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庆胜的头像

赵庆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20
分享

汤显祖,在梦境中化蝶

1

40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江西临川文昌里玉茗堂的“清远楼”内,六十七岁的汤显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努力睁开眼睛,缓缓看看周围,一切似乎都在梦境之中。的确,此时已病入膏肓的汤显祖,确实已经分不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然而相比之下,他倒更愿意留在梦境里,因为这样他不仅可以见到自己所塑造的眉眼生动的卢生、淳于棼、霍小玉、柳梦梅,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见到为情所困的杜丽娘,这些既是汤显祖笔下粉墨如梦的戏剧人物,也是他自己的梦幻人生,因此他愿意永远留在自己编织的那个跌宕悲喜的梦境里。最终,他还是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双手紧紧握着的是浸透他心血的“临川四梦”。这是我伫立在浙西南大山深处遂昌那座古院落里,面对“四梦台”时眼前所浮现出的一幕。

人生如戏亦如梦, 粉墨登场各不同。

汤显祖从青年入仕,到中年沉迷戏剧,再到晚年潜心佛学,他仿佛都在用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努力圆一个心中的梦,要不然他又怎么会“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回”呢!归隐后的汤显祖,晚年给自己起了个别有意义的雅号——“茧翁”,意为让身心在喧嚣里静静聆听梵音,静待破茧化蝶的那一刻。汤显祖要在自己生命开始的地方,继续尚未完成的梦想,他倒更愿意化成自由飞翔的彩蝶,因为蝴蝶是最适合言说浪漫的尤物。今天在我看来,汤显祖的生命戛然而止于六十七岁,实则是他生命之花在自己构建的梦境里,再一次绚烂绽放,要不然人们怎会在他死后的400多年里,趋之若鹜般寻梦而来呢?!

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1550年9月24日),汤显祖出生在江西临川一个书香世家。而同一天,在欧洲西北部的荷兰,一位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探险家威廉·巴伦支也诞生了。两人有所不同的是,官场失意的汤显祖在人生的下半场,一直在戏曲的音韵里“做梦”,戏里戏外,入戏太深,最终挂印归隐,以“玉茗堂四梦”成就了自己在中国明代戏曲的重要地位。而荷兰的巴伦支,却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去探险,殚精竭虑地开辟了欧亚东北航道,为之后的欧亚经济和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显祖”,即“显祖荣宗”之意。由此可见汤显祖一来到这个世上,父辈们就赋予了他承担传扬祖先功业和名声的重任。说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一点都不为过,他祖上四代均有文名,而且多是满腹经纶的学者。高祖、曾祖藏书、好文;祖父汤懋昭,博览群书,精黄老学说,善诗文,被学者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是个知识渊博的儒士,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老庄学者、养生学家、藏书家,母亲也是自幼熟读诗书。汤氏历来重视家族教育,创建汤氏家塾,聘请理学家罗汝芳为塾师,课教宗族子弟。所以说,在这样醇厚书香和优良家风的萌荫下,培育出像汤显祖这样的文化巨匠,一点也不足为奇。祖辈们认真求学的态度,在汤显祖幼小心灵里打下深深烙印。汤显祖与他所崇拜的历代文人才士一样,从读书那天起,他就怀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侠士梦想。汤显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5岁时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便补了县诸生,21岁中了举人。”这是有关史料对他的记载。就家境和才学而言,汤显祖完全可以在仕途上拾青紫如草芥,可就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份,遇到一个特殊的人,汤显祖的一切人生轨迹都悄悄发生了变化。

2

古代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创新,始于隋唐、完备于宋、兴于明清、废于清末,历时1300多年。这项旨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人才的创新之举,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教育的遗产,还对推动整个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甚至被西方学者誉为是中国影响世界巨大进程的“第五大发明”。有权力的地方必然会滋生腐败,我想古代的科考也莫过如此。

