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卫先庆的头像

卫先庆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4/10
分享

岁月深处的英雄壮歌       ——读金一南《浴血荣光》

读完金一南教授又一力作《浴血荣光》,心里感觉颇不轻松,沉甸甸的。透过厚厚的党史积尘,那些为信仰而九死一生的最早的一批党员、第一代领袖人物,那些蹈烈火而重生的革命先驱历经苦难、浴血而辉煌、荣光的命运,耐人咀嚼,让我们无比虔诚地品味历史曾经滚过的激流与轰鸣。

第一次翻开书,心头并无多少期待,“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种标准化、常规式的问答模式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在仔细品读98篇文字中撩拨你探寻答案欲望的层层设问和对一个个历史谜团的解答后,便无法释卷,难以释怀。

“我们发展迅猛。前面等待我们的难道是一个无根的未来?社会面貌变化巨大。难道今天的一切真的与过去毫无关联?我们已经走过很长的路程。我们还记得当初出发的理由吗?一个民族的崛起,仅仅是物质的堆积?我们还有没有崇高的信仰?还有没有凝练的精神?”开篇序言中,一系列的追问巧妙地从人们面临的现实困惑切入主题,通过连贯而具体的解读,徐徐揭开中共第一代领袖们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抉择与最后的命运,在客观、生动、真实、深刻地描述那段岁月痕迹,评点若干重大事件和数十位重要人物的功过是非的同时,分析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和抉择,分析着他们不同的成长路径、性格、心态、品行和情感。在问答之间将灵感火花汇聚成为一支思想的火炬,得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来自神的赋予,而是来自人的奋斗。不是来自天赐机缘,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英勇献身”的结论。由此我以为,作者是在为自己的精神理想和心灵追寻而写作,使得在央广《党史开讲》栏目基础上,增补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经过潜心创作一年写成的《浴血荣光》一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跨越时空的历史视角。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未来。他在接受访谈时说:“我们不能拥有一个无根的未来,历史是兴衰是命运,更是财富。”对此,他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苦难辉煌》与《浴血荣光》深入地了解我们党的历史,了解共产党人为信仰而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这两本书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的奋斗历史。《苦难辉煌》是以时间为主线,从国际、国内和当时世界整体格局出发全景式的展现党的历史;而《浴血荣光》则是以党的最早一批党员、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为线索叙述党的历史,对人物评价更具体、更完整。从中我们遇到众多伟大的心灵,他们凭着坚定的信仰塑造并改变了中国。今天回顾历史不可能离开今天的视角。但决不能以今天的臆测强加于历史。作者针对社会上一些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机缘等观点,鲜明地指出:“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最严峻的考验,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所以才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嬗变和大浪淘沙的淘汰。”他还以“1949年全国解放时党员人数为300万,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这样一个我们并未完全意识的铁定事实,给出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的响亮回答。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使他的作品具备了可读可信,有益有用的特点。

追寻梦想的价值取向。作者写作《浴血荣光》,分明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刻的思考力,书中始终贯穿着对信念的坚守和对梦想的追寻。以自身对党史更为全面、深透、立体的观察与了解,提出诸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的设问,实质上是将历史的脉络镌刻于民族精神的坐标上,努力寻找一个1921年成立的政党,一个1927年创建的军队,面对强大的对手,20多年时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夺取全国政权的密码,进而挖掘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千千万万人的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真谛。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的特写与某个阶段历史内涵的放大,讲述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如对陈独秀刚烈不屈性格的有力勾画;对毛泽东真人真性情的真诚揭示;对周恩来在重大历史事件关头通过组织与协调,把党的力量凝聚一起的贡献的由衷赞叹;对李立三在安源煤矿罢工和南昌起义中所起重要作用的生动正名;对朱德以坚定的意志为保留革命队伍所起作用的重新认识;对寻淮洲、刘畴西、胡天桃等红军将领衣衫褴褛却依旧坚贞不屈的形象的深情描绘等等,还人物以个性与血性,还事实以真相与本来面目,从岁月深处矗立起一群巍峨的雕像。呈现出革命先驱者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艰苦卓绝的拼搏与奋斗,为追寻信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境界。让人油然而生赞佩崇敬之情,也使人感受到党史依然葆有的那种激动人心的新鲜与魅力。

承载使命的英雄情结。在作者看来,人类的力量,人类的信念,总是以英雄的精神为主干,通过英雄的境界来表达。为此,英雄主义、英雄境界、英雄风骨赋予《浴血荣光》撼人心魄的力量。如朱德要求入党,因“军阀身份”被陈独秀拒之门外后毫不气馁,追到德国才加入党组织;徐海东服从中央领导立场坚定,拒绝张国焘的分裂行为;陈赓为信仰舍生忘死,弃蒋而去,投身革命;左权、彭雪枫血洒疆场,英年早逝等等,他们是骨干、是火种、是脊梁、是英雄,代表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中最富于生命、最富于朝气的新生力量。正是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壮举,成为一面旗帜,印刻着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塑造着高尚的生命和灵魂,支撑着民族的信心和力量。与英雄相伴同行,接受英雄精神的熏陶洗礼,也是从《浴血荣光》中得到的最厚重的收获。

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能战胜剑。”《浴血荣光》便是这样一部合二为一、以思想为剑、闪耀着思想锋芒的著作。正如书中所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今天回顾过去,主要目的是着眼于未来”。同时,作者在接受记者访谈时也表明相同的观点:“今天回顾那段历史,不是为了歌颂当时的伟大、光荣、正确,而是为了追溯力量的来源并延续这种力量。只有继承这种力量的根本,中华民族才能有真正的未来。”是的,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多一些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追溯和探寻,不仅关乎民族心灵的建构,更关乎民族的未来与兴亡,有助于实现对民族精神、信仰和理想的坚守、传承和创新。尤其对中国来说,这一点更为珍贵。

(首发于2012年11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读书与学习”专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