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皇甫彝良的头像

皇甫彝良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06/14
分享

《惟是論》

 

惟是論

 

                                 ————皇甫彝良

 

《惟是論》 弁言

 

前言

久困於宿愆時耽於後虞猶魔纏身而不安如芒在背而不拔。何以避過弭錯,還我人者之當屬?憂思愁慮,無不感喟懷省,難禁記之不為說與他人,來日遺忘以備自警。不揣淺薄,名之曰《惟是論》。

本輯所涉人生不可迴避之道、德、思、言、行、出、入、度、利、躬等,若擬人生為,則道、德、思、言、行利、躬即器官四肢,各從其分有疊加,共一體。

謹執茲上戴下履念哉敬哉!

 

《惟是論》 總論

 

惟是論

惟者,心、鳥本為思敏捷若鳥飛引申為篤信、精忠

是者,日、正也本為日光下見引申為天地之道之式則彝律天圓地方物真心玄,不偏不倚之中庸之道。

惟是者,篤信、精忠天地之道,開物成務。勛格天地而智求同物心而慧

茫茫寰宇,道藏萬物神施靈化造。施化即變易,變易則弔詭。弔詭者,道恆歧變,天靜地動,神庸靈競,翻覆蒼黃。天地之道者,邈絕蒙澒時空旋行殷實玄虛捭闔滄桑

神靈之高者,弔詭物心能者。所謂高能天地之道人之自以為是間嬗變,或曰在與心迭變。人易忽略能而偏頗於物,或忽略物能而偏頗於心。偏頗於物者則易虛化神靈而賤化人性偏頗於心者則常俗化神靈妖化人格悉乎人之元性懶惰、自私、貪婪、虛偽、傲慢、愚頑、偏狹者之極端所為也。

人之何來?又何往焉?出乎元性而生,趨於道活也。人之生存實為再造,再造者因生近道也。然人之元性天生斁道,故人生而有其困,而有其難,莫不如是。

噫嘻!天地愛人,所以磨難造人也!

人之困天地,或他人它物,或自身。

於天地者,偶然而罕見,不足概論,非先於其而遠之,無以避之。

於他人它物者,常見,必是他人它物有所圖,其固有不軌所屬使然也。而自身疏忽於內,失察隱患於外,當明而昧,當,當,又如何開脫自身被困之責

於自身者,鮮有未見,人之元性弔詭靈動無以復加,且細融於血深入於髓,其一不治便可致命,況非單一乎人非變革元性不成人,能元性而成純粹者,古來無幾。人實為魑魅魍魎妖魔鬼怪民工士君傑王帝聖之合體,忠奸同構多,良莠並轡少。人之困厄以往不當不人之為所而寡乎外因不協。不當不人者,靈竅閉阻,慧,愚鈍頑冥,昏庸無道,自然所行必有其,所為必有其,豈常乎哉!

人性者,元而上也,蓋道德思言行出入度利躬之綜也。人終而至貴者,藉生明道,化生榮道也。凡皆必是天地之道下介乎物心間既非全物非全心物心並存之人。凡人所事必有心根,非秉道踔越無以為昌化人之為必得天地之道應順者必受助,無可疑之,無可阻;逆者定被斁,無可推之,無可避之

天地之道廣施萬物,普化眾生,至上絶偉。萬物眾生各具天資,然承傳神靈,賦殊能,可思謀而動,可窮近於道,但永不道也。浩瀚時空,人作靈長;天地之間,人為領主;靈長主,當有王範

人之再造係於承施傳化,修身齊家之術在其中矣。

惟勛格天地,物心一,人與天地萬物共休越,此即惟是論

惟道是循惟德是修、惟思是裁惟言是瓶惟行是祭惟出是禮惟入是虧惟度是適惟利是眾、惟躬是瘁惟是者無不是也

天道地曰,不可不從。人非神靈但生而神聖言不可褻行不可瀆河山帶礪,常思惟是,對越天地,人自成矣!

