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虎成的头像

姜虎成

网站用户

其他
201807/10
分享

我看“朋友圈”

在我个人看来:朋友圈多了并不好,要精益求精才好。如此,你才能够交到优质的朋友。什么朋友圈,什么朋友群,都敢加入,都愿意加入,那都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不但对于自己的文化层次得不到提升,或者认知水平和能力得不到提升,或者写作水平得不到提升,反而有害。那么,这样的交友习惯,不但容易降低自己的品位,还会影响自己的读书的精力和写作的定力。现在的朋友圈,都浮躁得很。因此,不适合你的,坚决不要加入,也不要拉别人进去。还有就是,不要乱转帖子,或者发帖子。 

那些把自己当成“万金油”一样的人物,或者把自己当作“泥鳅”一样的人物,都不是好事儿。我曾说过N次:不要把世俗的那一套为人的观念,带入文学创作的观念,或者带入时事评论写作的观念中。要警惕自己的审美趣味,或者品位,受到低级世俗观念的侵蚀,或者干扰。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独立地思考的习惯和定力,是不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水平的文章。我的意见是:你们都要学会把选择交友,或者朋友圈的原则,或者标准,像对待到菜市场里选购最佳食材,或者像对待到商场里选购商品一样。

那么,选择最佳的交友的原则,或者标准有哪些呢?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主要有三点:其一是有基础性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其二是在文化层次上,或者层面上能够达成“心有灵犀”的沟通和共鸣;其三是在“三观”问题上(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达成基本的一致性。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交友过程,没有达成上述的三点,就是浪费时间,或者白忙活。也就是说,有质量的互惠互利的社交关系,或者利益关系,是建立在我上述的三点基础上完成的。

一个没有独立地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人,是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我们都知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貌似看上去都是可以交往的人群,或者值得交往的人群。可是,当你用你的价值观念和他(她)的心灵进行碰撞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非常大的“隔阂”。其实,有些心灵的“隔阂”,或者思想的“隔阂”,是一个人文化骨子里面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或者定力性的特征。当这种稳定性,或者定力性的特征,不能够转化成相互现实语境下的心灵的默契和沟通时,等于无效的交友过程。

还有一点,我特别反对那些“泛处世哲学”似的“心灵鸡汤”。貌似字字珠玑,真知灼见,其实都是别人吃下不要的“甘蔗渣”。有时候,我很好奇:看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面转载,或者粘贴的一些文章,就能够看出,或者反映出这个人交友的现状,或者他(她)的价值观取向(即:对人、事、物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我的意见是,要形成你的朋友圈的辨识度,让人看上去你是独特的,或者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看上去似曾相识。

所以说,不要把自己的朋友圈搞成“垃圾箱”,或者“回收公司”一样,什么都往里面扔,什么都可以“收购”。那么,要问我看重朋友圈哪一点?回答是:特别看重那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朋友圈。也就是说,无论你是生意圈,或者商业圈,所交友的人群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无论你是艺术圈,或者文学圈,或者学术圈所交友的人群,也要做到精益求精。之所以,我要在“中国作家网原创交流群”群规子里面强调要求每个群员在探讨问题,或者发言的时候,都要用“书面性语言”的道理,就在这里。

也就是说,我试想通过群员们的“书面性语言”,看出一个人的文化底气和文字功底,以及交友的心态和认真的程度,还有日常性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所以说,在本群过不了“书面性语言”基础关的,是难以在思想上和感情上产生沟通和共鸣的。在我看来:那些平常把调侃,或者插科打诨挂在嘴边,当做日常语言来对待的人群,大多数都是“万金油”一样的人物,或者“泥鳅”一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群,一旦与之产生“利害冲突关系”的时候,其真实的面目一下子就会暴露出来(包括为人品位和品质)。

那么,对于这样的“人性”,如何去考量,或者去评价呢?依我看,要放在“利害冲突关系”的语境下去考量,或者去评价。 那么,如此的“利害冲突关系”会产生,或者发生在哪些特定的语境下呢?依我看:其一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当一个国家的利益,或者民族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和别民族的利益产生激烈的冲突,或者裂变的时候;其二是当集体的利益,或者团队的利益,与别的集体的利益和别的团队的利益产生激烈的冲突,或者裂变的时候;其三是当个人的利益,或者家庭的利益,与别的个人的利益和别的家庭的利益产生激烈的冲突,或者裂变的时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