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之所以对《上海壹周》这份报纸情有独钟,一方面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文字极为走心;另一方面就是隐匿在内心深处、模糊而温暖的老上海的故事。
最早知道“常德公寓”,是在《上海壹周》报上。
一份报纸
《上海壹周》是一份于2000年10月12日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的报纸,它以“优质优雅的都市生活,时尚实用的多维指南”为办报理念,是立足上海、辐射华东的综合性时尚都市生活周报。
很多年前,貌似文青的我特别喜欢这份内容偏女性化,从影视娱乐,时尚潮流,居家生活,到街拍美食等,小情小调,应有尽有的报纸。那时候的我,每周定时去报亭 ,只为买上一份带回家慢慢读。
这份被誉为“最懂上海的生活时尚类周刊,没有之一”, 2003年与外滩、金茂大厦等作为“上海标志”入选“热爱上海的一百个理由”的报纸,涉及面很广,用今天的观念来说,内里穿插了很多隐形的广告,可我偏偏是一份报纸,读了又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版面乃至任何一段文字。即便是广告,我也会津津有味地看了又看。
那时候互联网资讯远没有这么发达,读《上海壹周》就如同今天的网上漫步,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能收获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那时候,在它浓郁的小资气息里,感受着艺术的熏陶,于我是一件极为愉快的事情。
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读着读着,仿佛品尝到那些美味的小甜品,穿上了那些让我一见钟情的裙装;走街串巷,嗅闻着旧时的异国气息,探寻着上海老故事。
一段故事
时光一路飞驰,我的心也一路奔跑。而今,不知是感觉出错还是太过敏感,面对报纸那浓得透不过气来的油墨味,我有点不习惯了,即便我的内心是不排斥油墨的香味,可每每翻阅报纸之后总觉得两手黑乎乎、脏兮兮的,若不及时清洗就很不自在。
久而久之,报纸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我对报纸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那种亲昵和热衷了。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说不清的缘由,每次念及张爱玲的这段话,总觉得是格外妥帖也极其入心的。
那时候,因为《上海壹周》报,我对常德公寓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座始建于1933年,建成于1936年,由意大利籍律师兼房地产商人拉乌尔斐斯出资建造的公寓,坐落在静安寺附近的常德路上。
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住在这里。1944年,在这里胡兰成第一次求见张爱玲。之后,胡兰成和张爱玲在这里开启了一场旷世之恋。
常德公寓作为张爱玲在上海的最后居所,成了无数张迷们的朝圣之地。也是常德公寓,促使我开始留意张爱玲的作品了。
一份热爱
很多年前,就有朋友说我的文字有点张爱玲的味道,什么味道?我至今有点茫然。好在,那是别人的感觉,我只是一笑而过地告诉自己:对方可能是在某个特别的情境下正好遇见了我的文字,于是联想而至吧。
当然,我也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几斤几两,除了潜心阅读,真情书写,别无其他。
这么多年来,我坚持写着自己想写的文字,渐渐的我的文字有了自己的标签,是喜是忧,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幸运,更是幸福。
是性情的缘故?这么多年来,我对张爱玲的作品,没有所谓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之说;对有关张爱玲的话题,若是遇见,我定是不会错过的。
时光如梭,岁月匆匆,曾经的文青眼下已是老妇人一枚了;曾经的常德公寓,经过多年来的几轮改造,室内的原貌早已不在;可曾经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始终不曾偏离。
不想说恋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可我心灵深处那不可言说却又难以搁浅的情怀,始终萦绕着,鲜活着。
循着心中的向往,探寻张爱玲的足迹,成了我心心念念的憧憬。很想找一段空闲,一条街一条街地走走看看;很想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叩开紧锁的门扉;很想知道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让远道而来的人络绎不绝,让近近远远的有心人牵肠挂肚。只是,每一次都来去匆匆。
一种情怀
那时候,我之所以对《上海壹周》这份报纸情有独钟,一方面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印刷极为精致,文字极为走心;另一方面就是隐匿在内心深处、那模糊而温暖的记忆。
较之于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我更怀念那个记忆中的老上海。
那个有着喜欢轻挽秀发在脑后,隔三差五牵着我的手、穿过弄堂口去买五香蚕豆、被我们姐妹称呼为“上海奶奶”的上海;那个时光深处、繁忙也嘈杂的十六铺轮渡码头的上海,那个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却有一条接着一条的小弄堂的上海。
然而,所有的只能是一种想象,唯有记忆常相伴。
眼下,姐姐一家因工作关系早已在上海定居了。如此,上海这座城市于我又多了一份亲情。
那年,我们姐妹仨还特意去了外滩附近,不为找寻,只因记忆深处那段念念不忘的童年时光。曾经的弄堂早已不在,旧地重游的感觉,真实暖心。
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吧。不管时光走多远,上海这座城市于我,始终有着多年前《上海壹周》报给我带来的那份:不可取代,独树一帜的感觉。
作者简介:文如烟原创作品。转载请告知。
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水净香自远》。喜欢在茶色里打坐,在音乐中沉溺,在文字间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