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多少遐思、多少惆怅,夜深人静,清洁若水 ,长安清风月明。
今月曾经照古人,皓月当空,月还是那轮月,但此月已不是今月,是长安古道的月吧?一下子让人敬仰和遥想,遥想千年的过往里,千年之外的那轮明月。问月:月色依旧如水,凉风依旧清凉。
夜半潮生看串月,在苏州太湖的串月长桥上,已穿越两千五百年,一位沧桑的男人携一位年轻花容月貌的姑娘从这里泛舟入湖,夜色清朗,楞枷塔下,澄澈万里,湖波山岚,一片清光,泛月湖心,弦歌之声,音韵曼妙。
这男子便是范蠡,这女子就是西施。
面对苍穹明月,李白说出世间的如此的美好,千金散尽,请尽情享受人生,莫让金樽空对着月亮。无论你身居长安,还是你们在五湖的那条船上,清冷的月光里,享受千年里你那一低头的娇羞,一如湖面上的莲花盛开。
而你却那条船上穿一袭华美的袍,流芳了千年,甚至将流芳永世华年!
因为你是范蠡,集完美于一身!
一
范蠡说勾践,屈平去怀王。
——唐·李白
说起范蠡,总让我想到小时候学的一个成语叫卧薪尝胆的成语。
讲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了,他发誓要报仇,晚上睡在柴房,还在屋里的梁上悬挂着一颗苦胆,每天都要去舔两下,用来时刻告诉自己,不要忘记曾经所受的苦难。最后,越王勾践复仇成功了。
母亲总拿这个成语教育我。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而不知道有一个叫范蠡的名字。长大后,范蠡是这个成语的始作俑者,不由得暗暗佩服范蠡这个人物了。
如果没有范蠡“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的智慧,就没有“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烽火连三月,越国与吴国交战,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的大败,带着仅剩的五千兵卒逃入会稽山。勾践穷途末路之际,他向勾践讲述了并劝勾践他劝说勾践忍辱投降,伺机报仇雪恨。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特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如果没有范蠡,那越王勾践是不可能打败吴国的。范蠡一心扶持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励精图治,忠诚勤勉,终于灭吴,成就了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如果没有范蠡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越国就没有历史长河中的繁华一梦!
如果没有范蠡与文种拟定了兴越灭吴的九种策略,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子——西施,并对西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打造,使得西施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间谍,谱写了一曲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的动听的乐符,也成就了一位绝世佳人。
世事造英雄,英雄创造历史。
滚滚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淘尽尊者英雄!
我们是来着,来者致敬尊者!就像悬挂在滚滚红尘里的长安三万里的那轮明月,一如碧空里的白月光一样,一直在为尊者唱着颂歌!
光照千秋!
二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唐·王维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读一读李白写的《西施》一曲,一下子游走于两千五百年前的那条清溪边,芳草萋萋,蒹葭苍苍,鱼跃水面,青浦满河,风景美的一如你那温柔的面颊,在你温柔低头的一刹那间,灿烂了有灿烂。
你玉面春风,黛眉红妆,金齿木屐,素足像浓霜一样雪白裸露,夺人眼目,令观者心旌摇曳。
你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你轻轻地拨开绿水悠然浣纱,清波一样淡定闲适。
你就是沉鱼,你就是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的史诗级美女,后人尊称“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 ,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
因为范蠡,西施芳华流转。
因为西施,范蠡千年一爱,却成就了千古绝唱。
春秋战国,烽火岁月,狼烟四起,战事不断。
历史造就英雄,英雄制造传说。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勾践依据范蠡和文种“灭吴九术”复兴越国,其中最成功的是在苎萝山下觅得西施、郑旦,将二人献于夫差。
在苎萝山下觅得西施、郑旦后,把她们送到会稽都城学习宫廷歌舞整整三年,然后将才艺双绝的双姝献送吴王夫差。
那一年,越王勾践征召绝色美艳,西施扬起蛾眉昂然赴吴。吴王宠爱西施,将她安宿在馆娃宫,深宫清锁,音信渺远,高不可攀。
那一年,越国上下卧薪尝胆,汲取教训,终灭吴国。
那一年,大漠落日,当夫差的吴国被越国破灭后,西施随范蠡而去,永远不再复返。
那一年,都是因缘和合,西施与范蠡原本私订终身,为复国大计献身入吴,所以当强吴覆灭后,范蠡急流勇退。
李白《子夜四时歌 夏歌》: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镜湖浩瀚三百里,到处都是含苞待放的荷花。春夏之交的五月,西施泛舟采莲。由于美名远扬,引起围观,人人一睹芳容。西施采莲回舟归去不及满月,便进入越王的锦绣宫殿。
古希腊的海伦的美貌,发生了一场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在《荷马史诗》中,女先知卡桑德拉看见海伦第一眼,便预言海伦将为特洛伊城带来灭顶之灾。正如《佳人歌》唱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位美女的出现,真的能倾城倾国么?
