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虎成的头像

姜虎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5/22
分享

母爱,永远是童年的摇篮

——写给“六一”儿童节

如果有来世,我们也许都愿意回到童年的时代:享受母爱的呵护,该是多么地幸福和快乐。一个人即便是再强大,他(她)也无法走出,或者逃出母爱的视线,这就是“人性”。我们也许可以挣脱太多的束缚,但是,挣脱不了母爱的视线,这是一个人生命的“宿命”。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母爱的过程性,就是由不断地传承一个女人由最初的少女,转变成女人的角色,再由女人的角色,转变成母亲的角色。这个过程性,也是一个女人的情感成长的过程,也是母爱的成长过程。因此,母爱是要通过抚养孩子的过程来完成的。

即便是孩子们都长大了,但是,母亲连着孩子爱的那根脐带,始终没有剪断。这就是人性中最高尚,也是最高贵的爱。我们常常会谈到人性,却忽视了母爱的本质。母爱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字,那就是“爱”。母爱是无条件的给予,是没有任何奢求的奉献。

童年,是一个成年人成长之后最向往的年代。因为成长后的经历和阅历,使我们对纯洁和纯真,有了强烈的渴望和向往。天真烂漫的季节,无忧无虑的光景,让成年人憧憬:那个安徒生童话的季节;那个刚刚发芽咿呀儿语的季节;那个用手指头就能够掐出稚嫩水的季节。

无论我们是长成了少年,还是少女,无论我们是长成了青年和中年,无论我们是长成了花甲之年和耄耋之年,我们都会回忆和向往那个童年的时代:那个含着母爱乳头的童年,那个躺在母爱的怀抱里赖着不走的童年。母爱的视线,始终会抚爱我们,它永远存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现实的生活,也许教会了我们许多的生活和生存的工具。但是,最靠谱的“工具”,还是母爱。母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自私的爱,一方面是博爱。如果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一个母亲没有自私的爱,她就不可能有博爱。因为没有这个自私的母爱过程,它无法升华到更为宽阔的博爱。

也就是说,一个母亲的自私之爱,是一个母亲博爱的基础。一个人首先自爱,才有可能产生博爱。一个母爱的成熟标志,就是由童年爱的过程,转变到成年爱的过程。当一个成年人,再回头以童年的思维和视觉,去看待母爱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相信:这个过程,是带着美丽和美好的心情去完成的。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也许还不太懂“母爱”的真正内涵。到了有了一定的经历和阅历的时候,有了孩子的时候,有了孩子长大的时候,才体会到母爱,是多么地伟大。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贵,母爱的视线,始终会牵引着我们。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母爱,却能够完成对子女的一生的n次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