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纯明的头像

魏纯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8
分享

魏 肇 庆

魏纯明

2022-12-6

魏肇庆,何许人也?魏肇庆是魏氏庄园树德堂的建造者和主人。魏肇庆(l853—1902),字燕昌,号吉云,郡贡生,钦赏同知职衔。大家都知道魏五子。魏肇庆是魏五子二哥魏振庄的孙子,他应该叫魏五子五爷爷。

魏集很美,杨柳依依,荷花点点。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魏集村的村南,有一座城堡式建筑,这就是魏氏庄园。这是清代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宅第。人们叫它树德堂,也叫协和,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大 盐 店

魏肇庆寻一身兼祧大宗,又有承重三仔肩。故身历数次丁艰创痛至深,以至应试之计不得不暂为寝阁。念先人素富行富之志,躬理家政,俭于自奉而丰于济人。魏肇庆青少年既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又因嗣父、叔父两门均无男丁,作为三支独传,使本来热衷功名的他不得不弃儒从商,在家支撑家务。

魏肇庆及其家族所营,似乎与他的祖爷爷、爷爷们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规模扩大了。其家族在京津等外埠都开设了盐店、钱庄及当铺,参股了济南等地的布店及纺织厂。

有一天,父亲魏景昉和儿子魏肇庆谈论兴旺老一辈所创立的家业。

魏景昉说:“青年是老一辈的接班人,应该像老一辈那样有革命的志气,有远大的抱负,兴旺老一辈所创立的家业。”

魏肇庆说:“现在盐当两行挣钱。福寿堂开当铺,我们就开盐店吧。我打算在武定府和官方合作建盐店,经销海盐,就叫‘大盐店’吧!”

魏景昉说:“这个主意不错!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空虚,就进一步发展盐业,把盐税作为一项重要财源。”

魏肇庆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棣有一座盐场,靠着海,水是咸的,土是出卤的,就连扑面的空气都带着浓浓的咸涩味。我以盐为生,以盐兴家!”

说干就干!

谈生意。当时食盐被收为官卖,魏肇庆凭借特殊身份,不仅取得了食盐的销售权,甚至在武定府一带广开盐店。

建盐店。大盐店,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内有办公、值班、经销、仓储等房屋百余间,四周砌有高大的围墙,东面临街建有门店数间。主楼坐西面东,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90余平方米,青砖墙体,自上而下用红砖砌出纵横排列的十字图案。每层每间前面开窗,拱券门、窗口上均用青、红二色砖砌筑砖雕花卉图案。房顶四围置望柱九根,柱头饰宝珠,望柱间由镂空十字状女儿墙相连,上部雕有卷云图案。楼顶中部设有梯楼一间。楼内中心设置三角体旋转木楼梯,用木楼板将全楼分隔为三层,楼的顶层棚梁铺板,上施方砖。

魏肇庆大盐店盐的销售量占去全县总销售量的一半。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产盐,所以贩盐的商人,要在全国四处游走,一要诚信,二要勤劳。魏肇庆就是这么一个诚信和勤劳的人。魏肇庆很快成了盛极一时的山东盐商。

魏肇庆全权经营武定府的盐业。他经营手段是转运批销:一是直接供应府署、官家及军队用盐;二是向大盐商批发;三是通过下属的经销铺向民间销售,是当时武定府一带规模较大、辐射面积较广的官商合办转运批销盐业市场。

过去,这里还流传一句口头语“大盐店里一杆秤,给多给少由你定”,反映当时魏肇庆在这里盛极一时。由于清政府盐税加大,盐价成倍上涨,制钱高达三、四十文直至六、七十文。中国古代毕竟是农业社会,盐商的收入比普通农户的收入高出很多。这成了魏肇庆主要经济来源。

