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2日至8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伊利集团组织的“改变从今天开始·伊利2011草原行”活动。
活动安排别具匠心,形式轻松、内容丰富。
13日,上午参观伊利工业园区,中餐后乘车赴希拉穆仁草原,下午骑马游草原,观看赛马、摔跤表演。晚宴品尝蒙古族风味烤全羊,参加草原篝火晚会。晚上住在草原蒙古包内,做一天蒙古人。
14日,上午赴银肯响沙湾,下午在沙漠游玩,骑乘阿拉善盟著名的双峰驼,漫游浩瀚无边的沙海,在沙山上自由滑沙冲浪。晚上在“天下第一蒙古包”内,边用餐边观看演出《永远的成吉思汗》。
15日,上午拜谒成吉思汗陵,下午返程。
从呼和浩特到包头,再到鄂尔多斯,从草原到沙漠,再到成吉思汗陵,从东海之滨到大漠之北。带给我的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快乐之旅。
1.飞向草原
去呼和浩特是8月12日下午5:35的航班。本来只需提前一小时到机场,结果下午2点多,天忽然黑了,眼看就要大雨倾盆,于是赶紧出门。刚到马路边,豆大的雨点就打了下来。拦了一会没有拦到出租车,路上已有积水,只好退到街边小店屋檐下躲雨。
前几天说台风梅花要来,结果“梅花三弄”,不仅没来,连一滴雨也没下,但温州永强机场进出港航班几乎全部延误或取消。现在倒好,一点征兆没有,电闪雷鸣的,等下航班该不会受影响吧?
等打到车,衣服鞋子都淋湿了。民航机场大巴3:00发车,一路上,雨势不减,积水深处没过膝盖,有不知深浅的小车钻进去便熄了火。还好,大巴一路几乎没有受到影响,3:45准时到了机场,而且雨也停了。
谢天谢地,我搭乘的这趟航班准时起飞,但飞机足足飞了一个小时才钻出云层,其间还有几次看见闪电在机翼上方划亮天空。
这是一架ERJ145(巴西航空研制生产的50座支线喷气式客机),是我所乘过的飞机中最小的一架。飞行中,轰鸣声犹如火车过隧道。因为天气原因,颠簸得厉害,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见外面云层翻滚,竟有些担心和害怕。
飞行20多分钟后,开始用餐。机舱很狭窄,空姐空哥偏偏很高,他们需低着头才能不碰到机舱顶。
7:50,飞机在河北邯郸机场降落,到邯郸的旅客下机,我们到呼市的旅客也下机中转。十多分钟后,我们便重新登机。8:30,飞机起飞。飞机在邯郸起落时,我从机窗鸟瞰邯郸夜景,北方二、三线城市显然没有南方城市繁华热闹,晚上七、八点,马路上车就很少了,高楼并不多见,灯火也不够辉煌……
9:25,飞机准时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降落。打开手机,便收到伊利李浩的短信:文老师,请您出站时给我打电话,我已到机场……
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人未到,李浩安排我和长春来的王斌父子先到酒店。我们入住的内蒙古饭店,是一家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饭店。到酒店已是十点多了,但见伊利公共事务部高宇玲、乔璐仍在一楼大厅等候,我们一到,便送上房卡,还有旅行包、蒙古帽等。
2.青城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青色的城市”,即青城,也称“呼市”。
13日,用过早餐,我们一行20多人就坐上旅游大巴前往伊利工业园区参观。从饭店到伊利有90分钟车程。呼市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2280米,去伊利的途中,我们远远便能看到大青山,而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
说起阴山,自然让人想起那首经典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在大家摇头晃脑吟诵这首民歌时,导游却泼来一瓢冷水:大青山早已严重沙化,山上几乎寸草不生,不要说见牛羊,就是草都不见了。大风起兮沙飞扬,每年四、五月间沙尘暴来袭,呼市就从青城变成灰城了。听到这里,车上响起一阵叹息声。
到了内蒙古最大的感受就是地广人稀,呼市道路宽阔,高楼也不多,我想在这里应该不会堵车吧?房价也不离谱吧?马上就有人问起这样的问题。导游说早晚上下班高峰,一样堵车,房价也不便宜,最高的也超过一万五了。
有资料显示:今年3月呼和浩特市商品房最高价15000元/平方米,平均价格678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29%,位列涨幅榜第2位。
3.放心奶
10点左右,我们便到了伊利工业园区。
伊利集团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品龙头企业。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2010年营业收入295亿元,201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达188亿元。
2008年乳业风暴发生之后,乳业市场消费信心急剧下降。伊利集团积极邀请全国数万名消费者、数百名国内外媒体记者参观伊利集团,让他们亲眼见证伊利在奶源、生产和质量管理等过程中开展的“放心奶工程”。这种源于伊利工业旅游,开放、参与、互动的危机公关方式,对消费者的信心恢复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伊利工业旅游项目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管理质量也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据了解,今年大批游客走进伊利参观,仅总部所在地呼市地区,上半年便接待来宾近40万人次。