明万历五年(1577),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农历九月十三日,当朝首辅张居正(1525-l582)的父亲去世,按照当时的祖制,张居正必须“丁忧守制”,回家服丧二十七个月。所谓“丁忧守制”,旧时守丧的规矩,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在古代,父母去世,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在宗法社会里,政治就是教化,官吏就是师长,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首先要履行孝道,必须离职回家给亡父守制。但此时让正在驱动改革巨轮的的张居正离职回家居丧,显然无疑是要他的命。张居正决定先改“丁忧守制”的革,于是他便一手策划了“夺情”事件。所谓“夺情”,就是皇帝以工作需要为名,缩短或取消“丁忧守制”,此事竟然得到了十五岁的万历皇帝的大力支持。万历皇帝以国家大事和御前教育仍然需要元辅襄助为由,专门下了一道圣旨:“朕元辅受皇考付托,辅朕冲幼,安定社稷,朕深切依赖,岂可一日离朕?父制当守,君父尤重,准过七七,不随朝,你部里即往谕著,不必具辞。”好一句“父制当守,君父尤重,”便为张居正的“夺情”事件正了名。

历史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机缘巧合,对于张居正策划“夺情”事件的真正目的暂且不说,但这一年他确确实实利用自己首辅大学士在朝中的影响力,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按照科举规定,这年恰好又是三年一次的会考,于是背负着“显祖荣宗”期望的28岁的汤显祖又一次登场,踌躇满志地来到京都,这已是他第三次参加会试了。汤显祖回想起三年来自己的悬梁苦读,心中顿时涌起一种难言的莫名酸楚,此次会试自己虽不敢说是胸有成竹,但也是有备而来的。可“有备而来”的还有当朝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张居正身为首相,知道此时如果安排儿子及第,高中科举,难免瓜田李下,难免让人怀疑有营私舞弊之嫌。老谋深算的张居正为掩人耳目,决定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考生作陪衬。于是,张居正便派人四处打探,广交赶考名士,一来彰显自己礼贤下士的高尚品德;二来可以把这些应考精英收在自己麾下,纳入“自己人”的小圈子,以巩固日后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儿子的政治前途建立后援基础;三来又能陪衬出自己儿子这一榜都是高才士,堵住天下人的嘴。此举真可谓一石三鸟,世人不得不佩服张居正的缜密心思。

张居正打听到会试名单中,最有名望的举人莫过于汤显祖和及其好友沈懋学等人,于是他便派自己的叔父出面去笼络他们,以宰相之威势,加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诱惑作为“合作”筹码,声称只要肯与宰相合作,就许诺汤显祖等人中在头几名。面对威逼利诱,汤显祖的好友沈懋学等人还是出卖了自己,旋即成了相府的座上宾,但耿介的汤显祖却洁身自好,不为所动。汤显祖虽然并不反对张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十分憎恶这种腐败风气,断然拒绝了张居正的招揽和诱惑,说:“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尽管,汤显祖以“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作为自己的凛然与豪迈,但残酷的现实却像是一把尖刀,深深插入他的内心深处。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汤显祖名落孙山,沈懋学状元及第,张居正的次子张嗣修“屈居”榜眼、一甲第二名。

王朝科考作弊映射着朝廷的腐败,暗箱操作的会考不仅让汤显祖看清了当朝首辅的本来面目,也让他对日益堕落的腐败科举制度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3

回乡沉寂了三年的汤显祖,在学而优则仕氛围的影响下,渴望入仕的激情依旧似熊熊烈火,他不甘这样堕落,因为他肩上还背负着“显祖荣宗”的责任;他要扬眉吐气,不能向腐败势力低头,他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明万历年(1580)年,31岁的汤显祖决定四度进京会试。就在这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获准进入中国,由此开启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一次,汤显祖又恰逢张居正的三儿张懋修参加会试,与三年前如出一辙,张府又来邀请汤显祖,而且是接连几次到旅邸来拜访。在常人看来,张府的再三垂青,礼数可谓不薄,然汤显祖却“报谒不遇”,他既没有相见,也没有回应,最后的会试结果也就不得而知了。汤显祖再一次成为“陪跑”者,名落孙山,而张懋修却以一甲一名赐进士及第,独占鳌头,荣登状元高位。而这一次,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也榜上有名,同登进士之列。残酷的现实,让汤显祖心中越来越清晰,考试只是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成为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而非以才学论人。在张居正当权的年月里,尽管汤显祖永远是落第的,但他却以高尚的人格和洁白的操守,受到人们的称赞。

万历十年六月(1582年7月9日),张居正去世。这位嘉靖进士,1567年入阁,在神宗朱翊钧年幼即位时,国事皆由他主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内阁首辅,怀着“一条鞭法”的改革梦想,在人们争议声中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张居正死后,张氏便遭抄家惨祸,第二代功名全遭剥夺。

