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某人某事很厉害或者很高明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人或事很牛。
至于牛为什么牛,这有点让人费解,我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牛是任谁都可以骑它、欺负它、驱使它的,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让人高看一眼的地方。要是硬是要扯出一些牛的优点,那就是它老实勤劳,如果这是高明的话,那就算是吧!无论怎么说老实勤劳确实是一种美德,但缺乏一些灵活机变,在当今世界难有大成就可言。
你看当初牛与老鼠争当生肖首席,打赌比体型大小,双方争执不下,老鼠眼珠一转就心生一计说:“大小我们自己说了不算,要让别人来说”牛心想眼前的只老鼠虽大,但无论如何也大不过我,我一定胜出,就一口答应了。他们俩一起来到闹市区,人们看见一头小牛和一只大老鼠,纷纷喊道那只老鼠真大啊。结果老实的牛吃瘪了,所以说牛还真不那么牛。
据查牛与人类的关系大约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可谓历史悠久,几乎与人来文明同时发生。特别在我国坑长的农耕社会历史上,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大都数时候被历代王朝禁止杀牛吃牛肉。如在秦汉时有法律规定:盗牛、屠牛者斩、食牛者罚;隋唐时期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宋代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半,发配一千里;明清时期规定:屠牛者杖打一百,判一年半,流放一千里。按照这些法典看,牛类似于现在的一级保护动物,这么说牛还有过牛的时期。
当年的牛对于人可以说是劳苦功高,这点不容置疑,按理说也应该给与一个合适的名分,比如人类的功臣等。但人类很聪明,想来这么一个辙:说当年牛神传玉帝旨意,旨意上本来的内容是人类三日一餐,结果被牛神错传为一日三餐,人类哪有着样的能力生产粮食,结果人类苦不堪言,玉帝震怒,罚牛神下界为人类耕田犁地。这么一说,把牛几千年的功绩,抹杀的一干二净荡然不存,你只不过是以罚抵过而已,累死活该。
所以至少现在牛已经不牛了,它现在几乎是过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的生活。要不然就是长膘了挨一刀,拿去卖肉。但恰恰是现在这个时期,在我们的语言中的牛就代表牛了,这或许是中国文字演变延后造成的。现在不论在什么时候我听到牛字,忍不住在脑海里生成了一个很牛的形象,绝不会让我想起那个老实勤勉任人欺负的牛,可谓文化误人啊!
看来说到底牛不过是中国文化的牛,与牛本身无关紧要。在我们思维里的牛,牛只是抽象化的存在。在我们历史里的牛,牛已经过去式的存在。在人我们文字里的牛,牛只需形象化的存在,在人我们文明里的牛,更微不足道,需要你时可以牛,不需要时,可以说是灭了你与你何干。
历史上是不停进步的,老旧的思想必然被新的思想替代,老旧的方式必定会被新的方式更替。万事雷而不同,可以螺旋单绝不会循环,车辙之说只可借喻,万不能照本宣科,否者做了时代的逆行者,必然也会像牛一样会默然淡出人们的视线,这是适者生存的法则,
不管怎样,现在牛已经不牛了,但为了表现人类的感恩与怜悯的一面,我们需要给牛一场葬礼,来祭奠这样一个付出者,比如写上这样的悼念词:牛啊!你是人类的好朋友,好帮手。你有着善良、温讷、忠诚、勤劳、奉献、淳朴、寡欲、担当、尽瘁的优良品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永远记住你的好。然后为示郑重起见,请容许我们把你的精神安葬到我们的文字当中,让你继续发挥余热。
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