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学生问我:究竟什么叫“戏份”?我纠正说:这个名词准确的称谓应该叫“戏分”,而不是“戏份”,那么,这个名词所隐含的内涵就是“戏剧的分量,包括含量”。那么,什么叫分量(fèn liàng)呢?即:1.比喻价值、作用、对判断和推导有影响的力量;2.也有重量、达到标准的数量之意。那么,我据此,给它下的逻辑性的定义是“指一部剧本,或者演员所呈现的戏剧性特征内涵的分量”。在网上,包括专业学术性的研究,都没有把这个词语搞清楚。
我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名词性的定义,如果不能够做到更加清晰地认知和理解,也就无从进行正确地价值判断。那么,上述的例子,就反映出我们平常的书面性语言表达,或者使用的现状。包括某些学科,或者专业领域里面的名词性词语的定义问题,所出现的认知和理解,推导和判断的非文化性教养的乱象。这些问题,既是学术性能力普遍弱化的乱象,也是书面性语言普遍弱化的乱象。关于这个问题,我谈到过n次,尤其是针对那些专业的学术性研究的人群。
平常“满嘴放羊”,或者“满嘴跑马”搞惯了,那么,在进行学术性研究,或者理论性文章写作对关键的名词性的词语进行“确认”的时候,就会形成“牛头”不对“马嘴”的非书面性语言的认知形态。其结果,就可能“误人子弟”。我一再强调:在进行思考,或者判断问题的时候,要养成独立的理性逻辑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仅仅地依赖于“引经据典”、“名人名言”、“旁征博引”等等非原创性的东西,来作为引证,或者确认,进而达到炫耀自己的“满腹经纶”的“伪学问”。
另外,无论什么体裁的文本,一旦形成“书面性语言”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校对和核对,包括遣词造句(指每一个字词句之间的语言、语意、语境的逻辑性关系),段落分配(指每一个上下段落之间的语言、语意、语境的逻辑性关系),标点符号(指每一个标点符号之间的语言、语意、语境的逻辑性关系),文章整合(指整篇文章结构的各细节要素形成的语言、语意、语境的逻辑性关系)等。那么,什么是“书面性语言”呢?我给它下的逻辑性定义是“指将零散的口语,或者文字整合成具有上下语意逻辑关系的相对完整的语言句式”。
那么,你们都有可能通过平常的书面性语言的锻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所以说,对于写作的人群而言,不要养成“笑傲江湖”的心态,要养成严谨而又细致的书面性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能力。那么,当要面临正襟危坐地写文章的时候,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通过一触即发,即可形成具有书面性语言特征的完整的文章。而不至于想破了脑袋,抓耳挠腮,每一个字词句都害怕你,离你而去。那么,这个过程,也是培养你的理性逻辑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另外,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也是应该认真地对待的,那就是“纠错观念”。错了,就要立即修正。不要等到堆积如山了,形成了“问题性”。如果形成了“问题性”,那么,即便是“亡羊补牢”,也来不及。所以说,你们都要把纠错观念,纳入每一个文本的写作过程中。如果平常养成了“无所谓”,或“懒懒洋洋”的心态和态度,到下笔的时候,就会形成“满嘴放羊”,或者“满嘴跑马”的行文状态。也就是说,不要把行文的态度,当作“魏晋风度”来看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在中国文人中,很多人把他们作为“榜样”来看待。却不知道“魏晋风度”,所反映出来的是“回避现实”、“逃避现实”、“规避现实”的无能为力,或者无所作为的“消极遁世”的文化观念,或者文化心态。所以说,作为一个写作者,不要把这样的“风度”,当做中国文人,或者自己行文和处事的态度来看待。在我看来:回避现实,逃避现实,规避现实,都是小文人的心理特征。敢于直面现实,勇于直面现实,善于直面现实,才是大文人的心理特征。
那么,三个“敢于”和三个“直面”,是有逻辑层次的先后秩序的。只有做到了前面的两个,你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后面一个。所以说,你们每一个写作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住我的这个观念(包括对待,或者评价中外文化史上的著名的人物,或者事件)。也就是说,一个文人可以没有显赫的财富和权力,但是,要有铮铮的“傲骨”。那么,铮铮的“傲骨”,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大的是非观念和利害立场上,能够做到:敢于直面现实,勇于直面现实,善于直面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