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伟征的头像

何伟征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7/02
分享

歌咏境界与遐思的无感伤

怎样正确对待诗作的好与不好?或许是一个难题。基本上,读诗不必刻意纠结于外化的韵律,形式上的四平八稳,被无关痛痒的押韵束缚手脚,用简洁平实语言表达激切情感,关注生活和身边的人,以及纯粹的真实生存状态,并且充满了想象力,即可作为可读之诗歌作品。石潭对于诗歌的理解与众不同,有自己创新意识,形式自由,他的创作实践服务于内心最真实的表述,不拘泥古典诗词的意境而止步不前,但是,在平淡无奇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歌咏的意味,及其萦绕文字之上颇具质感的境界。认真读一读石潭的诗作,便会发现遐想在延伸中悠长,没有感伤情绪,大多寄予了希冀,引领读者进入心情愉悦的吸引力与心绪中的几分快感。

若要毫不隐晦观点,不流于形式,不引述一些具体诗句,不作无意义的吹捧,保持作品原汁原味,来一次总结性解读,直接了当地叙述,便可从四个方面领略石潭诗歌的本来面目,以及用联想振作精神的力度。

一、无所谓趋近“美”的感觉,有实实在在描写足够。

石潭的诗不追求唯美主义色彩,取民间笔法来抒情达意,不空洞无物,往往都据实描写在场感觉,表现出真实的场景,一是一,二是二,就好比他的处事为人,朴实而不虚伪,诚恳而又乐于助人,实实在在。当然,石潭遣词造句从未采用陈词滥调,恰当地运用一些常用词汇,还原真,勾勒灵动的山水景色,表现人性所在,也不会将情绪化的冲动宣泄在作品中,为了写诗而写诗,等同于分行的文字,但也绝不作敷衍了事状,更不会一贯到底罢了。而是由生活化的情感,熟识的人物与不可忘却的记忆,配以个性化的想象,用个人经历回首眼下需要怀想的许多感人往事,寄情于光线、海边、月色及云朵等等日常物象,乃至于对这个世间的些许认同感,对生活满怀信心,觅得一种恋恋不忘的情结归宿。所以,石潭诗歌的定义便有了新的内涵,着实叫人耳目一新。

单纯从艺术性看,写作手法上,修饰的部分少,必要的意象、跳跃感,甚至于比喻、通感之类的修辞,在石潭作品之中都有一定的呈现,但是不过于矫情,不剪枝裁叶做技巧的奴隶,朴实无华,任其自然生长,靠平铺直叙的笔触写作熟悉的人、精彩的风物、动人的事迹和无尽的想象。因此,读石潭的诗,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能够感受世上所拥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诗意化的必备元素,做到有益无害,跟着生活的正常节拍,观赏晴天或雨季之间的变换,进而完成诗意的生活与生活的诗意再现,并在摒弃美感因素的状况下,走进平凡人平凡的内心世界。

如此下去,美感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现实很骨感,不可能遍地美感泛起,再多的想象皆无济于事。有一天真的回到足下一方土地上,荒郊野草芬芳四溢,便没有了那么多美感供人来享受,需用真情表意,更多的是夯实本真的情,直抒胸臆,做一个善意与良知的诗歌践行者。因而,由创作实践中来,产生石潭诗歌的独特性即为此。原原本本的表达将是不变的个性。

二、信手拈来,不张扬情动于中发于言的夸张表述。

无疑,写诗不需要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搞得那么艰辛,只要亲身碰见,有所感悟,或者邂逅某一段激情时刻,都是可以拾掇很多的素材,引发灵感萌动。此为诗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个体创作实践中,石潭不是苦行僧,就这皎洁月光低头沉吟,钻牛角尖似的,为几个字大费脑筋,甚或一夜愁白了头。他最动情处便是将内敛的情愫作核心应用,波澜不惊,一旦思维成熟,就在潜移默化中一挥而就,直抵诗画图景,却不可能将喜怒哀乐写在脸上,透过外表一股脑儿倾泻出心中的想法、迫切言辞,显得无比急切、不成熟,简单到看上去没有一点点内涵。相反,在初夏时节,若摘一片叶子,便能闻到悠远时代的幽香,仿佛是在内心之中随心地表达一片绿意,依傍波浪涌动,守望着长起来的摇曳水草,期盼春天之永驻。这才是石潭诗歌所以动情的最真实意义。

