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有的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是须臾离不开手机的。你看,在你身边,有几个入睡时不把手机放在枕旁、早晨一起床不把手机抓到手上的人呢,又有几个不是边吃饭边摆弄手机、边走路边看手机的呢。你再看,公交车上、地铁车厢里,不管有多拥挤也要掏出手机刷一刷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呢。对于上班的人,就更离不开手机了,领导布置工作靠手机,完成工作反馈用手机,工作交流使手机,忙里偷闲“摸摸鱼”、“打游戏”“聊聊天”更离不开手机,尽管这有违反工作纪律之嫌,但总是不由自主的打开手机看一看,似乎不看一下就缺少什么似得,甚至上个卫生间也要把手机带上,可谓是“手机不离身、不离手”。就连退休的“大爷”、“大妈”们也成了“低头族”,有的比年轻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一转眼我用智能手机有十年了。这些年,我对手机的依赖也是很严重的,就拿读书来说,隔屏阅读早已成习,纸质的书读少了,渐渐地与书——这个老朋友也疏远了,亲切的、“见字如面”的情感变淡了,翻阅一本书,也是匆匆忙忙的,少了精耕细读,更少了阅读中的思考启迪和思维创造。
我的书柜里有一本叫做“哈尔滨菜谱”的书,出版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我父亲买的。书的“目录”后,有几页彩色的菜品图,尽管当时印刷技术的彩像不能和现在相比,但看到图上这些菜,还是能让人垂涎欲滴,产生对美食美味的冲动欲望。书中向读者介绍了251种菜品的制作方法,涉及到煎、炒、烹、炸、炖、烀、伴等10个菜品种类。每个菜品制作步骤介绍的非常详尽,除了教做菜肴、还有刀工技巧、油温控制、装盘摆放等操作技术的教程,在食材准备上介绍的也非常详细,主、配料从“斤”到“两”、佐、辅料精准到“钱”,由此可看出编者的精细之处。我父亲就是凭借着这本书,成为我家“一级厨师”的。
当时,人们的生活刚刚从物质贫乏型向温饱型转变,生活条件相对以前提高了不少,食品虽然还要凭票证供应,但搞活的农贸市场,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那时,每个星期天是我们家改善生活的日子,父亲领着我和弟弟到“八杂市”(道里菜市场)去采购食品。我们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中央大街,跨过刚建好的尚志大街上的人行天桥,在叫卖声此起彼伏的透笼街上,选购物美价廉的食材。买回来后,父亲就按照“菜谱”,给我们烹制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晚餐。父亲还活学活用,创造出了一些独到的菜品来。如:把吃剩下的大果子切成段,酿上肉馅,两头裹上糊,下锅油炸,一道“脆香酥”就做好了;将土豆蒸熟,加上适量的奶粉、香精,捏出造型,经过油炸,金灿灿的“小鸭梨”摆上了餐桌。还有“茄子肉段”、“素烧排骨”……。这些父亲的“私房菜”,丰富了家庭餐桌,充斥我们的味蕾,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
父亲喜欢读书、看报,不光为做菜买书,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书都看,现在我书柜中三分之一的书都是他买的。也许是耳读目染吧,逐渐地我也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了。
应该说,这本“哈尔滨菜谱”,到啥时候都是不过时的,民以食为天嘛,人活着什么事儿能大过“天”去?如今,父亲年龄大了,做菜做饭用他的话说“干不动了、也做不动了”。因此,做饭的活儿我就“主动”承担了下来。虽然我烹饪菜肴的水准不如父亲,但家常菜也能做上几道。同时,我也在学习做菜,精进我的厨艺。和父亲不同,我学习做菜不是看“哈尔滨菜谱”,而是在手机上学的。当今的手机真是强大到“无所不能”,在烹饪方面,即使你是个厨房“小白”,看着手机视频,也能成为厨房“达人”,南北大菜、西式面点,想做什么,搜索引擎,轻点视频,就能获取,一遍学不会就再看一遍,还能把视频收藏起来,反复的学看,直到学会为止。在视频中学做菜直观生动,视频主播每道菜品的工序都介绍的头头是道,操作演示也是炉火纯青,有的还加入了情景效果,可谓“吸睛”又“吸粉”。
因为有了手机,那本“哈尔滨菜谱”被束之高阁了。去年某日,偶翻书柜,在顶层见到这本书,抽书下架,随手翻阅,书页虽已泛黄,但字里行间,段落章节,却充满了时代气息,勾起我深深回忆,眼前浮现出和父亲灯下阅读的场景。在书香氤氲中,我们时而寻章摘句,时而交流心得,时而品评鉴赏,度过一个又一个宁静安详、收获真知的夜晚。
这之后,在空闲的时候,我有意识的不看手机、少看手机,坐在书柜前,或读书、或看报,用翰墨书香润泽心灵,重来品味读书带来的温馨和快乐。