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端午
龚光程
一
我年少时就知道屈原,不是我早慧好学,是因为我爱吃粽子。童年时物质匮乏,粽子一年只有端午节能吃到,吃一次管一年,不象现在,超市里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特别是母亲做的粽子,那软糯喷香的味道,至今回味起来仍让我迷醉。
端午在中国是一个很浓重的节日,虽然正值农村的农忙时节,但每家都极为重视。记得每到端午前一天早上,母亲就要将包粽子用的糯米用水泡上,然后从地里割回来一大捆箬叶,那时,几乎家家都自种有几蓬箬叶。先将箬叶浸在木盆里洗净,并在开水中杀青后,沥水摊凉。棕榈树叶是天然的捆扎粽子的绳子!从山坡的棕榈林里挑选几匹剑叶完好、叶脉较长的叶子回家。每一匹棕叶要将两边较短的剑叶去掉,留下中间较长的10--20片,然后把叶片上的叶骨撕掉,放在火上炙烤,叶片就会变得油亮碧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卷缩成一根根柔韧的细条,这就是包扎粽子最好的绳索了。
傍晚,父母从地里收工回来,吃过晚饭,就将已经浸泡一天的糯米捞出装在盆里,拌入调味料,便开始包粽子。条件好的人家,在粽子里掺杂一些板栗或者油渣,没有这些,就包净的糯米,白米粽子在吃时蘸点红糖粉或白糖,味道也很好。
包粽子可是技术活,小孩子不能插手。母亲先将箬叶(大的只需要一张、小的两张)在左手卷成一个圆锥形叶盒,右手先抓一把米放进去,放入一颗板栗或别的配料,再放入一把米,抖一抖叶盒,让米粒聚拢一些,再用筷子在叶盒里插插,然后用手指在上面压压,才把叶盒上方的叶片折叠下来,将盒口处封严,使之形成一个三角形状。拉起一丝棕叶,绕粽子扎两圈,使劲勒紧,捆结实后,打个活结,放开手,一只丰腴饱满的三角形粽子便吊在棕叶上,还不停的晃悠。如果粽子的糯米包不紧凑,或者后面的叶子封口不严密,绳子捆扎不牢靠,粽子就会在煮的时候,或者翻动的过程中散掉,造成浪费。
父母包粽子的速度很快,两人象在比赛,墙上挂着的棕叶很快就“结”满了粽子,一张大的棕叶上能扎二三十个粽子,提着叶柄。就像果树上结的累累果实,看得人心里温暖又踏实!
粽子包好后,还要连夜煮熟,煮粽子也是一项技术活。将粽子放在一口大锅里,水刚好淹过粽子,先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文火慢烧细煮。煮好一大锅粽子,要花三四个钟头。开始的时候,我们几兄妹围坐在灶膛边兴奋地等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粽香慢慢从锅内溢出,厨房内弥漫着阵阵清香。夜渐深,眼皮开始打架了,实在熬不住了,终于在阵阵粽香中睡去。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满屋的粽香里醒来,不过,这时还不能吃粽子。在农村,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无所不在,活人在任何重大节日里,都不能先于祖先和神灵享用美食。我们先在母亲的安排下,去野外割回一些艾草和菖蒲,挂在堂屋大门的两边,据说这两样东西能防病避邪。接着,便等待父亲拿了煮好的粽子,虔诚的放到已经打扫干净的神龛上,烧纸焚香后,一家人才开始围坐在一起吃粽子。
“为什么只有在端午节才能吃粽子呢?”我好奇地问父亲。
父亲正鼓着腮帮嚼着粽子,他眼睛注视着我,慢条斯理地把嘴里的粽子嚼咽下肚后才说:“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时候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是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杀的,所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过端午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们过节除了祭奠天上的神仙就是自家逝去的祖先,为啥端午节要纪念一个跳河自杀的诗人呢?”我不解地问父亲。
看来父亲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思考好,他沉吟一会说:“这个问题说起来复杂得很,你们也听不懂,可能是屈原比较有魅力吧。据说汨罗江边留有他当年生活的遗迹和后人祭奠他的祠庙,你长大后去汩罗江边拜谒一下屈原,可能会有所了解。”
中华四大传统节日,均有祭祀色彩。春节祭天、中秋祭月、清明祭祖,唯有端阳竟然是为了祭祀一位离世的诗人。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即便是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是极为罕见的!这位愤世嫉俗、高洁磊落、才气横溢的行呤诗人,生时不见容于庙堂之上,屡屡被佞臣构陷,死后却尽享哀荣,并且演变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深处一座被仰视的人格丰碑。屈原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拜谒屈子,成了我长久以来的心结。
上月游张家界,特意绕道去汩罗江畔朝圣,带着一腔敬慕。
二
屈子祠在汩罗江边的玉笥山上,顺着山路拾级而上,屈子祠屹立在山顶一片坪地的绿荫丛中。进得祠来,迎面是一尊高约三米的屈原镀金塑像,屈原手抚佩剑,银须飘拂,神态凛然,眉头紧锁,目光远视,一脸忧愁激愤的神情。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广读诗书,品行高洁,且志向远大,“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由于屈原推行的改革损害了一些贵族的利益,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和怀王宠妃郑袖的嫉恨。他们在楚王面前谗言诬陷屈原,楚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楚怀王死于秦后,顷襄王即位,子兰和靳尚之流继续得势,屈原再被顷襄王放逐。屈原心里因此充满了怨愤,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他心里积聚了太多的悲愤和思念之情,只得借诗舒怀。
在网络上,有许多人认为屈原性格过于倔强,孤傲清高,侍才骄狂,不会迎奉权贵,结交同僚,不懂得经营人脉,灵活变通处世,最后落得备受排挤,成为孤家寡人,报国无门,只得怀沙沉江而死。然而,正是他这种让现代的“聪明人”看起来很傻的行为,却使屈原的精神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他的坚守,成为“心怀天下”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无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出门拔剑壮槃游,霜华拂处尘氛少”的秋瑾,还是“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以及“此头须向国门悬”的陈毅等等,哪一个不是屈原的粉丝?屈原之所以执著自己的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因为他把自己的荣辱与国家紧紧相连,国兴我荣!国衰我耻!
