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东南,瓯江之滨,有一山得雁荡之余息,衔乐清琯,接括苍山,括苍北应天台,南呼雁荡,西邻仙都,东瞰大海,东蒙承括苍之气,耸峙于永嘉境内,与凤凰山遥相呼应。
久闻永嘉之山水清幽秀丽,下午四点左右出发,驱车来到乌牛街道,据旧志记载,乌牛境内原有一黑巨石,状如引颈喝水的牛,王十朋路过时,在江边上时上写下“奇峰怪石号乌牛,独立江边几千秋”,“乌牛”之名由此而来。
驾车经过三江、踏上乐清方向的国道,路边的景色愈加秀丽起来,右侧是江水缓缓流淌,左侧有百千户民居,这些错落的房屋坐落在葱郁丘陵的山脚,由民居向远处望去,似乎与山林连成一片,原来灰白的楼,被滴入一颗翠绿的水滴,刹那间,天地间只留下一片绿色的海洋。
穿过隧道,转入东蒙脚下的山村,踩着油门往里处走,家家户户的门口画着黄白的矩形图,内标“停车十元”,不由讪讪然,与车内几人一同打趣:旅游旺季,这里的居民坐在自家院里就可收钱?想到这里,眼前就闪现出几个老人坐在自家屋檐下,用力地扇着蒲扇,眼睛如榫一般锐利地盯着门口和屋边,有车经过,必身体微微前倾,眼角皱纹一挤,嘴角一下,欲迎上前去招呼一番。驾车在东蒙山脚绕一圈,最后停在东蒙山脚外千米的角落里。
踏上山路,一股凉气自远而近扑面迎来,拾掇而上,山石和树林渐增,入口处的大石阶已然消失,山中小道蜿蜒而上,虽然是下午六点左右,太阳还没有落山,天空丝毫没有变黑的征兆。不久,水泥台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石板路让行走的难度有所增加。亭子也出现了一座,九十年代民间集资造的,一块石碑落在其旁,欲学古人铭之功德。脑海里浮现出曾登瀛洲的长岗山,山中有一寺庙,庙里的公告栏整整齐齐刻着每位捐功德的人名及所捐数额。不由噗嗤一笑,想那醉翁带众人游山水,建亭名之曰“醉翁亭”,似是有意为之,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再观现今,亭子一座座错落有致,亭旁树一石碑,记人名以彰其德行,二者可同乎?
再往前走,一座道观忽然出现,名曰“天然观”,从道观上行百步,有有一峭壁,上镌刻数丈大字:浙南第一洞天,传闻东晋名道葛洪曾在这里炼丹,郁郁葱葱的山林环抱着观墙,一条石阶沿墙而上,看前后众人言语悄然,似乎因道观环境影响,站在高处台阶俯瞰天然观,似乎嵌在山腰之中,其侧已然是峭壁悬崖,使人陡然而又肃立。料想曾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绘那灵台方寸山及斜月三星洞: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情……此地虽不如那仙地,却也别有趣味,平添一股自然之气,山色中来,草木中生,虫鸣鸟语不绝,大概这也是道观名为“自然观”的缘由了。
道观之上竟有一处“太清宫”,宫下名为“长生洞”,宫口一处对联“长生洞上建宫殿,七星岩下开洞府”,洞口一处对联:“北斗保长生,南斗增福寿”,给登山者平添一股自然的勇气。长生与否倒是其次,若长行于此,长寿却是必然了。
前行不止,走走停停,终于望见东蒙山广场,暂作歇息后沿着栈道,先去瞭望台,台上望景只可见一粟,不可观全景,又沿栈道去东蒙山之巅,路上有一飞来石,即想临川先生所到飞来峰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果不其然,过了飞来石,山中雾气袅袅可见,回望来处,广场和瞭望台却已是一块豆腐般大小,蜿蜒崎岖的栈道攀附在峭壁上,周围只是树,树之上就是栈道,栈道在山脊上修建,成为左右的最高处。
登上东蒙之巅,俯瞰脚下,来路还在,雾气从山腰、远处呼呼刮来,如临仙境,天空的颜色已悄然变化,夜登上山巅,山脚的灯火渐渐燃起,并快速蔓延,终于,天地间只留下两种颜色,明与暗,我的脚下皆是灯火璀璨,近有永嘉,远及乐清,近有瓯江,远及龙湾,七都像一座巨兽匍匐在瓯江之中,两条长龙连接三块土地,无数的灯光闪耀,黑暗只在我的身边,山下是光明,车灯、楼灯、桥等连成一片,瓯江被照得通亮,流动的车灯向血液在这座城市中流动,这一刻黑暗已然远逝,光明是永恒……
雾气渐深,我站在东蒙之巅,回望来路,无从寻起,踏向前路,灯火在我的脚下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