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慎城之冬的头像

慎城之冬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07
分享

家乡的水

水,生之,死之。昔日,走千走万,不及淮河两岸,如斯盛况未及得见,然生而既知,灾祸连连。当然也有快乐的记忆,慢慢来一页页翻起。

淮河的水,总是不时闹点情绪,当它大涨,辛勤付出的庄稼被它纳入肚里。,我们的口粮只能寄希望国家的周济,那时的泡面真的怀念,洪水也是真的恐惧。当然小脾气的时候,我们有阻挡它的大堤。那是儿时平原上最高物体,沿着它的躯体,一圈布局,然后分散的圩子依据居住的村庄和庄稼地独立。在第一道大堤功能失去,首先是庄稼地的行蓄洪区,严重的时候只能依靠庄圩,还好记忆以来,虽然大水进庄圩,但是房子还是保留下来了,家依然在,故乡依然在,根依然在。

为了对抗洪魔,出功出力是必须的动作。回想参加巡堤,在堤岸的一面很远的范围内看来看去,如果有冒水的地方万分警惕,需要第一时间和大人们报告。也有挖土、担土送堤加护薄弱区域。现在回想,增加谈资乐趣。很少晚上在那,毕竟是蚊子厉害过没有淹过来的洪水,而大人们在那个环境下可以呼呼大睡,换岗的时候也能迅速进入战斗,我这种毕竟是工分不够,没得指望的。

最印刻心底的那次洪水,肆虐了沿岸整个区域,门前堵的麻袋作用有限,水进入了房中,村庄内大大的轮船可以四通无阻。眼见着房后的菜园里渐熟的毛桃的树干被水一点点的往上吞噬。那上面攀爬的水蛇越聚越多,亏不是老广,不然蛇羹美味充饥。

如此的大水不及传说之地。那是一个算得上的古迹,附近的一个寺庙--清凉寺。按照家乡小时候听到的说法来给大家说说,权当而且必须当故事来听了,如果你有兴趣,查找资料,百度介绍和我对辩,不好意思,恕不奉陪也!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坐拥江山之前,曾经在炎热的夏天路过这个小寺,当然那时条件不好,而且家乡那真是酷热之地,40 ℃以上的天气不在话下,这时的他在偏殿想歇息,又热又多蚊子,于是就自言自语的说能不能清凉些。言毕,来了凉风,蚊子也没了,故此得名“清凉寺”。传说的地方,去过体验,确实是凉风习习,也许是地势、建筑等的原因吧!至于之后是否香火鼎盛、扩建的,那就不去理会了。我上学的时候,那里整体是一个清凉寺中学,现在慢慢的恢复为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又有了香火。再拉回来说下为何大水不及。可能地势有利,虽然不见比之附近高到哪里去,但是大水中这是一片孤岛,然后大家都说,果然是朱皇帝去过的,水涨它也长,有神灵保佑的,这种地方是淹不到的。同样的传说是在淮河边,有个不大的井,我们当地叫它歪歪井。为何呢?也与朱皇帝的传说有关。话说朱皇帝骑马经过,给马饮水,井是垂直的,水面有些低,无法喝到,于是就说井能不能歪歪,当然按照木桶效应,歪斜后的水面就平缓了,于是马就可以喝到水了。故此“歪歪井”得名。这个井的奇特处是,大旱季节里面也有水,且很深。据推测它可能连接到河底,所以不会干枯。但是这样来看,水面比河面高太多了啊!不科学啊!真是魔幻神奇。这井也带来了家乡的丧葬风俗。棺木下葬之前不是必经之路的这个地方也会特意过去有个简单的形式。

小时候的大水来临,不是全然无法抵御才被洪水破堤,因为我们是贫苦之地,为了保护沿淮城市,被破炸堤蓄水缓解压力。当埋好炸药后的爆破声响起,肆虐的洪水如猛兽咆哮冲向良田。心血毁于一旦,然而未见赔偿事宜,创伤在洪水褪去继续,沙土残留下印记。