树德义塾

开盐店的老板——爱管闲(咸)事。盐店老板魏肇庆一生积极赞助各种公益事业。

魏集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勤劳朴素,温和善良。

魏肇庆自幼入庠读书,天资颖爽,幼端序则见长,事亲以孝闻,文才丰硕,又擅长书画。

魏肇庆见里中贫家子弟无力延师而失学,于是立树德义塾以养蒙正,使其有进取之途径。

树德义塾设在村北,大门上书写“树德义塾”四个大字。

在树德义塾开学典礼上,魏肇庆做演讲:“树德义塾,立德树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我看到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这是我的一块心病啊。为此,我们建立了树德义塾。扎根脚下大地,坚持立德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要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作为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胸怀德之大者,发扬大师之风,厚植成长沃土,应国家之所需。铭记昨天的筚路蓝缕,扛起今天的使命担当,奔向明天的伟大梦想。”

魏肇庆请来了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做校长。

武训,今冠县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先生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无巧不成书。正好!武训来到魏集魏肇庆的府上。当时,武训正开始着手实施我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足迹所至,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两人一见如故。

武训说:“魏先生,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落脚,树德堂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魏肇庆说:“武先生,好说,好说。我也为找老师发愁。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武训说:“我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我去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当了乞丐。”

魏肇庆说:“我因青少年既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又因嗣父、叔父两门均无男丁,作为三支独传,使本来热衷功名的他不得不弃儒从商,在家支撑家务。故身历数次丁艰创痛至深,以至应试之计不得不暂为寝阁。”

武训说:“我先在你这干一段时间。等这里都正规了,我再做我自己算事。为免妻室之累,我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我就是想建起一所义学,名字早取好了,崇贤义塾。”

魏肇庆说:“好吧!我帮先生,也理解先生。培养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有学问、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私塾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老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

私塾院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私塾还有地十余亩,其出入收支,全由教书塾的先生负责,共其用度。

树德义塾教育培养了魏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都能学会算。上级官员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魏肇庆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魏氏家族乐善好义,都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

魏肇庆的子孙们时时刻刻把继承肇庆公办好义塾的志向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不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没有辜负章肇庆君的意思。肇庆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

武定府的考棚年久失修,魏肇庆自己出资,独修考棚。

树 德 堂

树德堂,为魏氏十世魏肇庆的宅第,坐落于魏集村东南。魏肇庆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开工,历时四年,1893年(光绪十九年)始建成豪华雄伟、壮阔坚固树德堂庄园之居第。树德堂是魏氏庄园著名的建筑,是魏肇庆浓墨重彩的一笔。魏肇庆是魏氏家族历史中最重要人物,也是魏氏庄园的修建者,他的存在对庄园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了修建树德堂,魏肇庆曾到附近的州县访察名宅高第,但都不合他的心意。为了树德堂的设计,魏肇庆遍访鲁北及胶东一带官贵名绅邸宅,都不如他的意,遂去京城寻访。

这样,魏肇庆去了北京城。魏肇庆对北京城不陌生,他的生父魏景昉任职北京时,做过工部员外郎江苏司行走,属一办事职员,负责皇家陵园的设计、修建,对修建庄园没困难。

魏景昉在京供职直至退职还乡,有一名家人,即他的随从秘书,此人名陈生。

陈生忠诚和善,文武全双,有胆有识,多才多艺。在原住宅遭明火时陈生保卫过。他的夫人也不同于一般妇女,在遭明火时,陈生持枪,其夫人为他装枪子。明火后来叫老缺,今叫土匪。时代不同,语言有别。陈生设计的庄园图纸,深受魏肇庆的青睐。

魏肇庆少年时也曾在太学就读,他对皇家宫廷建筑心仪已久,并对北京四合院有浓厚的兴趣。这次到北京,他通过父亲的同僚结识了宫廷御用建筑设计师陈生,讲出了自己的想法,且奉上十分丰厚的酬金。

陈生低头思谋良久,问他:“您家资如何?我设计容易,只怕你没钱建。”

魏肇庆微微一笑说:“我就是不差钱。只要你能设计得出来,我就能建得起。”

