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境的头像

观境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13
分享

兄弟情,士子心

 

从北京到邓州,15个小时的火车,不觉得辛苦,想着多日不见的好友,还有未知的友人,心情很是愉悦。刚出火车站的她,便在三位邓州友人的陪伴下,走进千年文化的源流地——花洲书院。

那一刻,识趣的阳光早早就躲了起来,天空是阴沉的,但也是温和的,邓州的空气自然比京城更清新,万里无云,蝉鸣不停,预示着这个夏季的异常炎热,湍河的水静默无声,奔流不息到它的目的地。

走进古朴雅致的书院大门,只见竹柏掩映、亭台错落,花洲虽处这样偏僻的北方一隅,但是主体构造却是典型的南方园林式建筑,形成独特的景观风格,沿着书院曲径通幽的小道,或拾级而上,或踏石跨水,或亭台小坐,或楼榭登高,他们一行四人拍着照,一路笑谈不止。观碑刻妙文,看画中有味,赏婀娜舞姿,听古曲潇湘,一派江南烟雨的味道。

心情完全融入其中,思绪纷飞,回到千年前的北宋,想起那个有志男儿范仲淹,在友人韩总的娓娓道来中,在几位贤达神情逼真的塑像前,打开了邓州千年历史文化的大门。

花洲书院由百花洲而得名,其中,百花洲之南的赏石园以欣赏石栏、石景为主,赏石园北为五峰假山、五峰书斋和长廊、思范亭,行走此处,总有一种移步观景,别有洞天的味道,形成一条完美的园林风景线。湖岛将全湖划分为大小水面,洲东面为自然收放线的溪流,颇有田园野趣,北端有石舫"香舟",中段临水有扇亭"月到风来亭"。

走到春风堂,有风吹过,望着四周的风景,静静的站立许久,也希望借此机会沾一沾先生的骨气、才气、义气和锐气,人生一世,难得如此境界!千百年来,先生作为彪炳千秋的文学家、政治家,成为后世仁人志士学习的楷模,尤其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响彻古今,振聋发聩。对国家,他始终有美好热忱的理想,脚踏实地的作风,对上忠心耿耿,对下爱民如子,对友肝胆相照,一生不离不弃。他至高的精神追求,就是照亮每一位仁人志士心中的一盏明灯。

天下之道的极致,在于百姓的柴米油盐。据史料记载,范仲淹自从担任邓州知州后,重教化,轻刑罚,废苛税,倡农桑,所有一切都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一年后,朝廷命仲淹移守荆州,而邓州百姓因感其恩德,绵延数里,跪道挽留,实在让人不忍拒绝,范仲淹遂上书皇帝,恳请继续留任邓州,不想,此举为那篇传世名作的诞生,埋下了契机的种子。

千年前的此时,滕子京谪居岳阳,重修了江南名楼---岳阳楼,新楼落成,兴奋的他,随即修书一封,派出特使,千里迢迢寄给在邓州做知州的好友,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范仲淹,恳请其为岳阳楼作记,并附上一幅精美的《洞庭秋晚图》。

1046年的九月十五日,这一天,范仲淹望着好友随信寄来的这幅画,思绪回到当年他们相识的场景,官场沉浮几十年,一切都在变,唯有心中对国家的抱负没变,对黎民百姓的关怀没变,对挚友兄弟的情义没变。

明月高悬,清风袭来,秋水文章千古事,焚香沐手后,范仲淹神情放松,衣着俊朗飘逸,长长的胡须更显脱俗的气质,他端坐于花洲书院的春风堂前,凭着手上仅有的《洞庭秋晚图》,思绪万千,想着谪居岳阳的好友,怀念着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此时,脑海又浮现出当年任期届满临走时,邓州百姓的真情挽留,一路两边都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百姓,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向他表达着不舍,感激,长跪不起,铁骨铮铮的他,瞬间泪湿衣襟,不忍离开百姓,又上书皇帝,坚持留了下来。

这一刻,心中思绪已化作将要喷薄而出的灵感,他快速挥洒手中的毛笔,一口气抒发出了胸中之意,这,就是那篇脍炙人口、传扬天下的《岳阳楼记》。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再一次,他们伫立石刻的诗篇前,心中默念,激荡的心情犹在,每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中华子民,都会明白:为公,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天下苍生的幸福出力,做一个心甘情愿的付出者,先公后私;为私,一个家庭的一家之主,将家族、对方、父母、儿子放在自己之前,才是终极的快乐,才是一生该有的追求。

菊花台、亭榭和太湖石等点缀湖岸,他们绕湖而过,坐在石榴树旁,且听风吟,耳边传来古琴妙音,眼前湖内金鱼畅游,林边寿桃挂满树梢,此景此境难得有,若添好酒和佳肴,好想问你:浪迹天涯的兄弟呵,我们何时才能干完这杯友情的酒?

千年以前,文正公余之暇,在百花洲旁建起花洲书院,常于书院的春风堂内执经讲学,为邓州的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书院内,环境优美,沁人心脾,书院外,湍河流经,微风轻拂,讲经者与听课者相互辉映,振兴邓州文运,让邓州这片沃土更焕发出文化传承、兼容并包的魅力。

穿过一扇古典的拱门,途经一片茂盛的石榴林,几十个造型别致、各有寓意的植物盆景,凸显书院管理人员的精心和认真,古老的石牌、石船,静静躺在盆景的四周,还有无处不在的石刻,花木遍植,心旷神怡,让人根本挪不动脚步,书院的文化气息渗透进了这里的每一寸空气中。

右转,进入古朴的木屋,这就是汇聚邓州、群贤备至的名人馆,专为纪念古今邓州籍历史名人所建,古典庄重,凸显清代建筑的风格。首先看到的是前院正房和厢房的《姚雪垠文学馆》,馆内陈列有姚雪垠办公用具,著作手迹及生平著作。到了中院和后院,正房及厢房设医圣张仲景,历史名将张巡、铁铉等历史名人纪念馆。

邓州,汇聚了历史上中医国粹的传承大家,他们的数量之多在全国都排名前列,中草药种植,更是具备绝佳的地理环境优势。

眼前装着百姓,胸中想着家国,对兄弟不离不弃,这就是奇男子范仲淹,从此以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成了天下士人的座右铭。

千年后的一个雨夜,雨珠在窗边轻轻敲打,发出自然清脆的节奏,她铺开宣纸,一笔一画,郑重写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一生,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能力突出者有之,才华横溢者有之,貌美多金者有之,而在这些人之中,光风霁月、一心为公、参赞天地心底无私,全心奉献的至高精神者,千古难遇,无论于国于民于家,都是大幸。

历史远去,文化沉淀,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贤者英豪和仁人志士,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不停息的呼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