强冷空气侵入后出现。黄河流域常在10月中下旬出现初霜,长江中下游则延至11月中下旬,南岭以南部分地区要到12月下旬才可能见霜。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在古人看来,霜,丧也,物遇之皆凋亡,因此取名“霜”。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已至,既表示无霜期的结束,也意味着庄稼生长期的终结。

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翻译成现代语言呢,就是“一候”时,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把自己吃肥以便过冬;“二候”时,野草枯黄、树叶掉落;“三候”时,动物全躲在洞里不动不食,伏下身来冬眠了。

白露为霜,雁至霜降。说起霜降,人们不禁会想起《诗经》中的那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据说采录于2500年前西北秦地的民歌,以蒹葭配露霜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意境,再通过主人公回环复沓式的真情告白,把他追寻伊人却不得的情感完美地释放了出来。《蒹葭》因此被后人奉为古代爱情诗的绝唱,“白露为霜”作为表现深秋节候的习用语也被沿用了下来。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古人看来,“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白露为霜”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已至,霜降节气到了。霜降节气来临之际,也是白雁飞来之时,古人称之为“霜信”。

霜降节气里,民间还有一些习俗活动:吃肉、添衣、防断肠。

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有了“顺应天时”这个完美理由,还等什么,心安理得的开吃呀。吃什么呢?在清代,每逢这个时候,人们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兔,谓之“迎霜兔”。在闽南地区,霜降这天人们要吃鸭子。而在广西玉林,霜降这天人们习惯吃牛肉炒萝卜或牛腩煲之类的补食。当然,素食主义者也有的吃,霜降前后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在福建泉州,人们相信霜降吃柿子,可以防止冬季流鼻涕,还有句俗语“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这个季节的饮食还应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可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等: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霜降节气正在农历九月,古人以九月为“授衣”之月,《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火,九月授衣”句,“授衣”就是制备寒衣的意思。作为秋冬变换的转折点,霜降之后昼夜温差变大,寒风往往会突如其来、令人措手不及,中医把这种寒意称为“贼风”,所以这时段一般不宜再讲“秋冻”了,可以适当添加外衣,不要被寒气所伤。

霜降之后,万物萧条,人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比较低落,容易伤感而忧郁。听听古诗中有关霜降节气的描写吧,首首都透着这么一股子丧,比如“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比如“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连这个时候的爱情都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空旷寂寥的景象,求之不得的情感,真是令人神伤啊。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多到户外走走,将抑郁不舒的情绪宣发出来。霜降过后,枫树、梧桐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正好外出登山、欣赏美景。

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深秋美景露结为霜天色苍茫,追寻流云新月觅得心之所向。趁秋色正浓,约上好友一起出游,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生活的美好。留最好的时刻于心间,采最美的红叶作纪念,和想念的人一起,就是最好的秋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