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恋爱阶段,家长们都会劝子女一定要找个过日子的人;离异者再婚前,更是小心翼翼,把另一半是否为“过日子的人”看得重于一切。闲来自忖,觉得“日子”是有点说头的。
首先,日子就是时间。
俗话说,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啊,这里的“日子”指的就是时间。事实告诉我们,人一旦衣食住行用无忧时,日子是过得很快的,不知不觉中就是一年,一晃眼,人就从孩童长成了少年,继而成为青年、中年、老年。正是有惮于时光匆匆、光阴不在,一部分人过得是与时间赛跑的日子,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从事的事业,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劳动”“工作”“创造”等字眼,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是其真实的写照,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及其无数的革命先烈及科技、文艺、理论工作者莫不如是。另一部分人由于身不由己,过的是连轴转的日子,他们一天、一月、一年得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少有自由、充足的休息及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的日子就是在接连不断地开会、出访、调研、会见中度过的。还有一部分人过得是按部就班的日子,如大部分工人、农民及教师、医护人员、财会人员等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他们从事的是不需过多创新的重复工作,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按时上下班,因而有比较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也有一部分人过的是打发时间的日子,他们是自己的领导,有充分的自由行事完全遵从于自己的心愿,他们打发时间的方式一般有读书、写作、旅游、健身、广场及舞台活动等,部分离退休人员及部分自由职业者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一些人沉迷、身陷于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自拔,而自认为过得是很有意义的日子。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是在混日子,他们,或无所事事、坐吃山空,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其日常活动往往没有计划、没有目的,而是随性决定、率性而为。
当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时,日子过得则很是慢长,简直就是度日如年。这不是在熬日子吗?这是在受煎熬呢!全球因自然灾害及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无时无刻不奢望有一块面包充饥、有一捧浊水润口、有一粒药丸缓解疼痛、有一个窝棚遮风挡雨、有一辆小推车负载逃难家当。无疑,全世界深度贫困地区百姓的日子也是极其艰难的。搁下自然、历史因素造成的不幸不说,在地球村这个大家庭中,总有人自视为高人一等,他们肆意践踏国际通用规则,动辄以经济制裁甚至战争等极端方式对待他国;他们肆意践踏基本人权,把自己的幸福强加于鲜活、可爱生命的痛苦之上,随意左右着他人的人身。天理何在?无数事实证明,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等不来天理,一味讨好、一厢情愿更等不来天理,天理只能通过团结互助、统一战线及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赢得。
其次,日子就是生活。
人们口头常说的“这日子可没法过了”或“日子过得很滋润”,指的就是生活。其实,我们平时所说日子就是指生活。
“过日子的人”“不是过日子的人”与“会过日子的人”“不会过日子的人”是两对概念。一般尤其传统意义上,过日子的人里既包含会过日子的人,也包含不会过日子的人;不是过日子的人里既有会过日子的人,也有不会过日子的人。
所谓过日子的人,说白了,就是平常所说的居家过日子的人,他们勤俭持家、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踏实本分,对家人诚心、负责、友善。不是过日子的人,天马行空,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浅尝辄止,对家人薄情寡义、“同床异梦”、“红心出墙”甚至敷衍利用。
会过日子的人,既把生活打理得整洁有序、井井有条、红红火火,更能懂得人情事故,该大处大,该小处小。不会过日子的人,没有长远规划及眼前计划,“好吃懒做”,“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陷入“冰锅冷灶”的状态;他们一般没有秩序意识,缺乏逻辑性、脏乱差是其一般表现。
会过日子的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囿于现状,吃苦耐劳,克勤克俭,他们根据既有收入状况,奉行节流原则,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以满足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为目标,除了吃穿及家庭必需品外,少有其他方面的开支。一种是在目前收入状况的基础上,奉行开源原则,与时俱进,能及时学习、借鉴外界好的做法,并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理财,增加工资及其利息以外的收入;他们的收入除用于日常衣食开支外,更多地用于阅读、旅游、培训、健身等精神文化方面。
显然,是不是个过日子的人是个“战略”问题,会不会过日子则是个“战术”问题;“战略”是原则,不容出错,“战术”允许纠错,修补。因此,人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是非曲直”时,往往用“是不是过日子的人”为第一要务。只要是过日子的人,那怕他不太会过日子,也问题不大,因为还可以调教的;但只要是不是个过日子的人,那怕他再会过日子,也是无法获得好评的。
有一种情况需要谈一谈,那就是在外人眼里看来应该很好的日子不一定好,当事人及其家庭反而存有种种的不幸之事---这在古今中外豪门大宅中是常见的现象。而众人看似不堪的日子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坏,反而却很不错---不少残疾人的表现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在一般人眼里,但凡残疾人,或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或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或生活在无味的世界里……一句话,他们生活在狭小、残缺的世界里。这,对于一般的残疾人来说,也许是对的,但是,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则完全是错的;须知,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为数不少的残疾人实现的人生价值比绝大多数健全人要大得多啊。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人的意志力、爆发力是无法估量的!