 

 

《惟是論》 要義

 

惟道是循

惟德是

惟思是裁

惟言是瓶

惟行是祭

惟出是禮

惟入是虧

惟度是適

惟利是

惟躬是瘁

 

《惟是論》 格律

 

格律

 

黃金格形物

圓方律殷虛

弔詭天數機

萬象有同術

 

 

《惟是論》 一論

 

道者,、首也本為供人行之路引申為規律條範、則。

所謂規律條範、則者,皆從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者,同天俯仰,與地卷舒無形無質,無溢無缺定賡續,殷虛寥廓瀅澈,幽冥深邃惟恍惟惚,悄出入無間,貫通神靈;上連杳,下接廣施普化,博大精深;萬理之源,萬物之主;萬興之作,萬亂之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聖賢以命,俗不協也。

循者,、盾也本為並行進退以護身引申為遵、襲沿順成

天造地化,道規並轡,雖近人,人遠道

自古以來,由獨而群,從而國,有違天地而不覺,更有明知不可違而違者從未絕聞;假公濟私,偷奸取巧,欺世盜名,不勞而獲者時有可見;為一己或一簇之利,不惜戰禍連年,生靈塗炭,慘絕人寰弒君滅國者有史未斷。如此背離天地之道,私慾無度,恣意淫為,互為敵害,,然較亦遠遜矣哉!孰堪挽我於危乎?

萬物競存或也殘酷,或血腥,然微我人者均出離自然物獨人慾則費盡心機,取竭盡所能,耗窮盡其極,全然罔顧天地,一味索取,屢滋天地萬物之失衡致山川江河蒙挫,一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天地終也不堪如此劫掠與奢耗,昔日之良田美池見世已難適類乃至所有生存在萬物所依矣!當下正備受候之懲,飽嘗天地之罰,而今人之省尚不抵其害之餘也。

嗚呼!家國乃萬民之家國,非某人所獨有;天地乃萬物之天地,非予類所專屬。人者豈有家國、天地公敵之心乎?

道毓萬物,人為其一爾,秉彝懋化賡載,自可益無盡,何須掠也!

人之所慾矣,人之所取矣,人之所耗也矣。歸歟!天地之呼也。

!神施靈化立人為長天地之信也而人之悖道即為失信,失信於天地實為自絕也。人者曷甘於此乎?慾求無盡陶淬靈樸釋可作主,端則為奴,庥庇潛潛,幸貴神通,洞洞屬屬,祗慄道行白晝提燈黑夜觀風,鬧市聽音空谷傳聲,慇慇在道鄉

斯兮!明道智協和慧化王範矣,是謂惟道是循之宗義。

 

 

《惟是論》 二論

 

者,道、十目心也

道者,人之所慾、所求、所思、所為悉乎天地之道也

十目者,觀同物於異角,閱同事於殊方,然所識所行不可曲也。

一心者,惟精惟一而無旁騖也引申為當事者所思所為應依道而歸一也。

故德者,觀同物存異角,閱同事有殊方然所事者當依道歸一,物心同翕、智圓慧方也。

者,承納、存立、傳化棄邪從正革舊毓新,陶神道行天地人也。

人生於神靈之承傳,活於萬物之同在。萬物相輔相成,並榮乃天地之道。萬物興則人強,萬物衰則人弱者必須愛萬物,惟世事協泰心共。天地人一神能通,人生自適也。然之靈弔詭故人為靈中之靈、易變中之易變者。凡人皆聖卑齊身之物也。或榮行天道,高歌雲端;或愚庸昧道,魯鈍誕妄;或秉彝貞道,厚載靈繹;或藐視道,折戟崖落;或順應道宜焉;或背棄道義,悲然驚魂生態種種,千,繁式多端,其異於何哉?