在伊利,我们观看了挤奶过程:奶牛成群结队走上自动挤奶转盘,工人将吸奶器套在奶牛乳头上。转盘转动,奶挤好了,吸奶器会自动脱落(一说是奶牛甩掉的)。挤玩奶,奶牛走下转盘,回到饲养室。
解说员介绍,一头奶牛每天挤奶三次,一次可挤奶10公斤,奶牛寿命一般为17年。一头奶牛每天吃下饲料大约20公斤,每天的生活费大约要30多元。它们每天听着舒缓的音乐,还有自动挠痒机给它们挠痒痒,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比我们这压力很大的职场人士舒服多了。
看了挤奶,出门就是小牛犊饲养室,大家纷纷与牛宝宝合影。
接着,我们又坐车到不远处的伊利奶粉灌装生产车间参观。各个生产车间自动化水平很高,流水线作业,一派忙碌的景象,但工人却不多。解说员介绍的内容大多是伊利的生产工艺如何先进,质量管理如何严格,销量如何好之类。伊利的企业文化搞得很好,走廊墙上到处都是宣传的漫画、标语、格言警句、图表等等。给人的感觉这是一家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大企业。
参观了车间,最后大家到会议室休息,会议室墙上滚动播放着伊利企业文化宣传片,工作人员端上伊利雪糕、冰淇淋、酸奶让大家品尝。据说,来参观的人都能免费品尝到伊利雪糕。
4.激活喝酒模式
中午,伊利集团副总裁靳彪在呼市体育场食尚·五家尧绿色餐厅设宴为大家接风。五家尧菜品以羊肉 、柴鸡 、黄河水产 、五谷杂粮为特点,烹饪技术追求营养和口味。原材料全部来自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这是五家尧最大的一张餐桌,25人坐下去也不显拥挤,这么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气氛更显热闹。
靳彪个头不高,表情冷峻,但说话极富条理。他首先举杯,代表伊利集团、代表潘刚董事长欢迎来自全国媒体界的朋友。他说,潘刚先生因为要出席昨晚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不能和大家见面。为了给大家接风,他自己则没有观看开幕式,昨晚从深圳赶回来。
大家干杯后,伊利公共事务部5名经理先后做了自我介绍,并和大家交换名片。上午参观时只有李继华没来,所以她自我介绍后,又说了些“题外话”,被靳总戏称“话多”。
席间,靳总频频劝酒。他说:来到内蒙古,来到大草原,不能不喝酒。我们平时有工作状态、休闲状态,进入了状态,事情就能干得好,玩也玩得尽兴。同样,能不能喝酒与酒量无关,关键看你在不在喝酒的状态,有没有激活喝酒的模式,只要激活了,那就不会醉。你们下午要去希拉穆仁草原骑马、喝酒、吃烤全羊,晚上就住在蒙古包里,做一天蒙古人。晚上喝酒的项目很多,在座的都要一醉方休。为了让大家晚上喝得好,我们中午先把喝酒模式激活,晚上大家就能早一点进入状态。
他接着说,晚上伊利五名经理都有陪酒任务。大家首先要放到的就是李浩,他入职才一年多,在五人中资历最浅(但学历最高,研究生毕业,江苏徐州人),酒量有限,放到他自然不在话下;第二位就是这位“话多”的李继华,酒量其实也一般;第三位是李瑞星,喝酒就脸红,估计放到他问题也不大;第四位是包头美女高宇玲(身高一米八),如果能过这一关,就算不错了;第五位是我们青海西宁姑娘乔璐,青海姑娘酒量好,前不久生孩子去了,不知酒量有没有下来,你们能把她放到,晚上就没人埋单了。
听完靳彪这番话,大家面面相觑,各怀心事,唯有鲁商传媒集团山东新闻网总裁姜辉先高声叫好,十分兴奋。
我也颇感意外,入席时,我特意选了一个离靳总最远的下首座位,就是怕喝酒应酬。没想到酒量最好的乔璐就坐在我旁边。好在乔璐虽不时劝酒,但并不勉强我。后来李瑞星过来要给我倒酒,也被她拦住,说:文老师就交给我招呼吧。
这时候,李浩站起来说:“我酒量有限,给大家唱支歌助助酒兴吧”。靳彪接话:唱得好,大家把面前的酒干了,唱得不好,大家就把自己的酒倒进他的杯里。
李浩站起来,说:“一首伊利集团之歌《真心永在》带给大家”
敕勒川的芳草漫绿天外
阳光透明空气不染尘埃
伊利人用真心酿成无暇的白
那种滋味有如母亲的爱
流云见证我无双的风采
纵马草原总是我的最爱
高傲的雄鹰从山巅腾起
一次次展翅凯旋我精彩
尽情翱翔吧
天骄的时代
风涛云海揽入我的胸怀
……
浑厚、深沉的歌声仿佛把大家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在一片掌声中,大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5.“稀拉没人”草原
用过午餐,我们就向希拉穆仁大草原进发。从呼市到草原有两个小时车程。路上,导游就草原行程安排、注意事项以及一些蒙古风俗礼仪做了介绍。大家还学了三句蒙古语:你好—“赛奴”;谢谢—“塔拉日哈拉”;再见—“吧呀而太”。
在伊利李继华的主持下,大家一一做了自我介绍。这次伊利邀请的大多是平面媒体记者,很多都是所在媒体中高层领导或者采编骨干。主要来自北京、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长春、济南、玉溪等地,浙江媒体只邀请了我们《温州商报》。
从出发到返程,大家在大巴上都坐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我和伊利李瑞星都坐在第二排,所以一路上,我和他聊得比较多。李瑞星和高宇玲都是包头人,个头都很高。作为男人,这样的身高也不算很特别,但高宇玲一米八的身高就显得鹤立鸡群了,甚至给我们这些矮男人也形成压力,所以我都不敢和她走得太近。
从李瑞星那里,我了解到不少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逐水草而居”是我国最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人民传统生产方式的写照,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内蒙古95%的牧民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涯,实现定居。
