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比较早涉及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甚至开“打工文学”先河。今天继续探讨这部小说丰富的内涵,探讨作品中的人生苦难及作家的创作心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生苦难,作家在创作中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这部小说取得成功,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一、作品是如何揭示人物所遭遇的人生苦难的
作品以黄土高原为背景,通过对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中国大转型期间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所面临和遭遇的各种人生苦难。作品中的人物正是经受了各种人生苦难的考验、磨练,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才成长、成熟起来的。
(一)孙少平的成长经历与人生苦难
孙少平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位主人公。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在苦难的环境中,他逐渐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是仅指他对自身来说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对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的成长经历分为三个阶段。
学生时代为第一阶段。孙少平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这种生活一度使他自卑到对家庭好的同学产生敌对情绪的地步。由于他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终于摆脱了自身的狭隘意识。虽然他并没有实际肩负生活的重担,对生活的认识还是间接的,但是他的这种认识还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孙少平说希望扛很重的东西不停地走,实际表明了他敢挑生活重担的决心和勇气。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被洪水围困的侯玉英,同时也奋不顾身救出差点名誉扫地的郝红梅。苦难的生活使他懂得加倍珍惜生命和名誉。
第二阶段是黄原揽工岁月。这一阶段是孙少平对人生进行了思索之后重要的社会实践,体现了他可贵的探索进取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青年,他的实践方式也只能是最原始的体力劳动。他的吃苦耐劳证明了自己在揽工汉中是最棒的。在艰苦的生活中,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坚持读书,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而且每月都给读高中的妹妹寄钱,自觉承担起一部分家庭责任。为救小翠逃出“魔掌”,丢掉了工作,变成了一个穷光蛋。当他后来看到小翠又被家里逼了出来而最终堕落成暗娼后,内心极度痛苦。他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残酷而不公平的一面,但这不会使他悲观失望,反而激起他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只要生活中还有“不平”,“拔刀相助”者永远后继有人。在这一阶段,孙少平同时也领略到生活充满阳光的一面,他与田晓霞的爱情就像沙漠中的绿洲,给人希望,催人奋进,使他对未来充满憧憬。这些都是孙少平深入到生活的激流中的收获。
孙少平成长的第三阶段是大牙湾煤矿的矿工生活。在这一阶段,他的思想灵魂经受了苦难的考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真正走向了成熟。师傅的死和失恋的痛苦已经压得他心里十分沉重,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田晓霞牺牲了,最后,在一起煤矿事故中为了救人而在脸上留下永远抹不去的印记——一条长长的伤疤。越是艰苦的环境,沉重的打击越能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坚强。孙少平没有被苦难打垮,是苦难造就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能够在暴风雨般的生活中屹立不倒的男人。没有经受一次又一次苦难的考验,没有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无限热爱,就不可能承受起这么多劫难。多灾多难的生活培养了孙少平忍辱负重、决不屈服的坚强品格,而这种品格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灵魂。这种品德扎根于华夏儿女的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二)孙少安的成长经历与人生苦难
孙少安是作品中仅次于孙少平的一位主人公。从他的成长经历中折射出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民所经历的奋斗历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孙少安对农村苦难的生活现实感受最深。他对农村现状进行过认真思索,并积极进行改革尝试,表现出一个优秀农民不满现状的探索精神。在爱情上,他割舍了润叶对他的爱情,因为他知道无法给润叶带来幸福。农村实行责任制后,他率先脱贫,接着又经历了失败的考验,最后依靠政府扶持,总结失败的教训,重新站了起来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作品还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揭示痛苦的不同内涵。少安给妹妹兰香五十元钱,妹妹却不要,原因是怕他和嫂子闹矛盾。少安痛苦地自问:贫穷让人痛苦,可有了钱还为什么让人这么痛苦。其实贫穷并不是痛苦的唯一根源。
正当孙少安志得意满时是,妻子秀莲得了肺癌。这种结局虽然在感情上难以被读者接受,但由于生活之中确实潜伏着太多的不测,所以其本身仍有认识价值。在作品中通过孙玉厚老汉流露出来的宿命思想,也可以看成作家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在人类对自身命运还不能真正掌握时,宿命思想总会有一定的市场。
(三)其他人物遭受的人生苦难
田福军是作品中一位特殊的主人公。他是作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的形象出现的。作品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年代,他遭受排挤,但他心中始终装着人们群众,甚至不怕追究责任而下令动用国家储备粮救灾。由于他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因而得到广泛的拥护。