三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唐·温庭筠
身轻如蝶,闲适若鱼,游走于青山绿水。
一身素衣,反手于背,胸怀天下万物之灵。
退隐,是一个古代的词,也是滚滚红尘中的超脱之词。
在功成名就,范蠡却选择了隐退。
他的退隐,不是一般是人行走江湖,也不是一般是人突然看透了爱恨情仇,厌倦了刀剑厮杀,然后一个人静静远离江湖,去往山野。
而范蠡就像陶渊明一样清净无为的隐退,东篱采几朵菊花,还能以悠闲自若的心看看南山的人,风轻而云淡,生性淡泊,一心求静,不恋红尘。
是道家讲的无为吧?
范蠡认为自己在有功于越王的情况下,难以久居。因为他深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只可与之共患难,难以与之同安乐。
一封信,是范蠡隐退的秘密吧?
范蠡走时给文种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出了内心的真实,“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啊!飞鸟射尽了,弓箭就会藏起来,再也不用了。兔子打死了,猎狗也会被主人杀掉烧熟吃掉的。他也奉劝文种也快点离开,但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忠告,最后果然被勾践杀掉了。
喜好田园生活了吧?
范蠡到齐国后,改姓名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据说他养鸡养鱼很得法。千年以后的《养鱼经》,一只轰动着水产业发展,全国水产业协会每年还颁发“范蠡杯”呢。
是布衣商圣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范蠡策三次迁徙至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他一身布衣,全然变成了一个商人。
也许归隐乡野才是自己的最高智慧吧?
智者达仁,仁者通慧。正如故事所讲:一次,法性寺的印宗法师正在讲经,一阵风吹来,寺内悬挂的旗幡随之飘动。印宗即景说法,问听众到底是什么在动。众僧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幡动,有的说是风动,谁也说服不了谁。惠能忍不住插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念心起,一念心落。是大智慧耶!因为范蠡经商智慧,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干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感叹到:“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此时此刻,我仿佛穿越了两千年,站在宛城区黄台岗镇的范蠡村的渡口,千年的白河沙,千年的白河水,千年范蠡村的渡口,夕阳斜照空阔的水面,高低不平的沙滩,连着翠绿的树林。白河上传来马嘶声,一声羌笛,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是啊!谁能像范蠡和西施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温柔的眼神诉说着历史的千年不变,惺惺相惜的长河岁月里有了那首千年绝唱。
风依旧,歌依旧。
鸟翻飞,水无澜。
却不见渡口里你的踪迹,只有那座千年的古范蠡祠诉说着你岁月的来日方长!
四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唐·杜牧:
长河落日,生生不息。
青山碧水,花开花谢。
这是一个农耕的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农人望秋,农夫望天,总盼望着一个好的收获。
是他,点燃了收获的希冀。
是他,了解农业生产和粮食价格,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等土特产品。
是他,了解这里的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
是他,要为这里的农夫们办点好事。
是他,要把这儿的农产品贩出去,把当地缺少的货物贩进来。
是他,表示愿意承担所有投资,合伙收购这里的农产品。收购的价格比别家收购的价格高,出售时要低于市价。
是他,货物很快就销售一空。
是他,让远近的小商小贩们闻风而至,供货的、进货的络绎不绝,让商贩们到农家购回的大宗货,按一般收购价再加价付款,提高了他们供货的积极性。此后,没有买到盐的人都找生意人要求进盐,没有买到布的人要求进布,生意人忙得应接不暇。
是他,让当地的农民也都纷纷学着做转运生意,渐渐地也都富裕起来。
是他,吸引来了外地购货的骡马驮队,又把各种中等货都便宜供给他们,让再来时带进行店需要的商品货物。
是他,提出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贸易的物质以将来迫切需要者为最有利可图,夏天预测皮毛商品,冬天预测葛麻商品,手中还要经常掌握着实物的积蓄,手内不要多存钱,加快资金周转,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个人就是出生在南阳宛城区淯水河边的商圣范蠡。
放眼世界,许多企业家纷纷学习“陶朱公的致富法则”。
仰望历史星河,他光耀千年,千年不灭,千年永续。一个青少年时代,就能把一个国家经营得反败为胜的人,经起商来,简直就跟玩似的,我们感叹!
感叹他把准市场行情,如阴阳五行,轮回循环,变动不居。大地时旱时涝,谷物时丰时欠。
感叹他旱时造舟船,涝时修车马,以备后乏,这是万物之理。
感叹他知道战争要爆发,积极做好战备,了解各类货物需要的时令,才能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
感叹他商品价格瞬息万变,物价贵到极点,必然下跌,贱到极点,必定攀升。
感叹他当商品昂贵之时,就应毫不犹豫抛出,视之如粪土而不惜。当商品低廉之际,又要毅然乘时买入,视同珠玉而倍加珍惜。
感叹他积贮货物,务求完好,以防日后滞销。易腐易蚀的货物,即使价格再高,也不要长期存留,不能轻易囤积居奇。
感叹他如果让资金积滞不用,就会成为一堆死钱。只有使它周转不息,才能变成与日俱增的利润。
感叹他水纳百川,奔流不息,方能汇成大江大河。
感叹一声,时光划过千年!