路上,车载电视还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影碟(长达三十多集,直到整个行程结束,都没有播完,大家纷纷表示回家了补看),从《成吉思汗》中,我也补了一堂有关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历史课。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这个部落大部分人向西迁移,逐渐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居民相融合。
12世纪,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这3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说法。我穿着短衣、短裤、凉鞋从温州出发,到了这里就不得不换上长衣、长裤、皮鞋了。
在草原,雨水是很金贵的,早上出门便看到天上云层很厚,果然途中就下起雨来。导游说:喜雨迎贵客,非常难得。
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希拉穆仁草原,就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东南部,是蜚声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
说起包头,名气比呼和浩特还要大。它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被誉为“草原钢城”。包头,可不是“布包着头”,而是源于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真巧,温州也叫白鹿城,城市中心区便叫鹿城区)。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沿途穿越阴山山脉—大青山。慢慢的就进入莽莽大草原了,可希拉穆仁给我的感觉却是“稀拉没人”。由于雨水少,草还没长高,尽管是一望无际,但并没有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放眼望去,一片绿色,近看稀少几根,很多地方裸露着沙土。草原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几类,希拉穆仁草原便是荒漠式草原。据了解,这还是实施退牧还草政策十年来的成果。
6.下马酒
到草原景点时,已是下午3点多,雨又下了起来,大家便磨蹭着不肯下车。
这时,便见身着蒙古服饰的两女一男飞奔车前迎候,小伙捧着火柴盒大小的酒杯,左边的姑娘拿着酒瓶,右边的捧着一条哈达(蓝色围巾)。
三人唱着歌,“远方来的朋友,请你喝一杯下马酒……”
我坐在前面,第一个下车,我接过酒杯,按照礼仪,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敬天),再蘸一点酒弹向地面(敬地),又蘸一点在额头(敬祖先)抹一下,然后将酒喝下。
大家陆续下车,接受这蒙古礼仪。
喝了下马酒,大家就住进蒙古包,每两个人一个,我和武汉晚报的黄龙飞住一个。在草原上,这已是五星级豪华蒙古包,房间还配有电视机,可惜收不到节目,另外,要到晚上11点多才送水和电。虽曰“豪华”,其实条件之简陋可能比城市的小旅馆还差些。
7.骑马
稍事休息,大家便出来骑马。在草原上骑马,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歌里唱的“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但是,我们骑的马并没有奔驰。
马儿们很听话,又喜欢扎堆,20多匹马儿挤在一起不紧不慢往前走。有的公马、母马是“夫妻”或“情侣”关系,它们会始终在一起,不会分开。如果有别的马儿吃醋,往往会挤过来搅局而发生争斗。我们马队行进中就发生这种情况,把骑在马上的人吓得够呛。幸亏马倌过来及时喝止。
马倌在介绍骑马要领时,说缰绳控制方向,两腿控制速度,如果想马儿快跑,除了拍马屁,就是用腿夹紧马肚子。
拍马屁容易惊马,比较危险,于是我尝试着夹紧马肚子,结果马儿若无其事,毫不理睬。
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带队的马倌骑的马颠了起来,于是马群也加快步伐,颠了起来,路上顿时扬起一阵尘土。
8.奶茶
大约骑了半个小时的马,到了一处景点,大家下了马,便去牧民家喝奶茶。
喝奶茶时,还要泡着吃些炒米、奶豆腐。据说这样既能温暖肚腹,抵御寒冷的侵袭,又能够帮助消化肉食,还能补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维生素。所以,在牧区有一句俗话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但对我们这些喝奶茶不过为了尝鲜的游客来说,奶茶的妙处是很难体会到的。
9.敖包
喝了奶茶,大家又在周边草地上活动游玩。远远地便看见地势高处的土堆,这就是“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
传说,古时候,在茫茫大草原上,姑娘小伙谈情说爱要找个地方约会,可不像南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么方便。所以他们会在白天找个地势高的地方放上一块石头,晚上就到放石头的地方约会。久而久之,石头堆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便成了“敖包”。
据了解,过去敖包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10.男儿三艺
早就听说蒙古男儿有三艺,即赛马、射箭和摔跤比赛。
骑马小憩时,我和《重庆晨报》财经新闻主编龚炅(跟我一样是湖南人,但都在省外媒体供职)还跟马倌聊起“蒙古人是不是人人都会唱歌、弹琴、射箭、摔跤”的话题。
