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贽鹣的头像

刘贽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23
分享

弋阳甜茶,甜蜜的记忆滋味

刘贽鹣

弋阳北部从漆工镇往西曾是徽饶古道穿信州府西门,延伸进入赣中、赣南地区的陆路通道。公元1192年,江东转运副使杨万里贬任赣州知府,那年3月,他从安徽皖南出发,过漆工松源,写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诗歌在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乐观主义基调中,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带山山相连、回环不断的美丽景致。

在弋阳北部这片起伏不断的低山丘陵间,生长着丰富的野生果树、茶树。漫山遍野的野板栗、甜槠、野百合、野核桃、猕猴桃、枣、枇杷、桃、李、柑、毛花杨桃季节性开花结果,源源不断地补充当地食物形态,甜是共同属性。弋阳多穗石栎生长在它们中间,也很甜,但它显然独树一格,滋味也是与众不同。

弋阳多穗石栎为常绿小乔木、壳斗科石栎属植物,别名甜茶、甜叶子树、胖稠、甜味茶、大叶稠子、苷茶、多穗柯,曾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且以野生形态零星分布在弋阳北部漆工,三县岭,曹溪,中畈等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间。

每年立春至谷雨前后,万物复苏,沉寂一冬的弋阳多穗石栎绽放新芽,红绿相杂,鲜嫩可爱,当地村民相约而出,一年一度的甜茶制作至此拉开序幕。

传统工艺以手工制作为主,杀青、揉捻、干燥,三个环节,看起来不复杂,但要做出色香味形俱全的弋阳甜茶,凭的是感觉和经验,而这种感觉和经验非三年五载难以练成。

杀青采用先抛后焖的方法,以芽叶完整不断碎、无青草气、无烟焦气、手捏成团、手松散开、叶色翠绿、香气清爽为佳。揉捻,轻一重一轻,手法要得当,须揉到茶团有汁液渗出,茶条成型为止。最后一个过程是干燥。将条索形的揉捻叶炒成颗粒圆形的成型过程,重要的是耐心,包括锅中填料多少、时间控制、顺序前后,每一个环节都要清楚不含糊,更要等得住,不急不缓、不温不火。看到甜茶表面起霜,全部干燥形成颗粒,这时候才算圆满完成。

弋阳甜茶的制作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漆工、三县岭镇附近出产的谢源茶曾是“四方争重价购之”的“茶中绝品”。明朝宁王朱宸濠喜爱谢源茶,每年谷雨清明节前勒令地方官府送去大量新茶,予取予夺。正德十五年(1521年)宁王朱宸濠因谋反论罪伏诛,弋阳官员、百姓为此如释重负,放爆竹庆祝,时任吏部左侍郎的弋阳人汪伟写下一首诗记录此事,诗名为《春日谢源吃茶》:“年年春到苦鞭挞,节近清明巳饼茶。寄语江南诸草木,今年安意养生芽。”诗中表达与民同庆的喜悦,并告慰谢源茶树,从此可以“安意养生芽”了。

之后,清代、民国及建国后多版弋阳地方志书中,均有弋阳甜茶制作及饮用习俗的记录。

弋阳多穗石栎属药食同源植物,兼具茶、糖、药三种功能,古人多用做清热解毒和安神降压之用。现代生物科技检测对其降脂、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功效有了更科学的认知,多穗石栎因此被誉为“树上的虫草”。适时采摘,按照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制作,制成的弋阳甜茶有很高的甜味,而且香气浓郁,色泽鲜艳,性平味甘,药茶同功。

弋阳甜茶代表的,更是一种独特的地方生活方式。

从野外采摘、手工制作到日常饮茶,招待客人,亲友馈赠,一杯温暖人心的弋阳甜茶,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细节和独特的地方情怀,需要坐下来细品、回味,甜蜜的滋味如此绵柔悠长,犹如记忆中的味道,值得永远珍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