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杰的头像

吴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26
分享

人生很无奈 守住本真,换种活法又何妨

文:吴 杰

最近,一位同窗好友的境遇深深触动了我。他在基层县区局领导位置上任职多年,因新近出台政策的刚需,必须进行交流,没有合适的职位可去,最大可能就地免职,也就是常说的“退居二线”。年龄正处于“知天命”的阶段,人生的最大格局己然“顶格”。年龄倒大不小,着实有些尴尬。在微信聊天中,他虽然嘴上说“退下来正好轻松一下”,但我已深深感受到,他实则心有不甘。难道一生就至此而已,离退休还有七八年,阅尽世事沧桑世态炎凉,正处于干事业的鼎盛时期,奋斗历程却就此戛然而止,言语中很是纠结、无奈。随着“终结”之时的到来,心情俞加烦闷。其实,我何尝不面临同样的境况。慢慢地静下来,回望来时之路,历数过往的点点滴滴,思绪潮涌,感慨万千。

心怀执念,不放弃追逐梦想

我是一个感情脆弱、容易被感动的人,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就会令我心潮澎湃、潸然泪下,年少如此,至今依然。随着电影《无问西东》镜头,我的整个身心摄入到多个年轻人逐梦的历程,就像去赴一场盛宴,五个年轻人,满怀诸多渴念,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一路前行。这些不同的年轻人,坚守各自初心,历经生离死别、爱恨情仇、背叛与欺骗、沉沦与抗争。那些伤痕留下的勋章,加冕了每个人的成年礼。这是一段正视伤口而藉其成长的路,这是一个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去荣耀生命的故事。“看到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之一,引发无数逐梦人的情感、心理共鸣。人的一生要有梦想,人生才会有不竭动力。初心,就是每个人最初始滋生的较为笃定的梦想。人这一生,始于逐梦的丝丝光亮,终老在逐梦的漫漫路上。“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他们的爱与风华,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一个人的成长,不断滋生梦想、追逐梦想,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拼搏,在一次次失败中磨励心志,在一次次成功中收获喜悦,无论是否梦圆,丰厚的是阅历,就像常久劳作形成的茧疤,越久越耐磨。年少轻狂,不识愁滋味,总喜欢活在明天,沉浸在梦想中。未来一片光明,期翼总是美好。随着经历的挫折不断,初中高中大学都产生不同的心态。尤其是大学很快毕业,即将迈入社会,对社会不甚了了,但也并非一无所知,处于深深的迷惘期,甚或至于不能自拔,平添烦恼。迈入社会,从就业的那天开始,对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体验日益深切,现实就像锋利的尖刀,把最初的梦想刺得遍体鳞伤。许多人选择直面现实,规划新的人生梦想,为之奋斗、为之拼搏,因为耕耘、便有收获,不断接近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此生亦无憾矣!高中毕业,我很有幸考入梦寐以求的警校,在基层所队摸爬滚打十余年,在基层领导岗位坚守十余年。忆往昔,我数次侦破案件,用坚韧与执着,历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辛与拼搏,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荣耀与自豪。无论在打击犯罪第一线,还是在管理服务最前沿,坚持在平凡中坚守,守护公平正义彰显、护卫万家灯火平安。我这一生,足矣!

人的一生,启航到梦想的彼岸,滋生梦想时,目光所及的路途是简单的直线,沿途春暖花开、一马平川、星光灿烂、风景无限;追梦逐梦的征途却是复杂的曲线,荆棘密布、层峦叠嶂,急流险滩、风潮涌动。星光不问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孤独的岁月会锻造最坚强的自已,强者的征途泛起一路欢歌,只因心中的光亮,辉映星辰大海。

