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境的头像

观境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20
分享

各自珍重

看着她逐渐变小的背影,浮出刀剑雕刻般的面容,那从没有过间断又烦人的唠叨,真切又模糊,你转过身,悄然泪下。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更深刻的去懂得。

路上的风景,正因为有了你眼中的欣赏,才更显得美丽和独一无二。

这一生,要和多少人事离别?想着快快的长大,告别童年的自己;走出家门求学,告别渐行渐远的父母;与爱人的短暂分别,从此明白了“思念”为何物;为了理想的实现,接受现实的各种磨练;搬离一座多年生活的城市,此后,记住了它的蓝天白云和洁白的沙滩。

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可要历经多少,一个人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孔子言:五十而知天命。若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才可知晓,那也就注定了大部分人皆是碌碌之辈,可是,如果一个人二十多岁就知道自己的天命在哪里,那么,他将会走上一条怎么的路途?

《圆觉经》言: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来到这个世上很偶然,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存活下来的侥幸。但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却是逃不脱的必然。既是偶然,更应珍惜相处时的愉悦,当下的短暂,而非恩怨不断,琐碎不停,消耗无谓的精力。

在萍水相逢时,能够一笑了然,海阔天空;在困难的处境里,能肝胆相照,互相帮助;在离别后,也能各自安好,忘记那段苟延残喘的日子,快乐生活,心无挂碍。

相互折磨,相互消耗,无论是以何名义,真要是到了这样的此景此境,倒不如彼此不相识,无交集,各自洒脱,畅游于江湖。

两条鱼之所以 “相濡以沫”,不过是因为泉水干涸了,那是生存的必须,而非感情的伟大和高尚。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没有远近亲疏,善恶贫富之分,故而,才能保有最纯真无曲的一颗心,对待万物一视同仁,部分臂粗。

而无论客观、主观,作为一个人的见解,总是带着爱憎美丑的感情色彩,殊不知,只是被这芸芸众生中的“色声香味触法”欺骗而已,梦醒时分,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如是观,如实观。没有两种同样的心境感同身受,冷暖自知才是世情常态。

此刻,虽然我很想问你:你那里下雪了吗?

然而,我却害怕,你说怕冷,而我,没有棉衣给你穿。

那么,各自安好,各自珍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