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久立的头像

王久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2
分享

桐子花开

故乡浞水位于黔北高原,地处渝黔交界之地,气候温暖湿润,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桐子的生长。桐子又叫油桐,曾经是家乡重要的经济植物,是家乡对外交流的重要物品,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油桐树,那时家乡的田边地角,人们的房前屋后都会栽种桐子树,桐子树不需要特殊的管理,不管是在山坡,还是在平地,还是在小溪边,只要有一块空地,它就会长得枝繁叶茂,就会开花结果。油桐的种类有很多,家乡的桐子大多是四川小米桐,种后3年结果,株型一般较矮小,单产高,通常果小而皮薄,出籽率高,含油量高,耐寒、耐旱力较强,但不耐瘠薄,抗风、抗水湿力较弱,大、小年现象较显著。

桐子花期在四月中下旬,白色花瓣,红色花心和纹路,艳而不妖,恬淡素雅,赏心悦目。繁花万种,尤喜桐子花。四月下旬,繁花落尽,桐子花却迎来了盛花期,寂寞开山中,孤芳自赏。每年桐子开花的那几天,天气异常寒冷,家乡人把它叫做“倒春寒”,桐子花开,意味着将有一场倒春寒来袭,家乡人叫作“冻桐子花”。人们都要把刚刚褪去的冬衣又换上,桐子花开,浑觉衣衫有点单。桐子花在寒潮中落尽,春光至此结束,而后就进入气温升高后的果实生长期了。记得小时候的故乡,一到3月末4月初,漫山遍野桐子花开,随便一抬眼,就能看到一大团,一大团白色的桐子花开在坡坡沟沟,远远望去像天空中叠浮的白云。山山岭岭开遍了红白相间的桐子花,山野被桐子花装点地分外美丽。

夏季的桐子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非常可爱桐子的果实像圆球,与核桃果实相似,幼年时啃过桐子果,味道苦涩,急忙把吃到嘴里的果皮吐在地上,嘴巴还被弄得黏糊糊的,这事被大一些的玩伴嘲笑了很久。桐子果的肚脐尖削掉后,会渗出浓稠的液体,具有黏性,上学时课本破损后,就摘一个桐子果,用其渗出的液体当胶水用。小时还用一根很硬的棍子从桐子的中间穿过把它作地陀螺来玩,虽然没有用木制的地陀螺肯璇,还可以勉强玩。

桐子树叶可以用来蒸“玉米粑(包谷粑)”、“麦粑”。夏天麦子成熟了,嫩玉米也可以吃了,将麦子、或嫩玉米磨碎成浆,舀在洗干净的桐子叶上,包好放入锅内蒸,麦粑或玉米粑(包谷粑)蒸熟后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和桐子叶的特殊香气,让人食欲大增,用桐子叶包裹蒸的“包谷粑”、“麦粑”可以算地道的家乡美食。现在由于桐树稀少,桐子叶包裹的麦粑或玉米粑也没有以前常见了。

桐子果成熟于秋天,果实变成了乌红色,完全成熟时会自然掉落。每到桐子采收的时节,家乡的山山岭岭时常都能见到采摘桐子的人,大人们都很忙,采摘桐子的事大多是由小孩在做。因为大人许诺,等桐子卖了钱会给小孩们买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山野里时常能够听到孩童们的欢声笑语。收获后的桐子果,果实与果皮不易剥离,要把它放在屋檐下的阶阳上或屋内存放几个月,一直到果皮变软,表面开裂才开始剥皮。农户一般都在农闲时的晚上剥桐子,剥桐子的工具是一把专门打制的小弯刀,晚上边烤火,边剥桐子,果皮扔在火堆里,燃烧过程中会散发出一种清香,闻香取暖,寒冬不冷。

家乡以前有一个风俗,有人家户要结亲时,会提前叫孩童上山采摘还未完全成熟的连着的两个桐子果备用,在新婚的当天将采摘回来的两个连在一起的桐子果放在床上,喻意早生贵子。桐子瓣(果仁)用来榨油,称为桐油,在没有电和煤油的年代,人们用桐油来照明,桐油也是重要的染料,桐油具有防腐的工能,木头家具染过桐油后,不生蛀虫,还能长久保持木头硬度和光洁度,经久耐用。就连家乡过年过节时用来炒制麻饼(米花糖)原料“米子”的河砂也要用桐油来加工制作。家乡人还认为桐油可以避邪,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使用桐油。同时桐油还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也具有杀虫止庠的作用,可以治疗许多种疾病。桐子树还是制作古琴、吉它等琴类的种要原材料,可以说桐树全身都是宝。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家乡现在存活的油桐树也很少了,也至于你不特别留意寻找就不能看见它的身影。我对桐子花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情愫源于小时的生活记忆。我也有好多年没有看见过桐子花盛开的场景,今年的四月初回家乡去办一点事,早上吃过饭后觉得无聊,就沿着家乡的小河走了一下,在小河的峡谷坡地上有几棵桐子树,我远远看见了久违的桐子花,我走近,仔细端详,挂在桐树上的一朵朵桐子花,似粉白的小喇叭,它们挂在枝头,立在树顶,藏在树叶间,有风来随风摇曳,无风来静静地绽放。淡雅轻柔的桐子花,散发出一种恬淡的气息,使人感到一份淡然和宁静的美好,看见眼前盛开的桐子花,就会想起以前满山遍野桐子花开的盛景,会想起桐子的往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