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魏
一
吴冠中大师率师生舟山写生。诸事毕,返程宁波到了火车站附近,偶见月湖畔黑白光影折射一众粉墙黛瓦、深院高墙,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拿出画笔!这时候、离火车发车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此画作,于众多焦虑的目光中逐渐显影。
——多年后,吴冠中水墨与油画为同主题之名作《双燕》,在京拍出1、6亿天价,震惊美术界。
造化弄人,尽在回眸迟疑间。
宁波风光勾魂摄魄,此外还有人文。
如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如明代王阳明,如世界三大藏书楼之天一阁。不仅有人文,而且有地理。宁波三江口通江达海,远古至近代,海上可通日本列岛、朝韩半岛、太平洋西岸诸多岛屿。天涯海角兮,一苇可航。宁波谐天时地理,且富商业贸易。早期大上海富商巨贾中,多阿拉宁波人士。邓小平甬上题词,望世界各地宁波帮,团结一心强我中华。宁波不仅富蕴商业巨子,中科院麟凤龟龙,以宁波籍院士为最。
除诸上,宁波史册亦辉煌。
宁波有余姚河姆渡等世界古文明遗址,此外还有一处古代水利建筑史之奇迹——它山堰。
它山堰代远年湮,鼎峙一隅。
中华古堰渠有四,于煌煌史册炳焕天地,共三光而永光。
之一,都江堰。今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公元前 250 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借鉴前人开凿经验,筚路蓝缕肇其立极。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二千年而下,分洪排涝、灌溉良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不惊、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二十个世纪沧海桑田,灌区三十余县市,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结晶。
李冰父子,青史不泯、厥功至伟。
之二,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于公元前214年凿渠通航。灵渠流向自东而西,将兴安县东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南北流向)和兴安县西的大溶江(漓江源头,北南流向)相连通。是建筑史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享誉世界。
之三,郑国渠。公元前 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完工,其址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25公里之泾河北岸。郑国渠西引泾流,东注洛水,浩浩荡荡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达四万顷。后世,关中麦浪丰收忙。
之四:它山堰。唐太和七年(833)由县令王元玮于甬江支流鄞江河道主持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工程。其址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它山村,樟溪出口处。
千载而下,福泽黎庶而口碑载道。
宁波四踞其一,何幸焉?
二
初夏时节,于淅沥雨声中,游历它山堰一窥堂奥。
樟溪涧谷处,烟岚飘缈、峰峦凝翠。它山堰似乎隐匿于轻纱薄帷间,一梦安恬、不露真容。
轻轻地揭开这一袭美丽面纱,不要惊扰了它山堰的梦。
要看清它山堰,须细观此处的山,此处的水。
鄞江古城,素负“四明首镇”之誉。
它山堰,位于鄞州区鄞江镇,晋称句章、唐称光溪、宋称小溪。晋隆安五年置县,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州,前后县治历五百余年,州城数百载。五百年而下,为浙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明山为甬域名山,青峰叠嶂,碧水婉绮。方圆八百余里,耸峙二百八十余峰。其东正脉自蜜岩山向东分出二脉,覆盖鄞西诸山。自鄞江一域又分出四条山系:鹁鸠山、王家汇山、上化山、建岙山。此地深壑崇岭,古木森森,泉流溪涧多所分布。至分水尖,众流浩荡、诸水交融,又分为大皎溪、樟溪、桓溪、中溪、龙王溪等等。鄞镇西侧,光溪呈丫字形分列两支; 一支为南塘河,俗称上河,穿镇奔流鄞西平原,直抵宁波城。另一支为鄞江,源出上虞,为浙东上游最大入海淡水河,流域面积逾四千公里。鄞江上游称樟溪,樟溪下游称鄞江。鄞江一泓恣肆,与奉化江融汇之后,在宁波城又与余姚江合流,是为大三江口。三江口联通浙东运河,使鄞江商贸与海上丝绸之路融汇。因此,旧时鄞江边繁忙的水运码头,是由“小三江口”走向“大三江口”之早期雏形。
三江交汇,由甬江注入茫茫大东海。
三
奉化江为潮汐江。古时逢天旱,咸潮漫漶整个江段,上溯至平水潭:“田不能稼,人渴于饮;水患连连,民不聊生。”
逢灾年,民饥。
布衣黔首之升斗小民,吃饭靠天,奈何?