马倌说,这些才艺也不是天生的,是要练的。比如“呼麦”(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练了之后,嗓子其实就废掉了,不能唱歌了。他自己也曾在镇上学了两年多马头琴,现在天天骑马,手挽缰绳,对于弹琴来说,手已经磨坏了,不能再弹琴了。
草原无边无垠、无遮无拦,晚上7点多了天色还很亮。这时,景点安排了赛马和摔跤表演。
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就对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草原上有这样的谚语:“蒙古人夸马,木匠人夸锯”,“要看小伙子本领如何,先看他骑的马”。是否精骑善射,也成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而赛马,不仅是一项体育比赛,也是日常放牧和生活中的一个游戏,往往兴之所至,豪放的蒙古人就会策马扬鞭,比比谁的马儿好,比比谁的骑术高。
蒙古族的赛马有走马、跑马、颠马3种。马倌给我们表演的是走马,主要展示马跑时的稳健、快速、美观,一会儿赛马表演就结束了。
而摔跤表演就比较热闹,大家围成一个大圈子,呐喊助威。比赛开始,摔跤的双方互相致意和向观众敬礼后,开始较量。顷刻间,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腿膝相击。蒙古式摔跤以巧取胜,一跤定胜负,只要身体有一处着地就算输了。但不能抱腿,不准反关节动作,不准扯裤子。摔跤也是一会儿就决出了胜负。
表演结束,有个游客表示要和其中一个蒙古小伙比试比试,小伙不好推辞,只好迎战。这个游客显然是个会家子,有招有式的,结果最后还让他赢了。
11.烤全羊
经过一天的喧闹与欢腾,希拉穆仁大草原迎来了短暂的宁静。晚上8点,就在大家饥肠辘辘的时候,终于听到了开饭的召唤。大家走进景点最大(大约能容纳两三百人)的蒙古包吃饭。
中午靳彪的话,看来镇住了好些人。和我住一个蒙古包的老黄跟我说,他真的不能喝酒,一次出差被好友拉着非得喝一杯啤酒,实在推辞不过,结果一杯啤酒下肚,人就当场晕倒,被送进医院抢救,吓得一群老友面如土色。
我便要他先给导游、高宇玲等打好招呼,我又答应照应他,他才惴惴不安走进蒙古包就餐。
大家分两桌坐下,就等烤全羊仪式结束,好大快朵颐。
据史料记载,烤全羊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中最为隆重的一种美食。全国各地的蒙古王公府第也都用烤全羊招待贵宾,是高规格的礼遇。延及清代,颇受满族皇帝的青睐,称之为“诈马宴”,并以此招待蒙古王公,以示尊宠。
烤全羊特点是:色泽全红好看,皮酥脆,肉鲜嫩香,烤全羊出炉的时候,香飘满室,令人垂涎。
因为是周末,客人很多,大约第三个只烤全羊才轮到我们。吃烤全羊有一套仪式:每个点了烤全羊的团队,需要派出一男一女,扮成王爷、王妃。
我们推举山东新闻网总裁姜辉先为“王爷”,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为“王妃”。他们穿上王爷、王妃的礼服后,音乐响起。王爷、王妃围站在烤全羊旁边(金灿灿的烤全羊为半跪状,头高高抬起,身上还不停滴油),用水酒祀天,祀地,祀烤全羊,然后用小刀在羊身上切下一块肉,互相喂给对方吃。
最后,主持人唱着《敖包相会》结束仪式: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
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
这时,王爷、王妃便回到座位上,切好的烤全羊也端上桌来,大家开始用餐。又有服务员前来敬酒,导游也来敬酒。
由于大家对喝酒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所以并不敢敞开喝,当然姜辉先例外,也记不清他到底喝了多少,少说也有两三斤白酒下肚吧?反正他是来者不拒。
我实际只喝了一杯,比中午喝的还少。老黄是没喝,也没人强迫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徐万国身体不舒服,导游敬酒时他以茶代酒,被发现,结果罚了一杯酒。
大约是王爷喝酒不够尽兴,伊利方面已露怯意。李继华为了哄王爷开心,就在酒桌边围着王爷翩翩起舞。大家赶紧把椅子移开,腾出一篇空地。结果舞惊四座,引得邻座客人围观鼓掌喝彩。后来,高宇玲也加入进来,两位美女的舞蹈把气氛推向高潮,王爷则闭目点头微笑、面露陶醉享受状。徐万国还用手机录下李、高二女围着王爷跳舞的场面。
李继华这位呼和浩特长大的汉族姑娘,不仅名字有点男性化,而且性格外向豪爽,口才也很好。只有在跳舞时,作为女性柔美妩媚的一面才显露出来。她跟我说起:最想从事的职业大约是记者和律师,但是专业学的却是兽医。好在在伊利负责宣传工作,经常跟媒体打交道,总算离记者很近了。
12.草原篝火
大家酒醉饭饱之后,便听到蒙古包外传来欢腾的人声。一簇巨大的篝火已经在空旷的草原上升腾起来了,随着红红的篝火升起的,还有那悠扬、辽远而清亮的马头琴声,慑人心魄的篝火晚会已经开始了。
上百号人各自从蒙古包走出来,像一家人一样围坐在篝火旁。在噼里啪啦燃烧的篝火旁,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大家都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篝火的余光把一张张笑脸,映照得像春天的桃花一样,无比的灿烂。
蒙古族的姑娘和小伙子还唱起了牧歌。草原的歌声粗犷而嘹亮,深沉而辽远。这样的歌只有草原的人才可以互相配唱,因为他们的嗓子是特殊的,粗犷中带着原始,嘹亮中带着开阔。那些歌声给人的感觉不仅是一种赤诚而热烈的美,更能给人以一种心灵的震撼,给人一种无边的力量。
这世界上,除了蒙古族人,其他民族的人民很难唱出如此壮阔而具有震慑力的歌声。也许是上苍的特别眷顾,让他们拥有了这样特别的声音,这样美妙的歌喉。那些歌声,像快活的小鸟一样,扑楞楞地从蒙古族小伙姑娘的喉头飞出,回荡在空旷的天穹上,萦绕在沉睡的草地里……终于,一首欢快而热烈的蒙古族舞曲把篝火晚会引向了高潮。
