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毛卫宁导演是十年前一次聚餐。毛导智慧、英俊,但更随和健谈,一如邻家大哥,一场饭下来,不亚于听一堂讲座,而且是人生难遇的那种讲座,有独特的经历,独到的见识。入行40年,毛卫宁创作的作品既有家国情怀的高蹈之作,又有儿女情长的温暖短剧。他总能以最朴素、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着中外平凡世界的感人故事,或战争或和平,他的作品,平实却不乏空灵,恬淡而不乏激情,恰如他本人的个性,温润、沉着,从不张牙舞爪、却又激情澎拜,别有一番沉静大气的力量。
他的创作之丰,荣誉之多,堪称中国导演中的佼佼者。我不能一一赏析他太多的作品,没能力也没资格,只想讲讲他的两部作品,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平凡的世界》,这两部作品,并不是他最好的,或者说带给他最多荣誉的,但却是最令我沉浸其中,感动至深的两部作品。 这固然有原著的伟大,但导演与演员的再创造,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突出人性与个体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著和电影,是我年轻时就读过看过的,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前苏联表现卫国战争的伟大作品。多年以后谈起情节、人物,依然会历历在目,并一次次为之动容。要想以电视剧形式来翻拍这样一部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就作品而言,毛卫宁只是一个外国人。
毛导说,当年初到俄罗斯,那里的影视界同仁 知道其来意后都不屑一顾。毛卫宁说:我能理解,如果一个越南导演来中国跟我说,他要拍八路军抗日片,我一样会怀疑他吃错药。其实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不是心血来潮,我做过充分的准备。我跟那里负责人说,我想办一场讲座,题目是《一个中国导演眼中的卫国战争》。
在那场讲座中,毛导向异国同仁作了这样的阐述:他总结说,在前苏联的卫国战争电影作品中,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歌颂战争。这一代导演都是战争的亲历者,充满英雄主义;第二是控诉战争。这些导演成长时深受战争之苦,战争给他们的童年留下抹不去的阴影,他们深知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伤害;第三是反思战争。这是导演中更年轻的一代。二战让苏联2500万人牺牲,其中800万妇女。每个村庄,都有无名烈士的墓碑与长明灯。当然战争同样包括了德国、日本人民的深重灾难。
毛导列举了三个层面一系列的代表作品与导演,分析评价其得失,他最后也充分地谈了自己如何拍摄作品的构思。就此,他说服了那里的电影界大佬,他们为他挑选了一个精通中文的助理导演,此人系李立三外孙,俄罗斯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高材生,由此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拍摄创作。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微观战争的经典,是以小见大的典型。所有的演员都是俄罗斯人,所有的场景都在异国他乡。毛卫宁在作品中,忠实原著的前提下,特别重视对人性和个体的关怀。一般来说就主题而言,电视剧导演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主导者是编剧。但毛导为了体现人性与个体,原来十七名德国兵是没有姓名的,他将那位杀害索尼娅的德国兵取了名字,索尼娅喜欢普希金诗歌,毛导就安排杀死她的这位德国兵也喜欢诗人海涅,如果不是战争,他们可能各自成长为诗人。在手法上,本片中蒙太奇和视听节奏的运用也达到很多电影导演达不到的高度。毛卫宁明白,真正要反思人性就必须从微观入手,真正的大师只需截取战争中的残碎片段,用一两个小人物的小故事,就足以窥探一场宏大战争的全貌,反映一个年代的宿影,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身临其境的感受战争,感受死亡,感受人性的弱点与光辉。毛卫宁做到了,通过影片歌颂生命,控诉战争。
在电视剧中,几位女战士形象特饱满,如果用音乐来比如,加丽娅是苏联音乐片的轻音乐;丽莎则是俄罗斯民族乐器三角琴,代表农村的;热妮娅是管乐队演奏的三步舞曲,象征现代的、时髦的;而索妮娅的那一段则用了钢琴和大提琴,它的音调明显的是悲剧性。毛导让一个喜欢海涅的德国兵杀死喜欢普希金的女兵,更深化了人性的悲剧性。此剧2005年5月9日在中国上映;2006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2007年德国电视台也播了!
