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卫先庆的头像

卫先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07
分享

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诗人元稹的这首咏菊诗,既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特殊爱菊之情,更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表达的是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菊花,虽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作为“黄花九月傲清霜,百花满园无此香”的傲霜之花,在深秋季节,百花凋零之时,却能绽放盛开,璀璨烂漫,一片锦绣,为秋日湖光山色增添异彩,为萧杀大地带来生机。这种后凋、谢尽无花的独特之处,千百年来自然被人们所珍爱、所偏爱。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前,便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说,与梅、兰、竹并列,号称花中“四君子”,是深受人们喜爱、最富民族色彩的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菊,古作“鞠”,只有黄色一种,故又叫黄花。经历代精心培植,如今已是五彩缤纷,丰富各异,品种层出达三千多种,为诸花之冠,既有黄、红、紫、白、绿、赭等色,还有一花双色,可谓是光华璀璨,仪态万千,巧夺天工,美不胜收。其色彩,或白的素洁,或黄的淡雅,或红的沉稳,或紫的深厚。如名品“墨麒麟”,紫得发黑,像黑丝绒般柔美光洁;“羽衣舞”,淡雅雪青色,飘飘然像披羽衣起舞;“湖上月”,淡白色,盛开如湖上明月;“鸳鸯”,一半黄、一半紫,如情侣艳美潇洒;“帅旗”,瓣面黄色,瓣里红色,壮丽如元帅大旗。其仪态,或飘若浮云、风姿绰约;或矫若惊龙,若舞若飞。如“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有的象火焰那样热烈;有的象羽毛那样轻柔……”(作家秦牧语)别说观赏品味,单看“嫦娥奔月”、“十丈珠帘”、“芙蓉托桂”等富含诗情画意的名字,便让人陶醉而心旷神怡了。

难怪自从有菊花以来,文人逸士无不对它尽力赞扬,吟咏不绝。有的甚至常以它自比,以它为友,寄以深情厚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曾“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岑参留下“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孟浩然总要“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更是爱菊成癖,他去职归隐后,不仅栽菊、赏菊,而且咏菊喻志:“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以此表达他远离浊世,孤芳自赏的心境。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可见,菊花成了历代文人托物言志的典型。然而,写菊花写出新意,在立意上与古人大异其趣的,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在《采桑子·重阳》中的一句“战地黄花分外香”,不仅欣赏菊花傲霜的风采,更欣赏菊花怒放于“战地”的馨香,一个“香”字托出的是激赏之情,赞美之意,实际上是对革命战争和红军将士的歌颂。

“锦烂重阳节到时,繁花梦里傲霜枝。”古人有重阳节赏菊的风习,流传至今,已不限于重阳。如今每逢秋冬季节,南北各地许多城市都举办菊展,开封市还把菊花定为“市花”,种菊、赏菊已成为时尚,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可以说,菊花是秋天的灵魂。它在秋天中展现着勃发的英姿,它在秋风里点染着瑰丽的光彩,传递着悦人的清香,洋溢着生命的美和生命的活力。

菊花美哉,美哉菊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