围在篝火旁边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和着美妙的舞曲,手拉着手跳起了蒙古族舞蹈,大家不知疲倦地跳着、笑着、闹着,因为欢乐属于今晚的草原。
场外,“王爷”姜辉先又摆开架势喝起啤酒,还和“王妃”说起洋文来。李继华自然不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围着篝火又唱又跳。
13.蒙古包之夜
临近深夜12点,草原篝火才渐渐熄灭。大家陆续回到蒙古包休息。
走到蒙古包时,《重庆晚报》的陈朝晖冲着我和老黄喊,还没有来电,怎么睡啊?我说,随便凑合一晚上吧。他说,不行啊,床上有虫子,被虫子咬了,会死人的,虫子咬了关键部位,生育都没有了。
我暗暗好笑:人住进了城市,就变得娇贵起来了。牧民在草原上生活了几千年,也没有被虫子咬死呢。
我们整天说城市空气污染啊,噪音污染啊,水质污染啊,食品不安全啊,天天都见抢劫、抢夺、盗窃啊……简直叫人没法活了。
又常常羡慕农村人,吃的菜没有打农药,吃的肉来自家养的没有吃饲料的猪。安全啊,卫生啊,环保啊。
可是当我们离开了城市,哪怕只是没有电照明,没有水洗澡,这样的日子好像一个晚上都不能过了啊。
好在一会儿电就来了。我和老黄开始都是和衣而睡,但我怎么也无法入睡,而老黄的鼾声已经响起。我睡眠质量一直不好,便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衣服脱了,又塞上手机耳塞以抵御老黄的鼾声。不知过了多久,总算迷迷糊糊睡着了。
14.从草原到沙漠
晚上,草原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早上看草原日出就成了泡影。
用过早餐,我们就向银肯响沙湾进发。从草原出发,途径包头,过黄河大桥后就到沙漠,大约需要3.5小时车程,因为路上堵车,我们到达沙漠时,已是下午两点多了。
一路上,天阴沉沉的,雨也时下时停。导游与响沙湾那边联系,得知沙漠也下了一夜雨,早上雨止,但很难确定是否还会下。导游说:沙漠游乐项目比草原多而且好玩,如果下雨,则多数游玩项目无法进行。所以,下午要是下雨,就先去成吉思汗陵参观,明天上午再去沙漠玩。
如果这样,我们之中则有三分之一的人因为要在第二天下午在鄂尔多斯东胜机场返程,而无法成行。而我乘坐的航班是最早的,中午1:35起飞。
响沙湾那边,一会儿说在下雨,一会儿又说雨停了……大家纠结的心情犹如天上变幻莫测的云层,时而明朗,时而阴沉。好在到响沙湾时,雨停了。
于是我们抓紧吃饭。沙漠资源缺乏,菜品果蔬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但是我们的午餐吃得不差。
15.银肯响沙湾
响沙湾,在蒙语中被称为“布热芒哈”,意思是“带喇叭的沙丘”。银肯响沙湾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部,库布其沙漠的东端,北距包头50公里。沙漠面积约有1.6万平方公里,其上没有任何植被覆盖。
银肯响沙(即响沙湾)居中国各响沙之首,被称为“响沙之王”。银肯响沙陡立于罕台河谷西岸,有清泉从坡底涌出。响沙山沙高110米,宽400米,依着滚滚沙丘,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45度角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
沙子干燥时,游客攀着软梯,或乘坐缆车登上“银肯”沙丘顶,往下滑溜,沙丘会发出轰隆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汽车、飞机轰鸣,又如惊雷贯耳,更像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
响沙湾的沙鸣奇迹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千百年来,人们解释不了响沙的成因,却赋予它许多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喇嘛庙,正当千余喇嘛聚众颂经,击鼓吹号时,突然狂风大作,顷刻间,将寺庙掩埋在沙漠之中,这声音,便是喇嘛们冤魂未散,至今仍在击鼓、吹号的声音……传说固然神奇,但不能揭开响沙之谜。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形说”、“共鸣箱原理”、“静电学说”来揭示它的成因;还有人认为,响沙湾沙丘之中的含金量较大,因此发出响声;也有人认为沙漠表面的沙子细且干燥是沙鸣的原因。
可惜沙漠刚下完雨,我们无法领略响沙之妙(需连续三天以上的晴天,沙子充分干燥)。但下雨也有好处,一是气温不会太热,二是没有太阳直晒可避免紫外线灼伤皮肤,所以我们也无需采取防护措施。据说,如是晴天,细沙还会随风进入口鼻,需带口罩才行。还有照相机、手机如不慎跌落沙中,细沙会进入机器内部,磨损坏照相机、手机的精密部件,最终会使手机、相机报废。
16.沙漠滑索
用完午餐,坐上大巴一分钟便到响沙湾景区入口。第一个游玩项目便是沙漠滑索。
我还是第一次坐高空滑索,又有些恐高,心里不免紧张。但坐滑索的人很多,排着长长的队伍,也容不得我害怕。
我和山东新闻网总编赵京桥同坐一辆缆车。此前赵自我介绍时,引用大学导师的话“一个成功的媒体人,至少要在五家媒体做过”。他说自己供职的媒体早已超过五家,也不知道自己成功了没有,但现在的兴趣已经转移到画画上了。而前不久,我们商报几位领导由金总带队去北方四家媒体考察,其中就有鲁商传媒集团旗下的《山东商报》。所以,我就此跟他攀谈起来。
在空中,我问赵:带了画笔出来的?他说没带。我问:回去根据照片画吗?他说现在可以素描,国画回去再画……
不觉之中,缆车已过半程,悬在河谷中央,我往下一看,顿觉头昏目眩,头皮发麻,就不敢再看。
下了缆车,大家就绑上防沙的长筒沙袜子,去玩沙漠冲浪。
17.沙漠冲浪
沙漠冲浪车由解放牌大卡车改装而成,就是把卡车的车厢拆了,换成木制的敞口车厢,大约有30多个座位。
我们一行20多人坐上同一辆冲浪车。车子沿着车辙奋力向前,随着沙丘地势变换,路面起伏,忽高忽低,犹如海上冲浪一般。
