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沽的头像

莫沽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25
分享

蒲山佳茗“真香”远

 

 

想写一篇关于蒲山茶事的文章,奈何在电脑前个夜晚,竟码不出一个字来。晨起,困倦未消,作文自然是无从下笔了,见窗外天色睛好,打算蒲山走走,或许可拾些素材,恰朋友发来一条微信。

“走,蒲山吃茶去?”邀约的是茶人平,一切都像事先约定好似的,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茶缘吧!

 

 

蒲山书声弦,漈水文人淬。”诗中有山有水,书声琅琅,文人荟萃的蒲山,正是茶人平所指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头的母亲山,亦为村名的雅称。村子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一千多年来,村民们晴耕雨读,以耕传家,以读出仕,成为远近闻名的书乡,参与明《永乐大典》编撰的黄童以及“叔侄两进士”“父子三贡生”等名仕轶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蒲山有溪穿村而过,溪水迂回悠流九折,曰:“九曲溪”;因溪边翠竹成荫,竹影婆娑,又曰:“竹溪”;传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山清水秀的蒲山,孙悟空一时兴起,在九曲溪放生一对锦鲤,故又曰“鲤鱼溪”,此后齐大圣成为村民们的主要信仰。村中读书人多,溪边文人墨客咸集,或吟诗作画,或品茗论道,抑或静心垂钓,雅兴勃发,留下大量的诗词、楹联、佳句等佳作或墨宝。溪中有树横卧为桥,树荫如伞,登斯,可坐茅以渔,可品佳茗。进士璜溪诗《咏钓树》赞曰:“罕譬终嫌语近谰,我欲临风理钓竿。坐茅且学飞熊隐,阶木还逾控鲤安。”

有长者介绍说,村中尚保留有梧桐板联百余幅,板联、竹联数十幅,而鲤鱼溪坂岸上镶嵌有蒲山钟灵”“溪山秀气”“茶有真香”等精致石刻九块。我多次沿溪搜寻,终于在中游坂岸上见到灵动舒展的“溪山秀气”石刻真面目,而其它八块尚未寻得踪迹。所幸从苔痕斑斑的“溪山秀气”石刻上,亦可闻得那一抹远去的“真香”。

进士贞甫在《咏岭岗亭》诗中唱道:“岭后长天近,山高旷野低。此间翘首望,四面白云齐。”蒲山平均海拔860多米,有入村即登高之感,我在诗中看到了长长的岭,高高的山,浓浓的雾,与清乾隆初年屏南县令沈钟“轿上嵩洲峻岭,山陡崖峭,雾浓风寒,如驾云中,如入另一重天”,一路所见的适茶区有感而作的“联峰迷晓雾,孤蹬入寒云”“山临水上云根湿,水出山中石骨寒”等诗句所描述的景色无异。不禁脱口问道:“老茶山在哪里?”

“环村皆茶也!”平呷了一口功夫茶,这是一泡陈茶,有一种淡淡的古味飘来,目光随即移到了窗外。窗外是游走于众山之间的绿色田野,田抱山村,山又抱田,形成一幅鲜活的山村人家水墨画。临近山脚下的田间地头,无不零星点缀着高大的老茶树,村民们称之为“田头茶”,这些“田头茶”多是老茶山被改种后遗留下来的。平所创办的瑞之春茶庄位于村尾处,可锁出水之关。

出了这一关,就是屏南最大的章峰茶场与平祖辈经营过的红上岭老茶场。茶香氤氲,可拢外泄之气,可御入侵之邪。

 

 

徜徉在蒲山古村,幽深的老巷宛如一位如数家珍的老者,逢源、启兴、佬红、兴华、公利、四弟等老茶行的名字不断被搜索出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张禄聚、位坎、忠琼、荣璃、荣题、四弟等一个个远去的张氏茶人背影与一座座空荡荡的古茶行遗址。

清朝至民国年间,蒲山各大茶行进入鼎盛时期,村中纵横巷弄人来人往茶进茶出,大小茶山人影穿梭茶歌飞扬,同治元年(1862年)副举人黄正绅,以一首《采茶曲》唱道:“茶市传风信,今年价倍加。相将弃针黹,逐伴采新芽。侵晨拗高枝,双袖露痕染。一旗复一枪,嫩绿手亲检。采罢谷雨晴,携筐待郎接。郎汲雨后泉,侬烹雨前叶。古鼎汤三沸,檀郎酒半酣。一瓯醒已解,舌本有余甘。”曲中记下了茶价倍增,女子们放下针线活,争相上山采茶,归时夫君迎接,以及汲泉烹茶,小饮醒酒,舌本留香等雅俗并存的小资茶生活。

