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地莲(笔名:温晴的心)
七月无风,八月无梦。足不下楼宅家追剧,近日还为小贫困烦忧,无心无力去寻找诗和远方。我要怎样释放不开心,去迎接马上的开学季呢?
2021年8月14日,一个特别的日子,正值今年的七夕节,也是我阳历的生日。在罗涌先生的组织带领下,我随民协会员们前往鱼池采风。或许源于车上人的温馨友好,伴随着小年轻的温柔可爱和阳光帅气,让我心中杂七糟八的琐碎烦扰随之飘落。我心之所感的是车速平稳,心情愉悦。
我们不知不觉就来到鱼池街上,见到了市作协会员王洪兵,原来他是从市上申请下乡驻村的干部。刚一见面,王先生就连连称赞这里的好空气,说来了就不想再走了。那一刻,我想到了上个世纪的知青下乡。昔日是迫不得已,如今有情怀的人是乐意这样。如此静好的岁月,展望明天,乡村振兴会让无数人更加热爱天然氧吧的农村。
小憩片刻,我们前往方斗山上,眺望长江水,寻觅巴盐古道。让我油然而生惊讶的是,感觉远在大山底下的滚滚长江就在我们的脚下,比以前我所远观的长江要宽阔甚大。或许是汛期的原因,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我感受到大美长江的别样气魄。
我们沿着险峻大山盘旋的公路向西沱方向前行,路过观景台,大家再次驻足停留赏景。我眺望着蜿蜒的长江和云雾缭绕升腾的山间美景,仿佛进入仙境,置身在腾云驾雾的天上,顿觉悠然神飞,心魂荡漾。我心带着惬意继续前行,悄然间却见山腰高处有几栋砖瓦房,是那么的显目亮眼,原来我们就是到此采风。
同行的秦熔小妹把车子停在平坦宽敞的院坝里,没想到刚从车窗里走出来,清新的空气就与我撞个满怀,深情拥抱,凉爽舒心。院坝干净整洁,房屋坐落整齐有格调,双眼眺望所及之处,是乡村大好河山,远处的大江,身后的巍峨山脉。望着山,望着水,望着云雾层叠,我直惊呼: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位中年帅哥从屋里出来打招呼,罗涌随即介绍道:“这就是养蜂脱贫的农户主人张仁华。”“啊!”那一刻,颠覆了我的想象和认知。几年前,罗涌在朋友圈里号召大家买真蜂蜜,说是他扶贫的农户养的。我原以为养蜂户家中的养蜂之人,定然是穿着褴褛,大把年纪之人。今天见到真人,却是帅帅的中年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满满的喜悦。
过往如海一般翻滚。曾经行走在大山的艰险,荒芜与贫穷的模样,和如今的新房院坝,让我的心忍不住涨潮。三十年前,我走亲戚家翻越过这座大山,从鱼池上面的方斗山直下到山底的沿溪,沿着陡峭的羊肠小道慢步而下,无比艰难。记忆中的这座大山,到处是杂草丛生,贫瘠不堪,不曾有过庄稼。除了半山腰有个煤矿厂外,几乎没见过有住户人家,或许,那时的大山,把茅草矮屋淹没在险峻的山林里,贫穷的山民,现实的骨感把怀里揣着的美梦碎了一地。
在心底沧桑的,是岁月的流逝;在心中感慨的,是时代的巨变。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如今这里矗立着一排新房,成为了避暑和观景的好地方。罗涌说:“这里是叫清明村兴旺组,昔日村里的成年男人因贫穷无奈到别处去做了上门女婿。如今的新面貌,是深度扶贫带来的幸福。”
在祖国大地扶贫攻坚战打响的那一年,县检察院的罗涌先生前往此地,全方位帮助村农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罗先生驻村后,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地理和环境特点发展产业。虽然这里土地贫瘠,但可以依山养蜂,靠山养羊。
党的光芒照万丈,脱贫攻坚助四方。有了罗涌先生的帮扶,村民养蜂从几桶到几十桶再到如今的一百多桶,真是发展越来越壮大,日子越来越踏实,生活越过越好。漂泊在外的游子归家了,离家倒插门的男人带着家眷重返故乡了,这里有了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想必主人做梦也未曾料到:村里还有如此美好的今天。脱贫带来福音,罗涌先生给这里带来福气。脱贫政策和扶贫干部,敢叫深度贫穷之地换新颜,成了真正的兴旺之村组。
我真是打心眼佩服罗涌先生,在脱贫致富的时光里漾满了生动的情意。他竟然有勇气来到这样一个千年贫困的穷山恶水之地,靠智慧与才华彻底改变了村里的模样。我不敢想象罗涌当年和贫困户一道是怎样的煎熬,是如此的笃定,是多么的不懈,终究让当地的农民有了今天的无忧与幸福。
从惊异和沉思中回过神儿来的我,走进农家厨房,哇,腊肉的香味与洋芋饭的香气一起扑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抓住了我的胃。待到午餐时,满满两大桌饭菜,远远超过了十盘九大碗。面对如此丰盛的饭菜,却见帅气的男主人几次三番的说道:“没有好菜,不好意思。”那份淳朴与热情如大山般刻入心间美好的记忆,浓得化不开的感动,让我涌起一种莫名的亲切与敬意。
午饭后,我和几个协友去了屋后的山上,看了张仁华的养蜂场,一排排蜂箱静立路边,一群群蜜蜂飞进飞出。正当我担心蜜蜂受不了冬天高山气候的恶劣时,主人却告诉我:“你别小瞧这些蜜蜂,它们可不怕冷,能经受住冬天的严寒与冰冻。”原来,蜜蜂不仅勤劳,还能抗击风霜雨雪。蜜蜂、农民与扶贫干部,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谈笑风生之际,主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蜂箱,让我们用手指掏点蜂蜜尝尝。我仔细看了又看,原来蜂糖藏在孔眼的深处。随行的人说小心被蜇,一贯胆小的我却并不怕,总觉得酿蜜的蜂子蜇人毒性不大,一般不会伤人,即使伤人了也不会中毒太深。我用手指头掏出了蜂糖,入口很甜,忍不住掏了好几次,蜂糖汁液顺着手指流动,我舔了舔手指,香甜溢满了心间。随行的人都用手指掏了蜂蜜品尝,却都没被蜜蜂蜇。一如主人好客之美德,亦如扶贫干部之精神,辛勤酿蜜,乐于奉献。
主人张仁华告诉我们,他每年只取一次蜂糖。蜂糖量达1000斤有余,且价格一直保持100元每斤不变。“哇,如此一来,每年妥妥的都有10万元的收入呢,好安逸哦。”我为蜂农情不自禁地高兴,心里涌起一种澎湃:国家形势大好,脱贫致富有方,贫穷远离村庄。如今,张先生以不涨价的蜂糖感恩社会也是极好的吧。
风儿在流淌,云朵在穿梭,走在下山的路上,我心随风儿和云彩荡漾:扶贫干部做到了扶真贫和真扶贫,满眼的青山绿水真成了金山银山!深度扶贫,幸福山村!
(本文在中国报道网站上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