当车往下冲的时候,风呼呼刮过,大家的头发都被吹得竖起来,戴帽子的人则双手抓紧帽檐,防止帽子被风吹走。
车上不时爆发阵阵欢呼声和尖叫声。
不管车开多快,大家都嫌车开得太慢,大家一路喊着:“加油,加油!”、“冲啊,冲啊”,“快啊,快啊”……
18.沙漠驼铃
下了车,往前走,便见一大队的骆驼缓步前进,悠扬的驼铃清脆。
沙漠驼铃对我来说,似乎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我常常梦见自己一个人在沙漠的深处孤寂摸索,远处茫茫黄沙,一轮残阳透过驼峰射来耀眼的光芒。
我们骑的是阿拉善盟著名的双峰驼。骆驼虽然比马高大,但是比马还要温顺。在主人的使唤下,骆驼先跪下前腿,接着跪下后腿,最后连身体也卧在沙丘上。我跨上去,待我稳稳抓住驼峰前的缰绳后,主人一声令下,骆驼稳稳地站了起来。
我突然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骆驼在主人的指挥下,慢慢地向前走去。我坐在上面摇来晃去,就像坐在摇篮里一样舒服。我抬起头,看见沙漠上到处都是高低不平的小沙丘,弯弯曲曲的沙路上,一排驼队整整齐齐地向前移动,十分壮观。
骑在驼背上,比骑在马背上要平稳得多。骆驼都是一个接一个用绳子拴在一起,不像马儿可以自由行动。最前面的骆驼则由在地上行走的人牵着,所以骑骆驼一点惊险也没有。
骑骆驼是单程,只有一公里,大约15分钟就到了。到了终点,骆驼也是跪下来卧在沙地里,游人很顺利就下了驼背。
19.观光小火车
对于坐了无数次火车的人来说,坐沙漠小火车实在是小儿科的游戏。不过,在火车上观赏沙漠风光倒也更加悠闲。
火车有四、五节车厢,也能装下好几百人。我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徐万国坐在一排,很自然就聊到发生在温州7·23动车事故。对于外界普遍质疑的死亡人数,我们通过分析一致认为:瞒报没有可能。对于网上一份失踪人员名单,公安部门也经过逐一核对,最终证明不存在所谓失踪人员。
比较离奇的时,我们坐的这辆火车在快到终点时,发生故障停了下来,等了十多分钟,也没有修好,最后大家只得提前下车。
因为火车停在半道了,倒给大家留下以火车为背景拍照的机会,大家纷纷爬上车头拍照。
20.滑沙
再往前就是最惊险的沙漠游玩项目——沙板滑沙了。
响沙山沙高110米,宽400米,坡度45度。沙子洁净、沙粒大小均匀。如果沙子干燥,人在山上向下滑动时,沙子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但是沙漠刚下了雨,沙子还有些潮湿,所以滑沙时并无声响。
滑沙板就是一个简陋的木架子,人坐在中间凹进去的位置,脚蹬着前面的框,头枕着后面的框,用两只手握住沙子以控制速度。
刚开始谁也不敢第一个滑,后来终于有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顺利滑到谷底。然后大家陆续滑了下去,也有人中途出了故障,人从滑沙板上掉了下来,滑沙板却溜到谷底,只好爬上来重新滑。
大家滑沙的姿态各异,或优美,或狼狈;或潇洒,或拘谨;或平稳,或惊险……
我是比较靠后滑的。我滑到中途也从滑板上掉下来,好在沙板并没有溜走,我爬上沙板继续滑向谷底,快到终点时人又掉了下来。
滑沙之后,我们仍然坐缆车回到景区入口。有趣的是,我们一坐上离开景区的车,雨就下起来了。
21.永远的成吉思汗
离开沙漠时,已到晚上6点多,我们便赶赴伊金霍洛旗天骄大营酒店。
伊金霍洛旗属鄂尔多斯市。天骄大营酒店中仿成吉思汗汗廷建造的蒙古包式最大的建筑为“大鄂尔多”,建筑面积 3000平方米,是集表演、餐饮、聚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场所,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并观看演出,堪称“天下第一包”。 在民族古朴风情与时代气息充溢的“天下第一包”中,在观看盛大的歌舞表演的同时享用纯正的蒙古美食,这种感觉很特别。
我们在靠近舞台的地方分两桌坐下。开席不久,大型民族舞台剧《永远的成吉思汗》就拉开帷幕。
人与大自然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可是,是人类创造了历史,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篇章。当你踏入草原,听到最多的便是蒙古人心目中的英雄成吉思汗。
《永远的成吉思汗》是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投巨资精心编排的一部民族艺术精品,把绚丽多彩的蒙古族文化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剧情分三场,第一场为《英雄的崛起》,第二场为《文明的交融》,第三场为《永远的祭奠》。
蒙古民族传说中海青鸟携日月神奇降临,成吉思汗手握凝血降生时婴儿稚嫩的哭声,他与孛尔帖之间纯真的爱情,成吉思汗母亲的慈母情怀和折箭教子,蒙古文字创立时的字母之舞,还有那用酒和奶茶酿成的歌。这些深情的艺术表达,展现了蒙古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表达了民族的审美特质和价值取向,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蒙古民族传统的草原歌舞乐和民族服饰、民俗风情,用当代的审美意识去发掘升华,新颖又富特色,古典而不陈旧。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的运用,祝赞祭祀礼仪的再现,鄂尔多斯歌舞的融汇,也有独到之处,显示了当今草原艺术的成果。
舞台剧音乐,时而欢快,时而哀怨,就像那骏马嘶鸣、粗犷舒展;低回婉转的旋律,深沉激越的抒情色彩,完美地表现出牧歌般生动的草原风韵。
也许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就是哀怨低回,抑或是蒙古族要用哀怨低回的音乐表达对圣主的追思,对逝去的荣耀的怀念?