这时候,来了一位山东人,袍笏冠冕、巍然县衙之上。
山东人骨气奇伟、品质不恶,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父母官。
“合时务举工”。
史载。唐太和四年,山东琅琊人王元玮新官上任,任鄞鄮县令。王县爷雅度弘毅、勤政爱民,“阜俗为本,务勤俭,尚敦朴,戒游惰,惩贪暴。”上任不久即知悉民情,遂鄞江两岸相度地势,勘察水情。在逐一掌握前官治水情况之后,遂决心根治水患。王县爷视民如子、笃于政务:“日与民相融,餐于民宅;夜与民促膝,宿于樵房”。一次现场考察地形,王县爷一行发现镇西隅有一小山凸起,虎踞岸边,与溪南众山相峙。山与岸间诸山夹流,两山相距不过百余米,中间并无其它山峦相接,故名之曰——它山。它山脚下岩石裸露,有石趾可凭,因此决定依山就势,分流洪水、筑堰安民。
考察罢,王元玮召集能人工匠,集思广益制订它山筑堰规划。不久,督率民夫,付设计蓝图于具体实施。建堰初,遇一个大难题:由于水势汹涌,试打于樟溪的木桩全被急流冲走,河底植桩一直无法完成。眼看汛期将至,工程受阻,王县爷三餐无味、五内俱焚,再次召集工匠人等商定对策。
一山僧,名释道清,擅阴阳风水。献策云:“打桩数番不成,定有邪魔为患。人为万物之灵,需热血镇之,鬼必慑、堰必成也。”
古代工程建筑,有以活人“打生桩”献祭之说。
筑堰迫在眉睫,箭在弦上,满鄞州城张贴露布,招募义勇。王县爷遂于众多应征者中挑选十名青壮。泛黄的县志中,留下了他们的姓名,佐证于青史:钟仕全,皇甫彦直,司徒骏,朱承祖,樊羲成,金戈,徐世高,魏会,焦友,奚长锁。
大唐太和壬子岁季春望日,吉三月望日卯时。
筑堰诸事齐备,于山河瞩目中,河底打桩决战开始了。粗硕的木桩在大锤奋力捶击之下,稳稳楔入河底。人们还来不及欣喜,巨大的浪头以千钧之力急湍而下,眼看刚打下的木桩又要为狂涛巨澜席卷而去。可等水势渐缓时,人们却愕然发现楔入的木桩稳定激流中。旧籍载,有一位冒死筑堰的民工奚长锁,然而当时已无法寻觅其水底踪影。为了不前功尽弃,僧人释道清主动请缨,共襄义举。就这样,十位工匠兄弟依次义烈捐躯,江中十条桩木砥柱安澜,血水染红江底。
热血筑堰,鬼神慑之!
