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纯明的头像

魏纯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4/14
分享

人生之路,步履不息 ——电视剧《人生之路》观后感

魏纯明

2023-3-28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路遥《人生》开篇引柳青《创业史》

近日,根据路遥小说《人生》改编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播出。剧中,高加林、刘巧珍等人走出黄土高原,在改革开放大潮奋斗拼搏、改变人生命运,传递着理想照亮现实的力量,引发我的追剧热情和深刻反思。

1983年我上大学时,《文学理论》老师武守杰为我们讲过《人生》,我买来《1981-1982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认真读了其中的《人生》。1984年,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人生》并进行了讨论,我的观点“在爱情的天平上没有金钱和知识的砝码”得到好评。对路遥、对《人生》,我情有独钟。

近年来,一批直面社会现实问题,深刻挖掘社会生活本质并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带来抚慰激励的优秀影视创作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视剧《人生之路》是一部温暖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人生之路》从现实生活中萃取题材、以现实主义手法书写时代故事,既植根广阔土地,绘出时代壮美画卷,又贴近生活现场,通过细节描摹展现人物魅力,引发我们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如何理解温暖现实主义,这些都是我看完电视剧后的反思。

电影《人生》,中国故事片。西安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编剧路遥,导演吴天明,主要演员周里京、吴玉芳、高保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高加林、刘巧珍等只能回到土地、待在土地。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当时,路遥也给不了高加林、刘巧珍等人什么出路。在《人生》中,高加林对土地逃离与回归的人生历程,正揭示出路遥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命的两难抉择。高中毕业生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被大队支书的儿子顶替,他又当了农民。淳朴善良的刘巧珍爱这个有文化的人,帮他卖馒头,处处给他温暖和照顾。加林的叔叔转业回来担任地区劳动局长,加林被安排到县上当新闻干事。他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加林的同学、漂亮的广播站播音员黄亚萍爱上了他。考虑到自己的前途,他终于接受了亚萍的爱。巧珍非常痛苦,病倒了。加林被人揭露走后门,退回乡下。他回到村里,得知巧珍已经被迫嫁给农民马栓。“陈世美”的传统母题触动了广大面临同样遭遇的知青观众的神经,影片上映后,反响强烈。获1985年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和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

电视剧《人生之路》,中国年代情感剧。2023年3月20日在央视一套首播,并在爱奇艺同步播出。编剧洪靖惠、未夕,导演阎建钢,主要演员陈晓、李沁、张嘉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编剧洪靖惠给高加林、刘巧珍等人新的出路。“人生路遥远唯步履不息”,高加林、刘巧珍等既可以待在土地,也可以离开土地、寻找新的人生之路。在《人生之路》中,高加林对土地逃离与追求的人生历程,揭示出洪靖惠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命的多种选择。高加林、刘巧珍等面前也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人生坦途,既有荆棘丛生的坎坷之路,更有令人神往的灿烂前景。作品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历经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新时代影视创作呼唤温暖现实主义。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基于现实题材影视创作多年来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而做出的时代性回应。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题材影视创作中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悬空现实主义”“灰暗现实主义”。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实践和理念的提出,恰恰是针对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反拨与回正。

八十年代,生活在陕北高家沟的青年高加林打小就是村里人人皆知的读书“状元”。虽然家境贫寒,但他饱读诗书心比天高,暗下决心要摆脱黄土地。高考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不料却意外落榜。他奋发图强成为民办小学教师,教师编制又被挤走。高加林跌入人生的谷底,后在刘巧珍的鼓励下振作并坚持写作,燃起人生希望,还与巧珍萌生爱情。加林叔父回村间接提供了加林入县城当记者的机会。他在县城与志同道合的同学黄亚萍相遇,乡下姑娘巧珍的默默守护与上海姑娘黄亚萍的热烈示爱让他陷入难以抉择的两难之境。几度挣扎,几次抉择,他靠一支笔把自己带到了上海。高加林在而立之年竟得知当年自己的大学名额被好友双星顶替。即便如此,加林也没有被打败,他顺应时代努力学习新知识,努力奋斗。

借鉴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的创作经验,尽可能广泛地展示社会生活场景,呈现开阔气象,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都涌到电视剧中。路遥在《人生》最后的第二十三章说,第二十三章并非结局。《人生之路》从叙事层面描绘出高加林、刘巧珍等的生命延长线,为他们根植于中国语境的人生之路提供了诗意延宕的“上海方案”。该剧不但以叙事扩容的方式,续写了主人公们在上海的奋斗历程,更对其青年时期的人生迷茫与困惑,做出了应和时代要求的回复。跨越40多年的时光,对高加林、刘巧珍等的成长叙事获得了具有时代共情的重述。