交谈中,《重庆时报》财经新闻部主任李增勇多次感叹,元朝之后,蒙古族没落了,从他们史诗般的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愈合的哀伤。而对于我们这些熟知历史的媒体人来说,我们都知道,属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永远地消逝了。
席间,大家的心情随着舞台剧剧情发展,时而开朗,时而郁结,不用人劝,不少人便自斟自饮,用酒浇心中块垒,用酒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表达“永远的祭奠”。
演出最后,由腾格尔演唱的《成吉思汗》片尾曲在大厅响起,深沉、苍凉的歌声又一次击打人们的心扉:
风从草原走过
吹散了多少传说
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
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
马背上的家园
因为你而辽阔
到处传扬你的恩德
在牧人的心头铭刻
啊哈嗬咿 啊 哈 嗬 咿……
每一个降生的婴儿
都带着你的血性
每一张牧人的脸庞
都有你的轮廓
每一座毡房的梦里
都有你打马走过……
22.神奇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
鄂尔多斯,曾因一代天骄的钟情而闻名于世,如今的鄂尔多斯又因丰富的能源而“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
当然最让国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鄂尔多斯的财富神话。GDP总量超越西安成为西北第一,人均GDP超过香港成为全国第一。
据今年6月住建部与高和投资发布《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称,保守估计鄂尔多斯拥有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不下7000人。而除了亿万富翁,鄂尔多斯资产上千万的人至少有10万人,可鄂尔多斯市区人口不过60万人,加上各旗县总人数约为160万人。也就是说,当地每228个人中就有1个亿万富翁;每16个人就有1个千万富翁。“有个鄂尔多斯当地人,几百万元的征地款到手了,实在不知道怎么花,有一天看到上班的邻居买了一辆路虎,于是也买了一辆,每天开着路虎放羊。”这是出租车司机经常给乘客讲的一个段子。鄂尔多斯人对路虎有着特殊情结。整个鄂尔多斯的出租车不过2400辆,而路虎则超过了5000辆。
……
成吉思汗陵就坐落在神奇富饶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
相传,1226年成吉思汗第六次统帅大军出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不禁发出由衷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对左右嘱咐道:“我闭眼之后可葬于此处”。
当即令兵士在此筑敖包作记,将马鞭埋下。第二年,成吉思汗病死后,灵柩运经此地时无法前行,灵车轮子就是不动。众人跪拜大呼“起辇”,车轮果真转动了,于是就下葬此处,名“起辇谷”,而“伊金霍洛”就是皇陵的意思。
23.密葬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谓“密葬”,就是蒙古贵族死后不起坟,埋葬之后便用群马踏平墓地,并派骑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牧草长出,墓地与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时,守墓的士兵才迁帐撤走。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埋葬后要在坟上杀死一只驼羔,将血洒于其上。日后需要祭祀时,就拉着被杀驼羔的母驼引路,若见到母骆驼悲鸣徘徊之处,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据说这种“密葬”方式在当时很普遍。由于墓地“不封不树”,无任何标志,后人也就无法辨认灵柩真正所在地。在清朝以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有些蒙古贵族才立起了陵墓。
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24.成陵
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2平方公里,现已成为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8月15日上午9点,我们抵达成陵。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员还获得免门票参观的待遇。因为我们一行超过20人,景区又安排了一名解说员陪同参观。
走进成吉思汗陵园,便看到正对大门口的一尊成吉思汗远征铜像,骏马奔腾,可汗威严,让人不由肃然起敬。成吉思汗66岁去世,铜像高为6.6米,广场直径为66米。拾级而上,路两边彩旗烈烈,旗杆高13米,象征着蒙古民族在13世纪的时候达到鼎盛。
再往前,台阶的右边有一座大大的敖包,这便是甘德尔敖包,人们会在这里祈求福祉。
九十九级台阶的尽头,是三座相连接的具有蒙古民族建筑风格的大殿,这就是成吉思汗陵的主体。金碧辉煌的陵宫,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成吉思汗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广袤草原上的帝王陵恢宏气势。
走进正殿,便见一尊高大的成吉思汗大理石雕像,雕像后面是一幅巨大的元朝“四大汗国”疆图。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位时,开疆拓土,使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领土面积达32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中国领土面积的3.5倍,其疆域图状如一头肥硕的大公牛,而现在的中国版图已经缩水成一只大公鸡了。但成陵建成后,因为担心外界对地图有异议,这幅地图是用帷幕遮住的。直到1990年9月26日,江总书记拜谒成陵,发现地图被遮盖后,指出:“那是一段历史,历史事实谁也不能否认,也不能修改。不要遮挡,让大家看。”于是这幅元朝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才得以公开面世。
陵宫是祭祀成吉思汗的活动场所。成吉思汗例行祭奠每日都要举行,大的祭奠每年举行数十次。祭奠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民族文化之结晶、蒙古文化的源头。