唐太和七年,鄞江它山堰功成告竣,决裂江河溪水,浸润七乡而脉络一城。它山堰全长134.4米,高3.05米,宽4.8米。平时下挡海潮,上蓄溪水,御咸蓄淡滋润无数肥沃农田。王元玮雄筑它山堰,破解了中国古代一个个技术上的难题:筑坝围堰、开山采石、挖掘堰体、强化基础、叠砌条石等等。堰建成,咸潮上溯受阻,山洪溢堰入江,分流引入内河。旧籍记载,上游来水多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河;少时七分入河、三分入江。入河之水,由南塘河经洞桥、横涨、栎社、段塘入宁波城南。它山堰告竣后,王元玮功成之余,又虑及暴雨时溢流不及,遂于南塘河下游再建乌金碶(上水)、积渎碶(下水)、行春碶(石碶)三碶,排泄余水入江。
至近代,清华大学水利系与浙省科研机构,用最先进的SZ2高分辨数字地震仪,对堰体地基进行了勘察。发现建成于大唐年代的它山堰,其设计的科学性颇具现代技术原理,堪称水利建筑史之奇迹。业界结论有四:
第一,石堰堰底倾向上游,其倾角为五度,与堰底水平情况相比,可以增加堰体的水平抗滑稳定性一倍以上;
第二,条石下面的粘土夹碎石层,用作水平防渗铺盖,可减少堰体下面沙砾石河床的渗漏,能增加土的抗碱强度,并加速其固结度;
第三,横跨河床的堰体,平面是略带向上游鼓出的弧形。当溢流时,水流将向河床中心集中,能减少河床两岸的冲刷。而堰体的消能,采用多级护坦的方式;
第四,堰体采用变厚布置,河床中央堰体,厚度3.85米:朝左右两岸二米左右,目的是使堰沉陷均匀,来增大河床中央堰体的刚度。刚度之比可达七倍以上。
它山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国务院重点文保单位,入选国际灌排委员会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成为宁波市首个世界工程遗产。
千百年来,鄞江古镇两岸人民,舟者、咏其功;耕者、感其恩;庶者,怀其德。立庙供奉,岁岁祭祀。
四
樟溪河一侧有庙,曰:它山遗德庙。
自古东方古国为神佛、为君王、为官员、为英雄、为豪强、为烈女、为贞妇立庙建祠者,朝野并作、不一而足。
——但是,为一名县官,并十名工匠立庙者,此为仅见。
细雨纷纷,河谷间烟岚飘缈、白鹭翩然。
前行右转。邻河岸高丘一侧,遥见红墙玄瓦、佛光熠熠。庙首一个玩手机的守门人,四顾殿堂上下静悄悄,并无一僧。
遗德庙面积不大,殿宇森然、清旷幽绝。
台殿上下,信步而行。
对联曰:截江河巧分三七流;筑堰碶恩泽千万家。横批:远迹禹功。大殿左右嵌匾额:大唐圣迹、太和遗风。中悬一匾,木质黑底、钤金色文字:敕赐它山遗德庙,拜梁皇众弟子助。观罢略恍惚,赐庙名之人,不知为古代哪一朝皇上?
文字介绍:鄞州它山庙始建于北宋,屡毁。现建筑为清至民国后。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三开间。祀庙神王元玮及筑堰功臣“十兄弟”。。
出寺庙朝右,循石阶缓步而下。河谷中,一条红色石坝横亘樟溪中流,此即大名鼎鼎的它山堰了!红色石条石板,古拙无华、其貌不扬。堰中石料均采自上化山南宕北宕,马鞍山岗石宕采石场。上化山,系四明山脉东延的低山丘陵,山上的小溪石为淡红色凝灰质流纹岩,质地坚硬,以长条石、方石板为主,自古工匠们建桥梁、堰坝、屋基、石质雕塑等。
建造它山堰,遗留下灿烂辉煌的开采史。
……樟溪潺潺,涛声不息。聆听古史,仿佛能从湍急的溪流中,听出光阴流过的痕迹。它山堰,你要告诉我什么呢?
它山堰以上称樟溪,上游峰迥水阔,滩险流急,流域广。
它山堰以下半里的角尺型石塘叫官塘,俗称官池墩,原长80米,宽3.5米,以条石砌筑。其作用,一是壅高排洪期水位,提高堰坝排洪能力;二是阻沙入港,以免淤塞南塘河与小溪港;三是使主流迫向左岸,利于小溪港引水;四是沟通南北交通。它山堰以下感潮河段,东流至横涨流入奉化江。
撑着雨伞,徘徊它山堰上,不舍离去。
遗德庙附近陡崖处,水文管理部门描出一道红色水线。记录2021年台风烟花席卷樟溪时候的水位。洪水汹涌而下,水位竟达6、36米。想象洪峰过处,钱塘卷狂澜,令人震恐!
