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绿,非同一般,它绿得浓郁,绿得深沉,绿得博大。井冈山的绿,铺陈于天地间,包容了脚下的大地。
太阳出来了,井冈山的天空澄明光亮。
山风吹过,由北向南。顿时,山林涌起波涛。天地之间,被两只大手高高擎起的火炬款款走来,与云彩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遥相呼应。那火炬散发的光芒,如东升的旭日,照亮了天际。
“万绿丛中一点红”,是艺术家的苦心创意,也是井冈山的历史再现。
井冈山的红色之光,生生不息。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此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胜利。
“井冈山上树红旗,黑暗的中国亮了天”。历史不会忘记,井冈山的斗争引导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是一部红色的史书,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行走于那条逶迤于山林中的小路上,谁都会想起“朱德的扁担”,仿佛听到那楠竹的“吱呀、吱呀”声。当时的井冈山方圆百里,“人不足三千,粮不过万担”。红军官兵一致,盖“金丝棉”(稻草),喝野菜汤,共克时艰。身材伟岸的朱毛首长,胸怀天下穷苦百姓,高扬革命乐观主义旗帜,夙夜在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加入到挑粮的队伍中,翻山越岭,走在挑粮小道上。
登上黄洋界,置身于烟雨茫茫、白云满谷的山景里,亲手摸一摸那堆英雄的礌石与滚木,或者与那门迫击炮来张合影纪念。此时的你也一定会同我一样,伟人的诗句张口就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其实,1928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主力不在井冈山,守卫黄洋界的只有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从敌人手中缴获的那门迫击炮,仅有三发炮弹,因为受潮,哑掉了两发,幸好剩下的那一发击中了敌人密集的区域,消灭了敌人,更吓坏了敌军。红军凭着阵地壕沟、礌石滚木和竹钉阵顽强战斗,加上老乡们燃放的鞭炮声,冲啊、杀啊的呐喊声,赶跑了四个团的敌军。敌人以为红军的主力回山了,于是,仓皇逃遁。行军途中的毛泽东听到胜利的消息,欣然命笔,写下了大气磅礴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瞻仰纪念堂,注目刻满烈士英名的石壁,所有人都默默驻足,脚步千斤重。可是,他们的内心无一不是倒海翻江,难以平静。因为,只有置身于此的人,才能真正认识井冈山的“红色”。那是从战士的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红,红得至纯至善,至刚至柔,天底下独一无二。4.8多名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汇成了红色的精神河流,从红色的井冈山出发,流向每一寸土地。
如今,井冈山人积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他们把火炬设计成城市的路灯,白天一点红,晚上红一线;他们把主干道的两旁挂满红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还有,各类培训学院(校)的学员们精神饱满、充满斗志,纷纷表示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井冈山的茨坪、毛坪、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各个景点循环播放红军的歌曲,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
学员们说,英雄的井冈山,连空气都是红色的。
沿着红色火炬指引的道路,我们的交通车开进了茅坪镇神山村。
当年,神山村红军左桂林担任红三十二团通讯员,多次参加保卫井冈山的战斗。1929年12月,左桂林为掩护战友牺牲。
如今,烈士的曾孙左香云站在自家门前,面对系着红带子的石头粑缸,深情地介绍,2016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来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就在这里与村民一道打糍粑。
神山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耕地面积小。曾几何时,54户农家,“上山扛毛竹,下山种水稻”,日子过得艰难。近些年,村党支部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兴土木”“不毁森林”,由种植合作社牵头,山坡地全部种桃种茶,数量不多的水田也改种大山里特有的作物。依托绿水青山,神山村按新农村的标准改造村湾环境,60%的农家吃上旅游饭。2020年,仅旅游收入就实现人均超过万元。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左香云,决心继承先辈优良传统,扎根神山村建设十几年,带动了四邻八乡的农民增收。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一览青山环抱的神山村,粉墙黛瓦红巾条的农舍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旗杆上的红旗迎风飘扬。空气新鲜,全是大山的味道,有一丝桃、果、茶的清冽,也还有一点松、竹、梅的馨香。
“神山村快速发展靠什么?”我们请左香云谈体会,这位能干的青年人浅浅一笑,指着眼前的美景说:“红的冈山,绿的树林。”
(发《中国政协》杂志副刊202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