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人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之路。一代代人都为主人公高加林的命运唏嘘感叹,一代代人观众都会代入自身的经历。因为不论什么时代,人和命运的抗争都是永恒的主题。当年路遥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后一章,不是结局。虽然故事改编幅度很大,但作为原著40年的铁粉,导演阎建钢并未改变原著最核心的东西——高加林在一次次抉择中经历的命运无常,才是原著的灵魂所在。用奋斗陪伴人生不断向前,这才是《人生之路》故事的根本。

《人生之路》有大江大河的个人奋斗,有山海情的山与土,也有人世间的命运起伏。重拍经典是有意义的,但必须让新一代观众在“高加林们”的人生抉择中照见当下的困惑,看看那个时代有梦想的年轻人,是如何不甘于命运,又是如何与命运对抗的。答案是人生注定是曲折复杂、不可预见的。“人生南北多歧路”,选择很重要,但只有到终点你才知道选择是对是错。人生就是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就像路遥在书中写的:“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人生之路》反映了每个年轻人的困境、期待与追求,写出了大家心灵中最焦灼的那部分。不懈奋斗,追寻理想,追寻心中的那一束光,成为他们共通的精神内核,引发不少年轻观众的共情共鸣。《人生之路》主人公们的情感与精神历程,不仅仅是他们的苦恼或欢乐,而是人的共同情感。只要是青年,在他们最初选择生活道路的时候,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我自己就是从一条坎坷的生活道路上走过来的。因此我完全理解那些遭受痛苦与挫折而仍然顽强地追求生活的青年,我永远怀着巨大的同情心关注他们的命运。

电视剧努力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广度,也试图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厚度。该剧的前半段,重现了原著中的“高加林难题”。在20世纪80年代的黄土地上,天资聪颖的高加林意气风发。他的成长愿景,不仅仅是德顺老汉口中的“改命”梦想,更是意欲“做顶天立地之人,做惊天动地之事”的人生抉择。他憧憬着从自己脚下的黄土地走向现代大都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电视剧表现山沟沟的变化,不仅关涉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变化,还涉及思想观念、风俗伦理的变化。高加林的真正困惑在于,他怀揣着无限的个体憧憬,却一度受困于有限的人生道路。在剧中,高考成为秦川少年们为数不多的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高加林渴望借此鱼跃龙门来拥抱现代文明,屡试不第的马栓自暴自弃,高双星竟在村支书父亲安排下铤而走险,顶替了高加林的大学名额。此后,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高加林不断试图从农田中走出去,先后做过乡村教师与通讯干事,又由于种种原因屡次退回到农田中。他力图抓紧每个机会,一路跌宕,朝着人生理想行进。

高加林的成长困惑,是根植于中国语境中的,产生自特定年代由黄土地和乡村组成的特定环境。从总体社会环境来看,高加林们人生道路的有限性,是由于他们当时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起点处。现代化建设在他们的家乡外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黄土地上的变化和发展则相对滞后。除了黄土地与都市之间的选择,高加林的内心纠结还以隐喻的方式出现在他的爱情生活中。高加林在来自黄土地的刘巧珍和来自都市的黄亚萍之间摇摆不定,这也正是他内心矛盾的外化表现。他留恋黄土地的滋养却对都市心向往之,渴望现代化的多彩又苦无出路。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小说并未给高加林的成长历程提供最终出路。小说借高加林发出人生之路通向何方的时代之问,需要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新的艺术作品的回应。

在《人生之路》中,展现了许多真实可感的生活小景,将世情百态的呈现具有特色。与此同时,作品又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电视剧犹如一个不断变幻的万花筒,将丰富的世界置于迅速变化的时代轴线上展现,风景、风情、风俗熔于一炉,各色人物陆续登场,众多生活小景拼接成大的历史图景,让人读来印象深刻。

更从容地面对死亡,更好地珍惜当下。这句话,一语点醒多少梦中人。逝水流年,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出你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被誉为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在他的对话录《秘密》开篇这样写道:“我们的诞生以及离世,是我脑中经常感到好奇而寻思的主题。”到了一定年纪,经历了病痛与别离,你才能对人生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喜欢读文史哲类的书籍。因为读史,了解了过去千千万万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读文学,领略了人生酸甜苦辣的方方面面;读哲学,则让我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豁达超然。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跑一次。”莎士比亚说:“世界就像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总要扮演好几个角色。”佛家说:“人生即苦,回头是岸。”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要我说,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一个是自然界的规律,一个是人生的必然。领悟到这一点之后,我心释然。古今中外,对人生的感慨总是相通的。人生在世,草木一春,要好好珍惜当下。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自我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你人生的故事又将如何演绎?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悟性及日后的所作所为。