一个月后,魏肇庆再到京城,见到了他未来宅院的设计模型,果然正如他心中所想,对此十分满意。魏肇庆本人少时曾在北京上太学,京城皇家建筑的气派和民居的隽永给他留下了强烈印象,并注入了他早年的梦想。

最终建树德堂耗用魏肇庆的银子据说是10万两。这在树德堂动工的1890那一年,恰恰是整个大清国北洋海军全年军费的1/13。此时魏肇庆及其家族所营,似乎与他的祖爷爷、爷爷们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规模扩大了。

树德堂,整个建筑群包括城垣、住宅、池塘、广场、祠堂和花园,共计房屋 140余间,占地50多亩。建筑采用了传统的砖石木土混合材料,集古代防卫城垣和北京四合院功能于一体,内宅兼北方传统民居及南方阁楼建筑之风格,是鲁北平原上霍然而起的一个奇迹,是魏氏族人想象力的一个奇迹。

魏氏家族,延续到修建庄园的魏肇庆,已是第十世了。此时,魏氏家族发展已到了其鼎盛时期。这时的魏氏家族在仕途上官运亨通,而在经济上也是富甲一方。在这六代人中有二十多人相继在朝为官或被皇廷封赠为官,任通奉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户部郎中、刑部员外郎、内阁中书等职。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及惠民四周各地开设了十余家盐店、钱庄、当铺,而且还开设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手工作坊。当时,济南北郊最大的纺织厂和济南货栈场地也有魏家的股份。另外,魏家还与章丘九金孟家联姻,在孟家的“瑞蚨祥”号绸布店中也持有股份。在魏集村的周围拥有3000亩良田,成为鲁北一带远近知名的名门望族。

1886年,魏氏家族福寿堂兄弟分家,作为协和院一家之主的魏肇庆即开始筹划建造新宅第,但他拖了3年才动工。他作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钱自是不成问题,主要是考虑建造一座什么样的宅第。祖辈留下的宅院,一,房舍低矮,不能御匪防盗;二,地基低洼,不能防御洪水;三,院落房小舍窄,住着不宽绰,也有失体面,与他们自己的身份不相符。

兴建树德堂的动因,与庄园主所处的时代及其本人的经历、遭遇不无关系。

第一、御匪防盗需要。张宗禹率领的太平天国西捻军曾于1868年在惠民县境过往8次,两次攻惠民县城未克,虽遭清军重创后西去,但在魏肇庆家族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晚清时期,鲁北一带匪盗猖獗。当时被土匪抢劫叫遭明火。明火后来叫老缺,今叫土匪。时代不同,语言有别。1888年春天,原在村内的协和发生了入室抢劫事件。巨盗因夜入宅。范老夫人勇退巨盗。在原住宅遭明火时陈生保卫过。范老太太也不同于一般妇女,在遭明火时,陈生持枪,其夫人为他装枪子。虽然有惊无险,也是他们心有余悸。此事让魏肇庆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宅难以保护家人性命和财产的安全。

第二、防御黄河决口。魏集受黄水之患有三处:一为白龙湾(南北王),二为姚家,三为六家杨。庄园所处的魏集村南距黄河仅数里。黄河洪水肆虐,使得这一代百姓胆战心惊。据记载,城堡修建前的38年间,竟有19年闹水灾。特别是1886年以后的5年间,黄河年年决口。洪灾已成为困扰魏氏家族生命财产和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于是,他们利用手中丰厚的财富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庄园便成为必然。

魏肇庆建庄园的经济来源如下:

一、三年盐铺的收入。当时食盐被收为官卖,魏家凭借特殊身份,不仅取得了食盐的销售权,甚至在惠民一带广开盐铺,盐的销售量占去全县总销售量的一半。

二、三年李庄当铺的收入。经理人是一本支掌柜。对此人报酬丰厚,为他建了三处四合院。现今屋基尚存可考。蒲台当铺原本是黄县的,因他们遭到人命官司,转卖给肇庆之父。当时蒲台近百里最有钱的,肇庆之外,还有四家。有民谣为证:

吴济五,刘济六,糟烂脖子魏三肉。

吴济五是里则的,刘济六是刘家村的,糟烂脖子是魏集村魏明的祖父,魏三肉是魏肇庆的大爷魏景旭。魏肇庆家族在京津等外埠都开设了钱庄、盐铺及当铺,参股了济南等地的布店及纺织厂。

光绪十六年(1890年)秋收之后,选定吉日,魏氏庄园正式开工了。

魏肇庆本人爱好书画文墨,占去了他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建房理财结委于他人。

陈生负总责,总理建房。首先是挖塘垫基,而挖塘的地点就在庄园地基的东侧。

这年6月,黄河决口,惠民县受灾最重,当地的庄稼房屋多被淹没,灾民们生活艰难,而且又值农闲时节,前来筑基的民工非常多。当时运土的工具主要是筐。民工挑一担土发一木牌,每日以牌数计酬,到协和院兑换钱粮。取来的土与石灰、沙子搅拌均匀,成为三合土,每铺一层,就夯一遍,一共垫了一丈多高。到现在,虽然有地基下沉,但整个庄园的地基仍然高出地面3米多。原来取土的池塘后被修整成了元宝形状,里面养上了鱼蟹,种上了荷花,寓意协和。现在,虽物是人非,但池塘里依然荷叶田田,当然已非百年前所种了。

魏氏庄园一直建到了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秋天,整整4年。动用了多少人力,没人能知道;花费了多少银钱,无人能考究。在此,要说明一事。石头可运,烧砖一事是大问题。当时幸有楼子孙一富户烧砖,提供不及,一直把屋卖砖,给协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庄园三年完工。但曾有人对修建城垣的费用作过统计,据说当时每垒一层砖要花费一个元宝(白银50两),那么如此累计,仅修城垣一项所用白银就达2万两。实际上,魏肇庆为人志在书画文墨,经济经营往来委任账房管,当铺有掌柜管,年终报账而已。

这耗巨资建造的庄园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庄园呢?多少年以后,来此游览的后人感受最深的是它的所谓“防御功能”。整幢庄园基础被掘来之土垫高了一丈,使树德堂成了平原上的一座高台,据说为防黄河水患。整幢庄园被一圈数丈高的城墙围住,城墙上是甬道和堞墙,四角是瞭望堡。在层层院落及屋宅间,遍布有武器库、兵勇寝室、暗室、暗道和防御吊桥,据说为防匪盗之患。后人很难理解庄园主近乎病态的戒心,但于生活在那个特殊动乱年代的魏肇庆来说,却十分自然。

树德堂建成的翌年,光绪二十年春,正值春暖花开之时,魏肇庆择定吉日,携妻及二子二女举家从协和老宅迁入庄园。乔迁之日,魏家大摆宴席,招待四方宾客。魏家的大门前的广场上搭起双戏台,连唱多日。魏氏庄园的落成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此时,魏肇庆嗣母已于庄园落成的前一年即光绪十八年病故。庄园建成后,魏肇庆本人却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患风湿水肿之疾,久治不愈。

甲午募捐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农历甲午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符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它折射出民族屈辱、觉醒和复兴的历史内蕴,标示着国家奋进、崛起和强盛的历史进程。

1894年,是大清光绪二十年,也是农历甲午年。这一年发生的甲午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一段痛彻心扉的记忆。

1894年,甲午海战,倭氛不靖,海防戒严,魏肇庆首捐银1000两。太府奏请,奖叙钦赏同知之衔。公以为,沧海一粟之助,聊尽食茅践土之心,奖不敢与,闻诏弗许,非辞能止。“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肇庆公继承先人遗训,甘为布衣,不赴官府,隐居田园,怀有爱国之心,令人敬佩。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日本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秘密操纵,以朝鲜东学党的农民起义为借口,挑起事端,发动甲午战争,偷袭援朝的中国军队,击沉中国的运兵船“高升”号。这场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余人,其中“定远”“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达7335吨,各装12英寸大炮4门,时至今日也是大吨位的舰船,日方叹其为“东洋巨擘”。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貌似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颇具实力的国防基础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全军覆没,令人痛惜,发人深思。

