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文远的头像

杨文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21
分享

大秦直道

这条不同寻常的古道横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直道依旧。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对付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2年派大将蒙恬,役使数十万军民,修筑了这条南起咸阳云阳林光宫,北至内蒙包头九原郡的军事大道。秦直道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不妨先说说蒙恬。

公元前215年,蒙恬统领数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在河套地区,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蒙恬率领的秦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遁大漠以北七百里。汉代贾谊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匈奴跑了,大秦边界暂时得以安稳,为了强化战备,秦始皇决定修筑秦直道。据说蒙恬考察好修筑的地形后,在地图上用黄丝带将计划修筑的道路标注出来,不料秦始皇认为道路太过弯曲,遂将丝带轻轻一拉,几乎扯成了一条直线。蒙恬只好见山开山,见谷填谷,使大道基本保持南北走向,这条道路由此被称为“直道”。

关于修筑秦直道的历史记载大体雷同,《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秦直道是中国最早途经陕西、甘肃、内蒙的一条高速公路。甘肃境内的秦直道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区,地势整体由东南向西北抬升,沿线较大的山脉主要是子午岭。子午岭横亘南北,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子午岭上森林茂密,群峰叠翠,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一道绿色屏障。子午岭山脊南端以秦直道为陕甘两省的分界线,也是洛河、泾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子午岭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它按《八卦》学说以子午命名。甘肃境内秦直道沿子午岭由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经过庆阳市正宁、宁县、合水、华池。

我们不觉已攀上子午岭,满山郁郁葱葱的绿扑入眼帘。经过“打扮梁”时,华池县博物馆馆长罗志才说,当年,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时,走的就是秦直道。“打扮梁”当时是西汉和匈奴实际控制的边界线,也是一处驿站,昭君越过此地,便意味着离开了故土,因此,昭君曾在此小驻梳洗打扮,然后面南拜别了故土父老继续北上。于是,便留下了“打扮梁”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地名。

昭君梳洗打扮这一幕也永远定格在了“打扮梁”。

华池境内秦直道的修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要修筑在连续性的子午岭山脊上,多依山势堑山成路,劈峁为道,避免了上山下沟,防止道路水毁,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基本平缓。

在当时,秦直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军用高速公路。试想,秦始皇的骑兵只需花上3天3夜,即可从甘泉宫驰抵九原郡,出击匈奴。我忽然在想,秦直道部分路段处于山丘之间,一部分筑在沙漠草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选线、如何测量、如何截山填谷?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也更加钦佩古人的智慧。

对秦始皇而言,有一点是遗憾的,他至死也没能感受在秦直道飞驰的快意。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出巡天下时,最初是有检查直道工程进展情况的计划,但东游途中暴崩沙丘则为其始料未及。秦始皇的尸体被试图篡权的秦二世及臣子放在车中继续北巡,二世为避天下疑揣,选择尚未竣工的直道南归,返回咸阳,就这样,秦始皇在秦直道上走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关于秦直道究竟于何时完工,史籍上语焉不详,结合秦始皇暴崩南归粗通车马的情况来看,秦直道乃肇于始皇而成于二世,至秦二世3年(公元前207年),历时约5年之久,直道应该才得以完全竣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