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值得关注。文化遗产应不断更新历史叙事形态,借影视传播获得新生,激发出观众无限想象。作为由严肃文学改编的剧集,《人生之路》的热播不是个例。放眼近年来的电视剧市场,以《人世间》《装台》等为代表,多部由严肃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均取得了不俗的反响,深受观众的喜爱。严肃文学正在成为影视制作者追逐的新热点。丰富的文学作品宝库,正在不断拓展影视作品的题材与内容。严肃文学受到青睐,是影视行业从流量经济向品质追求转型的一个风向标。严肃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来源,对于文学和影视行业来说可谓双赢。优秀文学作品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熟完整的故事框架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为影视剧的改编提供了深厚的文学根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也有利于文学更好地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借鉴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一部作品也许只有30万人读过,但变成影视剧后会有300万人甚至3000万人看见。与此相关的是,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不仅承载了艺术性的期待,也被赋予了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传递正确价值观的社会意义。无论是《人世间》所展示的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和平民百姓在困境中坚忍乐观的精神;还是《平凡的世界》中,人们在改革大潮中体会的挣扎与奋斗、困惑与希望,无不通过荧屏上鲜活的影像,在寻常百姓的心中激起更加强烈的反响。

名著改编是艺术创新的一种路径和方式。要将严肃文学成功改编为影视作品,并非易事。就如剧作家曹禺的一句口头禅:“不简单哪,不简单!”《人生之路》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尽量保留原著的思想内核、情节脉络和人物形象等;第二种是以原著中的某个人物或事件为出发点而展开的新创作,与原著有较大差异。但实践证明,无论对原著忠实程度如何,只要改编出的影视作品质量过硬,都能得到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以小说《人生》为例,吴天明导演的同名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小说中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对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青年追求人生理想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反思,堪称经典;而电视剧《人生之路》则承续原作的开放性结局,在保留小说奋斗精神内核的基础之上做了时代延展,讲述高加林等人离开家乡、到上海打拼的故事,结合当下语境回望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鼓舞当代青年人在新时代浪潮中描绘壮丽的人生画卷。这种积极的探索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当然,作为现实题材的艺术,改编作品对历史和生活的反映都应当秉承严谨的态度,无论是服装、化装和道具,以及自然、社会环境和事件细节,均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吻合。这是现实主义客观真实反映生活的基本要求。

好作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好的文艺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无论是《创业史》《平凡的世界》《小二黑结婚》等文学经典之作,《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经典电影,话剧《茶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等经典舞台艺术作品,《我的祖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经典歌曲,还是近年来文艺界不断涌现出的文学佳作《人世间》《装台》,影视精品《长津湖》《山海情》,舞台艺术爆款《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无不是从火热的生活中来、从厚重的大地中来、从伟大的人民中来。20世纪50年代,柳青落户陕西省长安县后皇甫村,身体力行投入田间生产中,最终写就了传世名篇《创业史》;新时期,《山海情》创作团队把自己扎在戈壁滩上,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塑造出一个个鲜活人物构成的时代群像,让观众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生命的蓬勃、奋斗的力量。精品力作深入人心,其背后的创作故事同样鼓舞着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扎根人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符征。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新时代的神州大地,每天都在进行着新的实践、演绎着新的故事,随处跃动着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火热场面。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观照现实,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里,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方能创作出真正坚定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鼓舞奋斗人生的优秀作品来。文艺工作者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聆听人民的呼声,潜心创作、辛勤耕耘,才能为人民创作奉献出更多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好的文艺作品要送到生活中去。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期待,把优秀作品送到人民中去。作品好不好,人民说了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自觉接受人民的检阅。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最有理由成为文艺这种精神美食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人生之路》改编的不足之处。这部剧以多位老中青年演员为主要参演者,下了功夫,但是目前看来,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可以续写,但是对路遥的原作,应保持原貌。这和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同样的道理。与原作相比,续集,生活积累不够,想象太多,锤炼不够,落差太大。故事的讲述、季节的转换、服装的搭配,不合逻辑,漏洞较多。高加林的好成绩是全县甚至县长都知道的,而他高考落榜,却没有任何人去质疑,校长、班主任景老师也没有去质疑,这并不符合逻辑。再说,那时候可以查分数。这样的安排,却成了贯穿电视剧的主线。这样的硬伤,确实不应该。付阿婆立遗嘱,太像戏。当然,也因为作品容量过大,事件线索过密,一些局部处理因“过快”而显得仓促,比如最后两集。如果作者在叙述中能够增添一些“闲笔”,多一些驻足盘桓,将叙述速度降下来,或许效果会更好,整体风格也会更沉实。1984年电影《人生》插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冯健雪唱,陕北民歌,韵味十足;2023年电视剧《人生路遥》片尾曲《人生路遥》,雷佳唱,流行歌曲,韵味差了些。

《人生之路》的面世让我们看到作家扎根生活、用心记录的收获,看到创作者不断回应时代主题、描摹时代精神给文学带来的新面貌。严肃文学影视改编的热潮方兴未艾,既彰显了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力量,也为影视作品实现“内容为王”的转型提供了支撑。增强严肃文学作品转化的组织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使文学与影视作品互相激励、互相成全,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艺精品,是观众的共同期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