兩界,一在之物界,本固道然,萬古,不隨意而內在心界,縱橫起伏,隨心所,但不可越天地之道。人由物界活於心界,物界序態有常,而心界可隨機變易人固然受於物界,但更為心界所左右。人之異在天賦之物界,弗如在乎後天之心界,此即德之德從性,性從信,何信何德,德之實為信之,信之不同人之不同根柢所在

信之不同在於秉道之心不同也或信之、仰之而敬畏而恪守之或冥之、頑之而愚昧而遲誤之或鄙之、夷之而厭棄而背離之。而道之道,在於規,遊離其外而生者,古來無人之如何以待之,則將以何而得之收因種果,有物有則;無信則危,無德則斁故世有循道毓德,廣博靈粹,慇懃厲行其榮光前裕後,雖死猶生層出不窮;不求上進,漠,疏於德碌碌無為歸平庸者比比是;玩世不恭,狂傲德,悖逆而自取其辱邪意濁心惡行污身名存實亡者不乏其人

歧路無數,道唯一;曲直是非,終歸宗理。人性固偏,各有其愆;惟懷贖襟,方圓滿。人生為何?胥乎纍也。苟且姑息,曲式愜;積非則悲,未敵自斃。日常潠本,卯亥躬身;積是則喜,終生受益。獨處若市暗室不欺端垂節止,安素樂是。人人自警眾人自醒市井太平鄉里安寧。潛志鑒越忍容隆器,晉臨天祉。

夫古道溢光,仁厚流芳,聖品仙境,懿德無量。近道者高,榮道者貴茲即惟德是奧義所在也。

 

《惟是論》 三論

 

惟思是裁論

思者,心之田也引申為慾念、志慮揣摩、求索、推究、研

裁者,剪、削也引申為衡量、對、確、取捨、蠲理制馭擘劃

萬物皆靈,人;靈有思,出神入化。縱接千載,橫連;上貫杳渺,下通息。空靈瀅澈,志泰情適陶鈞智慧,精八極穹谷雲泉神物來集;耦合瞬息蒼黃。承施傳化器質再造;詩詞章,抑抑友光。靈燦燦,文昭昭;勛格天地,萬方秀孚。正思於人,偉。

然靈本弔詭,思則更甚矣!凡事弔詭則趨反。思者,心田之作,發乎心,而終乎天地萬物也。思之弔詭,如崩如泄,彝雲泥之別。或樸齎志曠遠,晴雲出岫,萬物安祥婪濁,而唯利是圖,狗苟蠅營,族類輒傷;或冰心玉質,而醍醐廣施膏脂普惠,群生共榮嚚猾憸佞,而強奸暴掠,世亂俗,眾民遭殃。熠熠者晦晦,皇皇者微微。凡生者孰堪未曾因之而悲苦、悲辛、悲愁、悲憤、悲涼、悲觀、悲戚、悲悲酸、悲慟、悲歌、悲鳴、悲歡離合、悲天憫人、悲喜交集也夫!邪思於生,其害致命。

人生而則思,正思則近道,天地必之而美妙;邪思道,天地定斁之而悲摧

榮辱喜悲具乎也。何人何思,何思何運人生進退,思為玄關玄關者,實為如何衡量、對、確執、取捨、蠲理制馭擘劃以裁也。萬事發端於思,成敗取決於裁裁者,或是或非,由格律。傲慢偏見,惡之源;僻愚小危,文昧大邪;輕禍自身,重患子孫。明君善士,問敎福澤;聞道即頌,知恥勇,高瞻遠矚逸然靈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當其不當,人其不人;中庸即智,雍容則慧。思存道器積思益能閔亂思治化境禪思靜水深流,繁根深植遠慮深謀,器重深沉心鄉仙闕不為視、聞、、觸、味、意所動,入天地人一之靈界而不出,文黛山川化流江河,萬事曷有思之不週、裁之不之慮

嘻!此正謂料盡心田法自吉,允執厥中無不是,動靜幽明一瞬間,功過沉浮萬古時。凡事惟思是裁自有神之妙

 

 

《惟是論》 四論

 

惟言是瓶論

言者,氣流舌動發聲出口也。引申為發出心能,傳遞訊息

瓶者,並入其中合為一也。引申為聚積涵養以為後用。

言為心聲,聲為靈之氣運。人言者,靈氣之運化。靈氣宜聚,運化弔詭。所謂宜聚,非斂而涵之無出其右;至於弔詭,非祗慄謹言無可為上。故言之道在乎斂以聚、謹以化,斂謹並重方能強效於化。而瓶之器質,腹大方便斂蓄,口小恰利謹出,與人言之道天然契合,以瓶形言,取守口如瓶之喻,表良言當珍而惜用之必合神義