是随性而为,不是任性挥洒,其代表了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待时机成熟了,提笔既能成篇,又能飘扬着春意盎然,春季里匆匆的步履,并非自作多情,自造虚拟的情境,表一些虚假的情,重复久违过了的事。石潭善于发现寻常的事体,注意观察生活及自然物,身边的亲人,过去的事,属于自己的感动,觅得所能够打动人心的片刻,然后,以诗的语言书写出来,出示给别人看。信手得来的感觉领受着舒心与快感。

值此,秉持一颗实在心,凡事从不掺假,不只是嘴上表白,不浮夸。但求做事求务实,写诗更加求务实,便成为了石潭创作永恒的主题。

三、平淡表述,丰富想象下隐含着咏叹歌吟的境界。

石潭的诗作好懂又耐看,当实际内容真正入眼入心了,他的淡无非是在诗歌境界里的无尽歌咏,变得节奏感十足,环环相扣,字里行间,而且是在尽情表白心中的感动,跟从雷雨、月光描摹世俗与想象并行之路,此间,接受接踵而至的震撼效应,以联想为本,用作者的想象力充实读者的想象空间。这一种述说便是可读性即时的展现。此为境界,可以存在于行进中的诸多感知,可以更为灵活实用,不舍弃展开联想的做法。生活可以平淡,想象不可以平淡,同时,从外在上看并不同于传统诗歌刻板的韵调与格律,及至同一字数分行的固定格式,力图表达心事、凝望与眼底所见到一切事物的完整性,它的不可或缺。实际上,没有想象根本不可靠,毕竟,平凡之中隐藏着歌咏因素,需要想象来填补、支撑。

譬如,染绿了的江南,微雨下的花格子雨伞,长江岸边的花草树木,一眼望去,年年春季如此风景,再平淡不过了。有境界在,想象力也就开始爆发了,富于人们的可能是经年累月的彩云,也可能是梦里的芦苇、青蒿、红蜻蜓,这些都能串联一处,构想成石潭笔端的诗歌句子,一首首别具特色的诗篇,扑向眼帘,印在狂跳的心中,回味深长。

石潭的诗作表述直截了当,行文流畅,平淡叙事的语言,可歌可咏之中不乏想象境界,几乎没有暗藏什么隐语,心底澄澈,透明的触手可及,感染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亲切感。的确,平淡的写作,与下意识的想象力有机结合,那么,绝不是一日之功,难度肯定远远大于一般人的想象力。此一特点鲜明,非同一般,俨然个性的表现,亦不可小觑。

四、把持细节,在生活中提炼纯真与“善”的现实意义。

并无沿袭别人的创作思路,本着自身的生活现状,拥有自己特色的细节性描写。诗歌的具象紧紧跟意象相照应,完美结合起来,已经是成功了一大半,最起码,能堪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诗。石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所刻画出的细节都集中显示了他对周边事物的态度,由自我联想起始,步步推进,以性本善的原则看待生活中的真,发挥内心想象的纯。顺其自然,意象的磁性表达,对于善的指向性,都是具象物事中的心灵感应,比方,不随波飞舞的忧愁,崇湖边上的芳草,石头一般的直白,包括生日体验,都是可以感觉到的真实体悟,抵达现实中的真诚。

可见,石潭是个很会生活也懂得生活的诗人。他注重留意平常细节化的表现形式,回忆过去,俯身下去拾遗、捡漏,采集所能够感人肺腑的情节,可资利用的创作素材,逐一将心的感动铺陈纸面上,化作长长的岁月,水稻田里的秘密,高高飞翔的鸟翅。至亲至纯,酒旗飘飘飞舞,在沉醉迷蒙中,从草尖划过草根,将要承担的重量,以至祈愿、仰望和凝视,都在纯粹中反映出真的本性、善的现实意义。这些无不表现出了石潭诗作的思想高度。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得失。这话确实不错。置于石潭的诗歌创作意识中,从某种意义上辨析,不但细节决定一切,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意义,作深入一步思忖,存在着现实的纯真之所在,作为一个人的善良本分。写诗,莫过于营造歌咏的境界,让人入情入境,感化其中,关于想象力,也关于貌似感伤实则无感伤的愉快。石潭的诗均已到了一定水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