屈原祠东面是“问天坛”,走进大院,曲栏围绕着一尊屈原雕像,塑像坐北朝南,用锗红色石头雕成,只见身材瘦削,面容清瘦的诗人摊举双手,作仰天长啸状。雕像下方黑色花岗岩的基础上,刻着“天问坛”三个字,基座另外三面刻的是屈原《天问》全篇。
这时候,天空忽然落起小雨来。雨丝从灰暗的天空里抖落下来,打在园中的花木叶子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为避雨,我们坐在廊檐下休息,屈原依然倔强地立在雨中。被雨淋湿的身躯显得更加深红,他倔强地昂着头,继续着他的天问。
屈原遭楚怀王流放后,心里始终不相信怀王真的嫌弃自己了:他只是一时被小人的馋言所蒙蔽,过些时间省悟过来就会将我召回任用。但是,屈原在外流浪了三年,仍没有被召回国都。他心里感到很憋屈。回想自己对怀王一片忠心,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残酷打击。难到真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吗?他百思不得其解,便去向掌管卜噬的太卜郑詹尹求教。
屈原伤感地说:“我心里有一些疑难,想请教先生。”
郑詹赶忙把蓍萃摆好,把龟板试净,说:“先生有何见教?”
屈原说:“我是应当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呢,还是应当马虎应酬,苟且偷生?我是应当锄除茅草开垦荒地呢?还是应当同流合污,贪图荣华富贵呢?我是应当远走高飞来保持自己纯真的品质呢?还是应当唯唯诺诺或阿谀奉承去讨好贵妇人?我是应当廉洁正直以守清白呢?还是应当柔软圆滑随流从俗?我是应当像棋骥那样昂首奔驰呢,还是应当像河里的野鸭那样随波逐浪?我是应当与千里马并驾齐驱呢,还是应当跟在驽马后边亦步亦趋?我是应当与黄鹄一道在长空比翼呢,还是应当与鸡鸭为群相互争食?到底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哪一种可行,哪一种不可行……”他越说越激动,声音提高了八度。
郑詹耐心地听他讲完,默默地放下蓍萃说:“先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都有不足之处,智慧都有不明之时,占卜之术也有不及之处,神灵也有不通之时,您就凭着自己的良心去行动好了,卜噬确实不能决断此事。”
“卜噬也得不到答案?无人能给我答案?我只好问天了!”