天地鍾秀,人為傑作則神,低調則靈天共信,地同息;君子訥語吉人寡辭。拙,其妙不言;音希聲,其不凡。智聲如光,明快利;慧音若輝,雅靜益未榮而蕾,其蕾多夭;未期而至,其效彌狂語失真怨言迷心竊議叛眾狷謂離親。金聲玉振,蔚為壯觀;瓦釜雷鳴,如篲消焉。讜言嘉論,清風朗月;惡言詈辭,暑天飛雪。忠信攻過,友善無價;讒邪媚薄,毒甚蛇蠍。樸厚仗言,義鴻雲巔;美言鑿鑿,意或至奸。鼓木華表春風秋霜;雍容形色,納果集芳。真言以誠,偽辭以默;沉潛柔克,聲自遠播。

寂然凝慮,洞貫冥幽;中庸圓方,安然釋焉,非此庶乎無高境矣!

公道化曦心臺為鑒,時察當盥,日省作浴,言信行果克躬厥賢,則智慧自有,節操自吉。噫!如此復奚言不能斂謹聚化而涵養以資適時之良用乎?

然世間來不善斂謹話語慣於言多行少者,因而庸俗之風亙未斷。世道更迭,人事代謝,總觀不盡一幕幕多言失、妄語無信之悲劇始無終,更數不清一出出話前之主了語後之奴未完了。

但願神靈再造化,人人皆能惟言是瓶成高士,天下從此無言恨!

 

《惟是論》 五論

 

惟行是祭論

行者,十字路口也引申為走路、庶務勞作打理、施、拓

祭者,將肉食置臺上敬奉神靈引申為敬畏、忠實、感戴、勛格。

行者,心也,然行之為何以及所行曷為,十流百家,千差萬別。為人者,有豐澤厚道福被天下者,亦有少德多寵昏於捧殺者;有文過屈宋著作等身者,亦有才下位高迫於斃者;有安富恤貧廉潔奉公者,亦有狼貪鼠竊癡於溺者。為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也有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為業彝道行,流芳百世也有離經叛道,遺臭萬年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好不熱鬧!何故如此大異乎?行之異在心不同,心不同在秉持異。秉道法,自然善;持邪理,必然趨惡。嗟乎!道不藏奸,善惡美醜涇渭清濁矣。世間坎坷坦,人間悲喜禍福,豈非道應也哉!

然人者萬物之長也,肩承公義道責,冠戴智慧王範,背負天地使命,其行不單是安身之必需,更是立命所必要也。而天地有道制萬物,道也者不可須臾离!所以人生而皆必行,行而咸歸道,絕無維餘以擇也。

人所行多慣於道之順逆間,心為形使,隨俗沉浮,淺希近求,溜下懈退,愜意快活;一曏少有深謀遠略、勇鷙精進,不避鉅辛透悉行之曷為者,更有殫思極慮、肝膽輪囷不辭大役徹悟行之為何者;也誠志,不惜物器,卻常有不當之人在,常有不當之事生,終而未得可喜之獲非志不堅,非行無力,心之秉持欠當

當與不當在於道之順逆,順則三才融合而興盛,逆則物心離析而衰亡。順亦有道,循道自然、求同物心,雍雍恬恬然與天地萬物神交合一為至順至順則必敬畏、忠實、感戴、勛格於天,滿懷欽欽之心與天地息相通,沃富依依之情萬物休慼與共,以祭而行四海事,以奉而撫八荒情,如行撫萬事千情自然逸俗而不凡矣。

凡行者必涉於外,善行者慾之天地望,萬物求;挫而不消猛志,順而不添傲氣;息則與人無爭,興則匡時濟世;攻行九天之上,守藏九地之下;當其不當常智,人其不人常慧;匪屑顧千般魅,畢生化萬載業;亹亹兮行有,久久自芬芳。

天地無私,智者無不得利,尊崇明義自在天理也;道在人為,慧無不受其益,撫愛萬物遂神意也尤來是醴自幽谷,艶出緇泥,貧瘠藴善,卑濕藏美,造化獨幸焉。

噫!天將成之,則必難之。縱微者,前行是主,後為是奴隙罅巒壑也!