日趋没落的大明这一年还发生一件大事,农历八月十一日(8月28日),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朱常洛(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出生,后来这位长子熬了20年才当上太子,熬了整整38年才终于登上皇位,成为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尽管这位朱皇帝上位后,任用贤臣,革除弊政,下定重振朝廷纲纪的决心,可命运却给他和大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朱常洛在位不到一个月就驾崩,成为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也是大明历史上最为悲催的皇帝。这位从小得不到父爱,身陷党羽之争和皇权更迭的年轻皇帝,生命永远定格在三十八岁的年轮上。我推想,那时的明光宗朱常洛,也一定是怀着与汤显祖同样振兴大明的施政梦想和壮志未酬的遗恨魂归天国的,要不然《明史》怎会这样评价他:“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

张居正死后,继任的张四维、申时行等达官显贵们,也曾相继向汤显祖抛出橄榄枝,许他以翰林地位,企图拉他入幕,但都被汤显祖一一拒绝了。1583年3月,汤显祖最后一次走进会试的考场。这一次命运终于没有辜负他,34岁的汤显祖中了癸未科三甲第二百二十一名进士,仕途从此开始。

政治的翻云覆雨,官场的拉帮结派,斗争的倾轧陷害,人情的冷暖炎凉,这些都给汤显祖极大的刺激和教训,使得他做出了坚守一生的选择:为了保存自我人格的纯净,“不如掩门自贞”。汤显祖先在北京礼部观政(实习),次年又以七品官到南京任太常寺博士、南京詹事府主簿,后任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所谓“礼部祠祭司主事”,实际上就是礼部一个掌管祭祀之事的六品闲职。由此看来,汤显祖在布满荆棘的仕途上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他所担任的职位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闲职。

4

永乐迁都之后,繁华的南京沦为留都,留在这里的多是从北京被降职或者排挤出来的闲官。他们或放浪形骸,或曲径通幽,试图以另一种隐秘的方式再次挤进北京权力场,以体味权力带来的实惠与荣光。

汤显祖到南京任职后,闭门读书,潜心从事诗文创作,一晃度过了八年时光。在我看来,这八年着实废掉的是大明王朝一个胸怀正气、一心报效朝廷却又无法施展抱负的汤显祖,但成就的却是另外一个戏剧宗师汤显祖,或许这就是命运的阴差阳错。南京虽是留都,但毕竟青石板下沉淀着大明王朝53年的国祚辉煌。此时的南京,古都风雅,商业发达,人文荟萃,仅戏曲就有徐霖、姚大声、何良俊、金在衡、臧懋循等诸名家。天高皇帝远,汤显祖在南京乐此不疲,他一面以诗文、词曲与众戏曲名家切磋唱和,一面研究学问,甘做书中“蠹鱼”。有人曾调侃他:“老博士何为嗜书?”汤显祖笑着说:“吾读书不问博士非博士。”正是这种恬淡自得的生活态度,才滋养了他的艺术之花开始萌芽。

按常人的观点,留任南京的汤显祖,只要在闲任上闭目养神,也还是会有机会慢慢升迁的,可天性看重品格又胸怀政治理想的汤显祖,却是身闲心口不闲。在南京的汤显祖不知不觉间卷入政治漩涡,他常常与一些激烈抨击万历朝政的中下级官员走得很近,抒怀自己心中的忧郁,这样的立场也直接导致了他要上疏言事。明万历十五年到十七年(1587—1589)间,发生了全国性的大灾荒,这对于渐向没落的大明王朝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人民生活穷困潦倒,西北边防又接连失事,汤显祖对此极为忧虑。当他看到万历皇帝借此责难官员的圣谕后,认为这是个针砭时弊、弹劾无行权臣的好机会,于是他凛然向万历皇帝上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汤显祖在奏疏中说:“首辅申时行执政,柔而多欲,任用私人,靡然坏政。请陛下严诫申时行反省悔过。”又说:“言官中亦有无耻之徒,只知自结于内阁执政之人,得到申时行保护,居然重用。”最为关键的是汤显祖在奏疏中对万历皇帝的执政策略也指手画脚、指指点点,他认为:“皇上执政二十年,前十年张居正把持朝政,后十年申时行专权误国,二人都是以个人的意志结党营私。”

