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上面是宋朝诗人陈义《菩萨蛮》中的词句,讲的是端午节饮食与日期。如果从屈原投江算起,端午节具有纪念意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另外,它此前兼有的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以及欢庆娱乐的习俗一并传承到了现在。当然,端午节食粽传统也延续下来。抛开食材不谈,纵然人们天各一方,但在端午这天,粽子的形状与苇叶包裹历经千年,依旧没有改变,这点由词中的“分边角”与“交绒索”可见一斑。常言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雨。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因此使天南地北的风俗习惯有了天壤之别,粽子形状没有太大改观,粽叶仍以清香度高、韧性好与叶面大的苇叶为首选,这是经历千锤百炼后交口称赞形成的不谋而同。食材有异则是口感爱好形成的差异。关于这点,哪怕家人也很难达到一致观点,何况地域相隔极远。
这些说词或会被人指责见识浅薄,是一言而弊之的笼统。但目前市面上见到的粽子不管来自塞外,还是江南,形体只有大小,形状有棱有角,一概用苇叶来包。
早年间,我们村每年端午是从采集苇叶开始的。大约五一假期过后不久,村里的大娘和婶婶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相约去三十里外的金堤河畔。那里的河汊不但纵横交错,而且水浅。一片片,一簇簇繁繁茂茂,成林成海,当风吹过的时候,身姿摇曳,颇有几分气势磅礴的气概。大娘和婶婶眼中只有苇杆高低与苇叶宽窄,诗情画意是属于文人的东西。于是散向芦苇深处。咔嚓、沙沙,做惯了农活的手臂快捷有力,半晌功夫不到,每人腰间系着的包袱里便鼓鼓囊囊塞满了已弯成团状的苇叶。
当天,各家会把采来的苇叶分成多份捆绑,晒干,然后存放在阴凉的地方。端午前一天的晚上,按照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方法,各家把先前储存的苇叶放入锅中煎煮。灶膛里,树根劈成的木材燃烧出橘红色的火焰均匀地舔舐锅底,此时的苇叶仿佛沉睡于母体的胎儿,依偎着徜徉滚沸的锅内接受水火交融的滋润。热水沸腾,一点点唤醒了苇叶的灵性。于是,一股股源自天地赋予的甜香,在寂静的夜里随着从锅盖与锅沿结合的缝隙里散出来的蒸汽,前赴后继地钻入已然沉沉入睡的孩子口鼻。多数情形下,他们会翻身坐起,睡眼朦胧地隔窗瞧向灶间。那里,母亲伛偻着身躯,正借着灰暗的灯光向锅里续水,或向灶膛添材。孩子怔怔地瞧出了神,鼻孔里嗅着阵阵甜香,身子不觉间歪倒床上,脸上带着知足的笑意进入了梦乡。
次日一早,勤劳的家庭主妇把煮好的苇叶盛入木质、或铝制材料的大盆。紧接着,面盆,菜盆,塑料盆,甚至瓦罐,一件件不管原来有何用途,统统在农历五月初四这天权作了盛放粽子材料的容器。当晚,昨日灶间烧火的情形一一重现。不同的是,滚沸的锅内已由单纯的苇叶换成了苇叶包裹的粽子。由于添加了糯米、红枣等食材,携带了多种灵性的苇叶更加香甜。午夜时分,各家的粽子几近煮熟,苇香四溢,浓郁扑鼻,弥漫在乡村的上空缭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