人間至誠莫過於奉玉之心,世間至貴無甚乎鮮活之祭。玉心活祭,山嶽因之傾河為之涸,大地隨之枯榮,長虹應之變。試問與天地共榮身、齊日月同耀心者有不當不人之疑哉有不達不得之惑歟?惟行是祭者,與天地合一,孰能敵乎?

 

 

《惟是論》 六論

 

惟出是禮論

出者,離開居處也引申為去、産、到、超、顯、付。

禮者,行敬祭膜拜以求福也。引申為尊、儀精善

寓舍休養棲息,其餘恰可概為去、産、到、超、顯、付也。去者,前往而事也;産者,勞作以得其值也;到者,所期之也;超者,越既有也;顯者,成就也;付者,取而享之奉也。!出者一字涵人一生,為人處世切不可小覷此一“出”字也!

誠然,出之一字大有文章為雋為膚須兼而備之。何以趨利避害成就人之美文哉?古來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守道、行、奉美,具得也。善哉!守道者有理,行者有禮,奉美者誠也有理有禮且者,天下何事不成乎?

夫禮者,理之衣也衣者,養護、美裝且可浣洗之膚也。理禮同源,並質轡行服人,禮悅心理且禮者,可以攝魂。悠悠古風,彬彬耿耿,上可興國,下能啓蒙。世間大禮無於勛格天地而守道,人間大儀莫過於物心齊懿行,大禮大儀非奉精善之美無以示其誠。是故虔秉禮儀而出者,順乎天道公理自得其成而人心自,合乎地道民意自有其功而遠者自親。人心自、遠者自親者自有洪福焉!所以出者之路在於理,而其佳美之境在於禮;有理走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執禮而行於道可近聖賢矣!

禮之於出,若衣之於人出而無禮者,形同出而不著衣也,不著衣而出如何見人更如何事?恭不越人,尊人卑己,睦鄰惜緣,是禮也;便不邊行,輕人重己,遷喬絕裾,非禮也。尤以無敬畏、孝贍、懺悔感恩、寬容、悲憫、儉恭之心者為儆戒,此一者便無禮於至極,極無禮者必險仄而流,流之人,曷可為人?

遇禮者秉彝中正,雍容靈心智敏審交慧覺慎獨,尊不卑亢嚴不該奢予便宜全受益維原見非禮,勿視聽信傳,助於無形,,外靜人

以禮而出可為好一出,為好一出可休一生矣!此即惟出是禮也。

 

 

《惟是論》 七論

 

惟入是虧論

入者,由外而內也引申為進、參與、所獲、合乎。

虧者,善飛之鳥遇外氣不足而難飛也引申為損、缺、負理、幸

人自生始即不斷由此彼,騰那流轉,直至生息完結。由外而內即進參與謂之“入”,入可謂人生之常態。進去,參與,而或成或敗之果,成於順乎天地之道,敗於逆乎天地之道,合乎自然法理。所以入之關鍵在於如何順乎而非逆乎天地之道也。

萬物生成、化、消亡無不歷經重重之銷損,方得見種種之玷缺,其後或無所作為由之趨嚮不該之終結而負理,或本變不利為有利而幸。故虧者乃萬物生存固有彝式也。

天地之道之所能在於廣施普化,過之則溢而抑以衰,不及則補而佈以興盛。無論過之或不及,人冀之未必得,斁之未必廣施普化道之本也,雖弗由人但必人。廣施以撫萬物,普化以毓眾生