奏疏洋洋洒洒两千余字,有序有感、意正辞切、节奏明快、气势如虹,陈述了辅臣科臣们存在的问题,甚至指名道姓大骂那些贪腐的大臣,就连当朝的万历皇帝也难逃数落,可谓惊世骇俗,一时轰动朝野。汤显祖本来就不谙官场“实话不全说,说得不全实”的道理,尽管奏疏都是如实陈述,但还是触怒龙颜,因为他忽略了万历皇帝登基二十年的英明、伟大和正确,忽略了至高无上王的威严。虽然奏疏也扳倒了多个位高权重的奸臣,但也使得汤显祖坎坷多难的仕途更加雪上加霜,政治悲剧也由此开始。

后来,汤显祖在创作《紫钗记》时,就把自己那份不畏强权的硬气写了进去,自己仿佛已化身书中人物。《紫钗记》看似主要写了李益与小玉之间坚贞纯洁的爱情,但汤显祖不忘鞭笞封建王朝奸臣当道、只手遮天的黑暗政治。戏中人物李益赶考之前,嘱咐小玉对老友多多照拂,小玉便救济崔允明三年之久。崔允明虽然落魄穷酸,但既有感恩之心,也有正直刚烈的性格,为官之后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无所避忌地痛斥卢太尉拆散李益与小玉的恶行,崔允明施以援手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不计生死,只为伸张正义、务求涤荡官场浊气的行为,称得上“行侠仗义”。汤显祖写的这一段戏中情节,恰是自己当年在官场上仗义“立言”的情景再现。他以这篇《紫钗记》,呼吁世人:莫忘书生的骨气。

5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这一年闰三月,被视为“不祥之兆”的慧星出现,而真正不祥的却是汤显祖。汤显祖终因上疏谏言,弹劾奸邪,惹祸上身。在大明官场上,汤显祖对权术的谙知太浅,他忽视了朝廷和权臣相互制衡的潜规则,对于汤显祖上疏言事的做法,从万历皇帝到朝廷重臣,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喜欢他,汤显祖也只是万历皇帝手中一把刀,既可以高高举起,也可以轻轻放下。就这样,万历皇帝轻飘飘一张指令,以“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将汤显祖由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谪降为广东徐闻典史,所谓“典史”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所长。至此,才华横溢的汤显祖便与“南蛮之地”的徐闻又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从繁华热闹的南京官邸,到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两地相隔数千里,说谪降好听,实则是流放。官场落魄的汤显祖,走出南京城的那一刻,他已经没有丝毫留恋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不属这座留都的,甚至是不属于整个大明庙堂的,这里早已没有他能留恋的丝毫,他的留恋应该就在元曲和戏剧里。

汤显祖单骑赴任之际,先回到家乡临川,看望一下家人,一场疟疾又折磨了他四个月。身为受贬“罪臣”,迫于皇命,不敢再拖延时间,汤显祖拖着刚刚康复的身躯,九月初再从临川启程,南下徐闻。苍茫大海之上,一叶孤舟,飘摇南行,那一刻孤舟是如此的渺小,如同汤显祖在大明波谲云诡的宦海中一样。其实,汤显祖对雷州半岛的徐闻早有耳闻,这里曾是苏东坡贬谪海南时慨叹“青山一发是中原”之地。在这天涯海角荒陬,汤显祖遇到了流放到此的张居正次子张嗣修,也就是1577年的榜眼,那位十几年前自己不愿意巴结的贵胄公子。风水轮流转,张居正死后,张氏一家便遭抄家惨祸,第二代功名全遭剥夺,张嗣修被充军到雷阳。汤显祖与张嗣修在这里有幸遇见,虽然双方曾有过隔阂、嫌隙,但早已时过境迁,况且现在同是天涯沦落之人,此时二人“握语”于雷阳,百感交集,“风趣殊苦”。

汤显祖留居徐闻的日子虽然短暂,但他却把它过得像诗一样。汤显祖知道,百姓在自己心里有多重,自己在百姓心里就有多重。徐闻地处雷州半岛最南端,人文凋蔽,教育落后,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都非常恶劣,徐闻人“性悍喜斗、轻生敢斗”。汤显祖到任后,希望徐闻人通过接受文化教育,改变“轻生好斗”的陋习。于是,他就把自己居住的公寓当作教堂,开展讲学论道,“自为说训诸弟子”。慕名前来求教者络绎不绝,每天都把寓所挤得满满的,汤显祖就与徐闻知县熊敏商量,决定捐出官府发给了他“劳饷”,创办了一间书院,起名为“贵生书院”。