五
它山堰古时治所,为鄞鄮州县。
鄞州古镇,青山屏围,两水中分;溪谷长青,屋宇连甍。
以堰而声闻中国,以石而誉称浙东,以会而名盛西鄞,以桥而传名当地。历千一六百年,特立四明东麓,引誉隆远。
古时筑城之先,讲究易经风水。动工前,欲得风气之先,首先必堪地形,下罗盘、排八卦、观五行,应天时地理择基定址。鄞江城以龙鹳为脉络,依狮凤为屏障(狮凤:指鄞江桥东狮子山、凤凰山),采龟蛇为灵气(龟蛇:指鄞江光溪村乌龟山、悬慈村蛇山),点官池为晶珠,襟双溪以经纬(双溪:指光溪、小溪港),众山环抱于外,群溪迂回其中,呈八卦状天然风水格局。紫气东来,蕴气藏风,是为风水宝地。
所谓“城”、“市”者,“市兴”方可“城荣”。鄞江古镇曾为州、县治地逾五百余年。当时,鄞江治下的龙观、章水两镇及余姚大岚、中村等地百余村,近万户人口,除樟村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六市外,他地并无集市贸易。因此四明山的竹木山货、农副特产,通过竹筏至鄞江贸易中转后,方流通四乡八镇。鄞江古镇遂成为商品集散中心。每年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庙会,商贾云集,渔歌照夜,交易繁忙。
它山堰,大唐以降,因堰成村。宋元明清后,五方杂处、人齿日繁。文物古迹除它山堰外,有洪水湾古塘遗址、迴沙闸古遗址、马鞍岗古石宕遗址、养正堂朱氏宗祠、郎官第、大夫弟、上如松古建筑群、四明公所等。上如松邻樟溪,深宅长弄、屋舍俨然,宅第、祠堂、庙宇、会馆等,屋宇精洁。
过它山堰,循绛山岭古道或岗山岭古道漫步而上,山顶有一处木质观景台。向北,可望樟溪河,东连它山堰呈三星拱月造型。向西,可俯瞰它山遗德庙与它山堰坝址,鄞江风光尽入眼底。它山堰古道,皆青石、红石、鹅卵石铺砌而成。山下崖壁与古石板上,褶皱斑驳、青苔历历。路侧有石碑,镌宋朝诗人邵雍《瓮牖吟》——心无妄思、足无妄走,善哉!
它山堰有座鄞江桥,值得一观。
鄞江桥号称浙东第一木结构屋盖式风雨廊桥,呈南北走向,北连它山堰村、鄞江老街,南连悬慈村,位于它山堰下游一华里处。始建于唐,曾名为“大德公桥”。“大”指广泛捐资,公益参与;“德”意为“与其财富留儿孙,毋宁积德佑后代”之意。北宋元丰年间,改建为石墩木梁屋盖式风雨桥,正式更名为“鄞江桥’。因廊桥有顶,故而又名鄞江廊桥。桥边古代还有码头,如悬慈村桥头地方依旧称江埠头。桥北面桥额书写“四明锁钥”,可知鄞江桥是四明山区域的重要关隘,能扼守四明山。此桥为八个县镇跨鄞江的主要桥梁和渡口,故鄞太守吕仲英题写桥南匾额:“八邑津樑”。数百年风雨剥蚀,桥体朽坏。至清道光十四年,此桥于原址重建。
至一九七九年,原桥老旧、拆除。
一代代它山堰人,风雨廊桥、亘古之忆。
时隔三十五年后,它山堰村人,民间筹义资,在原址以西重建了鄞江廊桥。当“三月三”庙会吉日,隆重举行通桥仪式。桥头大书四个黑底金字:四明锁钥。两侧立一对石碑,一座黑底金字,镌《鄞江赋》。另一石碑,镌《鄞江桥碑记》。
八邑津樑,人文赓续。
它山堰地富民勤、古风沉厚。产白茶、清香悠远,味醇。
除每年三月三贤德庙会、鄞江舞龙之外,它山堰还有许多古老传承:打铁、工艺石雕、手工炒货、泥雕、手工麻糍、灰汁团、黄馁糕等等美味。游客至此,五色琳琅、口腹为乐。
……这个午后,夏雨一直在淅淅沥沥。雨水落在浑黄的樟溪水面上,盛开千万瓣莲花。它山堰涟漪微澜、水墨洇蕴如画,只是千百年间不见那作画之人,掏印章钤下一个印章。
烟雨它山堰,朦胧一派江南神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