萬物眾生凡在必或興衰也者,有空以入,並有順道之積也;空者,無物之穴,以資積之所在也;入則必使空小,空小則必致外氣不足而趨虧;虧者,消耗本體施讓積而轉化為空以解外氣之不足,增益再生所需之空也;有空而入以積,自然可續。衰者,空乏以致之難甚或停滯且本耗仍然而式微;其本體之施讓若抵充本耗尚有餘且能解外氣之不足,則其有虧本空之能,衰可止而興復;其本體之施讓若不足抵充本耗或抵充本耗雖有餘但仍不能解外氣之不足,則其無虧本空之能,衰勢必不止直至消亡

空為萬生之所往,虧為萬變之元始;無空則無以為入,無虧則無以為施。入者循道賾靈,物心合一,志存高遠,性緩氣和,遵養時晦,則可生之空無限。虧者勛格仁慧,襟懷容蕩,玉心活祭,不計人負,但不負人,則可之空不盡。凡生者皆必入,入者或虧或不虧。虧者,實為施也;施者,他生之所依也;生而為他生之所依者,其主之位自立也,且所,其愈強,所依愈,其位愈高,所謂承國之者,堪作社稷之主之難者,為天下之王也。不虧者,除卻自身衰弱無力於施,則必為獨也,獨則其生而萬物不生,終而其生之所依則必失也。世無可依之施者,萬物曷生?萬生曷續?私甚亂神,物淫弭真,正是所有消亡之事物所以消亡之故也。

日竭精於入而決絕於虧者,實昧於生之諦也。生乃入虧之代謝,入虧交迭,鼎新敦化而生無限也。入或可富,不足致貴;虧未必苦,榮則必為。生而即革命也,不自革必被革。所以人須有能入、敢入、善入之智,更須有能虧、敢虧、善虧以捨為得以抑而空之慧。智入者可以得大空,慧虧者可以有大施,大空大施者,可與天地共進退而,可與日月同榮輝而富靈氣,自然惟入是虧可近神靈矣!

 

 

《惟是論》 八論

 

惟度是適論

度者,庶、手也本為人認可引申為計量、拿捏、秉操決

適者,辵、啻也。本為行走、前往引申為合宜、中正、恰當、舒服。

天地萬物有度,凡度有法,法異則同物度之而屬異,然法從道,道藏萬物,規萬變,惟精惟一,異端必詭。故萬物當以道為度,性之是非、格之高低、能之大小、境之雅俗、位之尊卑以度異見分曉。

以道度物,可斷是非、判高低、辨大小、分雅俗、知尊卑。但非人人能之,道依有遠近,度持有親疏;遠近由性,親疏由德;性相差,德相;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物是人非,璋瓦殊異

人者言行也。言行必思,思必有度,度之不同,事不同,是故何人何度,何度何事,百人百狀,千千態也。順道者竟結善果,逆道者終得惡

然人鮮有未行既糾者,凡度必有未適時,人之功成圭表在氣勢之大,更在秉度也,猶桶之大小在長板,容量在短板首前人路,曾幾何英雄豪傑,徵戰沙場,叱吒風雲,氣短妨壽短板劣化為短命,華辰隕繹,或千之堤潰於蟻穴水患氾濫鬧洪災、或飛蝶之翅偶一扇動風起雲湧激狂飆悲劇;復幾多凡夫俗子,圓方道行,韜世鑒澈漸成大器,卑微耀發榮光,逆境崛見,積土成山翠峰軒邈任憑風吹打穩固屹立不動搖、或雲羽化飛若仙競逸形無常態上天闕奇跡。

人時受制於元性,常尊優未必吉,困厄未必凶,於是代有路盡高絕青雲境、孤獨求敗瑤池界者出,道之鍾愛也。

嗟夫!天地有道,凡事皆喜,所以未喜,蓋度未適也。

至若天地斁之而悲摧者,無可哀哉!得之罹禍,失之祛患,斯為迭代賡衍之必失爾。且尤當惕厲之愚慈有毒、偽善有害者,實與慧雲仁撫不可同語也。

所以人之竅盡在彝格志、前後進退之計量、拿捏、秉操決是否合宜、中正、恰當、舒服也。謹小慎微、思忖定奪則必計量、拿捏是謂度之;斟酌推敲、運神比對則必秉鑒操決可謂再度之;積善益靈、允執厥中則必合宜、中正是謂適之;性緩氣和、天地人一則必恰當、舒服可謂再適之。凡事一再度之,一再適之,惟度是適天下何為而不善乎?

