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苟文彬的头像

苟文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02
分享

祖传墨斗里的家风

广东佛山 苟文彬

听爷爷讲,我们是木匠世家,爷爷从曾祖父那里继承衣钵。1970年代末,大伯父军队转业成了国家干部,爷爷就把木匠手艺传给老二——我的父亲。这门手艺,成了我们一家副业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些木匠工具装在一个专用背篓里,有斧头、大改锯、小手锯、大平刨、小推刨、凿子、脚踩钻等。众多工具中,我最喜欢的是那把祖传铁制的墨斗。墨斗有点儿像夏秋田间蹦跶的蚂蚱,斗就像蚂蚱的头,里面装着一团棉纱和墨汁;后端有个绞盘,绞盘上缠着棉线,圆滚滚的像蚂蚱的肚子。墨斗与绞盘用铁梁连着,一根拐棍穿过两条梁和绞盘中轴连成一体。棉线穿过墨斗中间对称的两个孔,线端系在墨斗前一个带环的锥子上(注:锥子又名班母,为纪念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墨斗的故事而得名)。再配上一根用竹片制成的墨签,就成了木匠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

使用前,要跟墨斗里注入一定量的墨汁,以便棉线穿行时充分浸湿。有时墨汁用完,父亲就去灶台铲锅灰和在水中。碰到哥哥、妹妹和我在身边,总会跟我们脸上抹两团,兄妹仨就会指着彼此“咯咯咯”欢笑不停。有时被奶奶或者母亲瞅见,总不免先嗔怪父亲两句,然后再拿条毛巾,逮着东躲西藏的孩子们洗脸。

俗话说:木匠的墨斗一条线。墨斗的主要作用是“弹线”,不管是建木结构房子,还是做衣柜、橱柜、桌子等,都离不开它。一棵大树要经过几轮弹线,才能成为有用之木,最后组装好才能成为有用器具。铲皮弹线后的大树,经大改锯沿着弹线轨迹改出木板或木方,有厚薄,也有宽窄。

父亲的木匠手艺主要是打水桶、粪桶、猪食桶、脚盆、黄桶等日用器具。他练就了一个人拖大锯的本事,而且左右两边从不走线歪墨。仅凭这一绝技,就让村里村外同行赞叹不已。我稍大一些,父亲就让我帮他“掌锯”。就是他在大锯另一端负责出力拖锯,我负责扶住大锯另一端,察看锯子是否走线。有时见父亲累得满头大汗,我也暗地里出点儿力气,但经常好心办坏事,锯子偏离了墨线。这时,父亲就会安慰我:“没事,我预多了厚度的,再矫直回来就好了。”

我忍不住问父亲:“既然你技术那么好,为何还要弹墨线,直接改锯不是更省事更快吗?”

父亲说:“姜太公有句话叫: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有了墨线,我就能做到物尽其用。如果没有墨线,改出来的木板厚薄不一,不仅造成浪费,反而后面加工耗费更多工时。”

父亲靠着有一把墨斗的木匠手艺,没读啥书却成了远近闻名的“苟博士”(乡里人对木匠的尊称)。而我靠父亲做木匠手艺挣来的钱,读了一些书,国家还分配了工作。

后来我离职南下闯荡。临行前,父亲说:“有艺走遍天下,无艺寸步难跨。你此前所学,是否能派上用场,尚不可知。虽前途未卜,万事定当像墨斗弹线那样,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一定靠自己努力,决不走歪门邪路。你不继承祖传手艺也罢,万不可污了这把祖传墨斗的名声。”

离开父母,远离家乡,我跟许多南下务工的弄潮儿一样,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终于他乡成故乡。在南方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定居经年,从不曾忘记那传家的墨斗,从不敢忘记父亲的话。

到21世纪初,随着现代工业的飞跃发展,许多胶质、铝质家庭日用器具替代了木质用具,父亲从此“失业”。前年翻建房子,父亲扔掉了不少东西,唯独留下了祖辈传下来的木匠工具。而今这把墨斗已烂穿底,班母、墨线也朽烂无踪,但父亲依然珍藏着它。也许是这把墨斗里,蕴藏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风吧。

(《祖传墨斗里的家风》,首发于《佛山日报》2022年10月3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