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海龙的头像

魏海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5
分享

印象热水汤

认识一个人通常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毫不夸张地说,有的时候甚至穷尽一生都不为过,从相识的第一面算起,这个人的形象便开始慢慢明朗起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直到骨子里、灵魂里。刚谋面的时候或许只是嘴角上扬一丝浅浅的微笑,或许是一句温暖如煦的轻声问候,或许是一场不大不小的误会或争执,就是俗语说的“不打不相识”,或许是萍水相逢的出手搭救,当然,还有一种是建立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上的,诸如学校、公司、单位等等,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使然,一切仿佛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那种感觉更像是旧相识远别重逢似的,正如《红楼梦》描写的那样,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见便生出奇妙的感觉,贾宝玉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林黛玉见到贾宝玉,也是吃了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不得不让人称奇叫绝。

认识一个地方也不过如此,记得第一次涉足热水汤还是几年前的事呢,那是我参加市作协组织的一次名为“金秋笔会”的活动,此前,我只是听说过热水汤,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人一汤,人就是罗布桑却丹,汤就是温泉,这只是我的耳闻而已。直到若干年后我亲自造访了这里,一下子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住了。

热水汤,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凌源城北15公里,距离闻名遐迩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仅仅9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清幽怡静、气候宜人、风景秀美。这里的温泉是全国八大名泉之一,素有"温泉之花"的美誉,是国家一级地热矿泉水。关于热水汤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出访此地,洗浴温泉澡,并赐联"宝地灵泉热水汤,能治百病胜八方",热水汤因此而得名。

一汤自不必细说,而一个人却不得不说,那就是罗布桑却丹,这位著名的近代蒙古族学者、进步思想家、民俗学家、社会活动家就出生在这里,并为我们留下了那部鸿篇巨著——《蒙古风俗鉴》。

这次“文学进乡村”活动,我们是带着任务来的,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就是参观罗布桑却丹纪念馆,每个人的心中是充满万分期待的,自然我也不例外。

罗布桑却丹,又译为罗卜藏全丹,蒙古族,汉名白云峰,凌源市万元店镇热水汤村人,我国近代蒙古族哲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两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于1919年写成近20万字的《蒙古风俗鉴》,该书涉及蒙古族文学、经济、政治、文化、婚姻和宗教等诸多方面内容,被誉为蒙古族的百科全书。

在举行一个简短的赠书仪式和关于热水汤的历史讲座之后我们便在当地的向导的带领下开始了罗布桑却丹纪念馆之行。

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赫然题写着“罗布桑却丹纪念馆”的大门,红色的大门非常醒目,在门房的四角有状如毛笔的细部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后来才得知代表着罗布桑却丹的如椽之笔,正好应了此情此景,罗布桑却丹不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字巨匠么?

随着大门徐徐打开的一刹那,我们看到了一个很阔绰的院落,院子里草色青青,其中还点缀着几只活灵活现的白色小羊,悠闲自得,十分惬意,这场景着实吓了我一大跳,我还以为是真羊呢,就在那一愣神的工夫我方从梦中醒来,这小羊简直刻画得惟妙惟肖,尤其姿势和表情拿捏的很到位,不愧是出自大家之手啊。小羊通体白色,代表着纯真无邪、一尘不染,几只小羊或在吃草,或在驻足观望,我仿佛能看到小羊眼里的光芒,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惊到这个可爱的小家伙。

院子里各处摆放着一些老物件,石磨、碾子等,不远处巍然耸立着一座蒙古包模型,在院子的一侧有一口老井,井口上有辘轳。四周的院墙上画的是蒙古族各种风俗,俨然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图,煞是壮观,正好和这部著作相得益彰,此时此刻,我仿佛置身于这部书中,沉浸在其描摹的宏大背景里面。我在心里不禁感叹道,这会是怎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啊,在这里面又倾注了罗布桑却丹多少心血和辛苦付出呢?这一刻终于和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为我的家乡凌源创作了一部现实主义史诗巨著,几乎涵盖了这里的一切。我仿佛看到了罗布桑却丹奋笔疾书的生动场景,这场景为何如此似曾相识呢?个中滋味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洞悉吧。

为了创作这部巨著,我在用命写作,就像当年的路遥,我想罗布桑却丹也别无他途。

走进屋内,顷刻之间就像回到了老家那般亲切,因为这里装着所有人的童年回忆。

屋内矗立着罗布桑却丹的半身塑像,乳白色,面部沉静如水,目光深邃,饱含深情的望着远方,长须,浓眉大眼,鼻直口阔,身着蒙古族特色服饰,塑像底座放着他的著作。这时我发现塑像颈部放上了蒙古族最尊贵的哈达,可见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其他几间屋内还原了辽西特有的民风民俗,在这里可以看到门帘、灶坑、锅台、橱柜、煤油灯、炕桌、火盆、笤帚、笸箩、水缸、瓢、簸箕、风箱、锅盖、瓦盆等等,总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整个看起来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辽西风情小院。曾几何时,我们就生活在这样朴实无华的环境里,亲见这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纪念馆的旁边还坐落着一座建于清初的喇嘛寺——慈云寺。相传慈禧曾亲送匾额,书题“慈云常护”四个大字,无疑给这片土地更增添了深厚的历史韵味。

返回的途中我不禁在想,在广袤的辽西大地上还有这么一处人文景观着实让人感到自豪骄傲。如今热水汤已经今非昔比,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但唯一不变的是浓郁的民风民俗,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

罗布桑却丹虽然出身贫寒,一生坎坷,但却始终矢志不渝,自强不息,终于做到了青史留名,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他就是我的人生标杆,身为一位文字工作者,就应该写出传世之作,才能不负此生。凌源的罗布桑却丹和北票的尹湛纳希并列齐名,堪称朝阳市两位最具代表性人物,同时也是蒙古族的两座丰碑,更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世界的文化瑰宝。

一连阴雨数日,恰逢今日一碧如洗,或许这也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