在俄罗斯,青年人结婚,都要向烈士纪念碑献花,战争英雄已深入这个民族的骨髓。每一位卫国死去的战士,都有一座墓碑与一盏长明灯。而这一切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一类的伟大作品是分不开的。毛导说,俄罗斯为拍《战争与和平》,动用17.5万军人,费时六年,耗资6亿多卢布,可见其对倡导民族精神的重视。
2005年,毛卫宁执导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献礼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该片被作为国家领导人2006年出访俄罗斯送给普京总统的礼物。
毛卫宁创作拍摄过程中,吃了很多的苦,俄罗斯又大又冷。他举例说,拍外景时对一个村庄外景不满意,想换下一个村庄,问别人有多远,那人告诉他:今天是周二,你车子一直朝前开,开到星期三中午再向左,天黑前你会看到那个村庄。
不说拍摄之难,就是躲避豪饮的俄罗斯人拚酒,也如躲避“追捕”。不要以为这是夸张,要与他拚酒的可是俄罗斯克格勃将军,将军曾一对一喝死过美国牛仔飞行员的。其酒量之大,身躯之雄伟,人间罕见,你在酒局上设若应对不力,是要喝出人命的。将军与毛卫宁的饮酒故事,堪称传奇,此处不表。
《平凡的世界》:一曲陕北大地的民歌
我看毛卫宁先生执导的《平凡的世界》,完全是欣赏民族的画风,宛如沉浸在一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陕北民歌中。路遥先生的原著,我读得如痴如醉,在看电视之前,是有些惴惴不安的,这样史诗性的文学著作,年代并不遥远,读者面那么广大,如何再现,是高难度的。可是当听到电视主题曲响起时,我的心猛地震颤起来,它把我带进遥远的陕北大地,白色的雪,黄色的土,古老的信天游......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是严肃且严谨的,看得出毛卫宁对路遥以及故事中的那个时代心存敬畏。一如路遥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真实还原,毛卫宁试图在路遥文字的基础上,完成一段疼痛岁月的影像补白,在中国电影人物画廊里增添新的形象。
电视剧首播期间,剧中出现的路遥原著旁白引发了观众们热烈的讨论,部分观众认为这样的创作手法为该剧增加了历史厚重感,是表现氛围的重要手段,而另一些观众却提出了质疑。对此毛卫宁表示:“旁白的使用是必要的,有助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了解背景和风格,同时在后面的讲述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还有一个目的是想唤起一部分老观众对于当年听小说联播的回忆.....”而我个人觉得,这种旁白是让观众理解剧本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一部名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都面临过认可与质疑,对于《平凡的世界》所受到的巨大关注,导演毛卫宁呼吁观众对这段厚重的历史多点耐心,关注更多内容才会对人物更加了解。他直言,对于一部深沉的作品而言,浮躁与猎奇都是天敌。
整部电视剧的画风,都像是加了复古滤镜,许多镜头很有张力。我非业内人,但仍能看出这些镜头的用心与才情,要么展现黄土高原壮丽的风景,要么表达人物丰富复杂的心情。有些镜头略带梦幻,很新颖而不觉突兀。更赞的是陕北民歌在剧中用得恰到好处,无论是主题曲嘹亮的一嗓,还是随着剧情穿插的民歌,仿佛一阵阵黄土高原的风扑面而来,令人为之一惊。剧情中,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每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陕北风情。记得当时看到田晓霞被洪水卷走时,凄凉悠扬的民歌突然响起,“挡不住~挡不住~人想人~~”,王雷撕心裂肺的声音,让人泪水夺眶而出,感叹人生的无常伤悲,也让我事后翻开小说,复读那一个章节文字,哀伤之情,弥久不去。
我几乎一直沉浸其中,每天都要追剧。直到看完,我发现毛导与原著相比,稍有偏心,把更多的戏给了孙少安,而当初我读原著时,内心是更亲近孙少平的。多年后,我自己写长篇小说《沿着河流》时,主人公河娃就有少平似的追求,而河娃的哥哥则有少安脱贫致富的奋斗。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感动这么多人,是因为它展现出了平凡人在艰难的生活中仍能保持高尚的精神与灵魂,永远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苦难,而这一主题,是通过孙少平的经历体现的。
有人说,少安少平兄弟最大的区别在他们的追求上。孙少安带有一种认命的心态,他能在自己所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却无法跳出自己固有的局限,他的追求只有一个——就是让一家人过上好光景;而孙少平,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他所做的都是为了能够跳出自己的局限性,无论条件有多艰苦困难,都无法阻碍他追寻更高更远的世界。
虽然毛卫宁导演,因为他的侧重,使孙少安的形象格外丰满,但我仍然喜欢孙少平。这大约因为少平的经历更契合我的人生,我是从乡村走向城市,在热爱故乡之外,更追求诗和远方。
但不管怎么说,毛导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与原著各有千秋,既做到了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大地的真实还原,也在路遥文字的基础上,完成难能可贵的影像补白,与原著相得益彰,无疑是中国影视史上一部不可忽略的鸿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