 

 

《惟是論》 九論

 

惟利是

利者,刀起禾斷也引申為益處、便宜

者,多個日出而作之人也引申為多、繁

化,萬物袞袞霄壤之間,獨人靈至慧,幼即承施傳化,彰著才敏穎悟,實天地偏祐也。造物人勛格天地,慕求美善,崇尚公義,化毓綿延之道責;予人物心合一,曠懷河山,齊享並榮,億萬斯年之王範;委主事乾坤,撫愛萬物,智陶慧鈞,自革賡續之使命。道責、王範、使命者社會之屬,榮幸隆至,無盡之福也。

噫吁嚱!神乎靈哉!天地人,厥恩莫大焉!

社者,示土也;示者,顯明、祭祀、景仰、共也;土者,萬物之本、資之元也;示土者,同祭共享天物會者,相依並存之分,聚合功也社會者,同祭共享天物,聚合而就其功,互為存續據恃之眾也。

人生而會也,享同生,容依賡化,物阜人康,資盡難存,撫鞠眾靈有序無過,天地之道也。

人者上可知天,神交明天圓;下可曉地,靈通地方。是故人當強而利方不忝為人。強而不利,利盡在己,則必失衡而犯,蓋利盡在己為暴利,暴利必致暴力也利盡在己者必摧之,強而利必擁之,天地之道也。

生之利源自天地,天地之惠豈無窮乎?眾生不可貪也,貪必過,過則天地必失衡,失衡之天地,亂象紛呈,萬物相去災患弗遠矣!義不罔法,節不越度,天地之道也。

寥廓星空所以壯觀非私利也,江河山川所以至美非專益也。夫利眾之利恆美於獨利之強也。不屬勿奢,既屬則光,亦天地之道也

人皆因萬物而生存。人物同生共榮,相得益彰道之本焉。為己非道天必誅之、地必滅之。勛格天地物心並禕,醍醐廣施膏脂普惠,是謂至雅。所以利者非益眾無以愈其成。一,一苦眾,卑耗善施者,高尚也;不囿於物而制御心者,有福也。此正是人之尊擁王範,綿延續世也。

然放眼天下,懶惰、自私、貪婪、虛偽、傲慢、愚頑、偏狹之人隨處可見;眸四顧,正直、果敢、寬宏、坦淳、樸厚、淵博、雍容之士鳳毛麟角。利令智昏、見利忘義、損人利己、急功近利而不省覺者日眾。嗚呼!人雖神智靈慧,復何能以抗天地之道哉?

人之為長乃天地所賜、道之所託也,無社稷之保則不安,無會眾之護則不全。而社稷之保非獨身者可獲,會眾之護非離群者能得。維人物相一厥眾生互也。善虧者益惡入者倍失;作人之功力在於公利而非功利也曰:厚道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矣

古來信奉天下熙熙,為利來者,已久矣!天下攘攘,為利往者,已遠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者,已矣!故我類紛爭無處不在,人禍戰事連綿不絕,實為吾儕之莫大悲。何時天下熙熙,為道來,天下攘攘,為義往,人人能惟利是則天和地諧,人間天上一矣!

 

 

《惟是論》 十論

 

惟躬是瘁論

躬者,軀體脊柱可彎曲也。引申為彎身、親為、運作、執、展施

瘁者,勞而至盡。引申為竭於功,效於業,盡善盡美

大凡常理人人習知,素言其一二,蓋無謂難者,然人生各異,可有玄機乎?

世有奸邪者不得其,無惑也;良善而勤勉者不得其所,何?躬而非瘁也。非瘁者,或外因不協,或內因不調

外因不協者,無可怨懟,但有可內省,忽略於外麻痺於環漏,豈可推諉乎?外因不協,而不轉圜變通,豈為外因乎?