南洋路因兴华茶行与公利茶行的先后兴盛而茶香缭绕,平的祖父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馆长张书岩(村民皆亲切地称呼老张的祖父曾经都是这两个茶行的制茶师平的祖父因茶致富,转行当起了染坊老板,老张的祖父将一生精力都献给了茶。

时光流转,想不到百年之后,孙承祖业,平成为屏南一位颇有个性的茶人;老张却在两个茶行的原址上创办起宁德市首座省级民营博物馆,馆藏文物三万多件,总共仅挑选申报布展精品文物320件,而茶文物却占据20件。真是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安排。

 

 

“莫道箱中无意味,一杯清茗替壶觞。”这是书写在一对老茶点盒上的一幅描金对联,老茶点盒展在公利茶行遗址内,稍加玩味,主人家以茶代酒的朴拙家风一览无余。“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这是一幅书写在一块木匾额上的茶联,句出自唐宋八大家苏轼之手。时,正值北苑贡茶鼎盛期,龙凤茶名扬天下,建瓯产“龙团”,屏南出“凤饼”,两县交界处有古茶岭曰“龙凤岭”。主人家引用古人佳句,褒人扬己,赏玩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品味。

正山小种茶印模是为数不多的镇馆之宝之一,与双溪六合春茶庄的新山小种和寿山协升茶行的外山小种茶印模堪称屏南清末三大茶印模,见证了屏南为大武夷茶时代重要的生产基地。

清光绪末年,蒲山兴盛的茶事活动引起英差会安立甘宗的关注,欲在溪头兴建基督教堂。蒲山商人怕大好商机被洋人抢走,联合拒绝。英差会在万象春茶行的支持下,转而在棠口建起教堂,双方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大量茶叶销往英国,以致蒲山茶叶多数被万象春茶行收购。翌年,美以美教会欲在蒲山兴建基督教堂,立即得到商人们的支持。此后,蒲山茶叶多数通过传教仕销往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蒲山茶事活动再度兴盛。

从馆藏的出口茶叶箱不难窥见,当时蒲山村出口的茶叶包装十分精致,箱内外都贴有防水桐油纸,纸上品名、茶行、商号等信息图文并茂。从已渗透入木的斑驳图案上,亦可闻得远去的蒲山茶之“真香”。

 

 

老茶场有多老?茶味就有多真!

蒲山作为屏南县屈指可数的几个千年古村、开县大村之一,其茶事活动随着屏南茶事的发展一路走来。如此,老茶场的年龄则可追溯至唐宋年间。

唐末,有“……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亦能采造”的“腊面”贡茶记载于《新唐书·地理志》;宋朝,北苑贡茶三十二官焙有谢坑、横坑、苦竹口(富竹)等在岭下境内,大产茶区遍及屏南全县;明清年间,“或似武彝、或似松萝”的红绿茶大量产出;清乾隆初年,在县令沈钟的大力推动下,家家种茶喝茶,成“比屋之饮”,茶事活动进入一个鼎盛期,成为解决“国课”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民国版《屏南县志》载:“茶行,在城、棠口、漈头、官寿兜各乡,每年谷雨后,采买红绿各茶,运售外洋。欧战后,销路稍减。”可见,香味绵长数百年的屏南茶香在战争的硝烟中趋平淡,蒲山亦未能幸免。

解放初,屏南茶叶再度兴盛,县茶叶总公司在蒲山创办茶叶加工厂,主要加工绿茶,并设立茶叶收购站,年收购茶叶数百担;1958年,屏南县两年制茶叶中学在蒲山创办,培养出一大批茶人。

便捷的交通是蒲山茶事兴盛的一个重要因素。解放前,从县治双溪通往省城福州与闽东重要贸易口岸宁德的官道穿村而过。此外,历史上根据各个时期茶叶的兴盛情况,还开辟有东往宁德,南往省城福州,西往茶都上府(建安、武夷),北往福安(穆洋、坦洋)的多条古茶道,蒲山茶也由此汇入漫漫万里茶路,撒下一路芬芳。村中客栈、店铺鳞次栉比,繁荣之极。

 

 

陈茶香尚未散远,新茶香又弥漫开来。平挽袖清盏,提壶浅斟,泡上一壶新茶,比之陈茶,茶香走得稍急,有兰花香悄然入鼻。虽不懂茶,却也不禁赞不绝口。平十分淡定,说蒲山好茶多,不吃个一年半载不尽兴。

山村的夜,十分宁静。我信手翻查近年来蒲山茶的资料,欲为自己所码出的文字画个句号,见到由蒲山张氏后裔创办的如来春茶业白水岩茶业、桂堂东茶业、山伯茶叶等省市知名茶企不断跃于纸上,而庆云健民枣芽茶还创办到山东去呢!蒲山茶足足占去屏南茶业的半壁江山。

蔡襄著《茶录》曰“茶有真香!”噫,昔人远去矣!后人却从蒲山茶中吃出了原味、本真和“真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