润叶与向前曲折的婚姻,生动地揭示了生活中“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其实是一种“失”,向前终于和润叶结婚了,但他并没有得到润叶的心,而在他失去双腿后开始对生活绝望时,润叶回到了他的身边。润叶一直以为自己是受伤最深的人,但当她把目光注视到比她受害更深的向前身上时,她终于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并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郝红梅悲惨的命运让每个读者都会感到心酸。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她没有倒下去,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这个社会并不是冰冷的。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帮助是社会进步的秩序和美德,而平凡的人们在经历了苦难的生活之后将更加珍惜平静的生活。
二、作家的创作心理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作家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出《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路遥在他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就为什么要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做了专门的阐述。他认为,一方面现实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来说并未过时,就整体上来说还不成熟,更没有大容量的作品。现实主义仍受到多数读者欢迎,而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品甚至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读者;另一方面作家考虑这是一部长篇巨著,不能以试验的态度进行创作,必须在自己认为可靠的,能够把握的条件下进行,因为“失败不起”。由此可见作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表现出作家高度的负责精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奠定了作品较为沉重的基调,同时也为深刻真实地揭示人物命运及人生苦难创造了条件。
(二)作家对人生苦难的态度
1.作家对苦难的热情讴歌
作家在作品中对人物面对苦难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和牺牲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讴歌,而这种讴歌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作品中一个特定的人物田晓霞来抒发的。
田晓霞是一个在感情上与农村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姑娘。她对农村农民的命运进行过认真思考,对孙少平充满深深地爱恋。田晓霞是作品中一朵美丽的花朵,她的开放是对经受苦难的人们热情的赞美。作家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说,孙少平是以其弟王天乐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作家对主人公孙少平倾注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作品中田晓霞对农民出身的孙少平深深地爱恋和关注,可以看做是作家——一个农民的儿子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一种感情上的回答。作家用赞美的笔墨描绘了一个当代农村青年的苦难历程并为之献上一曲动人的赞歌——
当田晓霞听完孙少平说完如何在黄原揽工的经历后,呆坐在沙发上不发一言。送走少平后,心情十分复杂而一时无心回家,竟然向北走去,侥幸少平会从那条路上转回来。她将孙少平和当代同龄人做了对比,认为孙少平这样的青年虽然没有参与到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但由于他们在一条更为艰苦的道路上拼搏,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上都有执着的追求,已经成长为一个对生活有独特理解的人,因而在田晓霞的眼里,孙少平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人物。
当田晓霞来到大牙湾煤矿同孙少平一起下矿井时,她为她心爱的人伤心流泪,她终于明白,孙少平在吃什么样的苦,他所说的沉重是什么。田晓霞饱含热泪地告别大牙湾,在她心里任何堂皇的地方都无法与这里相比,因为这里有她所爱的人。田晓霞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少平的名字,喉咙塞得说不出话,心里像烫伤似的灼热。
2.在苦难环境中对人性人情的赞美
作家不仅借助作品人物之口来赞美苦难的人们,而且还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富有人性人情的美好片段来赞美善良的人们,使人在沉重的氛围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孙少平在曹书记家打工时偶然让女主人看见背石头压烂的肩背,女主人关切地询问孙少平以前做什么,当得知少平曾教过书后,第二天给少平换了一个较轻松地活。这是女主人对他动了恻隐之心。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孙少平也感受到了温情。
孙少平去大牙湾煤矿做矿工,体检时血压升高,只好去找女大夫说情。女大夫的态度从冷漠转为同情,并告诉他可以喝点醋。当孙少平去矿工家买醋时,被热情的王世才一家邀请喝酒。孙少平提着半瓶醋从王世才家出来,感到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
(三)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悲剧内涵
作家在《平凡的世界》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描绘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悲剧是典型的社会悲剧,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是珍贵而高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恋爱。他们在一起彼此欣赏对方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他们的爱情与现实生活尚有一定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实际上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结合。这种距离就是彼此地位身份的悬殊。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八章,作家就孙少平与田晓霞彼此地位悬殊的现状及其不可能结合的结局做了客观的分析。当少平的师傅王世才说矿工的生活这么苦,没有老婆不行时,少平心里想着晓霞,内心却是一片冰凉:“晓霞,晓霞,现在我越来越明白,我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生活了。无疑我的一生,就要在这里度过,而你将永远是大城市的一员,我决不可能生活在你的那个世界里,可是你又怎能到我的世界里生活呢?不可能,你不可能像惠英嫂一样,到这样一个地方来侍候一个煤矿工人。”从中可以看出孙少平与田晓霞地位身份悬殊的客观现实。少平表明不可能生活在田晓霞的世界里,也就是说孙少平不想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那么,田晓霞能够生活在孙少平的世界里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在田晓霞为孙少平活动进煤矿的事时就透露:只要进了煤矿,等一两年求父亲把少平调出来。这说明田晓霞不愿孙少平永远是一个煤矿工人,同时也表明她自己不愿到煤矿生活。那么,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这就注定他们不可能结合。可以说,只要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等级观念及地位悬殊客观存在,孙少平与田晓霞式的爱情就将以悲剧的形式结束。
