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鲜荔枝在水果店里上架,知道端午节快到了。说起端午又想到裹粽子、发糕饼、咸鸭蛋、绿豆糕。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这些食品必须到端午节才可吃到。粽子是用箬叶裹的,大人教我们剥粽皮,不要弄破箬叶。粽子吃完,他们把好的箬叶收拾起来,洗净、晒干、收藏,待来年再用。箬叶山上有,采摘要消耗体力和时间,新采摘的箬叶需用清水煮熟,生箬叶不能直接用来裹粽子。
有一年端午节,我家没有裹粽子,母亲看到我期盼的眼神,摸着我的头说:今年都忘记了,明年裹大粽子吃。其实,村里大多数人家也没有裹粽子。上年遇到旱灾,年终分红时,生产队没有钱拿来分,在贫困的年代,日子更加紧张起来。现在,端午节可以吃粽子,一年四季哪一天都可以吃粽子。我家附近有家小吃店,早餐生意特好,粥有白米粥、五谷粥、莲子粥,饺子有蒸饺、水饺、煎饺,包子有菜包、肉包、粉丝包、豆腐包,油条、鸡蛋、馒头,还有粽子,品种不少,服务员待客热情,随叫随到,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偶尔我也去买粽子吃,每次都觉得粽子在端午吃最好,别的时候吃,就少了一些端午节才有的味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端午节前的一个周末,父亲拿来一根扁担、二根绳子递给我,说是到姨夫家去挑货。原来,已过六十的父亲开启了新的“创业”生涯:在老宅厢房里开个店。因为没有本钱,他跟我七哥连襟商量好,从他家店里借东西来卖。七哥连襟,从我侄儿辈称呼,应该叫姨夫。我们到姨夫家,大姨准备了茶叶蛋叫我们吃,父亲说:“别客气,以后还要经常来麻烦你家。”姨夫说:“什么叫客气,第一次进货开店也该祝贺下啊。”姨夫说着走到柜台里面去点货给父亲。同去的五哥接过我拿去的绳子,一根绳子兜一缸酱油,然后放在扁担的两头交给我。临走前,姨夫抓过我的扁担试挑了下,又拍拍我的肩膀说:“扎得紧,滑不掉,挑得慢点。”转身对我五哥说:“你家小弟还在读书,以后进货要靠你多帮忙了。”父亲没有跟我说为什么要开店,但我心里清楚,我读书需要花钱。大约五里的路程,几十斤重的担子,我从左肩挪移到右肩,又从右肩挪移到左肩,一路没停歇,一口气挑到了家。
1987年端午,母亲在厨房烧菜,我闲坐在父亲的小店门口,不时有小孩子来买水果糖,也有大人过来买烟酒味精日用品。没人的时候,父亲对我说,现在大家都能搞钱,进货不怕卖不掉,销售额多了好几倍。母亲喊吃饭,父亲从店里拿出一瓶竹叶青酒,我说不喝,父亲说,这酒好卖,喝点,陪我喝点。父亲每天喝酒,他平时喝的是散装酒。喝酒时,父亲说,我给你三百块钱买把脚踏车,以后有空也可以帮我带带货。这年我中专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也过了古稀之年,按理应该停业休息了,但父亲不愿意“退休”。
又是一个端午前的周末,我从城里去老家探望父母。父亲看我来了,叫来二哥,要我们帮忙盘点,把小店过户给四哥经营。临近杖朝之年的父亲看着我们清点货物,又有点不舍,母亲叫唤道:“你能活几年?要长命百岁啊?”父亲说,吃了一辈子苦,没想到老了还能过上好日子,当然想多活几年。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是长子,十三岁父亲病逝便扛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到旌德挑米,到东北养蜂,杀猪,放牛,收废品,熬青糖,做包子,切米糖,为了家庭生活,父亲做过许多事,种田种地犁耙耖等农活自然样样在行。
1997年,我买了辆摩托车。端午前“三潭枇杷”熟时,我骑车到产地挑个头大的枇杷买了一箱给父母送去。三潭枇杷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父母吃着我拿去的枇杷,高兴地说:“这个枇杷个头真大。”乡下人讲实惠,小贩走村串户叫卖的枇杷当然比不过我特意挑选的枇杷。我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心里喜滋滋的。2007年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端午、清明、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增列为全民法定公休节日。2008年第一个端午节公休节日,我原准备去乡下看看老母,再骑摩托车经蜀源、灵山、呈坎,而后从呈坎、潜口、唐模、棠樾回到城里,来个近距离一日游。父亲去世多年,年近九十的母亲身体还好,思维敏捷,我跟母亲聊着聊着,畅谈今天的美好生活,不经意间天色已晚,旅游计划没能落实,第一个端午假日就这样度过了。
2017年,我买了私家车,成为有车一族,出行更方便了。大约在2000年,歙县还没有水果超市,我第一次在古关路口的地摊上看到鲜荔枝时,我还不认识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时,我们感叹着社会的变化,又不曾想到我们自己会开着私家车出行。办公室的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改革开放后,食品日益丰富,人们吃鱼吃肉;进入新时代,食品更加丰富,人们吃水果吃蔬菜,防止“三高”。说笑归说笑,同事的总结确也精彩,现在,开在大街小巷的水果店少说有二三十家吧。
今年端午节,我准备到上海去旅游,拿出手机打开12306网站,班次、始发时间、到站时间、有无余票,一目了然。网络购票,足不出户,方便快捷。歙县坐高铁到上海仅需二个半小时,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