据说,成吉思汗在世时就在蒙古高原上建有“四大鄂尔多”,并组成了专门的卫队。成吉思汗去世后,根据蒙古人的习俗,这些忠诚的卫队将象征成吉思汗灵魂的灵柩、遗像、遗物等供奉在这些宫帐内,接受草原牧民的朝拜,这些“鄂尔多”就成了祭祀成吉思汗的移动寝陵,作为“全体蒙古的总神祗”或“奉祭之神”。元初,忽必烈建立了八座祭祀成吉思汗的宫帐,称“八白宫”,也叫“八白室”,是成吉思汗陵的前身。
为成吉思汗守陵的便是达尔扈特人。达尔扈特是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担负神圣使命的人”。达尔扈特人现有人口大约两千人,他们近八百年来世代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寝原型“八白宫(室)”,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神秘的祭祀文化和独特的宫廷文化。
25.转世神马
在成陵,只要留心,会听到很多奇闻异事和传说。
比如,成吉思汗长子术赤身世之谜,如果在当今做个DNA鉴定即可,但当时却是让成吉思汗纠结的一块心病,成吉思汗一生对此事都耿耿于怀。
又如,成吉思汗生前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存,现在我们看到的成吉思汗画像其实是参照他的孙子忽必烈的画像画的。
还有,成吉思汗安息时,按照蒙古的习俗,巫师将一撮白色的骆驼毛放在他的鼻子上,意味着他的灵魂将吸附在骆驼毛上,这一撮骆驼毛就成了他本人的化身,现在这撮骆驼毛就存放在成陵八白宫内。
而我认为最有名的是神马传说。如果运气好,人们可以看到一匹白色骏马在陵园内外的草地上自由驰骋。这匹马可不是普通的马,它是从遥远的成吉思汗时代转世而来的白马。
据说,成吉思汗在世时从百万骏马中挑选出一匹白色骏马,作为天马神骏萨尔乐的化身,以代代转世的形式加以供奉,并且规定:任何人不许骑乘、役使、鞭打和咒骂转世白马。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忽必烈汗为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定制了完整的一套祭文、祭礼。转世白马作为八白室中唯一活着的遗物,从700多年前代代相传至今。
26.最伟大的英雄
拜谒完成陵,往回走的时候,大家除了在成吉思汗铜像前合影留念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围着甘德尔敖包祈福、许愿了。
我,龚炅还有云南《玉溪日报》记者白诚颍,应该是我们团中最早围着敖包转圈许愿的。我们围着敖包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走边许愿,最后寻来一块小石头放在敖包上。我看到诚颖许愿时,神情庄重,一脸虔诚,我想她的愿望或许就是求成吉思汗保佑她遇上一位如意郎君吧。
出成陵正门的时候,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三湘都市报》编委周智颖对他四岁的女儿说: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
我笑说:应该是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周认真地坚持:他就是最伟大的英雄,在中国没有谁能够跟他比,在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够跟他比。伟人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然我也是湖南人,但我也不认为他比成吉思汗更伟大。在中国,还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我说:也不能这么说吧,孔子周游列国,一生潦倒,算是不成功的了,但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可谓深远。
周说:中国好多事情就坏在孔子身上……
龚炅笑着插话:快别说了,等下山东人听到了会打起来……
争论没有继续,但我知道这是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27.告别草原
中午11点左右,伊利草原行活动圆满结束。
因为航班原因,一批人员从鄂尔多斯东胜机场走,一批从呼市白塔机场走。我便是从东胜机场走。
因为整个行程都没有安排购物,出一趟远门,得带点礼物回去,在等车接送我们去机场的间隙,我们几个就在成陵景区商店买了些牛肉干之类的礼品。景区的东西不便宜,而且不讲价,你爱买不买,店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让我们这些南方人颇不习惯。
车还没来,天空云层越来越厚,中午时分,一场瓢泼大雨终于下了下来。这场大雨足足下了20多分钟,把我们放在广场遮阳伞下桌子上的行李都淋湿了。我想,这天气怎么跟我从温州出来时一模一样啊,真是首尾呼应啊。不过在我们去机场的路上,雨便小了下来。
从东胜机场走的,除了我,还有6人:重庆晚报江涛、陈朝晖,四川金融投资报马黎,以及龚炅,李增勇,乔璐。我乘坐的是国航CA1150航班,中午1:35最先走,同机的还有马黎,她在北京中转成都。
飞机是波音738,比ERJ145宽敞多了,六人一排,189个座位全部坐满。怪不得高宇玲说,由于暑期赴内蒙古避暑旅游的人很多,加上7·23动车事故之后,坐飞机的人激增,别说打折机票,就是全价机票也是一票难求。伊利方面因为跟民航方面有着长期合作关系,这次为机票的事甚至找了民航总局领导,才把大家的机票安排好。
因为一直下雨,飞机起飞后便一直在云层中穿越,差不多也飞了一个小时才钻出云层。只是飞机飞行平稳,不像来时那样让人害怕。
下午3:00,飞机准时在首都机场降落。我因要中转回温州,所以不用出站。我从8号登机口下来,到1号登机口候机,也走了十多分钟。看离飞机起飞还有近2个小时,就给马黎打了个电话,她说在48号登机口候机,我想走到她那边也要一个多小时了,就打消了跟她聊天打发时间的念头。
下午5:00,国航CA1539北京飞温州航班准时起飞,机上又是满员。
28.谁是真的英雄?
飞行途中,我随手翻开一本《中国民航》杂志。看到一个“微博@微言”的栏目,上面有摘自某著名法学家微博的一段话:
我觉得人不应该完全变得像一个斗士,毕竟人生苦短,岁月如白驹过隙,你需要有一种非常美好的生命感受,跟朋友的爽朗交往,放眼青山绿水的那种喜悦,读一本老书给你带来的快乐等等。其实人不完全是为了改造这个社会而存在的,我们需要更丰富多采的人生历程。
这让我想起在成陵关于“最伟大的英雄”的争论。我想,如果成吉思汗是最伟大的英雄,那么英雄和成功就只有一个标准,成为英雄也只有一途——杀伐征战,开疆拓土,称王称霸。而如果成吉思汗只是最伟大的英雄之一,那么,人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我想,只有这样,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