內因不調者,或思之不週,或為不力思之不週若非天賦有缺,則必敬而未明道,猶若夜行迷途者體固碩強壯,行行不輟,迷離,終也不能至遠,此當廣納良諫、博取眾長以增智;為不力則定是撫而未盡其忠,本可成而未成,如僥倖而作之,常略小疾,久而積小疾為大病,觀之若素,實外強中乾,每當所事有競,豈有不輸之理哉?凡此必不拒缺憾而積非成悲,當常責躬省過、克盡厥職以益慧也。

若夫功德兼備、成就卓異者,無疑循道自然、求同物心,功高無上,然其躬且瘁爾必為要因,無以是代也。

凡事有定數,數有格律,不可或忽。位不在其格,規不合其律,則永無事成可言矣。

亙古至今,循道者皆有其福,悖道者均取其禍。噫!人不自救,何以救之?戴天履地,克艱踧踖,卑以自牧大器後已。緣道所事而極致,則事必善矣!此即玄機所在也。

天下大事必於細,細有其法,法藴神猷。智力耦合,如臂如機;慧心化毓,如指如器;格以其位,律以其規;舉力以成,精忠以就;躬執瘁行,殫時竭空;韜志潛存,鑒越格勛,風澤骨清,再見堯舜之日不久矣!

躬非人人為之,所以非人人善其終;躬而未必人人瘁,所以躬而未必人人得其所故而世間不乏靈敏思逸之人,卻少有可資弘延之業,其因或不一,難避躬而非瘁之嫌。非竭盡能則無以為瘁,非瘁則無極致之人生,更無成勛步雲之佳境是故,躬者無奇,瘁見道行,能躬善瘁可堪大任,惟躬是瘁則可膺大榮之業矣!

 

《惟是論》 附錄

 

格律

格者,天其位也;律者,萬物之規也;格律者,在必歸其位,為定,天地之道也。

黃金者,天生貴重大成形庸剛柔,稟性韌恆。一為萬物量之衡又為分寸取捨之也。是故凡有形之物,象態構結、具質價從厥數,過之則過,不及則

圓方者,天圓地方萬物之藏神施靈化異端雲壤一為圓攸廣施普惠又為方關積化聚也。是故凡無形之事,生成存續、運行宗,胥循該理協和則盛扞格則衰

道弔歧詭,神靜靈動,施化變,翻覆蒼黃;凡在有理,各歸其有其其數邈絕,時空機轉,殷實玄虛,捭闔滄桑。

玄理天父,殷行地母;萬物袞袞,存互;凡各依其律其規其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洋洋大觀,萬歸道。

夫允執厥中,雍容太平。天地寓言,凝為格律

黃金格形物

圓方律殷虛

弔詭天數機

萬象有同術

噫乎哉!天地蒼茫,出格律洞洞屬屬,俯仰無恧。

 

《惟是論》 跋文

 

後語

久熏於凡世俗界,吾曾一度偏頗於物,而忽略於心,然隨著多年蹇舛挫痛後之思辨時感人之關事物,性所屬無一可物抑或心之範疇而得完滿詮釋者也。如:仁義禮智信物乎心乎言有窮而意無盡心乎?孟母三遷心乎?觸景生情物乎心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物乎心乎?逢危袖手物乎心乎?國間交善則民間交好必盛物乎心乎?禮輕人意重物乎心乎?地獄之側即天堂心乎?抱柱之信物乎心乎?傲慢與偏見物乎心乎?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物乎心乎?望梅止渴、祖傳家訓、肉食者鄙、臥薪嘗膽、蒙恩無覺、家書抵萬金、以容取人、窮而後工、使功不如使過、文化……物乎心乎?時移人定,物非人是,久來之疑惑漸化成我生之矣,凡人之相關者必為天地之道下介間既非全物非全之物心並存之在也惟物心同一,方人物相生,惟是論,且此信與日強,洞洞屬屬然不敢越雷池半步,且彼感將月共親,雍雍恬恬然盡受於天地人間。

生可休越,雖難但為,非惟是者不能也。

                                    2014511日·子时

                                      皇甫彝良 于北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