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寺位于白银市靖远县永新乡的雪山之巅,为靖远古八景之一,距白银市区约140公里。传因过去山顶常年积雪深厚,远远望去,银光闪烁,遂有“雪岭堆银”的美称。
雪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雪山也叫大卯槐山,海拔3030米,系白银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它南依高大雄伟的哈思山,北接直冲云霄的尖山,东面群山起伏错落,极为开阔。
明代靖虏卫人路升长于诗词写作,曾题诗赞美:
天公戏玉岭头陈,
静洗岩光化作银。
况有梅花同皎洁,
空山不必厌清贫。
我的老家永新乡杨坝社,距离雪山寺不到20公里。
每年春节前,老家都有个“上坟”祭祖的习俗。2021年临近春节前的一天,我回家看望父亲,顺道祭祖,心里也有去一趟雪山寺的冲动。
杨濡兄已提前准备好香火纸钱等,我们一起给母亲上坟。
其实,杨濡兄就在雪山脚下的松柏村小学教书。
靖远有名的特产永新大蒜主要产于松柏村一带,其貌不扬的永新大蒜,味浓汁鲜,口感极佳。实际上,永新大蒜之所以品质好,最主要的缘由,其灌溉用水是雪山脚下那眼山泉流出来的水。
哥哥说,雪山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我们兄弟俩在上坟的路上,由好吃的永新大蒜,不觉聊到了雪山山泉,当然了,雪山寺成了最主要的话题。
雪山寺很早就流传着北宋名将焦赞、孟良曾放火烧山及穆桂英马踏灵泉的传说,这个传说,我们小时候就听过。
昔日穆桂英跃马踏出的那眼灵泉,难道就是雪山脚下汩汩流淌的这眼山泉?听到我这样问,哥哥只是淡淡一笑。多年寻走丝绸之路,我曾参观过丝路古道上好多寺庙仙山,自然也写过不少小文,可自己竟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登过家乡的雪山寺。勉强去的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暑假,当年,自己还在靖远一中读高中,我和好友少越也只是摸着爬至半山便迷途而返。
实际上,永新乡沿线是丝绸之路陇右段北线的重要支线,在永新乡境内,丝路烽燧遗迹至今雄姿犹存,距雪山寺不远的双龙乡北城滩遗迹就是昔日会宁关所在地。
据康熙年间《重纂靖远卫志》记载“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庶,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嘉靖甲寅秋七月,侍御苏州宋贤阅兵河上,有诗纪胜,丙辰春二月,侍御衢州詹理又和前韵,至今犹存。”
这指的是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侍御宋贤阅兵靖远,登临雪山远望,写下了“秋水湛遥空,旌旗映日红。孤城当北面,万骑拥西风。紫塞黄河绕,青山白雪封。健儿不饮马,空劳贰师功。”的诗句。
两年后的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侍御詹理再次阅兵靖远黄河边,亦登上雪山访古,随和前韵,留下了“虎卫据雄塞,戈矛逐日红。戍楼鸣尽角,边草拂春风。河流水初解,山寒雪仍封。壮怀余宝剑,钟鼎拟铭功。”的诗篇。
俗语说择日不如撞日,忽然觉得今天确是打卡雪山寺的好日子,和濡兄合计了一下,我们便决计一起游览雪山寺。
当日,天空清蓝,阳光和煦,车出老家约莫20分钟,我们已行至松柏村。老远就能听到清脆的鞭炮声,只见几个小孩子在嬉戏玩闹,不安分的两只小狗也跟着蹦来跳去跑得欢。村里有户人家正在杀年猪,女主人系着围裙出出进进,忙得不亦乐乎,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继续前行,只见清澈的雪山山泉在结冰的砂河里缓缓流淌,几乎是眨眼间,我们便已抵达雪山脚下。
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跃然眼前,周围群山连绵,山上漫漫白雪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银光。
我们沿着新修的台阶缓缓而上,只见各种灌木夹杂在草丛之中,一片一片松树在悬崖峭壁上昂然而立。山崖半壁处有一古洞,内深约5至6米,供奉道家始祖太上老君。
雪山越到高处,积雪越厚,也愈险峻陡峭,爬至“雪山胜景”的石碑处即要到达山顶时,我明显觉得有些胸闷气短。
雪山寺依山而建,整个寺院布局与山势走向巧妙结合,建筑与山形地貌浑然一体,四周松林环抱,景致奇异,真正是深山藏古寺。寺院大门系三开门,拱形门洞,中间门庭上书有“雪山寺”三个大字,两边对称以“功德门”和“菩提路”。门两侧对联“堆银尽头琉璃妙谛,圣境全开极乐庄严”,充满禅意。
雪山寺寺院整体布局坐西朝东,分前后两院。前院门庭供奉伽蓝菩萨塑像与弥勒佛塑像,两侧为经房僧舍。院内正中为塔式香炉,旁边树一新刻石碑,正面上书“雪岭堆银”,继续穿过拱形门洞即为后院。后院建东向大殿及对称性南北配殿。正殿敬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三尊大佛;北面配殿供奉观音菩萨玉石佛像及文殊和普贤菩萨;南面配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及道明和尚和大辨长者。
从雪山寺建筑布局和风格看,飞檐斗角,起承转合,依然承袭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精彩乐章。
步出雪山寺,放眼眺望,周围群山绵绵,姿态万千;暧暧远村,错落有致。雪山上古松参天,白雪皑皑。雪山寺形似腾飞的凤凰,耸立中央,不愧为名贯一方的佛教圣地,也不得不钦佩古人选址的眼力和智慧。
雪山寺历史上曾经过四次大的修复重建。最近一次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历经40年之久,寺院再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体系,气势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