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久立的头像

王久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26
分享

印象分水

每次回老家浞水,都要经过分水镇政府驻地冷家坝,都会勾起我在分水工作时的回忆。分水镇是1992年撤并建时从原砚山区分出分水、王武、天山等地新组建的乡镇,建立之初政府驻老分水(分水垭),后来为了分水的发展,政府驻地迁往冷家坝,冷家坝街道虽小但规划布局合理。阿依河的源头香溪从小镇穿过,马路宽阔平坦,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空气淸新,景色宜人。分水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唐、宋朝时期,分水镇境域属都濡县;元代划归思州务川县;明代属思南府务川县;清朝初期,属婺川县;民国二年(1913年),属后坪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婺川县分水乡;1953年,划为小乡;1958年,属浞水公社;1961年属砚山区;1984年,复名分水乡(属砚山区管辖);1992年从砚山区析出天山、王武、分水设立乡镇级分水乡。2016年1月29日,撤乡设镇。

现今分水遗存的古迹有石龙门书院(修文书院),位于分水镇分水村石龙门组,清同治年间由分水乡绅冯谦臣为发展族中文风捐资修建,1911年毁于匪乱,现存围墙、院门遗址和房屋基址。从遗存的石围墙及石柱础可以感知书院当年办学的盛况。在书院遗址旁还有石龙门营盘遗址,该遗址修建于清咸同时期,主要用于抵御匪患及号军,营盘尚存寨门、围墙基本保存完好。

分水镇在解放前民风彪悍,土匪时常抢劫过往的商队,后坪县多次进行清剿,但大多无济于事,郭培师出任后坪县县长后着力治理后坪境内的匪患,在分水存在了许多年的匪患基本平息,为了告诫土匪不要为害人民,郭培师在分水镇高岭立了一块题为“除暴安良”的石碑,可惜此碑在大跃进时被人为毁掉。

分水镇得名于境内的分水垭,分水垭位于清中期以前川盐进入务川的古盐道上,早在清乾隆时期就开辟为乡场,一段时期曾是古盐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商贸兴盛,清中后期,由于古盐道改道,分水垭的商贸往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一直是务川北部重要的场镇之一,分水附近的人都习惯赶老分水(分水垭)不赶新分水(冷家坝)老分水场很小只有两百米左右,分为上场口和下场口,每逢赶场天就很拥挤,也前大多是木屋,现在早也被水泥楼房替代,在分水场上很难再见到木房。桂花树遍布分水镇的各个角落,是名符其实的桂花之乡,在桂花盛开的金秋八月,走在分水田野乡间都会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分水镇以丘陵山区为主,属低山丘陵地区,山地与丘陵错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分水镇犹如一个天然的氧吧,置身于此,会让你身心得到自然的放松。

我对分水镇的印象源于二十多年前在分水工作时对分水的感受。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分水乡刚刚成立几年,政府机关单位还没有完全迁到冷家坝,冷家坝街上没有硬化,完完全全的泥水路。各方面的条件都差,那时真是“通讯全靠吼,交通全靠走”。路上很少有车子跑,如果在路上碰见一辆川交车(小货车)能够捎上你,你一定会感激涕零,人们出行相当不便。老百姓居住的大多为木房,卫生条件不好,很少有砖房。因交通限制,这里生产、生活都比较落后。犹其是境内的天山、王武两个地方,由于地势切割深,落差大,自然环境恶劣,当地有民谣形容当时王武的穷苦:“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当时的王武管理区五个村(前丰、联丰、高坪、小茶、爱国)不到三千人,就有两百左右的单身汉,可想当时的贫困状况。

如今分水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颠覆你对分水过去的印象,通村通组公路遍布全镇,大多数家庭都购买了小车,出行不再难,在公路两旁、自然村寨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楼房遍布分水。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变也使分水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分水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农田阡陌纵横,行走在分水境内最大的山间坝子天山三坝,会给你一些别样的感受。位于分水镇与砚山镇交界的马颈河峡谷,飞瀑激流,风光旖旎,引人入胜,通达大桥(红明大桥)飞架在马颈河峡谷上,侧门垭、万丈岩不再是分水人民出行的障碍,通达大桥拉近了外界与分水的距离。红明梯田,层层叠叠,别有一番风光。这里奇山异水,风景像一幅幅水墨山水,四季风光不同。这里的山和水哺育了勤劳质朴的分水人,他们怡然自得,平静地生活在这方水土上。

在分水镇的乡间行走,映入眼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环境悠美的新农村,当年贫穷落后的分水如今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分水镇的变化令人振奋。贫穷落后也成为过去,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分水让人向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