岁月不老,商圣精神永续人间!
五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唐·李白: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鹰鹤长空,人间流芳百世。
我喜欢,他灭掉了吴国以后,成为了越国最大的功臣。范蠡拥有先知的智慧,担心自己功高盖主危机家人安全。拜别越王,辞掉了丰厚的俸禄,将家产全部都充公,离开了越国。这也是他第一次散尽家财。
我喜欢,他子然一身的开始上路,去到了齐国,在齐国,他和家人一起在海边共同劳作,开垦荒地。他突然发现海边的盐业资源非常丰富,很短几年时间,又积累起来了巨大的身家。他的故事,传到了齐王的耳朵里,齐王就派人去请他进宫,想要让他做齐国的宰相,而他婉言谢绝。因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无论齐王怎么派人去游说,他心丝毫未动。他为了摆脱齐王的纠缠,又将几十万的家财全部散给了朋友和邻居。只带了一些基本生活开销物资,又离开了齐国。这是他第二次散尽家财。
我喜欢,他改名换姓,称陶朱公,去到了另外一个叫陶的地方。他到达这个地方以后,又开始创业,很快就又成了当地的首
而且财产还比以前更多,有一年天下大早,老百姓颗粒无收,
他看到那些人没有饭吃,很是可怜。他将自己的亿万家产全部散了出去。三五年时间,他又积累起来了万贯家财,后面他所在的国家又发生了地质灾害,百姓需要钱,国家需要钱。他又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散了出去。这是他第三次散尽家财。
我喜欢,李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莫使金樽空对月。更喜欢范蠡好义散其财,富好行其德!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也是他终其一生想要变成的模样。
都听说过为富不仁的这句俗话,特别是好多有钱人,他自己富裕后,因为自己有钱,变得非常嚣张,狂妄。而他却视金钱为粪土,视名誉为生命。这样的人乃高贵也!
所以,后世尊为商圣、财神。
史书评价范蠡,是华夏五千年以来绝无仅有的完人。
六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唐·李白:
南阳宛城是范蠡的摇篮。
古风宛城佳丽之地,这里出美人的地方,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美色而闻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她们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
古风宛城风光旖旎,名不虚传,市井繁荣,货币流通,万商云集,楼高道阔,甲第连山,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多居住于此。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南与洛齐名,古来都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冠盖来往,车马不断,商业发达、壮阔富饶。
古风宛城名人辈出,此地出了许多英豪,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有白水真人汉光武帝、诸葛孔明、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们都名播天地。
古色古香的范蠡村,范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确迎合了中国文人传统上对于世外桃源的憧憬,厚重的文化承载更让人想去推测它的前世今生。
古色古香的范蠡村脚下到处都是商周陶器、秦砖汉瓦。因为,三公城遗址就在这里。脚踏厚重的孕育历史的热土,心被一个载满历史积淀的村子所牵绊。当世人为范蠡故居何处而争执时,王国维校注的《水经注校》,有明确的答案:“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城则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闲,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立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甫阳,又为立庙焉。城东有大将军何进故宅,城西有孔嵩旧居。
古色古香的范蠡村有一个民俗文化馆,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即使村里的文化馆也是村里的村史馆,馆内收集有石雕、石碑、石匾以及陶器、木器、石器等数百件物件,在这里能欣赏到东汉——双龙穿壁纹砖、明代——《碑阴纪名》绞龙碑首、汉代画像石——踞坐执灯侍女、汉代画像石——白虎、铺首、汉代——神兽砖及五铁钱纹砖、清代牌坊构件——福禄寿石雕、明代瓦雕——鹿鹤同春、民国祠堂石匾——《渝祀蒸尝》、元代瓦当、汉代粮仓、清代牌坊石雕、乾隆年——《邓六平行碑》等。
白河湾波光粼粼,村口的范蠡祠范蠡祠在夕阳的余晖里,气势恢宏,采用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屋架及相应构件均采自民间传统工坊,各种木雕构件琳琅满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民间建筑艺术特色。
范蠡是两千年前的南阳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的一个平民老百姓,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
据史载李白与宛城渊源颇深,慕仰范公,曾五次光顾宛城,印象美好。《南都行》系开元二十八(740年)春,李白奉诏由湖北安陆赴长安任职,途经宛城时所作。《南都行》道出了宛城山川之美、历史之美、风物之美、文化之美。
“范蠡故里在宛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宋镇豪先生掷地有声地说。
岁月,洗尽铅华。
流年,淘尽世事。
你就像一座航海的灯塔,屹立在苍茫的大海之上,永世不倒!你就是一颗千年古刹里的那棵菩提树,在今生来世的人群里我们永远朝拜在你的脚下!你就是万里无云万里空中的那皎洁的明月,光明澄澈,光芒四射,光耀华夏!
是啊!千年的繁华盛世和群星璀璨,终归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是只要诗在,长安在,你的精神就会永存,你的文化就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