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李鸿章上书清廷,提出招募士兵、添购军舰等方案,并要求户部拨款白银三百万两充作军费。可笑可悲的是,清政府一开始只拿出了18万两白银充作军费,还没有慈禧六十大寿开销的零头多。

最后,经过反复的拉锯战,翁同龢操控下的户部只答应负责筹措150万两,这些钱也就相当于日本娼妓为支援政府战争支出捐出的金额。两厢对比,实在是让人脸红啊!

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争的深入,清政府不得不通过“息借商款”的名义向民间募集资金约3000万两白银。

魏肇庆,身在乡野,听到甲午海战的消息后,义愤填膺,准备召集募捐大会。

募捐大会之前,魏肇庆的妻子为魏肇庆准备了庆祝生日的钱。肇庆妻说:“咱家里的钱是为你庆祝生日的钱。慈禧六十大寿不是照样庆祝吗?我不同意捐出!”

魏肇庆劝妻子捐献出去,说:“我的生日,过不过的吧,什么诗人熟日。管他老佛爷干啥?咱管不了。我不带头谁带头?你也知道我的犟脾气。贤妻,别让我着急了。”

肇庆妻说:“朝廷腐败,这次募捐,不比治理黄河,人们没钱,有钱也不捐出。事不好办啊。”

魏肇庆说:“贤妻所言极是。朝野上下颟顸无能,内政一踏糊涂,赔款压力山大,经济成长乏力,贪污腐败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但是,我不捐款,对不住天地良心,对不住列祖列宗啊!毕竟,假使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且能做到极致,也挺好的。”

经过魏肇庆三番五次的劝说,肇庆妻勉强同意了。

在募捐大会上,魏肇庆慷慨陈词:“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自甲午始。甲午,是辛酸、耻辱和悲愤;甲午,更应战栗、鞭策好呐喊。甲午战争,决定国家命运的沉浮,改变国运最重大的时刻。抚摸伤痛,是为了不再受伤。从甲午的废墟上站立起来。万众一心谁敢侮,一拔剑兮斩妖魔。一个知耻、雪耻的民族,一定会从废墟上崛起。这是甲午之殇,也是甲午之思。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甲午,更应是光明的、振奋的、尊严的、崛起的甲午!”

最终结果如何?失败。由于清王朝的社会基础已经彻底坍塌,魏肇庆只是自己做了捐献,募捐活动也没有成功。封建统治者也明晓“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但在根本上视国家为私有财产,推行愚民政策。战争期间,普通百姓对战事异常冷漠,民间罕见支援战争的举动,偌大的中国浑如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形成举全民之力打赢国家战争的局面。“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清廷与民众完全疏离,已经失去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想当年,意气风发,一呼百应,响者云集。1881年(光绪七年)冬,山东黄河决口,数十州县受灾甚重。魏肇庆向本邑粥场捐银补助。嗣奉文积谷,又捐仓谷1500石。又捐银600两资助。知县沈世铨重修《惠民县志》。事闻,蒙赏,给“好善乐施”匾额。1883年(光绪九年),山东黄河决口,数十州县受灾甚重。游百川受命与山东巡抚陈士杰督办治河工程与赈务时,魏肇庆散粮急赈,请筑两岸遥堤,使黄河水不致泛滥。

看如今, 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老泪纵横。但是,这些又体现着仁人志士的抱负和信念,凝聚着先贤先烈的济世和奋斗。

光绪二十年,即1902年,49岁的魏肇庆因风湿病复发而不治。魏肇庆一直恪守一夫一妻之家风,不曾纳妾。其妻为其生育二子一女。

漫挥纵横泪,皆因家国忧。这样的乡贤为国家为民族殚精竭虑,不是在战场之中,而是在乡野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曾闪烁在中华民族振兴的来时路,也将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行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