不得不说一说的是如今中国农民的日子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协调推进着,曾经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在明显缩小,农村在某些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势头甚至要优于城镇,广大农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拿老人们的话说,比起从前,现在人人都是“地主”、天天都在过年。别的不说,近七、八年来,农村人向城里亲戚借钱、借宿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这在以前是常态,只要乡下老家来亲戚(不是直系亲属),城里生活的人家必须得吃、住、甚至办事一条龙服务,等他们回老家时还得给上几块路费。如今,由于交通方便、手头宽裕,到城里来办完事后,如果时间尚早,他们就坐班车或开车回家,如果太晚了就入住宾馆,第二天才消停回去。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农村人不仅感知到而且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对别人的打扰了。真的,广大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沧桑巨变,农民的日子真是今非昔比、天上人间啊!
再次,日子就是心境。
有些人眼睛总往前看,面向未来,始终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表现得开开心心、满面春风,似乎没有一点烦心事;而有些人眼睛总是往后看,他们沉湎过去,具有浓烈的怀旧情结,举手投足之间显露出一种“病态美”,在工作、生活中或多愁善感、萎靡不振,或喜怒无常、敏感多变,令人难以与之相处。有些人内心世界丰富博大,能看得惯、容得下,他们心境平静,不会波澜不断,也不会涟漪时起,遇事不须强行克制就能“雨过天晴”,因而不会受喜怒哀乐的左右;有些人内心世界狭隘、敏感,表现在言行上阴暗、偏执、极端甚至变态,对他人、对社会容易恶言相向甚至发起攻击,以解其“心头只恨”,这种人虽然为数不多,但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显然,心境决定身心和谐、生活质量,决定工作效率、是非成败。心境的好坏不关乎出身、学历、地位;心境的改善重在培育、涵养,重在教育、感化。
衣食住行用无忧后,日子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格局和人格。
有些人开放潇洒,乾坤广大,在为人处世中,能做到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大大方方,拿得起、放得下,在应急处突中充满自信、从容不迫、顶天立地;而有些人封闭保守,天地狭小,一遇小事,或首鼠两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或魂不守舍、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或唐唐突突、慌慌张张、毛毛躁躁,或心浮气躁、理亏气虚、惶惶不可终日。有什么样的格局,就有什么样的日子。格局不关乎财富、名利、声望,重在持续不断地修炼。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你我虽然是极普通的一分子,但却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啊,因此,谁不想拥有大格局呢?
有些人不论对领导还是同仁、下司,对名人还是普通人,对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一视同仁,平等待之,不会因你位高权重、社会影响大而仰视你、巴结你,也不会因你是山野草民、默默无闻而鄙视你、疏远你;而有些人对上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见风使舵,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极尽讨好、献媚之能事,对下则飞扬跋扈、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特别对于不贡献好处却求其办事者连正眼都不愿看一下,敷衍甚至厌恶之情溢于言表。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人格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人品的高尚和龌龊,也决定了身份的高贵和卑贱。
综上,“日子”有多项指标,它是个基于家庭的综合概念,它有好、“坏”之分。日子过得好的家庭,不论物质还是精神文化生活,都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幸福美满,家庭成员孝悌恭友、和睦相处、民主平等,家庭氛围中充盈着火旺、祥和、温馨。日子过得不好的家庭则相反。
总结昨天,好日子就在当下;过好今天,好日子就在明天。显然,“日子”是需要认真对待、用心呵护、诚意经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