颠沛流离的贬谪,波谲云诡的官场,这些不但让汤显祖感到仕途险恶,甚且觉得人生如梦,世事荒诞无常。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汤显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激情在涌动,他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越来越清晰。好在朝中有人替他斡旋,这才有了“秋去春归”的机会。离别徐闻之际,汤显祖还别有深情地为贵生书院题了首《徐闻留别贵生书院》:“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据《徐闻县志》载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汤显祖“离徐北还”,经阳江、高要等地回到故乡江西临川县东郊文昌里暂居。北归途中,汤显祖在过恩州(今广西田阳县)时,还即兴写下了《恩州午火》:“逐客恩州一饭沾,伏波盘笋见纤纤。炎风不遣春销尽,二月桃花绎雪盐。”以抒发自己当时的胸臆。

6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汤显祖奉诏任遂昌知县。浙江遂昌,大明处州府下的“斗大小县”,地处“万山溪壑中”,“赋寡民稀”,老虎和盗贼竟相出入民舍,其蛮荒程度与之前的徐闻相差无几。

汤显祖从帝国最南边的徐闻,来到“赋寡民稀”偏僻贫瘠的山城遂昌,在别人眼里这可能又是一场无休止的人生苦旅,而此时的汤显祖却像参透了人生似的,他是带着另外一个梦想到遂昌赴任的。汤显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谒孔庙,兴建相圃书院,意喻哺育将相之才。汤显祖在浙江遂昌任知县的五年中,仁政惠民,兴学重教,奖掖农桑,驱除虎患,轻刑宽狱,深受人民爱戴,当然这些也都是他这个知县分内的事。

特立独行的汤显祖,总是会用别人意想不到的做法去挑战大明的世俗,在遂昌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汤显祖认为,这个社会充斥着太多的礼法与权势,唯独少了情、寡了爱,他要以“情”施政,将遂昌建成“有情之天下”。上任后的第一个春节,汤显祖就命人打开狱门,让囚犯在除夕之夜回家与家人团聚,归监之日,囚犯竟无一人借机逃走,全部如期回来。元宵节时,他又让囚犯梳洗穿戴整洁,由狱官统一带到城北河桥上观花灯,体会“绕县笙歌”的欢乐景象。汤显祖“遣囚度岁”、“纵囚观灯”做法确实使得囚犯及其家属感恩戴德,力求洗心革面,可这一“匪夷所思”的做法也着实惊动了朝野。囚犯既能被教育感化,何况人民大众呢?此时的汤显祖,就像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要让自己的治世抱负和情怀理想在大山深处的遂昌开花结果。

充实着艺术细胞的汤显祖,本身就具备以苦为乐的“潜质”,他在遂昌静美山水间,开始放逐自己的心灵,将人生的着力点从仕途转至文学上来,于无人喝彩之时,实现了自我救赎。在遂昌,汤显祖饱蘸笔墨,为我们描绘出这样的生动场景:“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青,吏也青,村民无事到宫廷,农歌三两声”。汤显祖在遂昌完成了《紫钗记》初稿的修改后,又开始了《牡丹亭》等作品的构思和创作。我推想,此时的汤显祖是在用他人生的下半场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梦境,《牡丹亭》就是这个梦境里等待破茧的那只彩蝶。白天,汤显祖竹杖芒鞋,访贫问苦,足迹行遍遂昌的山山水水,放逐心灵;夜晚,青灯如豆,书叠千山,他独自走进自己的寻梦世界。柳梦梅、杜丽娘、霍小玉、卢生……一个个不朽的戏剧人物,在他的笔下眉眼生动起来,恰似千朵红云堆脸庞,在开满牡丹花的春庭里,香风阵阵,笑靥盈盈,怦然心动。