儿时对退水后的时期,还是有快乐的回忆。水后的池塘沟壑,田埂地头,总会遗留美味。黑鱼,草鱼、鲤鱼,鲶鱼,鲫鱼...运气好的话,徒手一个不大的水坑几条不在话下。要是有工具,在大池塘里,半天收货几十斤的鱼虾也算轻易。还有最多的小龙虾,繁殖能力出奇,到处都是,一网下去够吃很久,换着法的直到吃腻,没有想到最近几年它网红了,然后是家乡人民修了一个个的池塘,希望致富,可惜经济不是你想那样的。还是小时的开心来的容易,用一根棍子,一段绳子,一块腐肉,看着小龙虾,在他钳子前面晃荡,然后傻瓜上当,没有吃到反送性命。

淮河的岸边,之前没有一处处的挖沙场景,河道是平缓的区域。在热天的时候,去河里摸鱼,摸蚌等是常有的事情,毕竟河鲜是打牙祭的好来源,而且热天的水是最能诱惑的精灵,不然为何事故能前赴后继。河里的各形河蚌、螺是很多的,所以不愁劳而无获,最想获得的是捞到有珍珠的,所以每每捞到巨蚌,更加期待。最蠢的鱼就是那种你第一次没有抓住的,只在附近或者一会返回的,基本是最终结果如人愿,或者是故意用脚踩出一个够它栖息的坑,那它基本进你的陷阱。还有浅水中的螃蟹,水清可见,被抓也是必然了。还有一种官方名字叫做橄榄蛏蚌的,它是躲在浅水沙中或紧邻水的沙中,身材细长,所以洞口很小,然后又深,如果不借助工具很难扯出老巢,不过和河蚌容易发现的轨迹一样,在沙上划出的小沟,加上终点的洞口,特嚣张的告诉你,老子就在这里。不过大神我是动脑筋的,于是自创了一个钓蚌工具,用稍粗的铁条截取约一尺的长度,将一端处磨到尖细,然后用钳子捏弯吊钩状,另外一端弯成可以将一根手指插入的环状。这样将此神器插入它的老巢,然后钩住它吐出的舌头,小样,一拉一个准,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不过这种捕获的需要及时吃掉,不然很快死掉变质,而非另外的河蚌、螺能够存放久,在盆中加入清水或盐或油,让它们干干净净的给我养胃。

淮河之水,经年累月承受着沿岸人民对它的蹂躏。乱排放的生活污水,造纸、制药等的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的农业污染,凡此种种,让昔日优质的水源变为劣中之劣,让岸边的人民得到癌症的附骨之疽,英年早逝;原本湿地、滩涂应该大量鸟儿栖息嬉戏,结果很难觅踪迹;原本鱼虾贝主场的家园,结果弃而远离。不见绿水悠悠天杳杳,不见夕阳撒网捕鱼。每及回家,路边的土坟新幡在诉说,在哭泣。那仅一车可过的大堤,在入河必经之段残破泥泞,过往的大车现虽加以掩饰,明显的河沙装运痕迹。盗采的河沙让河道满目疮痍,平静的水面暗藏杀机,误入暗坑,生命难保已。悲剧已临年富力强的中年,惨剧仍然吞噬明日的少年。呜呼哀哉!

变化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小时候常见的鸟儿,变为踪迹难觅,然后又渐渐的叽叽喳喳,在近距离的飞来飞去,眼中也褪去了警醒畏惧。黄鼠狼出没时的人人喊打,到丢鸡对它不猜疑,现在的白日过路,淡然视之。沼泽地也变为水草丰茂,芦苇丛生,犹如原生态区域,偶尔野鸭飞起落去。我的生物物种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认识所有的品种了,看样子需要加强学习。而那灵动的千里淮河,水也渐渐的向着恢复本色迈去,已然由黑转绿......

明天将会回到遥远的过去,明天也将到达美好的将来。

治淮的大幕开启,没有人能够阻挡前进的战车。绿水青山将在中华大地连成一体。我们的小家也将随之整体的搬迁治理留存在深深的记忆里。无论那老房子是否依在,无论那游戏的场所是否依在,无论那学习时光的校园是否依在,只要淮河在,根就在。

淮河的水,滋养了万物,提供了我们生存的必需物;淮河的水,用翻滚的洪流,锻炼了我们意志,淮河的水,用它的川流,给了我们南北的分界。淮河与我一身,淮河与我一世,淮河与中华永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