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铂舒的头像

铂舒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10/24
分享

穿不烂的衣服、穿不破的鞋子

“老王,你这双鞋子穿了好多年了,都变形了,扔了吧”,坐在书桌前看书的我下意识应声抬头,只见妻子手里提的我那双军绿色的北京布鞋站在书房门口征询我的意见。“还新的呗……”我话音未落,妻子已不由分说地把那双鞋装进了垃圾袋。罢了,扔就扔了吧,因为这是她不知征求过我多少次意见的事了……

对于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小时候,一年就一双布鞋,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日从不离脚,一直穿到大脚趾把鞋尖顶破一个大窟窿或脚底被磨出个大洞时才撂掉。至于衣服,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往往是大的穿过了改补一下再让小的穿;好几年只有单的、绵的两身,往往是补丁摞补丁,到了实在不能上补丁时才作罢。条件更差一些的人家,甚至把别人家扔掉的鞋子捡回去锥补一下再凑合地穿。想起这些,内心的感受非同龄人无法体悟到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除购房、买车等大额投资不敢随便造次外,衣服、鞋子等消费品的购买早已是家常便饭、随心所欲的事了。各种衣服挂满了衣柜,但出门时挑来挑去,还觉得没衣服可穿。鞋子七八双,仍觉得没有一双是中意的。一双鞋子最多穿上一个星期就搁在了鞋柜,一件衣服也就穿上一两次便塞进了衣橱。所以,一双鞋子、一件衣服穿了好几年,还感觉是新的。

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城里多半是独生子女家庭,农村也以两个孩子家庭居多。这些80后、90后甚至00后们,他们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王子”的生活。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消费主体的他们,其消费观是极其任性的。他们即便已为人父母,但对于自己及子女生活消费方面的开支是从不吝啬、极其阔绰的。

因此,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衣服、鞋子新陈代谢是相当快的,根本到不了穿烂(破)的地步。衣服、鞋子穿不烂、穿不破,那咋办呢?若干年前,每过一段时间就大包小包地拎到单位捐往农村,但是近年以来,农村的衣服还不知道要捐给谁了!因此,70后以前的人是非常不情愿地妥善处理掉;而80后特别是90后以后的年轻人,则脸不改色心不跳地扔掉,其神色之自然令人咋舌不已。

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勤俭建国、勤俭齐家、勤俭修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俭,可以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君子以俭德避难”。这些古代先贤的名言警句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必须以勤俭为本!

2013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在评论员文章《“反浪费”是一项政治任务》中严肃地指出:“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这无疑是为社会肌体注入的一剂强心针。但要形成全社会勤俭节约的自觉行动,必须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倡导、践行勤俭、戒奢之风,不能只停留在一两次口号上;尤其应在大中小学的教科书中将其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长期坚持、永不可辍。

我们提倡勤俭戒奢,不是要装穷酸样。衣服、鞋帽,毕竟也是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之所在,没有必要长年累月只穿那几件了,适时添置衣物本是无可厚非的。再说,在目前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年买几件(双)衣服(鞋子)花不了几个钱,从表面看也似无大碍。但窃以为,无计划、无节制地行为,不仅是极大的浪费甚至犯罪,更会导致精气神消磨、“革命”意志衰退乃至于影响改革开放事业!因此,倡导、践行俭朴不是目的,而是磨练意志、调节心志、修身养性的需要,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成昆铁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无不闪耀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火花。每每重温这些曾经的感动,不禁使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活力倍增!“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

纵观中国历史,为什么历代克勤克俭、积极进取的封建开国君臣们的子孙会逐渐沦落为纨绔子弟从而断送他们祖先打下的江山呢,那不正是无节制地锦衣玉食、钟鸣鼎食的豪华排场、挥霍奢靡的生活作风致使他们丧志失德的结果吗?警钟长鸣!历史的反面镜子必须要常照啊!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