汤显祖在遂昌知县的位置上一待就是五年,终不得升迁,最后他决定抛弃形同鸡肋的官位,挂印回乡。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年春天,汤显祖就像是一只破茧的蝴蝶,自由自在地振动着翅膀,在春天的山野飞翔。汤显祖甘冒“擅离职守”的风险,留下辞呈,效法陶渊明,“彭泽孤舟一赋归”,回了老家临川,在那里构建起自己心中的玉茗堂,继续演绎自己没有做完的梦境。也就在这一年,四十九岁的汤显祖送给自己一份厚重的生日礼物,终于完成了《牡丹亭》的创作。同是这一年,西方剧坛璀璨巨星英国的莎士比亚出版了《亨利四世》,《亨利四世》也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视作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

封建政治毕竟是残酷的,汤显祖的一走了之,并没能引来同情和劝慰,反而在3年后朝廷以“浮躁”的罪名将其追论削籍,从此,汤显祖再也无望涉足政坛,当然此时的他也早已没有了仕途的丝毫渴望,因为汤显祖知道这些本身就不属于自己的。

7

汤显祖在家乡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临川玉茗堂里,他的梦境之花继续璀璨绽放,最终形成了《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绮丽的“临川四梦”,成为后人争相传阅的旷古绝唱。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最受欢迎的当属《牡丹亭》,这也是汤显祖最为得意之作,他曾言道:“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大致内容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是个可爱的少女,读了《诗经》中的《关睢篇》,激发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在梦中和柳梦梅幽会,相思而死。杜宝在她的墓地修造梅花观,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宿观中,因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掘基开棺,使得杜丽娘复活,二人结为夫妻。杜丽娘的家庭老师陈最良思想陈腐,杜宝权势极大,都反对这一桩婚事。最后在皇帝的干预下,这对有情人才没有被拆散。汤显祖凭着“临川四梦”四大剧本,载誉史册。

我想,对汤显祖来说,他一生最为得意的事情就应该是“做梦”,你看他一梦《牡丹亭》,二梦《紫钗记》说的是爱情;三梦《邯郸记》,四梦《南柯记》讲的又是功名,这些不都是背负着“显祖荣宗”重任的他前半生所努力追求的吗?

至情之人方有至情之文。汤显祖始终相信至情的力量,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至也。”在他眼里,至情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牡丹亭》就是汤显祖“情至”主义的千古绝唱,它给予爱情最高的礼赞。《临川四梦》的创作皆是“为情所使”,汤显祖在自己编制的梦境里,有对至情的呼唤,对真情的追求,对爱情的赞美,也有对丑恶官场的鞭挞,对封建伪善的揭露,对荣华富贵的厌倦。《临川四梦》不只是一系列五彩缤纷、清丽凄婉的梦境,更是一组组生动可感的人生群像,一幕幕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

人间情,利禄名,都如梦。步入晚年,汤显祖又潜心佛学,以“茧翁”自号,自称“偏州浪士,盛世遗民”,说“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在这个世界,汤显祖其实并不寂寞,也不孤独,虽然他不知道,但在地球的另一边,一个叫莎士比亚的英国年轻人与他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心灵起舞,与他一起成为十六世纪晚期东西方剧坛冉冉升起的璀璨巨星,而更为巧合的是他们又都是在1616年驾鹤西归的。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十六日(1616年7月29日),六十七岁汤显祖在自己编织的梦境中慢慢闭上了眼睛,魂归天国,他带着才华而来,留下佳作而去,他的一生,是一串璀璨多彩的梦;他的一生,也是一部凄婉动人的情史。汤显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探索世界、针贬社会、拯救苍生,成为世界剧坛难出其右的戏剧政治家。

同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病卒于故乡斯特拉福。

一个人,一座城,一个梦。汤显祖就这样滋润和影响了遂昌400多年,悄悄改变着山城的气质,由此让遂昌的山野乡村和街头巷尾弥漫着艺术与诗情的氤氲,这也难怪汤显祖把遂昌称之为“仙县”,自诩为“仙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遂昌人人都能咿呀唱上几句的《牡丹亭》。而今,当我走在遂昌的街巷,寻访汤显祖的遗踪时,耳畔仿佛又传来悠扬的昆曲,唱腔清丽婉转,妩媚动人,清婉雅韵里,蘸足了江南的水墨。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出一双巨大的翅膀,化为汤显祖梦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在遂昌的大街小巷和山乡阡陌,在苦苦寻觅汤显祖的身影和他的遗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