这是一种积压已久的愤懑,无处释放,无人解答。他摊开双手,仰首扣问苍天:“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便是《天问》。
屈原雕像后面,有一座重檐攒尖顶的三层阁楼,楼阁下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屈原《离骚》全篇。
《离骚》是一首自叙体长篇抒情诗,凡二千四百七十七言,回环激荡,饱含忧伤怨愤。司马迁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离骚》的评价极高:“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太史公既是在夸《离骚》,也是在褒扬屈原的人格。
迂回到“独醒亭”小坐。独醒亭得名于屈原的《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传说独醒亭是诗人当年和渔父促膝谈心之处,公元前279年的某一天清晨,心情沮丧的屈原,独自在江畔徘徊,且歌且行时,遇到了一位渔父。渔父问道:“这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
屈原说:“世上的人都混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大家都迷醉了,只有我还清醒着,因此我被放逐到了这里。”
渔父道:“有圣徳的人是不会被事物所束缚的,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推进。既然世上的人都混浊了,你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既然大家都醉了,你何不也吃酒糟,喝薄酒?为什么要特立独行,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正色道:“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弹帽子上的灰尘,刚洗好澡的人一定要抖尽衣服上的灰尘。怎么能让清白的身体,沾染上污秽不堪的外物呢?我宁愿跳入湘江,葬身鱼腹。也不能让清白之躯,蒙上世俗的尘埃。”
渔夫觉得这人太固执,无奈一笑,便不再与他交谈,上船扣舷独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悠然荡舟而去。
我想,这位渔夫绝不是个靠捕鱼为生的凡夫俗子,而是一个隐于草莽的高人,他口中的劝诫,正是儒家明哲保身的处世思想。
屈原乃楚武王熊通的后代,有楚人的犟劲和血性。他对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坚贞得近乎固执,“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的这种坚持,抬高了后人看他的目光 ,所以,屈原殉国后,后人在这里修了一座“独醒亭”,以示纪念。
屈子对顷襄王是抱有期待的,幻想顷襄王会回心转意,招他回宫,实现他“美政”的抱负。为了这一天,他苦苦盼了九年。他不断的“上下求索”,却一次次“求女”不遂。他始终对明君贤臣充满向往,他始终在绝望中仍不放弃对政治理想的追求。然而,顷襄王当政时,没有让他看到曙光,顷襄王的死,却带走了屈原最后的一丝希望,使他万念俱灰,当一切希望幻灭,死便成最好的解脱。他抱着“不毕辞而赴渊”的必死之心,怀沙沉江。一个肉体的沉溺,换来的,是一种精神的永存!
三
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虽不为君王喜欢,却深得百姓爱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汨罗江畔的百姓突然得知屈原投江殉国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只赶往屈原投江处争相打捞。但浪银急水深,一时打捞不到屈原的遗体,岸上的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蛟龙啃噬屈原遗体,纷纷向江中投饭团喂鱼虾,倒雄黄以驱蛟龙。屈原的遗体在其投江后几天才被打捞上来,头部已被鱼虾噬去一半,其女女媭便给他配上半个金头埋葬,女婿担心有人掘墓盗金头,遂以罗裙兜土筑疑冢。其行为感动神灵,助其一夜间竟筑成12座疑冢。
从那以后,端午、屈原、粽子、龙舟和汨罗江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二千多年来,在汨罗,端午大如年,人们极其重视,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祭屈仪式和龙舟大赛。有民谣唱曰:“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屈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惜生不逢时,遇上了两代昏君,他心系国家的存亡、百姓的安危,既无法忍受当政者的昏庸,也绝不为浑浊的世道做任何的妥协。他既不愿去他国另求出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又不想退而求其次地归隐,虽上下而求索,终不知所往,汨罗江成为了他唯一的归宿。
二千多年来,散落于历史长河中关于屈原的文字记述甚多,对他的评价都超过了其作为一个诗人本身的范畴。如果单从他的文学造诣和爱国思想而言,先秦至今,能出其右者恐怕也不止一二人。但是,为何唯有他能独享端午的殊荣呢?
个人认为,首先,屈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楚辞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它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了民间歌谣形式,创造了一种参差灵活的新体裁,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纵观屈原的爱国情怀及其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两千多年来,无论是何种政治势力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统治者都将屈原尊崇为爱国典范而大加褒扬,真正印证了司马迁所说的可“光争日月”。屈原死后,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或在坟前,或在江潭,洒酒奠祀,凭吊故人,留下了很多感人的诗文。人们同情他不幸的遭遇,仰慕他高尚的品格。
其次,屈原开创了古代贬谪文学的先河。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众多的迁客骚人,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谪文学。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都以“治国齐家平天下”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者不乏其人。遭到贬谪,绝对是一场人生的悲剧,不仅前程断送,还被逐于边关荒城,心里难免委屈、愤懑、失落。于是便寄情山水、怀乡、隐逸等,文学成了最能消融心中块磊的工具,字里行间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惆怅,浪迹天涯的彷徨,相望而不得的苦闷,相思而难遇的忧伤。
古代文人“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和参政实践,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自身始终充满了历史使命感,这是贬官士人最突出的心态特征。孔子在《论语》中提醒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任重道远。贬官士人始终怀有心有不甘的痛苦。“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道破了所有贬官士人的心声:文学上的成名并非他们的本愿,官场上的失意却是他们终其一生耿耿于怀的遗憾。仕途困顿,心动情发,借诗文作为工具进行述怀明志,是一种缓解内心压抑的无奈选择。
时间增益了屈原的魅力。他死后,重蹈他覆辙的贬官文人,在流放途中,都会前来凭吊,在赋诗作文中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没来汨罗之前,我认知的屈原活在故纸堆里,到了汨罗,我才发现屈原活在有血有肉的人世间。这里的园林景观,民风习俗里,随处都有屈原的踪影。“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屈原当初那慷慨赴死的一跃,使籍籍无名的汨罗江,变成了世界华人的“端午源头、龙舟故里”。
原载2022年第三期《万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