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泉的头像

林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01
分享

喜看家乡新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今年的清明节回老家祭祖扫墓,看到老家变化真的很大,这个鲁中南的偏僻乡村,建国七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了公交车,走近这片日思夜念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行行柳树迎风摆动,摇曳生姿。平整宽广的水泥路面取代了以前坑坑洼洼的土渣路,在村口是设施完善的健身广场,有几位大婶在推着婴儿车,边聊天边照看孩子。

没走多久,碰到了一位相熟的村民,也是本家的一位叔叔。与他闲聊中,了解到村里的农田一部分转产种了蔬菜大棚,一部分闲置土地种了树。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有的赚了很多钱,回乡创业办起了养殖场,搞起了货物运输。村里还有了快递,网上购物、销售方便多了。

在大叔的家门口,我发现停了辆小轿车,就问道:“大叔,您也开上桑塔纳了?”大叔笑着说:“是您大侄子的,他自己办了个农产品合作社,专门开车出去联系业务。”以前,乡村闭塞,家里有辆自行车就拿它当宝贝一样,出门回来要用抹布擦上好几遍,一家人上学、赶集、走亲戚都靠它。如今村里的小轿车就有二三十辆了,高档的奥迪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到了我大爷的家里,原来他已经住进了村里的楼房。近百平米的宽敞居室,里面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光缆宽带、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完全是标配的小康家庭。大娘和几个亲戚在忙着做饭,小侄子放假了,在熟练地摆弄着手机,我一看原来是在刷微信,和同学在群里聊天呢!想起以前的通讯方式,真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村里下个通知,靠村委的大喇叭,声音震天响。联系亲友靠写信,有时候寄出半个月还到不了。后来有了电话,也只是存在于少数家庭。如今叔叔家的孩子去了美国,联系起来反而更加方便了,一个微信发过去,马上就收到了。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鸡鱼肉肘摆上了桌,还有一些时鲜的野菜和渣腐,没想到大鱼大肉没人捯几口,反而是野菜被争抢一空。如今患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在老家,乡亲们的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我看到很多村民的墙上都画着各种健康饮食的漫画,既生动形象,又非常实用。大爷今年八十五岁了,身体依然很硬朗。平时喜欢喝点小酒,房前屋后种满了豆角、茄子、丝瓜等蔬菜,还养了一片藕花池,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他的体力劳动从来没有间断。他说村里给每户办了合作医疗,村里有卫生所,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非常方便。

吃完了饭,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聊得话题不知不觉到了孩子身上,我们家上代都是书香门第,读书吃了很多苦,以前的学校简陋,我的哥哥姐姐还在牛棚里上过学,用的是石头垒砌的桌子板凳,上着课不小心就会坍陷下来。几年前孩子上学难成为家长们头疼的问题,这里农村的孩子少,很多学校都合并了,即使最近的学校也要坐校车或家长接送,有条件的就进城上学,要在城里租房子陪读。如今我们农村有了高质量的校舍,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送课下乡。如今的教育资源更加均衡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听说大哥的孩子上高中了,在学校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这让我很欣慰。

在返城的路上,我发现老家的道路上有一些绿色的垃圾箱,村内的环境也比以前舒适多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明的建设及村村通的实施,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话依然在我的耳边回响着。我的家乡正在谋划着开发旅游资源,要在丘陵上建立大规模的光伏发电设备……相信我再一次返乡的时候,这里将会是更加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