从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悲剧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作家的创作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战胜了个人的情感。孙少平与田晓霞能否结合不取决于读者或者作家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结合的条件。对此,作家有着清醒的头脑。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悲剧是孙少安与田润叶爱情悲剧的延续。作家把田晓霞作为一种理想的化身来讴歌,但是又认识到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作家就他们的爱情的悲剧性结局在作品中多次进行暗示。当少平和晓霞攀上高高的古塔山,晓霞给少平讲了一个苏联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相约十年后再会面,但是后来发生了战争,女主人公牺牲了。田晓霞为抢救群众牺牲了,这个结局与晓霞讲的苏联故事的结局是一样的。作品中还多次描写了孙少平清醒地认识到与田晓霞不可能结合的痛苦感受。这些都表明了作家尊重生活并真实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三、《平凡的世界》中人生苦难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说的“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离开社会和集体,离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无所谓“价值”的。人生的价值不仅指他对自身来说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平凡的世界》通过对人生苦难的揭示,突出表现了人物形象面对苦难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了他人的和社会的利益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生动地阐述了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
作品中人物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感人事迹随处可见。王世才为救安锁子牺牲了,田晓霞为抢救群众生命而英勇献身;孙少平为救一名矿工而身负重伤,师傅牺牲后,少平自觉挑起师傅放下的担子——特别是生活上的,等等。这些都生动地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承受的人生苦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因而苦难的承受者实际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作品中有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他就是二流子王满银。王满银常年在外流浪,过的也是苦日子,但是他的“苦难”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憎恨。这是因为他对生活、对家庭乃至对社会没有负责精神。他是为自己而活着的,他的人生谈不上有多大价值。只有在他回到兰花母子身边,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后,他才开始真正做“人”。
(二)劳动(实践)——人类进步的主旋律
马克思说:“人是依赖劳动、实践,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如果人类停止了劳动,哪怕只有一个星期,人类也将难以生存下来。”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既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平凡的世界》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揭示和阐述。
当孙少平出满勤领到很多工资,而其他工友却因缺勤拿到的钱不够生活费,只好向孙少平出售各种物品,孙少平怀着复杂的心情将这些东西都买下。正如作品中所议论的那样:“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人——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而“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也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
当孙少平遭受师傅牺牲和失恋的双重打击后,“他知道,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消磨掉。”田晓霞的死对孙少平来说“如此沉重的精神创伤也许仍然得用牛马般的体力劳动来医治。”劳动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身体的需要,同时也成为孙少平的精神支柱。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而且还在劳动中改造和提高了自身。可以说劳动是和人的本质密不可分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劳动也是人的本质。
四、结语:《平凡的世界》中人生苦难的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生苦难及作家的创造心理,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的人生苦难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现实生活中人生苦难的认识。每个人的一生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苦难,如何面对苦难、挫折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要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否则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将遇到更多更严峻的考验,面对挑战,我们要战胜自己,提高充实自己,使自己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永不放弃,永不停止,勇于负责,乐于奉献,辛勤劳动,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