守住本心,做一个有趣的人

与众多人一样,我崇拜过许多伟人,但只能望其项背,可望而不可及。但我亦崇拜苏东坡,虽难以企及,却是那么真切,看得见摸得着,是崇敬,更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多年前在江西鄱阳湖石钟山一寺庙内偶得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古朴典雅,还有书法作品,如获至宝,百看不厌。没想到我女儿也喜欢,高中省内读书,大学省外读书,一直伴随身边,大学毕业后又奉还书架。谈及苏东坡,她居然视为“男神”。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到:“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苏轼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的一生波澜起伏,天才、黄州罪犯、副宰相、惠州罪犯、儋州罪犯。尽管苏轼的一生命途多舛,但他仿佛是打不倒的不倒翁,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豁达造就了他“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中。苏轼的一生,遭遇挫折和困境无数,却总能我行我素。不悲观,懂幽默,睡得好,吃得好,玩得好。这一生,我有幸三次漫步杭州“苏堤”,近距离膜拜心中的偶像。崇拜苏东坡,不只是诗词文章,更因其豪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是自幼就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接触文学,始于对传统连环画的“迷恋”,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从中享受快乐。从有了一些识文断字基础的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用连环画换取大部头的小说,喜欢试着把所见所闻所想付诸稚嫩的笔触,当老师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当众朗读,更激发了我书写的热情,一个暑假就涂鸦“创作”了厚厚一本诗歌、散文,自此以后,喜欢读书写作的爱好伴随我一生。在我参加工作后,基层实战部门的经历积淀了素材,到机关综合部门工作,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拿起笔宣传我们公安队伍、可歌可泣的人民警察。自此,创作的欲望更加强烈,一发而不可收,一些诗文见诸报端,收获了一些奖项,被上级推荐出版了诗集,加入了省作协。文学创作丰富了我的生活,甚至成为我必不可少的伴侣,一段时间写不出来作品,总会感觉少了些什么。在业余生活及大繁荣的当今,我依然坚持抽空静下来读书、写作,因为它成了我一生最大的亮光,是戒不掉的“瘾”。读书、写作成了我最大的慰藉,生活中最大的情趣,更是一生所爱。

拜读过汪曾祺先生的一本文集《人生很短,要做一个有趣的人》。人这一生,一定要有情趣,无论高雅、通俗,皆无不可。人不可无趣,没有任何情趣是不可想象的,这种人少有,应该说是几乎不存在的。人之为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刻板,为生计而工作操劳奔波,也要为兴趣而活,否则物质的极端丰富,带来的永远是精神的空虚。爱我所爱,不丢掉自己的情趣,不放弃自己的爱好,在自我追求的田地盛放。

记住来处,温情守望慰余生

人的一生要有依托,这份依托,就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愁绪,就是“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牵挂。苏子由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相对于哥哥苏东坡的豪迈,他性情沉稳,他劝哥哥不要因为言论惹祸上身,两人一生相互扶持,互相安慰。苏东坡身陷囹圄时,他数次奔走相救。“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就在苏东坡以为自己将命丧黄泉时,最先想到的还是弟弟子由,于是便有了《狱中寄子由》这首感人至深的绝命诗,如泣如诉。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父母以及姐妹,因为血缘与生俱来,割舍不断。夫妻之间,相濡以沫几十年,加之儿女这个纽带,超越起点,更多成为亲情。与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嘘寒问暖、无话不谈,不需要伪装,更无需设防,有苦楚可倾诉,有喜悦共分享。一桌团圆饭,胜却山珍海味;一席家常话,情比山高海阔。有时间相约出去走走看看,更不失为幸福的一种选择。

家是港湾,是乡愁的源泉,因为亲人牵挂永远都在。在外回家,总有一盏灯在等你。家庭美满,平安喜乐!不要责怪家人的不是,要善待家人、珍视家人,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因为父母是家的主体。每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我都会潸然泪下,诗中的那种缺憾遗憾累积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印记,是魂牵梦萦的缠绕,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无论你走多远,家就是你的根。叶落归根,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是一种历久弥坚的寄托,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渴望!

阴郁天气,接踵而至的凉风细雨,连续的疫情封控,枯黄的树叶飘落,秋转冬仿佛就在一瞬间。喜欢《往后余生》这首歌,百听不厌。“在没风的地方找太阳,在你冷的地方做暖阳”“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在我的理解,歌词平淡朴实却极具画面感,所表达的情感,已超越简单的爱情,更有亲情友情。

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悲也好、喜也好,成也好、败也好,得也好、失也好,时光的积淀、累世的阅历,已成胸中的丘壑、宝贵的财富。余生的路还很长,换种活法也未尝不可,守我所守、求我所求,爱我所爱、亲我所亲,向我所向、往我所往,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岁月静好,更要守住初心擦亮底色;余生漫长,更不能妄自菲薄负了星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